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治疗湿疹蜂蜜的效果如何呢
用蜂蜜治来疗皮肤病,可将200~250克蜂蜜加入源一盆热水中,重点洗浴皮肤患部,每周2~3次,即可取得满意的效果。过敏性皮炎及湿疹,可用100毫升蜂蜜再加入10克氧化锌,20克淀粉制成软膏外搽,用药后可使红疹消退,渗出物减少,痒感消失。另外,蜂蜜对小孩尿布性皮炎、脚癣亦有较好的疗效。蜂蜜治疗皮肤病的机理,除有抑制细菌作用以外,蜂蜜中的营养成分还可改善皮肤的营养状态。
❷ 蜂蜜水对湿疹有效吗
有湿疹的人不能喝蜂蜜,蜂蜜味甜,功效是调补脾胃;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润肠通便;润肤生肌;解毒。容易导致湿留体内,加重湿疹的病情。
意见建议:建议吃薏米红豆扁豆等驱除湿气的食物。
❸ 可以用于治疗皮肤过敏的偏方介绍
很多人出现了皮肤过敏,都非常的难受,也非常的担心,会选择这种方法来进行治疗。通过一些偏方来治疗皮肤过敏是比较温和有效的,但是方法要选对才行,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可以用于治疗皮肤过敏的偏方,希望可以给那些出现皮肤过敏的患者提供一些正确的参考。
1、每天喝一勺蜂蜜
服用蜂蜜对于防治皮肤过敏是比较有效果的,坚持每天喝一勺蜂蜜,可以用来泡水喝,或者直接把它涂在面包上来食用都可以,但是要注意不要高温加热。
2、土茯苓排骨煲
准备适量的土茯苓加瘦排骨做煲食用,能解毒愈溃,适用于湿邪引起的皮肤过敏、肿胀、溃烂的病症。
3、豆腐菊花羹
准备适量的豆腐、菊花,洗干净后放入锅中用火煎,服用这道食疗可以清热解毒,用于湿疹、皮肤瘙痒及湿疹的恢复。
4、米仁红豆汤
选用米仁、红豆加适量水煮烂,加适量糖,每日服二次,连服一个月。服用米仁红豆汤可以清热、利水、除湿、用于湿疹、皮肤过敏性瘙痒。
5、意米绿豆百合粥
先把百合去内膜,加盐轻捏,洗净以去苦味。薏米、绿豆加水煮至半熟加百合,文火焖至熟烂,加糖即可。意米绿豆百合粥可以清热解毒,消渴利尿,可以辅助治疗皮肤过敏的病症。
6、绿豆甘草汤
对于因食物过敏引起的皮肤敏感、发痒,可以饮用绿豆甘草汤,具有缓解敏感的作用。
7、橄榄油加水
对于敏感性皮肤者,如果试过很多润肤品都不是太理想,可将半怀橄榄油兑半怀清水,晚上当洁面产品使用,具有滋润不敏感的作用。出现过敏的人群,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有很好的疗效。
皮肤过敏是需要得到重视的,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才行,上文介绍的这些偏方大家可以试一试,除了那些皮肤过敏比较严重的,通常情况下都是可以收获一定效果的,对于那些病症比较严重的患者,应该要去医院做进一步的诊断治疗,不得延误,否则最后受伤害的还是自己的健康。
❹ 患有神经性皮炎,湿疹,荨麻疹,怎么办
喝蜂蜜,剂量要大。我的脖子上面也出过皮炎,很严重,折磨我近20年,后来又一次去亲戚家,他们家养蜜蜂,进院后一股浓郁的蜂蜜香,真的是太香了,我回去的时候买了一桶,150斤,回家后,我每天上班时用一个超大的罐头瓶装7、8两蜂蜜,带到单位就用罐头瓶当水杯,直接冲水喝,晚上下班时刚好喝完带去的蜂蜜,第二天照常带7、8两蜂蜜,喝了一个不到一个礼拜,我脖子上的皮炎严重发作起来,我才意识到这蜂蜜对皮炎起作用了,严重发作说明体内的毒素被排出,然后我连续大剂量喝了2个月,皮肤彻底干净了,停了半个月左右,我又忍不住开喝,这次喝了半个月后才开始出现皮炎,一直喝到又看不见皮炎的踪影,前前后后总共喝了大概100斤,就这样,刚开始喝蜂蜜只是喜欢蜂蜜的味道,没想到无意中治好了皮炎,你试试吧,蜂蜜不是药,无任何副作用,有百益无一害。先买10斤,见效后再继续买,价格也不是很高,蜂蜜有各种香型,一定要选择一款自己喜欢的味道,要不然你根本喝不下去,更别说喝那么多,我喝的是油菜花蜜,绝对要保证是真的,假的无效(所有的神经性皮炎贴我都用这条答复了)
