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pdf
扩展阅读
手指疱疹肿胀 2025-04-26 07:52:30
过敏荨麻疹什么症状 2025-04-26 07:45:52
湿疹用硫磺皂 2025-04-26 07:39:26

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pdf

发布时间: 2025-04-25 21:49:21

⑴ 张虹亚的个人简介

张虹亚,女,1982年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中医系,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4年。现任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中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主要从事皮肤科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业务上能够熟练地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现代医学理论与技术,以及与传统医学结合的多种手段诊治皮肤性病科常见病、多发病和急、危、重症,临床上获得了较好疗效;对于一些少见病和疑难杂症的诊断亦有明确思路、宝贵经验和不少成功治愈的病例。 1978年2月至1982年12月年毕业安徽中医学院中医系(本科)获学士学位;
1982年12月至今在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工作;
1984年11月至1985年2月参加安徽省皮肤病学会举办的皮肤病理学习班;
1991年9月至1992年2月参加安徽中医学院举办的英语强化提高班;
2000年10月至2000年11月参加南京中科院皮肤病研究所全国美容皮肤病研修班;
2001年10月22日至2001年10月23日参加合肥市艾滋病性病临床诊断及治疗培训班;
2002年5月11日至2002年5月14日参加安徽省首届名老中医学术思想报告会;
2002年9月至2003年3月在上海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皮肤性病进修皮肤性病病房及急门诊。 安徽省皮肤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安徽省中医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会痤疮分会委员
安徽省医学美学与美容学会委员 以第一及第二作者在CN刊物上发表论文21篇,主编著作2部,参编著作11部。主持安徽省教委科研课题《消炎去脂片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已圆满结题。
1、消炎去脂片治疗寻常痤疮临床与实验研究(第一作者)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17卷5期(2003)316页;
2、荨麻疹的中医分型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第一作者)
《临床皮肤科杂志》31卷7期(2002)432;
3、从瘀论治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第一作者)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2卷3期(2003)33页。
4、斑贴试验诊断变应性接触性皮炎70例临床研究(第一作者)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5卷1期(2006)47页
5、祛疣糖浆治疗扁平疣90例(第一作者)
《新中医》23卷12期(2001)52页 1、《现代中医临床辩病治疗学》第六篇:皮肤科 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 6万字(参编)
2、《现代皮肤病性病学》第三篇:第2,6,13章 中国标准出版社:北京,3万字(参编)
3、《疑难皮肤病性病诊疗学》中篇第8,9章 北京科技出版社:北京,2万字(参编)
4、《外科临床实习指南》皮肤科部分 北京科学出版社;北京,4万字(参编)
5、《安徽省医学继续教育丛书》基本篇、提高篇和进展篇皮肤性病部分 安徽科技出版社:合肥,8万字(参编)

⑵ 慢性荨麻疹怎么能根治

“痒痒痒,晚上睡不着,真是受不了。”最近,家住湖北武汉的张先生每晚都被荨麻疹折腾的睡不着觉。张先生说一到夏季,身上就会成片成片的起小疹子,到医院检查说是荨麻疹,可总是反复发作。
据了解,春末夏初是荨麻疹的高发季节,其中以儿童和年轻人居多。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常反复出现。皮疹大小不等、形状不一、鲜红或苍白色风团,边界清楚,瘙痒剧烈,多时会融合成大片。科学研究发现,荨麻疹患者免疫系统IgE免疫球蛋白要比正常人高出1-10倍,这些高出的IgE会紊乱人体的免疫系统,使其产生敏感性体质,从而导致荨麻疹的产生。

患上荨麻疹的患者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就是一到晚上就格外的严重,瘙痒剧烈,挠个不停,白天的时候症状就相对的好很多。也正是因为这样,很多的荨麻疹患者被痒的夜不能寐,到了白天又没有精力,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遭到极大地影响。

荨麻疹为什么在晚上多发呢?

其一是过敏因素增多。荨麻疹患者在睡眠的时候,会接触到枕头、被子等用品,而这类用品往往带有一些碎屑,这些碎屑容易藏有一些细菌或者颗粒,这些细菌或者颗粒容易使荨麻疹患者的症状加重,从而使荨麻疹晚上发作。

其二是激素分泌减少。激素的分泌晨起最多,而夜间相对较少,其抑制过敏介质释放的功能减弱,在晚上的时候激素对荨麻疹的抑制作用会明显减弱,故荨麻疹常在夜间重。

其三是人体机能减弱。夜间人体机能减弱,人血流缓慢,肌肤营养缺乏,故瘙痒夜间较重。

其四是外界干扰变少。荨麻疹患者要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但是并不是指患者应避免接触一切外界的干扰,一般情况下,人体在晚上的时候活动会比较少,容易使外界的干扰变少,导致了患者自身的敏感加重,从而使得荨麻疹在晚上发作。

如何治疗荨麻疹?

