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脚掌有水痘
扩展阅读
左腰荨麻疹 2025-04-25 23:20:25
水痘时长 2025-04-25 23:18:20
怎么用苦瓜水去湿疹 2025-04-25 23:13:25

脚掌有水痘

发布时间: 2025-04-25 17:24:57

水痘一定会长满全身吗

水痘这种疾病所出现的皮疹并不一定长满全身。最多的情况也不会到达手掌和脚掌,这就不算是长满全身。有一些人可能到达手掌、脚掌提示病情较重。水痘的皮疹会先出现在躯干的部位,后蔓延到四肢。在病程的后期,躯干部位的水痘皮疹密度大于四肢。四肢上出现的皮疹不会特别的接近手、足的位置,接近也在手背和足背的位置,并不会长到手心和脚心去。
水痘的皮疹有些稀疏也会比较稠密。大多数的水痘皮疹都会伴随着瘙痒、水痘的形态会由丘疹变成疱疹,疱疹有可能会破溃或者不破溃的情况下,疱疹液逐渐减少并且干枯,会变成一个结痂,结痂脱落就意味着水痘的皮疹进入到一个没有传染性的时期了。

② 小孩发烧后脚起水泡是不是口足手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型,B组的2、5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均...为手足口病较常见的病原体,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 疾病症状 (一)普通病例表现。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 (二)重症病例表现。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1.神经系统表现: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谵妄甚至昏迷;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巴氏征等病理征阳性。 手足口病 2.呼吸系统表现: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口唇紫绀,咳嗽,咳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痰液;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或痰鸣音。 3.循环系统表现:面色苍灰、皮肤花纹、四肢发凉,指(趾)发绀;出冷汗;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升高或下降。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状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偶可受 累。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状.医生通常能根据病人的年龄、病人或家长的诉说的症状,及检查皮疹和溃疡来鉴别手足口病和其他原因所致的口腔溃疡。可将咽拭子或粪便标本送至实验室检测病毒,但病毒检测需要2-4周才能出结果,因此医生通常不提出做此项检查。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确诊时须有病原学的检查依据。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数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犯5岁以下的宝宝。手足口病常常表现为: 患儿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 疹子“四不像”: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 手足口病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即出现溃疡,常常流口水,不能吃东西。 临床上不痒、不痛、不结痂、不结疤。 患儿尿黄。 重疹患儿可伴发热、流涕、咳嗽等症状。 手足口病一般一周内可康复,但如果此前疱疹破溃,极容易传染。手足口病具有流行强度大、传染性很强、传播途径复杂等特点。病毒可以通过唾液飞沫或带有病毒之苍蝇叮爬过的食物,经鼻腔、口腔传染给健康儿童,也可因直接接触而传染。 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病,潜伏期一般3-7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由于口腔溃疡疼痛,患儿流涎拒食。口 腔粘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班丘疹或疱疹,皮疹不痒,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浑浊液体,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如黄豆大小不等,一般无疼痛及痒感,愈合后不留痕迹。手、足、口病发生在同一患者身上不一定全部出现。水疱及皮疹通常会在一周内消退。 检查诊断根据上述临床特征,在大规模流行时,诊断不困难。但散在发生时,须与口蹄疫、疱疹性咽颊炎、风疹等鉴别: 手足口病 (1)口蹄疫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目前有7个血清型、65个亚型。主要侵犯猪、牛、马等家畜。对人虽然可致病,但不敏感。一般发生于畜牧区,成人牧民多见,四季均有。口腔粘膜疹易融合成较大溃疡,手背及指、趾间有疹子,有痒痛感。 (2)疱疹性口炎四季均可发病,以散在为主。一般无皮疹,偶尔在下腹部可出现疱疹。 (3)疱疹性咽颊炎,可由CoxA组病毒引起,病变在口腔后部;如扁桃体、软腭、悬雍垂,很少累及颊粘膜、舌、龈。不典型、散在性HFMD很难与出疹发热性疾病鉴别,须做病原学及血清检查。 医生通常能根据病人的年龄、病人或家长的诉说的症状,及检查皮疹和溃疡来鉴别手足口病和其他原因所致的口腔溃疡。可将咽拭子或粪便标本送至实验室检测病毒,但病毒检测需要2-4周才能出结果,因此医生通常不提出做此项检查。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确诊时须有病原学的检查依据 手足口病与口蹄疫的区别 口蹄疫与手足口病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传染病,主要有以下区别: (一)疾病名称与疾病分类不同 口蹄疫(AphthaeEpizootic),在《国际疾病分类》(ICD)中,列为ICD-10B08.802。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在《国际疾病分类》(ICD)中,列为ICD-9074.3和ICD-10B08.401。 (二)病原体不同 口蹄疫的病原体为口蹄疫病毒,属人畜共患病原体。 手足口病是由数种肠道病毒感染所致,各地流行中常见病原是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即CoxAl6)等。 (三)传染源不同 口蹄疫病毒只引起偶蹄类动物如牛、羊、猪、鹿、骆驼等发生,成为人患口蹄疫的传染源。只有先出现兽疫,才有可能使人患病。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属于人类疾病。 (四)传播途径不同 口蹄疫是通过接触病畜口腔、蹄冠部的溃疡烂瘢,经皮肤黏膜感染的;偶尔也有食用了病毒污染而又未加热(巴氏消毒)的奶感染的。因此,人患口蹄疫是极为散在发生的。 手足口病是由于接触病人,通过日常生活用品、食具、不洁牛奶·玩具的污染经口感染的,也可通过呼吸道传播。因此,可出现不同规模的流行。 手足口病 (五)发病人群不同 人患口蹄疫决定于与病畜的接触,发病人群的年龄广泛; 手足口病主要是幼儿和儿童传染病,3岁以下患儿占绝大多数。 (六)症状体征不同 口蹄疫、手足口病虽患病部位均在口腔、手指间、足趾端,有相似之处,但症状体征各有不同。口蹄疫起病后主要表现为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和局部疱疹损害两大特征。 手足口病大多无发热或低热,仅有呼吸道感染和口腔黏膜疱疹及手指、足部、臀部、膝部丘疹。 (七)诊断依据不同 口蹄疫需先有当地牲畜口蹄疫发生或流行,并有与病畜接触机会,或饮用病畜污染而未加热的奶等感染关系。 手足口病,患儿传染性明显,呈流行性传播,且临床表现有区别。口蹄疫、手足口病都可在临床基础上诊断,必要时分离病毒做出病原学确诊。

