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荨麻疹对84
扩展阅读
荨麻疹与强直 2025-04-29 08:15:34
水痘可以出国 2025-04-29 07:45:39
几十个雀斑 2025-04-29 07:44:07

荨麻疹对84

发布时间: 2025-04-29 04:56:58

❶ 慢性荨麻疹怎么治疗才好

慢性荨麻疹怎么治疗才好?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界技术的进步,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方法也越来越多了,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治疗慢性荨麻疹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了解一下吧!
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方法:
一、去除病因:对每位患者都应力求找到引起发作的原因,并加以避免。如果是感染引起者,应积极治疗感染病灶,药物引起者应停用过敏药物;食物过敏引起者,找出过敏食物后,不要再吃这种食物。
二、避免诱发因素:如寒冷性荨麻疹应注意保暖,乙酰胆碱性荨麻疹减少运动、出汗及情绪波动,接触性荨麻疹减少接触的机会等。
三、中医辩证治疗:中医治疗慢性荨麻疹针对病因,辩证治疗。大多数患者经抗组胺药物治疗后即可获得一定的疗效,容易反复发作。对顽固难治性荨麻疹需要坚持服用中药治疗。
慢性荨麻疹怎么治疗才好介绍完了,其实慢性荨麻疹是荨麻疹的一种,给患者的皮肤和外观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只要采取正确治疗方法,加以饮食注意,是可以完全康复的。

❷ 荨麻疹不能吃什么

荨麻疹不能吃:

1、蔬菜中会诱发皮肤疮疡肿毒的荨麻疹病不可以吃。蔬菜类主要有竹笋、芥菜、南瓜、菠菜等。

2、果品类中荨麻疹病人不能吃的有桃子、杏等,前人曾指出,多食桃易生热,发痈、疮、疽、疖、虫疳诸患,多食杏生痈疖,伤筋骨。

3、蘑茹、香菇等是荨麻疹病人在食用菌类方面不能吃的食物。过食这类食物易致动风生阳,触发肝阳头痛、肝风眩晕等宿疾,此外,还易诱发或加重皮肤疮疡肿毒。

4、海腥类食品对皮肤病最敏感,荨麻疹病人们要格外注意。这类主要有带鱼、黄鱼、鲳鱼、蚌肉、虾、螃蟹等水产品,这类食品大多咸寒而腥,对于体质过敏者,易诱发过敏性疾病发作如哮喘、荨麻疹症,同时,也易催发疮疡肿毒等皮肤疾病。

5、荨麻疹病人在禽畜类不能吃的食物主要有公鸡、鸡头、猪头肉、鹅肉、鸡翅、鸡爪等,这类食物主动而性升浮,食之易动风升阳,触发肝阳头痛、肝风脑晕等宿疾,此外,还易诱发或加重皮肤疮疡肿毒。鸡蛋虽不属发物,但也不宜多吃,一般一天不宜超过2个,尤其是肝炎、过敏、高血脂、高热、肾脏病、腹泻病人,更不宜多吃。原因是鸡蛋内含大量蛋白,但它们属于异性蛋白,有相当一部分人吃了异性蛋白质后出现病态反应。

