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烧伤后期湿疹
扩展阅读
黄褐斑深度 2025-04-24 23:29:59
水痘结痂化脓 2025-04-24 23:18:31
荨麻疹睡眠 2025-04-24 23:16:38

烧伤后期湿疹

发布时间: 2025-04-24 20:02:45

Ⅰ 三度烧伤一直都没好,而且伤口上长满了像肉疙瘩一样的东西 有大有小密密麻麻布满了伤口 这是为什么

烧伤治疗原则,国内有三种:湿润烧伤疗法,适用于干燥地区;温和湿润疗法适用于内较干燥地区;干燥疗法适容用于湿润地区。这与当地的空气湿度有关。
同时要注意抗感染,可以可口服或者静滴抗生素,建议使用较好的抗生素,防止感染;并保持创面清洁。
要特别注意,一旦发生感染会影响创面愈合及留疤。水疱如果没有破,三天内不要动他,超过三天(防止细菌滋生)或肿胀明显可以挑破。水疱消退时建议使用防止生疤的烧伤软膏,在体表显露部位这一点尤为重要,特别是女生。
20来天三度烧伤区应该从它边缘的组织长出了很多肉芽组织,你的情况建议你到烧伤科看看,如果是良好的肉芽组织那你不要担心,如果出现非正常增生即需刮除,还有旁边有旁边的痱子样红疹有可能是湿疹,需要进一步确诊治疗。

Ⅱ 烧伤以后植皮引发湿疹大神们帮帮忙

你的描述不是很清晰,一般植皮整块的很少出现水泡破溃, 常见的是拉网植皮,网眼处和皮片之间的接缝处,那是新生的皮肤为疤痕组织, 容易受外界刺激出现水泡、破溃,尤其是在下肢更常见。少数一些病人植皮后会出现湿疹样改变 这个处理基本不用打针,主要还是外用药,首先判断准确是否为湿疹;没有植皮的地方也出水泡,估计也是新愈合的创面,存在轻微的疤痕增生,

Ⅲ 烫伤后怎么处理

正确的做法是:
(1)快速远离热源,褪去衣物让伤口处裸露;若衣物粘在伤口,不能强行脱掉,可用剪刀将衣物剪开。
(2)用白酒(20~50多度的食用白酒)或者第二遍大米淘米水冲洗伤口降温,防止余热对肌肤造成更深程度的烫伤。
(3)需要用消毒针头或者消毒剪刀把水泡挑破,泡皮保留,不要剪掉或者用手撕掉,能够保护创面,防止感染。
(4)伤口干净没有异物,可以直接使用烧烫伤药治疗,如:完肤油烫伤药,建议用中药治疗。如果没有烧烫伤药,可以用芦荟汁代替,取芦荟榨汁涂抹在伤口,不用包扎,暴露疗法对伤口恢复更有好处,降低留疤几率。
(5)伤口留有异物,必须小心清洗伤口,去除异物,再用药治疗。可以用大米第二次淘米水(如果自来水质量不好,可以用纯净水或凉开水淘米取第二遍淘米水)清洗伤口(这个方法是诊所专用,每试必验),用棉签小心去除异物。伤口清理好以后,再在伤口用药即可,如果烫伤面积大,程度深,造成人体严重脱水或发烧,建议及时送医院输液治疗,不然可能会危及生命。
如果是大面积三度烫伤,建议用以上方法紧急处理后及时送医院输液治疗。结合输液及外用药治疗(如:完肤油烫伤药),能够快速恢复。
大面积烫伤如何处理比较好呢,出现这样的情况,第一就是需要马上避开热源,不要让身上的衣裤覆盖在烫伤的部位,及时的拨打120,送患者去医院接受治疗,烫伤处理后,在护理的过程中不要让患者碰到水,以免感染,也不要让患者食用海鲜等发物,这样会给患者留下很大的疤痕。

Ⅳ 烫伤伤口了现在皮肤过敏诊断为湿疹

没有必要再用淡盐水和安多福消毒了。但是,最好等皮完全脱掉后,再碰水好些。不过,也不要那么紧张,万一不小心碰上水了,也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对于湿疹的治疗,我的建议是:
1.家庭用药 (1)维生素C0.2克每日3次口服。维生素B6每次10-20毫克,每日3次口服 (2)抗过敏药物常用扑尔敏03毫克或赛庚啶2毫克,每日2次口服。也可用息斯敏10毫克每日1次口服。 (3)急性期皮疹广泛者用10%葡萄糖酸钙10毫升,静脉注射,每日1次或强的松10毫克,每日3次口服,症状好转后逐渐减量至停药 (4)若继发感染给予红霉素0.3克每日3次口服。 (5)急性期用3%硼酸液湿敷每次15-20分钟,每日3-4次、渗液减少后外搽氧化锌油或硼酸锌糊若并发感染时用0.1%雷佛奴尔液湿敷,外搽红霉素软膏。 (6)亚急性期常用硼锌糊或2-5%黑豆馏油软膏也可选用肤轻松二甲基亚砜溶液外搽,或用肤疾宁硬膏外贴。

