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带状疱疹有什么症状
带状疱疹的主要症状包括:
皮肤症状:
- 集簇性水泡:突然出现的集簇性水泡,通常排列成带状,沿着一侧的周围神经节分布,常见于腰胁部、胸部、颈部、脸部及大腿内侧面。
- 水泡发展:这些水泡最初为隆起性红斑,随后可能发展为水疱、血疱甚至脓疱,最终可能形成坏死性痂皮。
疼痛:
- 持续性疼痛:疼痛是带状疱疹的重要特征,患者常有持续性疼痛。
- 神经痛:在发病前,患者可能会经历沿神经干周围的疼痛,通常持续约三日。
- 后遗神经痛:即使皮疹痊愈,疼痛也可能会持续存在。
其他症状:
- 淋巴结肿胀:伴随所属淋巴结的肿胀。
- 特殊部位受累:如果皮疹侵犯三叉神经、颈部或腰骶部,诊断可能会有困难。眼睛区域也可能受累,导致结膜炎、角膜炎甚至虹膜睫状体炎,出现羞明和眼痛的症状。
- 散在性水疱:对于免疫力较弱的患者,皮疹可能表现为散在性水疱,与水痘类似。
需要注意的是,带状疱疹的皮肤病变通常在发病后十天左右开始痊愈,严重者可能需要46周的时间。此外,带状疱疹在十五岁以下儿童中极为罕见,大多数患者发病年龄超过45岁。
㈡ 嘴唇起疱疹怎么办
几天前和朋友聚餐,席间一切都好,但饭后不久,嘴角边突然冒出了几个芝麻大小的小水泡,当时不痛不痒,我猜测是吃了刺激性食物引发的的上火,所以并未特别在意。后来不小心在擦拭嘴巴时将其抠破,流出了淡黄色液体。如此反复了一周,我开始意识到这可能并非简单的上火,事情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简单。
01 嘴角的水泡并非上火引起,而是病毒感染!实际上,嘴唇上长泡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SV)引起的口唇疱疹。许多人遇到这种情况并不重视,但这种病毒分为HSV-1和HSV-2两种,其中HSV-1的感染率更高,是嘴角长泡的主要原因。感染后,虽然大多数人没有症状,但20%-25%的HSV-1感染者会出现症状,而HSV-2感染者的这一比例约为10-20%。病毒在人体内潜伏,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从而诱发症状。口唇疱疹通常表现为嘴角发红、出现小米粒大小的小水泡,之后破裂、流脓、结痂、脱落,严重时甚至可能出血。这种疾病传染性很强,对于本身过敏体质、免疫力较低的人来说,更容易被传染。
02 病毒为何容易复发?大多数人对这种病毒都较为易感,研究显示,约90%的成年人体内存在I型单纯疱疹病毒抗体,即曾感染过该病毒。病毒入侵人体后,首先引发原发感染,随着免疫反应或治疗而痊愈。然而,病毒长期潜伏在人体的感觉神经节内,当免疫力受损时,病毒便会被激活,导致复发性感染。
03 如何防治口唇疱疹?疾病期间:适当用药,减轻感染一旦出现口唇疱疹,应注重身体健康,保持规律作息和健康饮食,以加速伤口愈合。同时,适当使用药物,帮助缓解病情。由于是病毒感染,应采取抗病毒治疗,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主要目的是抑制病毒、减轻肿痛并缩短病程。
康复期:提高免疫力,避免复发虽然口唇疱疹表面看似已痊愈,但病毒仍潜伏在体内。免疫力下降时,病毒可能会再次发作,不仅在原部位,也可能在多个部位出现。因此,提高人体免疫力是降低复发风险的关键。平时应适当运动,保持每周3~4次的运动频率,并确保充足睡眠。睡眠时,人体会进行自我修复,消灭入侵的病毒和细菌。日常生活中,外出就餐时要注意个人卫生,以切断病毒传播途径。提高免疫力是根本,关注身体健康,预防口腔疱疹。
㈢ 樊碧发:无缘无故得带状疱疹当心肿瘤!两者之间有何关系
带状疱疹简而言之就是一种皮肤病,大多是由于感染了病毒才会出现的。在出现带状疱疹之后,皮肤部位会出现神经似的疼痛,并且会长出成团的小水痘,尤其是患有慢性疾病以及老年人群,一旦患上大状疱疹会让其出现更为严重的症状。而带状疱疹跟肿瘤也有较为密切的关系,通常患有癌症的人群,一旦感染这种病毒复发率和引起神经系统化死炎症的表现和概率要远比正常人多很多。
所以当我们集体有神经似的疼痛感,且精神压力过大时,就要及时的做好休息和调整,如果感觉自己的精神状态非常差,就更应该去中医或者西医治疗和调理身体状态。在患有带状疱疹时更应该及时治愈,并且不要再做出让身体难以承受的工作和学习状态了。否则带状疱疹极易会让身体的各部位细胞出现突变,一旦发生变化,那么引发的肿瘤和癌症是我们难以接受和治疗的。
㈣ 疱疹是因为什么原因引起的
疱疹主要是由于疱疹病毒感染导致,常见的致病菌包括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可以通过消化道、直接接触、呼吸道等途径传播。疱疹类型多样,不同类型的疱疹病毒的发病稍有不同。
疱疹症状
1、口腔疱疹:疱疹和溃疡出现在口腔黏膜、舌部、齿龈、咽部,可波及食管。患者局部疼痛、拒食、流涎。可伴发热及颌下淋巴结和(或)颈淋巴结肿大。儿童与青年人多见。
2、皮肤疱疹:好发于皮肤黏膜交界处,以唇缘、口角、鼻孔周围等处多见。初起局部皮肤发痒、灼热或刺痛,进而充血、红晕,后出现针头或米粒大小簇集水疱群,基底微红,水疱彼此并不融合,但可同时出现多簇水疱群。水疱壁薄,疱液清亮,短期自行溃破、糜烂、渗液,2—10天后干燥结痂,脱痂后不留瘢痕。