6、发物也是荨麻诊这种皮肤病人所要避免进食的。属于发物的还有獐肉、腐乳、酒酿及葱、蒜、韭菜等。

❸ 起风团的时候怎么办

案例:
本人身体自年初起不定期起风团,吃扑尔敏就好了,不吃药就起风团,有时候喝酒也会起风团,但有时候喝酒又没事,有时候连续一个月无过敏现象。现在连续两周了,晚上一回家就起风团(只是晚上在家就起,白天在单位没事,早回家早起,晚回家晚起),周末在家白天也起。我怀疑家里有问题,将家里几盆没开花的植物移走,只剩下一盆黑金刚观叶植物。将家里用84消毒液擦拭客厅所有物品,开门开窗通风长达1小时,都不解决问题,特别是一做到沙发上,就马上感到臀部有点痒,一会儿就起风团了,臀部尤为严重。起风团后就吃药,吃药大约两小时就消了,我若不在家一直好好的。
病情分析:
过敏。尽量除去可疑病因。
除用抗组胺药外,可使用6-氨基已酸、维生素K、维生素E、维生素B12、组胺球蛋白、转移因子、抗生素等1~2种药品,有望获效。有时还可采取抗组胺H1拮抗剂,如赛庚啶或扑尔敏与H2拮抗剂,象甲氰咪胍联合应用往往可提高疗效。
也可以采用中药进行治疗和调理,既可以治好你的病,还可以提高你的抵抗力,增强你的体制,中药的治疗,效果是做好的。
也考虑是荨麻疹。不必担心去医院皮肤科尊医嘱防治结合,很快康复。

❹ 荨麻疹怎么除根

荨麻疹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秋冬是荨麻疹高发的季节。
而荨麻疹反复发作,可能与这5个常见因素有关。
1、粉尘、刺激性气体吸入引发的
近几年来随着工业化发展,空气质量下降较多,经常出现雾霾天气,这个时候人如果吸入了空气中粉尘颗粒、刺激性气体等,就容易引发过敏,导致皮肤表面出现荨麻疹。
2、长期精神紧张、压力大,内分泌异常
现在很多人的生活压力比较大,如果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况,那就可能会导致内分泌失调,从而诱发荨麻疹出现。
3、皮肤表面受到冷热刺激、暴晒等
人体皮肤是比较脆弱的,如果长期受到冷热交替,或者在阳光下暴晒等,皮肤表面会受到破坏,从而出现荨麻疹的情况。
4、海鲜、部分药物过敏引发的
根据临床数据显示,大部分荨麻疹患者对海产品,比如虾、鱼、螃蟹等过敏,一旦误食海鲜就可能会导致身体出现过敏反应。此外,部分患者对消炎药的某种成分过敏,也可能会诱发荨麻疹出现。
5、其他疾病引发的
根据临床数据研究显示,部分患者是由体内其他疾病引发的荨麻疹,比如肝脏疾病、甲亢、肿瘤等。因此如果对于荨麻疹的引发原因不是很明确,建议尽早去医院进行全面检查。
那么想彻底治好的话建议:
一、注意饮食。
平时出来多吃水果蔬菜之外还有注意忌口。那个老中医跟我说的辣椒、胡椒、香菜、葱姜蒜(生的)、海鲜、牛羊肉、蘑菇都不能吃,还要忌烟酒。
二、穿衣。
以纯棉的衣物为主,尽量穿的宽松一点,像贴身的毛衣,还有带动物皮毛的衣服尽量不要穿,这些都可能会刺激你的皮肤。
三、药膏。
每天涂抹碧幽诗蕴肌霜到皮肤患处两次,它是中草药成分的,无激素,用一个月左右荨麻疹就会没有了。

❺ 使用84消毒液对孩子有没有影响

使用84消毒液对孩子有一定影响,84消毒液为含氯的消毒制剂,能够挥发到空气当中,具体影响如下:
1、呼吸系统症状:当孩子处在挥发84消毒液的室内时,会使孩子呼吸道黏膜受到刺激或者是灼伤,可能会出现打喷嚏、流鼻涕、鼻塞,部分孩子可能会出现过敏性咳嗽,甚至出现过敏性哮喘或化学性肺炎;
2、皮肤症状:84消毒液会刺激孩子的皮肤,引起孩子皮肤出现灼伤或者是过敏症状。部分孩子会出现湿疹或者是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
3、消化系统症状:如果84消毒液进入到孩子消化道里面,也会灼伤孩子消化道表面的黏膜,引起孩子消化系统的异常。

