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脸上起湿疹吃什么中药颗粒
扩展阅读
戴套中了疱疹 2025-04-25 02:58:07
荨麻疹手肿要几天好 2025-04-25 02:54:58
湿疹为什么不能牛奶 2025-04-25 02:54:28

脸上起湿疹吃什么中药颗粒

发布时间: 2025-04-24 23:47:20

湿疹吃什么中药能除根 湿疹吃什么中药

?因为各种不一样的原因,这些年来湿疹的出现几率也变得更多,其实大家对于湿疹这一种皮肤疾病还是非常熟悉的,因为一旦出现之后就会导致肌肤变得比较骚痒,也会出现大片色的红疹,导致患者的美观受到影响,这对于患者的正常生活也会有一定的危害。
因为各种不一样的原因,这些年来湿疹的出现几率也变得更多,其实大家对于湿疹这一种皮肤疾病还是非常熟悉的,因为一旦出现之后就会导致肌肤变得比较骚痒,也会出现大片色的红疹,导致患者的美观受到影响,这对于患者的正常生活也会有一定的危害,所以就应该选择中药治疗,那么湿疹吃什么中药呢?

一、防风

中医认为,防风具有祛风解表,能够有效达到治疗一切风邪,当然也可以和荆芥配伍,如此就能够达到止痒的效果,更加可以治疗湿疹,根据现代医学发现这一种中草药有解热发汗作用,可以快速的促进血液的循环。

二、刺蒺藜

刺蒺藜能够发挥疏肝明目的效果,也可以和防风、荆芥、地肤子等众多的中草药放在一起搭配治疗,能够有效发挥止痒的效果,用于治疗慢性湿疹或者是亚急性湿疹。根据相应的研究发现,刺蒺藜还有着各种不一样的有效物质,而且还具有抗过敏的效果,能够有效的改善皮损的血液循环。

三、全蝎

全蝎可以有效的发挥,解毒散结的效果中也认为有着很好的作用,临床则多用来治疗慢性湿疹伴皮肤瘙痒者,但是大部分需要和蜈蚣等众多的药材放在一起搭配,能够达到以毒攻毒的一种效果,很适合于顽固型的湿疹患者,同时还具有抗肿瘤的一种效果,只是在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引起重视。

四、僵蚕

僵蚕具有祛风解痉,可以达到化痰散结的效果,目前的临床医学上主要治疗于湿疹患者,而且可以缓解肌肤瘙痒的现象,经常性可以和桑叶,菊花等疏散风热药配伍使用,内部所含有的微量元素和蛋白质都非常的高,所以就能够有效的发挥抗晕厥的效果,更能够达到轻度抑菌的作用。

㈡ 湿疹吃什么中药好 对症下药完全根治

湿疹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皮肤病之一,中医学认为湿疹由风、湿、热三大原因导致。患了湿疹后,使用何种中成药及中药用法成为患者关注的焦点。

中药治疗湿疹需辨证施治,效果显著。急性湿疹多属湿热证,患者皮肤发红、瘙痒、抓破后流水。治疗宜清热祛湿,可选苦参、蛇床子、黄芩等中药煎水外洗或内服。慢性湿疹则多为虚实夹杂证,表现为皮肤粗糙、色暗滞、身倦乏力等。治疗宜健脾养血、清利湿热,可选用松香、枯矾、白术等中药。

除了药物治疗,湿疹患者的日常防护同样重要。泡澡时水温要适宜,避免过热或过冷。洗完澡后应及时涂抹润肤乳液,保持皮肤湿润。此外,还需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湿度,穿着棉质衣物,避免使用止汗剂等刺激性物质。

在饮食上,湿疹患者应尽量避免刺激性大及易过敏的食物,多吃新鲜蔬果以增强免疫力。贴身用品和床上用品应经常清洗并晒太阳消毒。切记不要用热水冲洗患处,以免加重病情。通过合理调理和及时治疗,湿疹患者很快就能恢复健康。

㈢ 湿疹吃什么中药

湿疹是一种皮肤炎症反应,根据不同证型,可对症采取不同的中药治疗方法。患者不应盲目自行采用药物治疗,最好听取专科医生的意见。

具体分型及中药治疗如下:

1、湿热浸淫型:主要表现为急性湿疹,症状来的快,去的也快,同时皮肤瘙痒比较严重,抓挠时甚至会引起出血,丘疹和水疱有时会有渗出,伴有大便干、小便短赤、舌质红等,可以考虑应用五味消毒饮和龙胆泻肝汤进行治疗;