3、生殖器疱疹:主要为HSV-Ⅱ型感染所致。生殖器、会阴、外阴周围、股部和臀部皮肤均可发生,出现疱疹、溃疡及点片状糜烂。男性多发生在龟头、包皮、冠状沟、阴茎,亦可累及阴囊;女性则多见于大小阴唇、阴蒂、阴道、宫颈,亦可累及尿道。有肛交史同性恋者可引发疱疹性直肠炎,继而出现肛周和直肠化脓性感染或腹股沟淋巴结炎。
4、眼疱疹:表现为单疱性角膜炎、结膜炎,大多为单侧性,常伴患侧眼睑疱疹或水肿及耳前淋巴结肿大。反复发作者可致角膜溃疡、浑浊,甚至穿孔致盲。在新生儿和AIDS患者中,可发生脉络膜视网膜炎。
5、疱疹性瘰疽:手指的HSV是原发口或生殖器疱疹的一种并发症。病毒可经手指上皮破损处进入或由于职业及其他原因而直接进入手指表皮内,疱疹病变常发生于末端指节,深入至甲床形成蜂窝状坏死;故局部疼痛剧烈,呈跳痛样,常伴有发热、肘窝和腋窝淋巴结炎。经常裸手接触疱疹患者的牙医和护士易有罹患本病的危险。
6、疱疹性湿疹:系原由慢性湿疹、皮炎等病损的患者合并HSV感染所致,易误诊为原有湿疹的加重。在皮损区及其周围皮肤突然发生病毒感染,或发生血行播散,累及其他重要脏器而致病情进一步恶化。
7、播散性单纯疱疹:播散性HSV感染多发于6个月至3岁的儿童,亦可见于原发性或继发性免疫功能低下(抑制)者。初起表现为重症疱疹性口龈炎、食管炎、或外阴阴道炎,高热、甚至惊厥,继而全身发生广泛性水疱,疱顶脐凹,同时可发生病毒血症,引起疱疹性肝炎、脑炎、肺炎、胃肠炎以及肾上腺功能障碍等内脏损害。
8、新生儿疱疹:新生儿HSV感染中的70%由HSV-Ⅱ所致,皆因出生时接触生殖道分泌物而被感染;先天性感染常是原发性HSV感染的母亲在妊娠期导致胎儿宫内感染。宫内感染的胎儿可早产,或先天畸形,或智力发育障碍,即所谓TQRCH”综合征。新生儿感染HSV后可呈现无症状隐性感染,也可引起不同形式或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轻者仅为口腔、皮肤、眼部疱疹,重者则呈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甚至全身播散性感染。
疱疹预防
1、保持皮肤清洁,每天洗澡,炎热天气可以每天洗2—3次。衣着要适宜,不要出汗过多。
2、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应坚持适当的户外活动或参加体育运动,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历御疾病的能力。
3、预防感染。感染是诱发本病的原因之一,应预防各种疾病的感染,尤其是在看秋季节,寒暖交替,要适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寒引起上呼吸眉感染。此外,口腔、鼻腔的炎症应积极给予治疗。
4、防止外伤。外伤易降低机体的抗病能力,容易导致本病的发生。因此患者应注意避免发生外伤。保护皮肤不受损伤,衣服、和被褥要柔软。勤剪指甲,以免抓伤表皮。
5、避免接触毒性物质。尽呈避免接触化学品及毒性药物,以防伤害皮肤,影响身体健康,降低机体抵抗力。
6、增进营养。应注意饮食的营养,多食豆制品,鱼、蛋、瘦肉等富自蛋白质的宝物及新鲜的瓜果蔬菜,使体格健壮,预防发生与本病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疾病。
7、避免与皮肤感染病的人接触,要勤洗手。
㈤ 胳膊上突然长了一片疱疹之类的疙瘩,很硬,并不痒也不是很疼。求问这是什么,怎么出来的。有图片
具体来说,胳膊上出现的硬质疙瘩,如果不是由于外伤、过敏或其他已知的皮肤病症引起,那么带状疱疹是一个值得考虑的可能性。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这种病毒在初次感染后可能会潜伏在神经元中,当免疫力下降或其他因素触发时,病毒可能会重新激活,导致沿着一个神经节的皮肤上出现带状的皮疹和水泡,通常伴随着疼痛感。
在中医中,带状疱疹被称为缠腰火龙或缠腰火丹,也有其他俗称,如蜘蛛疮、生蛇、皮蛇等。这种病毒性疾病好发于身体的一侧,有时也出现在脸部,而且通常会伴有疼痛或麻刺感。疱疹可能会在二到四周内自愈,但有些患者可能会经历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的神经痛,这就是所谓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带状疱疹病毒与单纯疱疹病毒不同,后者通常引起的是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疫苗可以显著降低50至80岁人群中发病的风险,并且对于减少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率或减轻其严重程度也有帮助。虽然疫苗对80岁以上人群的效果可能稍逊,但它仍然是一个有益的预防措施。
如果您出现了类似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获得准确的诊断和适当的治疗。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皮肤刮片检查或病毒学检测来确认是否为带状疱疹。治疗通常包括抗病毒药物以及可能的局部治疗措施,如药膏或口服药物,以帮助缩短病程并减轻症状。
㈥ 疱疹是怎么引起的
疱疹是怎么引起的?