❻ 荨麻疹怎么治疗才能断根

慢性荨麻疹新发现:成人抗过敏益生菌配方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降低荨麻疹过敏原特异性IgE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其临床特征是瘙痒和风团,通常由变态反应和非变态反应机制诱发。大约15%~25%的患者一生中患过荨麻疹,80%~90%的荨麻疹不能找到外部原因,这些患者传统上被称为患有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的平均病程为3~5年,部分患者可能持续20年。
慢性荨麻疹的疾病分类
疾病的分类是为了更好的理解其发病机制并指导治疗。根据病史、实验室检查可将荨麻疹分为变态反应性荨麻疹和非变态型荨麻疹,其中变态反应性荨麻疹又分为过敏原特异性IgE介导和非IgE介导的荨麻疹。这种深入分类的目的在于对IgE介导的荨麻疹可尝试特异性免疫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皮肤炎性反应细胞侵润模式类似变应原诱导的迟发相反应,表现为浅层血管周围炎。而其细胞因子分泌模式{白介素-4(IL-4)、白介素-5(IL-5)、r干扰素(r-IFN)}提示一种Th0或混合Th1/Th2反应模式,而不是单纯的Th2反应。
【抗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前沿科学】:
目前,慢性荨麻疹发病机制研究最多的是自身免疫学说,自身免疫性荨麻疹的发病越来越受临床荨麻疹研究的重视。虽然组胺被认为是荨麻疹发病中最重要的介质,急慢性荨麻疹患者在服用抗组胺类药物后风团会很快消失,荨麻疹得以缓解。结合上述IgE介导型免疫学说,组织中的肥大细胞和循环中或趋化到组织的嗜碱性细胞是产生组胺的2种主要源细胞,而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表面有IgE高亲和力受体,变应原结合可导致后者交联并诱导细胞中的组胺为主要炎性介质释放。组胺和其他介质也可通过非变态反应机制释放。除了组胺,其他肥大细胞介质(白三稀)也在荨麻疹中发挥作用。
有研究认为,约2/3的慢性荨麻疹与自身免疫有关,已有足够的依据证明:在部分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体内存在能够使皮肤肥大细胞或嗜碱细胞脱颗粒的功能性抗IgE受体的抗体和(或)抗IgE抗体,在急性发作期约58%的患者在体内有IgE分子的自身抗体,25%患者有抗IgE抗体,而血清中IgE抗体的升高是导致组胺等炎性介质分泌的幕后主因。有一些个案报道了抗IgE抗体和抗白三烯制剂对部分慢性荨麻疹治疗有效。
【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方法】
慢性荨麻疹的严重性和临床类型变化很大,因此治疗方案应个体化。与其它过敏性疾病一样,如果确定有明确过敏原,治疗方案中应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
临床治疗荨麻疹的常用药物是抗组胺药,第1代如扑尔敏等可有效减轻症状和皮损数目,但有嗜睡和抗胆碱等不良反应;第2代如氯雷他定、盐酸西替利嗪等镇静作用弱,是目前临床一线药物,但大家会发现,抗组胺药物对荨麻疹起效很快,可是吃上药就能控制,不吃药依然会起荨麻疹,从急性荨麻疹到慢性荨麻疹,药物治疗断断续续,依然是无法摆脱荨麻疹困扰,近几年通过对过敏性疾病的研究,以及IgE介导型过敏的研究,人们已开始将抗IgE抗体免疫疗法介入到了一些慢性过敏性疾病如慢性荨麻疹,异位性皮炎(湿疹)、常年性鼻炎以及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抗IgE抗体免疫自限疗法。

成人抗过敏益生菌配方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可参与过敏原特异性IgE介导的免疫变态反应,通过测定人类树突状细胞与抗过敏益生菌共同培养后,对白介素(IL-12)的分泌调控的Th1免疫能力的作用从而筛选出具有抗过敏能力的抗过敏益生菌菌株组成的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可以利用活性的、无致病性的微生物来改善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微生物的生态平衡,进而促进免疫耐受功能,所含唾液乳杆菌拥有降低血清IgE过敏抗体的国际专利认证,连续补充三个月以上使得身体中的IgE浓度降低,这样一来使过敏原无法与体内的IgE抗体结合,从而不再发生过敏的系列生化反应。因此康敏元益生菌能够对抗IgE抗体,调整过敏体质,而药物只能就症状做缓解,无法调整过敏体质。做到抗过敏药物与抗过敏益生菌降IgE抗体免疫疗法的有效结合亦可产生理想的康复结果,最终可缩短治疗荨麻疹的病程,减少荨麻疹复发率。