2.中药及偏方 (1)苦参白矾各15克,黄柏9克,加500-1000毫升水煎沸温洗患部,每日3-4次。适用于急性湿疹 (2)木槿皮马齿苋、白癣皮各适量,煎汤洗患处每日2-3次。适用于湿疹有瘙痒者。 (3)枯矾煅石膏各20克,雄黄7克,冰片1克研末加凡士林200克,调匀外涂,适用于慢性湿疹。

3.营养和饮食 饮食要清淡多食水果、蔬菜、豆类及高纤维素类食物避免易致敏和刺激性食物,如鱼、虾辣椒、浓茶、咖啡酒类等。

4、注意事项 ⑴剪短指甲避免搔抓或烫洗,以免皮疹泛发加重病情。因晚间瘙痒加重可于晚睡前半小时服苯海拉明25-30毫克。 ⑵搽药或换药时不要用水冲洗皮肤,特别是禁用热水肥皂或消毒药水烫洗,可用棉签蘸植物油从内向外擦干净 ⑶服用抗过敏药物有头晕嗜唾等副作用,用药后要注意安全,尤其是司机及高空作业者在工作期间禁服抗过敏药物。 ⑷急性期禁用刺激性强的药物以免加重病情。

Ⅳ 老中医治疗湿疹最有效的方子,太神奇了,一治一个准

湿疹 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瘙痒的皮肤病

湿疹一般可分为 急性湿疹 , 亚急性湿疹 , 慢性皮疹 ,3种类型,急性湿疹常有红斑、疙瘩、水疱、侵蚀、渗出物等,易引起细菌感染,甚至导致淋巴管炎、发热性皮肤病如毛囊炎,亚急性湿疹,炎症比急性湿疹轻,但病程可长,不及时治疗可演变成慢性湿疹。慢性湿疹可以从急性、亚急性发展,或者在一种情况下可能是慢性的,但无论哪种类型的湿疹具有相同的特征,它在夜间都比白天非常痒。发痒,虽然湿疹不属于任何重大疾病,但由于其剧烈的瘙痒和炎症很容易影响人们的生活,所以当湿疹出现及时治愈时,这是每个人所希望的。

有很多方法可以治疗湿疹。哪种中药可以用来治疗湿疹?现在让我们与您分享5种可用于治疗湿疹的中药。这些药物可以与其他药物一起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

一、 Purslane:根据《国家中草药汇编》,马齿苋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痈和痔疮,湿疹,丹毒,蛇咬等。很常见,农村人经常用它来外部粉碎治疗痈和痔疮。另一种用途是洗涤水以治疗各种皮肤病。

湿疹、接触性皮炎: 取200克新鲜马齿苋,洗净切碎,加水1000ml,煮沸,当水温降至40℃左右时,用毛巾痰液冲洗患处,每日3次;或者用纱布浸渍将液体湿润地施加到受影响的区域也可以在外部使用新鲜的马齿苋。

二、白藓皮:白藓皮,又称白鲜皮,据中国药典》号,白鲜皮有清热利湿,祛痘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湿热疮,湿疹,痤疮疤痕等。白鲜皮通常用于治疗伴有地肤湿疹,蛇床子,苦参等的肛门湿疹。

湿疹: 白鲜皮,加水300ml,煎水,当水温降至40°C左右时,用毛巾痰液冲洗患处,每日3次,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白鲜皮的用量。

三、紫草:根据中国药典》》,紫草具有凉血,促进血液循环,排毒和皮疹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黄斑,麻疹,疮,湿疹,水和火烧伤。根据相关临床研究,使用甘草油输液治疗女性生殖器湿疹、侵蚀、溃疡等,应用紫草油后3~5天即可见效,现在许多湿疹膏用于治疗紫草。

湿疹: 紫草经常与油一起制作紫草或使用其提取物,但它也可以通过用紫草洗涤来治疗湿疹。

四、土茯苓:根据《国家中药汇编》,土茯苓具有清热解毒,利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梅毒,类风湿性关节痛,肿胀毒,湿疹,皮炎等疾病。皮肤、紫草、软木等中草药也可单独使用。