❺ 宝宝1岁半了,退步这这几天湿疹严重,这几天主要喝了蜂蜜水,水果类吃了橘子 是不是起因啊 喝秋梨
病情分析: 您好,根据您的描述,宝宝湿疹加重可能与引用蜂蜜水有关,建议停掉,给宝宝勤洗澡,局部可以适当涂抹百多邦。适当补钙和维生素c,增强抵抗力。轻微湿疹牛奶是可以适当喝的,不必过于担心。 意见建议: 建议您给宝宝合理膳食,加强营养,多喝水,注意卫生和保暖,适当补钙和鱼肝油,多晒太阳,定期查体和预...防接种,祝宝宝 健康成长。
❻ 得了湿疹能吃蜂蜜吗 得了湿疹怎样吃蜂蜜
1得了湿疹能吃蜂蜜吗
可以吃
蜂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具有清热解毒、美容养颜的作用,能够消炎、祛痰、纷飞、止咳。而湿疹是体内湿毒蕴藉,无法排出体外导致的,因此得了湿疹不仅能够吃蜂蜜,还对预防湿疹有一定的作用。
2
得了湿疹怎样吃蜂蜜
地肤花茶
食材:地肤花、茶叶、蜂蜜各适量。
组佛啊:将地肤花择净,与茶叶同放入茶杯中,冲入沸水适量,盖紧,浸泡片刻待水温后加入蜂蜜饮服,每日1剂。
功效:有清热利湿,解毒止痒作用。
金银花蜜汁米酪
原料:杏仁50克,绿豆100克,粳米100克,糯米100克,金银花100克,蜂蜜200克,白矾少许。
制作:
1、将绿豆用凉水泡一个小时,然后煮熟,去皮过罗(煮时加少许白矾);
2、杏仁用开水泡一下,然后剥去仁皮,用粉碎机粉碎;
3、粳米、糯米用凉水泡一个小时,用粉碎机粉碎;
4、金银花用开水泡一个小时,用其汁。
功效:杏仁、绿豆、蜂蜜等均是消暑、祛毒、清热之佳品。小儿夏季易发生脓疱疮、湿疹、吃此品,能清热利湿,养血祛风,抑制多种细菌和病毒对人体皮肤的侵害,能祛瘙痒、燥湿、泻火、解毒,杀虫止痛,治皮肤瘙痒。
苡仁饮
原料:苡仁30克,蜂蜜适量。
制作:苡仁(粒大饱懑色白者为佳)用水浸泡一夜,以除去苡仁特有的难闻气味,次日把水滗干,加8倍水,用沙锅置文火上,煮至快软时,加入适量蜂蜜即可。此饮还可加粳米煮粥食用,功用与苡米同。
功效:本饮料有清热利湿、健脾和中之作用,适宜于湿疹患儿常服,每日1剂(根据婴儿大小而定量),分数次喂服。
3
蜂蜜缓解湿疹的原因
提高抗过敏能力
蜂蜜中有一定的花粉成分存在,如果经常食用带有花粉的蜂蜜就会逐渐让身体产生抗性,从而增加身体的抗过敏能力,对过敏性湿疹有很好的预防和缓解作用。
调理身体免疫功能
蜂蜜中含有少量的蜂毒,而这种蜂毒不仅不会伤害身体,还可以促进人体肾上腺激素的产生,这样对人体内部环境有很强的调理作用,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功能,对于缓解湿疹有明显的作用。
止痒作用
蜂蜜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轻度的湿疹可以直接用蜂蜜涂抹在皮肤表面上,这样能够起到止痒和止痛的效果,对减轻湿疹有一定的作用。
4
什么人不能吃蜂蜜
婴幼儿不能吃蜂蜜
三岁以下的婴幼儿,容易造成免疫系统不成熟的婴幼儿发生过敏发应。
糖尿病患者
蜂蜜含糖量很高,升糖指数为73,比蔗糖升血糖作用更快,因此蜂蜜不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高脂血症或高尿酸、痛风患者
蜂蜜的主要成分是果糖、葡萄糖和蔗糖,果糖约占40%,果糖对血脂和血尿酸有不良影响,并不推荐大食用。高脂血症或高尿酸、痛风患者都要少吃蜂蜜。
❼ 湿疹的宝宝能喝蜂蜜红豆和薏米汤吗