荨麻疹(urticaria)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黏膜小学馆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荨麻疹呢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最常见于20-40岁成年人,女性多于男性,根据病程的不同,荨麻疹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荨麻疹病程在6周以内,一般病程1~2周,多发生儿童和青年人,多数患者有明确的病因。荨麻疹皮损表现为风团,临床上有如下特征:1)风团为境界清楚的呈鲜红色和苍白色的水肿性损害;2)大小不等,呈圆形、环形或向周围扩散形成不规则形,可融合成片;3)骤然发生,一般在1~24h内消退,反复发作,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4)伴有剧烈瘙痒或烧灼感;5)风团可发生在任何部位,黏膜受累时出现腹痛、腹泻、喉头水肿等,后者如发生在严重患者身上可出现窒息而威胁生命;6)部分患者还伴有发热、恶心、呕吐、胸闷、心悸、头痛、头晕、血压下降等全身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的症状。

过敏性荨麻疹的诊断
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可做出荨麻疹诊断,但要确定病因比较困难,需要依靠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来进行。病史的询问应包括以下方面:起病时间,风团持续时间和频率,昼夜变化规律,风团大小、形状和分布,是否伴有血管性水肿,伴随症状,家族性过敏疾病史,是否患有内科疾病、感染性疾病,用药史,手术史,治疗效果,个人爱好,饮食,吸烟习惯,居住环境和工作类型,蚊虫叮咬,女性患者和月经周期的关系,物理因素和运动,精神因素,生活质量。另外检测抗核抗体与IgE抗体的测定,IgE抗体升高是诊断荨麻疹也很有帮助。

过敏性荨麻疹的治疗方法
(一)一般治疗
消除或治疗刺激因素或病因在荨麻疹治疗中最重要,因为消除刺激因素或可疑因素后荨麻疹可能自然消退。反之,重新暴露相关因素后荨麻疹复发,可为致病原因的确定提供证据。
(二)全身治疗
目前的全身治疗措施主要包括抑制肥大细胞释放介质和控制炎症反应等,补充抗过敏益生菌康敏元减少血清中的IgE抗体,全身抗过敏联合治疗有利于缩短荨麻疹治疗周期。
1、抑制肥大细胞释放介质
肥大细胞释放介质是荨麻疹发病中的重要环节,抑制肥大细胞释放介质在治疗荨麻疹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能稳定肥大细胞膜,抑制肥大细胞释放介质的有效药物很少。虽然肾上腺皮质激素有较强的抑制肥大细胞介质的作用,但必须长期使用较大剂量,故可能产生不良反应。
2、抗组胺药
常用的药物有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咪唑斯汀等,能在体内争夺组胺,从而有效缓解过敏症状。但是西替利嗪在一些患者中可有嗜睡,咪唑斯汀可引起心电图Q-T间期延长,肝损害等不良反应,肾脏疾病患者应减量使用。
对急性荨麻疹可选用1~2种。
对于慢性荨麻疹来说可根据风团发生的时间决定给药的时间。如晨起风团较多,则临睡前应给予稍大剂量;临睡时风团多,则晚饭后给予稍大剂量。一种抗组胺药物无效时,可两种同时给药。对顽固性荨麻疹H1受体拮抗剂与H2受体拮抗剂等联合应用。
3、成人抗过敏益生菌配方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降低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免疫调节抗过敏:
人们现在对荨麻疹的治疗只关注了症状治疗,并没有对过敏反应的本身:由于过敏源刺激导致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使体内免疫球蛋白E异常增多,反复接触过敏源使体内产生大量的IgE抗体并长久的附着在免疫细胞上,导致组胺等炎性介质的分泌伤害自体的一种免疫反应,从荨麻疹的免疫学上看,治疗的根本应控制IgE,调节免疫球蛋白的平衡为主,目前荨麻疹的治疗多停留在抗组胺等炎症阶段,一部分人会通过提高免疫力来尝试治疗,但过敏并不是免疫力低所致,人体的五种免疫球蛋白分泌失衡才是疾病的根本病因,目前国际免疫学研究对解决引起荨麻疹的IgE抗人抗体治疗方法就是大量补充人体抗过敏益生菌康敏元加强型来降低体内的IgE抗体,通过刺激干扰素分泌来调节免疫球蛋白的平衡,从而使人体的免疫应答恢复正确。做到抗过敏药物与抗过敏益生菌的有效结合亦可产生理想的康复结果。
(三)局部治疗
局部外用具有安抚、止痒、收敛作用的药物如炉甘石洗剂等,每日数次。
(四)非药物抗过敏免疫调节:肠内缺乏抗过敏的益生菌