荨麻疹病因包括许多内外源性因素。最常见的是由特异性过敏性体质引起。所谓特异性过敏性体质,是指荨麻疹患者的血清里面存在着一种高含量的特殊蛋白质——IgE免疫球蛋白,其含量高出正常人几倍到几十倍,这些都是遗传基因所决定的,此类免疫球蛋白的存在,是患者发生荨麻疹的内在致病因子。

从荨麻疹的免疫学上看,治疗的根本应控制IgE,调节免疫球蛋白的平衡为主。台湾研究中心研发长、台湾国立大学食品暨应用生物科技研究所谢佩珊博士研究发现,对解决引起荨麻疹的IgE抗体治疗方法,就是通过补充欣、敏、康抗过敏益生菌来降低体内的IgE抗体,通过刺激干扰素分泌来调节免疫球蛋白的平衡,从而使人体的免疫应答恢复正确。欣、敏、康抗过敏益生菌所选用的唾液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等专利菌株科学配比,耐酸性更强,胆盐耐受性也优于双歧杆菌,并具有更好的耐高温能力,能够在常温下保持长久活性,可以确保服用后直达肠道。抗过敏益生菌先进的三层包埋技术,有利于保持菌株的活性,减小过敏体质个体差异性,抑制有害菌增长,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坚持服用可以让荨麻疹症状彻底消失。

治疗荨麻疹,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重饮食。预防荨麻疹,建议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而少食街头的油炸食品。如果是在家里,也要考虑吃清淡一些,少添加大量的人工合成的调味料。这些食品或调料,易引发体内的热性物质的反应,在炎热的夏季加速血液的流动,从而引起荨麻疹。

2、避免不良刺激。要注意保持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家中要少养猫、狗之类的宠物。避免吸入花粉、粉尘等。喝酒、受热、情绪激动、用力等都会加重皮肤血管扩张,激发或加重荨麻疹。

3、按时服药。有的患者口服药物后,病情好转或者没什么改善,就自行停药了,往往会使得荨麻疹再次复发,荨麻疹分为急性和慢性,如果急性的时候没有重视变成慢性,常常需要6个月到一年不间断治疗才能稳定病情,疾病在发展过程中也是会变化的,最好定按时服药。

4、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

⑶ 荨麻疹反复发作,怎么治疗才能好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类疾病,也被称为风疙瘩,是指在皮肤上出现瘙痒性风团的一种疾病,产生的部位大部分为红色或者是白色,常常伴有搔痒症状,可能还会有轻微的疼痛,大多数可以在24小时之内消退。有很多病人经常会问,荨麻疹到底是怎么得的?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荨麻疹产生的原因
1、 食物
荨麻疹产生的原因与饮食息息相关,由不同食物引发的荨麻疹,它的症状也不尽相同。有些人是海鲜产品的过敏者,食用虾、蟹、蛤蜊和螺蛳等水产食物就会引起荨麻疹的症状;有些人是肉类产品的过敏者,只要是食用猪肉、牛肉、羊肉、狗肉和兔肉等肉制品,就会出现荨麻疹。
2、药物
有很多药物能够引发荨麻疹这个疾病。比如青霉素、血清疫苗、磺胺类、痢特灵等药物就会引起荨麻疹的产生。还有阿司匹林、阿托品、维生素b、吗啡等药物也是可以引发荨麻疹。
3、 物理因素
天气变热,或者是变冷,日光太过充足,或者是外物与皮肤发生了摩擦,都可以引出荨麻疹。
4、 感染
当皮肤受到病毒、真菌、细菌和寄生虫的感染时也会出现荨麻疹。
治疗荨麻疹的方法
1、温水擦拭
荨麻疹在发病时患处会伴随着比较严重的痒痛感,患者可以在早晚两个时间段用温水轻轻擦拭荨麻疹的患处,让其趋于一个比较平和的状态,有利于荨麻疹的康复,另外还可以清理患处的细菌,保证荨麻疹患处有一个很好的康复环境。
2、家中多通风
不少朋友患上荨麻疹,害怕自然风会加重荨麻疹的病情。其实荨麻疹应该在一个通风的环境下进行治疗的,因为这样有利于患者的血液循环系统恢复正常。
3、调整过敏体质
荨麻疹的发病机理是过敏原进入人体后刺激血液产生IgE抗体,这种抗体在血液中的浓度大量增多后可以引起免疫细胞如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机体防御免疫功能的强烈反抗,故而释放出组织胺、白三烯等过敏炎性介质导致了人体变态反应的发生。
台湾研究中心研发长、台湾国立大学食品暨应用生物科技研究所谢佩珊博士研究发现,益生菌可作为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因子,通过细菌本体或细胞壁成分刺激宿主免疫细胞,使其激活,产生促分裂因子,促进吞噬细胞活力或作为佐剂发挥作用。欣、敏、康抗过敏益生菌能够有效定植于肠道上皮细胞,调节肠道菌群比例,增强肠道及粘膜屏障功能,分泌释放抗过敏因子,调节血清中lgE水平,抑制组胺的释放,从而达到缓解和治疗荨麻疹的作用。采用益生菌治疗儿童和成人过敏得到了育儿专家崔玉涛医生大力的推荐。崔玉涛医生的观点认为:欣、敏、康在缓解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过敏性哮喘以及异位性皮炎湿疹,慢性荨麻疹等方面显示出显著的疗效,而且没有出现传统治疗方法引起的副作用,因此,抗过敏益生菌可能更适用于长期治疗荨麻疹的一种替代疗法。
4、不要剧烈运动
荨麻疹患者如果剧烈运动的话会不可避免地出很多汗,这样一来血液循环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更新速度都会加快,在加快之后就容易出现紊乱的情况,这是不利于荨麻疹患者康复的。