能。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瘙痒剧烈的一种皮肤炎症反应。分急性、亚急性、慢性三期。急性期具渗出倾向,慢性期则浸润、肥厚。有些病人直接表现为慢性湿疹。皮损具有多形性、对称性、瘙痒和易反复发作等特点。 病因 湿疹病因复杂,常为内外因相互作用结果。内因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紧张、失眠、过度疲劳、情绪变化、内分泌失调、感染、新陈代谢障碍等,外因如生活环境、气候变化、食物等均可影响湿疹的发生。外界刺激如日光、寒冷、干燥、炎热、热水烫洗以及各种动物皮毛、植物、化妆品、肥皂、人造纤维等均可诱发。是复杂的内外因子引起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 临床表现 1.按皮损表现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期。 (1)急性湿疹 皮损初为多数密集的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基底潮红,逐渐融合成片,由于搔抓,丘疹、丘疱疹或水疱顶端抓破后呈明显的点状渗出及小糜烂面,边缘不清。如继发感染,炎症更明显,可形成脓疱、脓痂、毛囊炎、疖等。自觉剧烈瘙痒。好发于头面、耳后、四肢远端、阴囊、肛周等,多对称发布。 (2)亚急性湿疹 急性湿疹炎症减轻后,皮损以小丘疹、结痂和鳞屑为主,仅见少量丘疱疹及糜烂。仍有剧烈瘙痒。 (3)慢性湿疹 常因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不愈而转为慢性湿疹;也可开始即为慢性湿疹。表现为患处皮肤增厚、浸润,棕红色或色素沉着,表面粗糙,覆鳞屑,或因抓破而结痂。自觉瘙痒剧烈。常见于小腿、手、足、肘窝、腘窝、外阴、肛门等处。病程不定,易复发,经久不愈。 2.根据皮损累及的范围,分为局限性湿疹和泛发性湿疹两大类。 (1)局限性湿疹 仅发生在特定部位,即可以部位命名,如手部湿疹、女阴湿疹、阴囊湿疹、耳部湿疹、乳房湿疹、肛周湿疹、小腿湿疹等。 (2)泛发性湿疹 皮损多,泛发或散发于全身多个部位。如钱币性湿疹、自身敏感性湿疹、乏脂性湿疹。 诊断 主要根据病史、皮疹形态及病程。一般湿疹的皮损为多形性,以红斑、丘疹、丘疱疹为主,皮疹中央明显,逐渐向周围散开,境界不清,弥漫性,有渗出倾向,慢性者则有浸润肥厚。病程不规则,呈反复发作,瘙痒剧烈。 治疗 湿疹病因复杂,治疗好转后仍易反复发作,难根治。因临床形态和部位各有特点,故用药因人而异。 1.一般防治原则 寻找可能诱因,如工作环境、生活习惯、饮食、嗜好、思想情绪等,以及有无慢性病灶和内脏器官疾病。 2.内用疗法 选用抗组胺药止痒,必要时两种配合或交替使用。泛发性湿疹可口服或注射糖皮质激素,但不宜长期使用。 3.外用疗法 根据皮损情况选用适当剂型和药物。急性湿疹局部生理盐水、3%硼酸或1:2000~1:10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湿敷,炉甘石洗剂收敛、保护。亚急性、慢性湿疹应用合适的糖皮质激素霜剂、焦油类制剂或免疫调节剂,如他克莫司软膏、匹美莫司软膏。继发感染者加抗生素制剂。 预防 1.避免自身可能的诱发因素。 2.避免各种外界刺激,如热水烫洗,过度搔抓、清洗及接触可能敏感的物质如皮毛制剂等。少接触化学成分用品,如肥皂、洗衣粉、洗涤精等。 3.避免可能致敏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浓茶、咖啡、酒类。 4.在专业医师指导下用药,切忌乱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