湿疹: 取200克,加水1000ml,煎水,当水温降至40℃左右时,用毛巾蘸液冲洗患处,每日3次,或直接冲洗患处。土瑕疵,也熬煮土茯苓服用,土茯苓是治疗皮肤病最常用的中药。它可以治疗各种皮炎。即使是梅毒治疗梅毒也可以达到90%。

五、苦参(Sophora flavescens):根据中国药典》号,苦参(Sophora flavescens)具有清热利湿,杀虫的功能。它可用于治疗水肿和瘙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荨麻疹和外部毛滴虫病。炎症是一种用于治疗皮肤病的传统中药。然而,由于苦参的毒性很小,剂量不应太大,通常的口服量不应超过9克。

湿疹、瘙痒: 苦参20克,水300ml,煎水,当水温降至40℃左右时,用毛巾蘸液冲洗患处,每日3次,根据实际情况,加大sophora和水的数量,许多老中医医生喜欢使用苦涩治疗皮肤病。它也是速效最快的中药,但应该注意的是,由于其毒性小,不应大量服用。例如,在使用过程中,节奏并不完整。、呼吸、脉搏匆忙、如果您因抽搐中毒,应立即就医。

Ⅵ 手部出现湿疹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肌肤的调理方法,有很多的人会在夏季容易出现手上湿疹,严重的危害到了身体健康,手上出现湿疹的情况比较常见,所以,大家需要注意合理的进行调节,那么,手部出现湿疹,如何进行治疗?

手部湿疹怎么治疗?

冷湿敷

(1)常用1:10000高锰酸钾溶液湿敷(注意一定要使高锰酸钾完全溶解,未溶解的高锰酸钾会烧伤宝宝的皮肤),即使创面清洁,又起到杀菌收敛及氧化作用。

(2)4~6层细纱布,以不滴水为适度,将湿纱布敷于创面,根据湿疹渗出物的多少来决定更换的时间和次数,当纱布吸收的渗出物已达半饱和程度,将纱布更换。每日二至三次。渗出物多时,湿敷时更应勤更换敷料,避免吸满渗出物的敷料久停留于创面上,刺激周围的正常皮肤,致使创面扩大。

(3)对大面积的湿疹,应对药物的性质、浓度和湿敷面积的大小,给以适当的注意。

(4)如创面红肿逐渐消退、渗液减少,创面已干燥,即可停止湿敷,改用糊剂。

(5)冷湿敷时请注意:

湿敷面积不能超过全身面积的1/3,以免过度的体表蒸发造成脱水。

湿敷的液体不宜过冷,否则易引起代偿性的血管扩张而致感冒。室温低时应将药液加温后再湿敷。

如有感染者,用后的纱布应洗净消毒(可煮沸消毒)后再用。湿敷液应新鲜配制,防止因溶液变质影响效果。

‍‍

Ⅶ 湿疹吃什么药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炎症疾病,主要表现为多形性丘疱疹,有渗出倾向、苔藓样变、瘙痒剧烈。

治疗湿疹的药物主要包括:

1,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可用于面颈部及其他薄嫩部位。常用药物包括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

2,抗生素:可外用或口服。外用可减少细菌定值,避免加重局部炎症。常用药物包括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病情严重者,可系统使用抗生素。

3,糖皮质激素:轻度皮损建议选择弱效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乳膏、地塞米松乳膏;中度皮损建议选择中效糖皮质激素,如曲安奈德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重度肥厚性皮损建议选择强效糖皮质激素,如卤米松乳膏。一般不主张口服糖皮质激素,病情严重者可采用中小剂量短期用药,症状控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减药、停药,避免长期使用引起不良反应。

4,抗组胺药:当瘙痒严重,影响睡眠时,可考虑口服抗组胺药。

5,免疫抑制剂:对于病情严重而外用药物和物理治疗无法控制的患者,可酌情使用环孢素、甲氨蝶呤等免疫抑制剂。

6,其他:可外用止痒剂如多塞平乳膏,或根据皮损情况选用湿敷、氧化锌油等。

湿疹的治疗还包括物理治疗,紫外线照射可有效改善皮损,12岁以下患儿慎用。患者在发病期间以清淡饮食为主,避免食用辛辣食物,禁止饮酒。并注意皮损的清洁、干燥,避免摩擦。