⑷ 荨麻疹形成的原因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其临床特征是瘙痒和风团,通常由变态反应和非变态反应机制诱发。大约15%~25%的患者一生中患过荨麻疹,80%~90%的荨麻疹不能找到外部原因,这些患者传统上被称为患有慢性特发性荨麻疹。荨麻疹的平均病程为3~5年,部分患者可能持续20年。

荨麻疹的疾病分类疾病的分类是为了更好的理解其发病机制并指导治疗。根据病史、实验室检查可将荨麻疹分为变态反应性荨麻疹和非变态型荨麻疹,其中变态反应性荨麻疹又分为IgE介导和非IgE介导的荨麻疹。这种深入分类的目的在于对IgE介导的荨麻疹可尝试特异性免疫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皮肤炎性反应细胞侵润模式类似变应原诱导的迟发相反应,表现为浅层血管周围炎。而其细胞因子分泌模式{白介素-4(IL-4)、白介素-5(IL-5)、r干扰素(r-IFN)}提示一种Th0或混合Th1/Th2反应模式,而不是单纯的Th2反应。

【抗IgE抗体治疗荨麻疹的前沿科学】:目前,荨麻疹发病机制研究最多的是自身免疫学说,自身免疫性荨麻疹的发病越来越受临床荨麻疹研究的重视。虽然组胺被认为是荨麻疹发病中最重要的介质,急慢性荨麻疹患者在服用抗组胺类药物后风团会很快消失,荨麻疹得以缓解。结合上述IgE介导型免疫学说,组织中的肥大细胞和循环中或趋化到组织的嗜碱性细胞是产生组胺的2种主要源细胞,而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表面有IgE高亲和力受体,变应原结合可导致后者交联并诱导细胞中的组胺为主要炎性介质释放。组胺和其他介质也可通过非变态反应机制释放。除了组胺,其他肥大细胞介质(白三稀)也在荨麻疹中发挥作用。

有研究认为,约2/3的慢性荨麻疹与自身免疫有关,已有足够的依据证明:在部分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体内存在能够使皮肤肥大细胞或嗜碱细胞脱颗粒的功能性抗IgE受体的抗体和(或)抗IgE抗体,在急性发作期约58%的患者在体内有IgE分子的自身抗体,25%患者有抗IgE抗体,而血清中IgE抗体的升高是导致组胺等炎性介质分泌的幕后主因。有一些个案报道了抗IgE抗体和抗白三烯制剂对部分慢性荨麻疹治疗有效。

【荨麻疹的治疗方法】荨麻疹的严重性和临床类型变化很大,因此治疗方案应个体化。与其它过敏性疾病一样,如果确定有明确过敏原,治疗方案中应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临床治疗荨麻疹的常用药物是抗组胺药,第1代如扑尔敏等可有效减轻症状和皮损数目,但有嗜睡和抗胆碱等不良反应;第2代如氯雷他定、盐酸西替利嗪等镇静作用弱,是目前临床一线药物,但大家会发现,抗组胺药物对荨麻疹起效很快,可是吃上药就能控制,不吃药依然会起荨麻疹,从急性荨麻疹到慢性荨麻疹,药物治疗断断续续,依然是无法摆脱荨麻疹困扰,近几年通过对过敏性疾病的研究,以及IgE介导型过敏的研究,人们已开始将抗IgE抗体免疫疗法介入到了一些慢性过敏性疾病如慢性荨麻疹,异位性皮炎(湿疹)、常年性鼻炎以及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抗IgE抗体免疫自限疗法。敏亦康抗过敏益生菌可参与IgE介导的免疫变态反应,通过测定人类树突状细胞与抗过敏益生菌共同培养后,对白介素(IL-12)的分泌调控的Th1免疫能力的作用从而筛选出具有抗过敏能力的抗过敏益生菌菌株组成,可以利用活性的、无致病性的微生物来改善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微生物的生态平衡,进而促进免疫耐受功能,所含唾液乳杆菌拥有降低血清IgE过敏抗体的国际专利认证,连续补充三个月以上使得身体中的IgE浓度降低,这样一来使过敏原无法与体内的IgE抗体结合,从而不再发生过敏的系列生化反应。做到抗过敏药物与抗过敏益生菌降IgE抗体免疫疗法的有效结合亦可产生理想的康复结果,最终可缩短治疗荨麻疹的病程,减少荨麻疹复发率。

日常生活禁忌及饮食调理1、不要去抓2、不要热敷3.饮食宜清淡,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4.如果是食物过敏导致的荨麻疹,则禁食这种食物。避免吃含有人工添加物的食品,多吃新鲜蔬果。油煎、油炸或是辛辣类的食物较易引发体内的热性反应的食物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