疱疹是由人疱疹病毒感染所致,常见的疱疹病毒有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
单纯疱疹可通过接吻或其他生活密切接触感染,当受到某种诱因,如发热、受凉、劳累等可诱发本病。水痘和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其发病与患者抵抗力有关。
1.单纯疱疹
单纯疱疹临床上分为初发型、复发型。
初发型包括疱疹性龈口炎、新生儿单纯疱疹、疱疹性湿疹、接种性疱疹。
初发型单纯疱疹
1.疱疹性龈口炎
好发于口腔、牙龈、舌、硬腭、咽等部位,皮损表现为迅速发生的群集性小水疱,很快破溃形成表浅溃疡,也可开始即表现为红斑、浅溃疡。疼痛明显,可伴有发热、咽痛及局部淋巴结肿痛。
2.新生儿单纯疱疹
一般在出生5~7天发病,表现为皮肤(尤其头皮)、口腔黏膜、结膜出现水疱、糜烂,严重者可伴有发热、呼吸困难、黄疸、肝脾大、意识障碍。
3.疱疹性湿疹
表现为特应性皮炎的皮损处突然发生簇集脐窝状水疱或脓疱,严重者可泛发全身,并伴有发热。
4.接种性疱疹
皮损限于接触部位,表现为群集性水疱,发生于手指,表现为位置较深的疼痛性水疱,称疱疹性瘭疽。
复发型单纯疱疹
部分患者原发感染消退后,在同一部位反复发作。好发于口周、鼻周、外阴,也可见于口腔黏膜部位。发作早期局部自觉灼热,随后出现红斑、簇集状小丘疹和水疱,可融合,数天后水疱破溃形成糜烂,结痂愈合。
2.水痘
平均潜伏期14天,皮损好发于头面部,然后扩展到躯干和四肢近端,可累及口腔、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黏膜。皮损最初为红色斑疹,逐渐变为丘疹、丘疱疹、水疱、脓疱,1~2周结痂脱落。患者可有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
3.带状疱疹
好发于肋间神经、脑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发疹前可有乏力、发热、食欲缺乏等症状,患处皮肤可有灼热或灼痛,触之明显痛觉敏感。皮肤常先出现红斑,很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丘疹,簇状分布而不融合,继之迅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外周绕以红晕,各簇水疱群间皮肤正常。水疱干涸、结痂脱落后留有暂时性淡红斑或色素沉着。
㈦ 宝宝身上起疱疹怎么办
宝宝身上突然起疱疹,会出现许多红色小疙瘩,让宝宝感到疼痛和瘙痒,这让妈妈十分担忧。那么,当宝宝身上起疱疹时,应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如果宝宝身上的疱疹刚出现且数量不多,建议立即涂抹一些消炎膏药。同时,要仔细检查宝宝的手脚和嘴巴,因为这些部位容易接触细菌并导致感染。宝宝小时候抵抗力较弱,务必时刻关注宝宝的健康和卫生状况。
其次,如果情况较为严重,建议尽快带宝宝去看医生。通常情况下,这些疱疹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输液治疗,可以更快地康复。
另外,如果宝宝接触到过敏物质也可能产生疱疹。如果宝宝是过敏体质,情况可能会更加严重。在服用抗过敏药物时,务必咨询医生药物是否对宝宝有副作用,并检查宝宝的活动范围内是否存在过敏物质。
此外,用温水清洗宝宝的伤口后,尽量让受伤部位保持干燥,以促进快速康复。爸爸妈妈在照顾宝宝时也要注意个人卫生。由于小宝宝的皮肤较为娇嫩,容易感染大人可以免疫的病菌,因此在接触宝宝前务必洗手,并尽量减少嘴对嘴的亲热行为,以防将病毒传给宝宝。
总的来说,宝宝身上起疱疹时,家长应密切关注并采取适当的护理和预防措施。若情况严重或持续不退,务必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