2、脾虚湿蕴型:皮肤损伤的程度较轻,发病比较缓慢,皮肤上主要出现浅红色斑点,丘疹和水疱不多,可能还伴有腹胀、便溏,舌质淡胖、舌苔白腻,可考虑应用参苓白术散或除湿胃苓汤治疗;

3、血虚风燥型:即慢性湿疹,瘙痒和水疱程度较轻,但病情反复发作,持续时间很长,皮肤甚至出现增厚的角质化和色素沉淀,舌淡、苔白,可应用四物消风散和当归饮子配合治疗。

㈣ 湿疹吃什么中药

湿疹吃什么中药

一、明确答案

对于湿疹的中药治疗,常用的中药包括防风通圣散、龙胆泻肝丸、湿毒清胶囊等

二、详细解释

1. 防风通圣散:此药具有清热解毒、解表通里的功效,适用于湿疹患者出现的皮肤红肿、瘙痒等症状。

2.龙胆泻肝丸:主要用于清肝胆、利湿热,对于湿疹伴随湿热内蕴的患者特别适用。

3.湿毒清胶囊:此药主要用于养血润燥、祛风止痒,适用于湿疹导致的皮肤干燥、瘙痒等症状。

三、中药治疗湿疹的原理

中药治疗湿疹主要是根据湿疹的病理机制进行辨证施治,通过调节体内的湿热平衡、增强免疫力等方式达到治疗效果。而且,中药多具有抗炎、抗过敏、镇静等作用,能有效缓解湿疹患者的症状。

四、注意事项

1. 在使用中药治疗湿疹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

2. 湿疹患者应避免过度抓挠,以免加重皮肤损伤。

3. 饮食宜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皮肤。

4. 如使用中药治疗一段时间后症状未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针对个人病情,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师进行诊断和治疗。

㈤ 湿疹吃什么中药能去根

湿疹用口服中药去根也是很难做到的。因为湿疹本身属于过敏性的一种疾病,与本身患者的过敏体质是有一定关系的,所以想要根除是很难的。可以口服一些中成药,像浮萍丸、肤痒颗粒、防风通圣散、玉屏风颗粒,这些中成药均能够提高患者自身的免疫能力,防止预后又反复的发作,这样也能达到根治的目的。在饮食上也建议少吃一些含糖量较高的食物,像冰糖、葡萄糖,这些一定要避免食用。治疗的方法可以用像绿豆、烟草研成面以后用醋调均,涂在湿疹的患处,2次/日,连涂一个星期,就可以有效的治疗湿疹。

㈥ 湿疹吃什么中药!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中医认为湿疹主要由湿邪引起,湿邪可以蕴热,导致湿热症状,长期发展会损伤脾胃和阴血,形成虚实夹杂的状态。中医治疗湿疹强调辨证施治,效果显著。湿疹的症状包括红斑、水泡、渗出、糜烂、瘙痒和丘疹等,古人称之为“绣球风”、“旋耳疮”、“浸淫疮”、“奶癣”等。

对于慢性湿疹患者,中医认为多伴有血虚脾弱与湿热夹杂。表现为湿疹持续时间长,皮肤变得粗糙并增厚,抓破后流出黄色液体,皮肤颜色暗沉,身体疲倦无力,舌苔腻滑,舌质淡嫩且胖大,脉象缓。治疗方法为健脾养血,同时清除湿热,可选用松香、枯矾、雄黄、黄丹等量混合研细末,过筛后使用。或者选择白术10克,云苓15克,当归10克,丹参15克,白芍10克,生地15克,地肤子15克,苡米30克,煎煮后服用。

急性湿疹则多表现为湿热证,患者常有黄腻的舌苔,舌质红润,脉滑数,皮肤发红,出现丘疹,或小米粒状红疹,顶端起水泡,伴有瘙痒感,抓破后流出液体,浸淫成片,可能结痂,伴有口干少饮,小便色黄。治疗时可选择苦参50克,蛇床子30克,苍耳子15克,煎煮后洗患处。或者黄芩6-10克,黄柏10克,苍术10克,苦参12克,车前草15克,猪苓10克,煎煮后服用。此外,土茯苓15-20克,苡米30克,木通10克,蒲公英20克,甘草3克,煎煮后服用,也可用黄连10克,黄岑10克,煅石膏10克,煅甘石12克,冰片0.5克,混合研细末备用。若皮肤糜烂流水,则将药末撒在患处,若流水不多或未破皮,则用香油调匀后外敷。