过敏原的种类很多,诸如:尘螨、细菌、花粉、蛋白、牛奶、大豆、小麦、霉菌、肉类......等千奇百怪,许多医学研究指出,有关“免疫耐受IgE分泌过多”所引起的过敏问题,与肠道内的好菌坏菌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研究表示:过敏,肠道里的有益菌如乳酸杆菌属比较少,虽然有数以万计的乳酸菌菌株存在于自然界,但仅有极少数乳酸菌株具有抗过敏的特质,这种对“免疫耐受IgE分泌过多”具有特殊调节功效的菌株是唾液乳杆菌、格氏乳杆菌、约氏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和罗伊氏乳杆菌组合成康敏元益生菌。唾液乳杆菌功效为降低血清IgE抗体,促进干扰素分泌提高Th1型免疫反应应答;而格氏乳杆菌功效则为降低血清IgG,有助于减少过敏反应相关细胞激素IL-5的分泌,可以有效的提升人体的免疫系统,康敏元加强型具有辅助调整过敏体质的能力。

❼ 得了荨麻疹该怎么治疗最快

随着六月的到来,阳光照射强度越来越高,身边又多了许多荨麻疹患者的身影。许多荨麻疹患者都早已是“身经百战”,各种内服外用药物尝试了个遍但结果却还是不尽如人意,那么荨麻疹是不真的“赶不走”了呢?
调理过敏体质才是荨麻疹的正解方法

俗语讲“解铃还须系铃人”,要真正地把荨麻疹赶走,必须了解其病症的根源。荨麻疹其实是过敏的一种病症表现,很多患者往往是从一顿海鲜或者是一次蚊虫叮咬招惹上了荨麻疹,但是这种表面的背后却是自身过敏体质所引发的。还有的患者会说,我之前吃这些食物都不过敏的,为何今年却开始过敏。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量变导致质变的结果”。就好像胃病突然出现是由于长期的不规律饮食生活习惯所致一般。所以真正想把荨麻疹赶走还得从调理自身过敏体质着手,换句话说只要自己身体素质棒棒哒,就会五毒不侵啦。

荨麻疹的病因比较复杂,一般都会由急性荨麻疹转变成慢性荨麻疹而长期反复发作,久治不愈。以往对荨麻疹的治疗只关注了症状治疗,并没有对过敏反应的本身:由于过敏源刺激导致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使体内免疫球蛋白E异常增多,反复接触过敏原使体内产生大量的IgE抗体并长久的附着在免疫细胞上,导致组胺等炎性介质的分泌伤害自体的一种免疫反应。
从荨麻疹的免疫学上看,治疗的根本应当以控制IgE,调节免疫球蛋白的平衡为主。台湾研究中心研发长、台湾国立大学食品暨应用生物科技研究所谢佩珊博士研究发现,对解决引起荨麻疹的IgE抗体治疗方法就是补充抗过敏益生菌欣、敏、康来降低体内的IgE抗体,通过刺激干扰素分泌来调节免疫球蛋白的平衡,从而纠正过敏病因,降低IgE从而降低反应过度的Th2免疫反应的方法达到有效缓解过敏反应,改善过敏体质。