③ 水痘的表现症状是什么啊

水痘的潜伏期通常为2-3周,发病初期可能伴有发热、头痛和全身乏力等症状。发病24小时内,会出现皮疹,迅速形成米粒至豌豆大小的紧张水疱,周围有明显红晕,水疱中央呈脐窝状。约2-3天后,水疱干涸结痂,最终痂皮脱落,不留疤痕。皮疹通常呈向心性分布,先从面部开始,随后蔓延至躯干、四肢,以躯干部位最多见,面部、头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和脚掌更少见。粘膜也会受到影响,常见于口腔、咽部、眼结膜、外阴、肛门等处。皮疹通常分批出现,因此在同一时间里可能会看到丘疹、水疱和结痂。整个病程大约持续2-3周。

如果患儿的免疫力较低,皮疹可能会全身性扩散,形成播散性水痘。水痘的临床表现有时会有所不同,包括大疱性水痘、出血性水痘、新生儿水痘和成人水痘等。这些异型表现需要特别注意。

需要注意的是,水痘需要与天花进行鉴别。天花的全身反应更为严重,发病初期即会出现39-40度的高热,热退后再出现皮疹,皮损中央有明显的脐凹,面部皮疹较多,愈后常遗留凹陷性疤痕。此外,还需要与脓疱疮和丘疹性荨麻疹相区别,因为它们的症状可能与水痘相似。

④ 水痘从哪里开始长

水痘通常情况下是从中心部分向外扩散,先出现在躯干部,从前胸、后背开始出现斑疹、丘疹、水疱、结痂的表现,之后出现在四肢,再是面部、手背、脚掌、脚底。水痘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人体后出现的出疱性传染病,水痘皮疹早期呈斑疹,之后出现隆起皮面的丘疹,再在丘疹基础上形成水疱,水疱疱液逐渐变混浊,再慢慢结痂。
因此水痘会在同一部位看到不同期的皮疹,即斑疹、丘疹、水疱同时存在,为典型表现。水痘和天花的区别在于感染症状不一样,有轻有重,出疹顺序也不一样。天花在面部或手背部皮疹较多,为毁容性表现。但水痘如果不继发感染,不破皮,通常情况下不留有瘢痕。

⑤ 小孩出水痘长什么样

小孩出水痘的起病通常较为急促,可能会伴随有发热、头痛和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发病24小时内,皮疹会迅速出现,起初表现为米粒至豌豆大小的圆型紧张水疱,水疱周围有明显红晕,中央部位呈脐窝状。大约2到3天后,水疱会干燥结痂,最终痂皮脱落,不会留下疤痕。皮疹的分布具有向心性特点,通常首先出现在面部,随后蔓延至躯干、四肢,以躯干上的皮疹最为常见,其次为面部和头部,四肢较少,手掌和脚掌则更为少见。粘膜也常常受到影响,例如口腔、咽部、眼结膜、外阴、肛门等处。皮损常常分批发生,因此在同一个体上可能会同时看到丘疹、水疱和结痂,整个病程大约需要2到3周。

若患儿的抵抗力较低,皮疹可能会广泛传播,形成播散性水痘。这种情况下,除了皮肤上的症状外,还可能出现全身性的不适和并发症。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并在必要时寻求医生的帮助。在治疗过程中,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抓挠皮疹,可以有效减轻症状并防止继发感染。

值得注意的是,水痘是高度传染性的疾病,尤其是在初期和皮疹出现时。因此,应尽量避免与未感染水痘的人密切接触,特别是孕妇、新生儿及免疫系统受损者,因为他们更容易受到严重的影响。如果家中有小孩出水痘,应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确保其他家庭成员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