鲜马齿苋200克,煎煮后取药液湿敷患处,适用于皮肤糜烂流黄水的情况。鲜马鞭草100克,煎煮后放冷后洗患处,适用于皮肤未破流水的情况。

㈦ 湿疹吃什么中成药好

湿疹的中成药治疗需根据辨证分型来选择

  1. 风热蕴肤型湿疹

    • 推荐中成药:消风止痒颗粒。此药适用于风热蕴肤型湿疹,能有效缓解因风热引起的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
  2. 湿热浸淫型湿疹

    • 推荐中成药:龙胆泻肝丸金蝉止痒胶囊疗癣卡西甫丸。这些药物适用于湿热浸淫型湿疹,有助于清除体内湿热,减轻湿疹症状。
  3. 脾虚湿蕴型湿疹

    • 推荐中成药:参苓白术丸。此药能健脾益气,利湿止泻,适用于脾虚湿蕴型湿疹,有助于改善因脾虚引起的湿疹症状。
  4. 阴虚血燥型湿疹

    • 推荐中成药:润燥止痒胶囊湿毒清胶囊。这些药物能滋阴润燥,养血祛风,适用于阴虚血燥型湿疹,有助于缓解皮肤干燥、瘙痒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湿疹的治疗不能单靠某一种中成药物,临床上还会选择外用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类、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类等,以综合改善湿疹症状。因此,在使用中成药治疗湿疹时,务必咨询专业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㈧ 湿疹吃什么中药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与各种各样过敏因素有着密切关系的皮肤炎症反应。往往会给患者带来剧烈的瘙痒感,还有局部的丘疹、丘疱疹以及明显的渗出。在中医传统的辨证分型当中,湿疹可以分为湿热蕴肤型、湿热浸淫型、脾虚湿蕴型、血虚风燥型。根据不同的证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湿热蕴肤型,可以考虑应用龙胆泻肝汤或萆藓渗湿汤进行口服治疗;湿热浸淫型,可以考虑应用五味消毒饮,配合龙胆泻肝汤来进行治疗;脾虚湿蕴型的患者,可以考虑应用参苓白术散或者除湿胃苓汤来进行治疗;对于有明显血虚风燥的患者,也就是慢性湿疹的患者,可以应用四物消风散和当归饮子配合治疗。

㈨ 湿疹吃什么中药好

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容易反复发作,若治疗不及时,症状会加重。中医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为许多湿疹患者提供了中药治疗的选择。
对于湿疹的治疗,中药蒲黄是一个有效的选择。使用方法是,将蒲黄研成粉末,直接撒在湿疹部位,并用纱布包扎好,每日一次。另外,蛇床子、大黄、苦参、枫球、黄柏等药物也是治疗湿疹的良药。这些药物可以煎水后外洗患处,每日三次,每次外洗30分钟,对于急性湿疹患者通常一次就能见效。
对于慢性湿疹患者,治疗目标是止痒、抑制表皮细胞增生并促进真皮内的炎症吸收。同样,使用蛇床子、大黄、苦参、枫球、黄柏等药物煎水外洗患处,每日三次,每次外洗30分钟。这种治疗方法对于慢性湿疹也通常有效。
在日常生活中,湿疹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应少吃辛辣食物及刺激性食物,多喝水,多吃一些水果蔬菜。此外,慢性湿疹患者还应避免食用某些富含蛋白质而不易消化的食品,如蛤蚌类、鱿鱼、乌贼等;种子类食品,如各种豆类、花生、芝麻等;以及海产类食物,如葱、蒜、洋葱、羊肉等。
通过合理的中药治疗和饮食调整,许多湿疹患者能够减轻症状并促进康复。然而,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因此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根据个人情况调整,并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

㈩ 湿疹吃什么中成药好

中医应根据湿疹不同的辨证分型选择不同的中成药,比如消风止痒颗粒,适用于风热蕴肤型湿疹,比如龙胆泻肝丸、金蝉止痒胶囊、疗癣卡西甫丸,适用于湿热浸淫型湿疹,比如参苓白术丸,适用于脾虚湿蕴型湿疹,比如润燥止痒胶囊、湿毒清胶囊,适用于阴虚血燥型湿疹。需要强调出现了湿疹,也不能单靠某一种中成药物治疗,临床还选择外用药物,常见糖皮质激素类、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