抗过敏益生菌欣、敏、康的起效阶段分为四期:第一期为0~22天;第二期为23~56天;第三期为57~83天;第四期为84天以后(即三个月以后的长期效果)。
生活细节也得多加关注

当然,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也得多加注意,不能一边喊着减肥一边又胡吃海喝,这样就不对了。对于荨麻疹患者在饮食上要多加防范,尤其是辛辣海鲜刺激类食物要忌口,夏季高温也要注意防晒,特别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间,温度不要调得很低,室内温度低,室外温度高,皮肤调节功能受阻也容易刺激导致荨麻疹更加瘙痒。

❽ 寻麻疹如何快速治疗

荨麻疹,俗称风团、风疙瘩,荨麻疹特别是慢性荨麻疹,由于病情延长,容易反复,会不停地发作影响工作、学习和休息,漫长的治疗过程经常会让患者失去治愈的信心,严重影响患者的情绪,降低了生活质量。

措施1:建议及早查过敏原

如发现对某种食物、药物或某些物质过敏时,应立即停用或接触。这是避免此病发作的根本。

措施2:控制IgE的合成率

从荨麻疹发作的免疫学变化中找到了引起荨麻疹发作的根本原因---IgE致敏抗体,IgE主要在变应原入侵部位如鼻咽、支气管、胃肠道以及皮肤黏膜固有层中的浆细胞合成,在各类免疫球蛋白中,IgE是合成率最低的,如果自体合成IgE的能力过高,与过敏原结合物就越多,引起的组胺等炎性介质就越多,就会出现过敏症状如荨麻疹。那么,控制IgE的合成率就成了预防荨麻疹的关键!

台湾研究中心研发长、台湾国立大学食品暨应用生物科技研究所谢佩珊博士研究发现,目前,国际免疫学研究对解决引起荨麻疹的IgE抗体治疗方法就是补充欣敏康抗过敏益生菌来降低体内的IgE抗体,通过刺激干扰素分泌来调节免疫球蛋白的平衡,从而纠正过敏病因,降低IgE从而降低反应过度的Th2免疫反应的方法达到有效缓解过敏反应,改善过敏体质。抗过敏益生菌的起效阶段通常分为四期:第一期为0~22天;第二期为23~56天;第三期为57~83天;第四期为84天以后(即三个月以后的长期效果)。

措施3:注意避免不良刺激

有荨麻疹病史的人,要注意保持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家中要少养猫、狗之类的宠物。避免吸入花粉、粉尘等。使生活规律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喝酒、受热、情绪激动、用力等都会加重皮肤血管扩张,激发或加重荨麻疹。橡皮手套、染发剂、加香料的肥皂和洗涤剂、化纤和羊毛服装等,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或荨麻疹患者都可能成为不良刺激,应予避免。

措施4:注意饮食调节

荨麻疹的发病与饮食有一定的关系,某些食物可能是诱因。患病期间,禁食鱼虾、蟹、贝壳等海鲜类、牛羊肉类、辣椒、酒等刺激性物质。即便过敏原中未查到对此类食品过敏者也要禁食,因为患者正处于过敏状态,这些发物会诱发或者加重荨麻疹。另外,过于酸辣等有刺激性的食物也会降低胃肠道的消化功能,使食物残渣在肠道内滞留的时间过长,因而产生蛋白胨和多肽,增加人体过敏的几率。

措施5:避免搔抓、刺激患处皮肤。

多数人对痒的本能反应就是去抓挠,但这个动作不但不能止痒,还可能越抓越痒,而且使病情恶化,形成恶性循环。

荨麻疹患者如能在生活和治疗方面注意以上几点,将有助于减少复发次数,缓解症状,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