相关药品
他克莫司软膏:用于湿疹的治疗。

吡美莫司乳膏:用于治疗无免疫受损的轻至中度湿疹。

莫匹罗星软膏:用于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皮肤感染。

夫西地酸乳膏:用于葡萄菌、链球菌等引起的皮肤感染。

氢化可的松乳膏:​用于过敏性皮炎、湿疹等。

地塞米松乳膏:用于慢性湿疹、接触性皮炎等。

曲安奈德乳膏:用于湿疹、神经性皮炎等。

氧化锌油:用于轻度小面积烧伤和烫伤、皮炎、湿疹。

糠酸莫米松乳膏:用于湿疹、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等。

卤米松乳膏:用于湿疹、脂溢性皮炎等。

环孢素:为免疫抑制剂。

甲氨蝶呤:可用于严重的湿疹。

多塞平乳膏:用于局限性瘙痒症、湿疹等引起的瘙痒。

Ⅷ 湿疹瘙痒难受,该怎么办治疗上,医生多用4类药物来解决

得了湿疹的李女士,近年来的生活可谓十分痛苦。

活在2019,貌似每个人都曾被湿疹“打扰”过。一旦惹上湿疹,生活可谓苦不堪言,至于有多难受,只有得过湿疹的人才体会得出。

按照皮肤损伤的程度,可以将湿疹分为三个种类。

湿疹的种类

很多人都得过湿疹,但得的湿疹种类或许不同,根据皮损的程度不一样,湿疹有三种。

第一种是急性湿疹。 急性湿疹可以出现在身体的每个部位,但一般只会在某些部位出现,比如常见的头部、手背、脚背,且呈现对称性分布。

急性湿疹导致的皮损也多样,有红斑、丘疹、水疱、渗出、脱屑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会同时出现,因此,反应是比较明显的。这类湿疹经过处理后很快可以痊愈,但是也非常容易复发。

其次是亚急性湿疹, 这类湿疹是由急性湿疹反应缓解之后演变而成的,皮损以丘疹为主,会伴随轻度的糜烂和渗出,但是如果没有好好处理,也会逆转成为急性湿疹。

慢性湿疹 多数是从急性湿疹和亚急性湿疹演变的,常出现在四肢,也是呈现对称分布,瘙痒剧烈,而且很难痊愈。

既然湿疹的种类不同,治疗的方法也有所不同。中医、西医在治疗湿疹上,用药也有差异。

西医如何治疗湿疹?常用的方法有4个

治疗刚发作的急性湿疹,西医会选用具有止痒、消炎、刺激性小的药液进行湿敷,常用的药物是 炉甘石洗剂、5%的明矾炉甘石洗剂以及3%的硼酸水 等,这些药物能够针对湿疹局部皮肤进行消炎,缓解瘙痒。

然而,如果患者的皮肤已经出现糜烂或是渗出时,就需要使用 0.5%的醋酸铅或是复方硫酸铜溶液 等药物进行湿敷,起到收敛、促进表皮细胞恢复的作用。

对于亚急性湿疹,西医常用 2%的冰片乳剂、5%的黑豆馏油泥膏或者3%的黑豆馏油 等药物进行治疗,这些药物除了具有消炎止痒的作用之外,还能干燥、收敛皮肤,能够缓解亚急性湿疹引起的瘙痒、糜烂等症状。

最后,对于慢性湿疹,在治疗的时候,主要以抑制表皮细胞增生和促进真皮内炎症的吸收为主,常使用 5%—10%的煤焦油软膏或煤焦油酊剂 等药物进行治疗。在治疗慢性湿疹的时候,应该将湿疹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结合,效果才会更好。

湿疹除了能用以上药物进行治疗,从内部调理出发,还可用上中医以下几个方法!

中医外治皮肤病 历史 悠久, 《医学源流论》中早有“外科之证, 最重外治”之说, 可见外治在外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治疗湿疹的中药里,有清热药物、解表药物、补虚药物、利水渗湿药物、收涩药物、温里药物以及攻毒杀虫止痒药物等,在《中医学》中对中药的分类里,清热类药物一共出现了十二次,在占二分之一左右,可见,用清热药物治疗湿疹是最常用的,其中,最常见的又有清热解毒的野菊花、金银花,以及清热凉血的紫草和生地。

一、清热解毒

《本草求真》记载:“ 野菊花 为外科痈肿药也。其味辛而且苦,大能散火散气。故凡痈毒疔肿瘰,眼目热痛,妇人瘀血等症,无不得此则治,以辛能散气,苦能散火者是也。”野菊花是一味苦寒的清热解毒药,最擅长清热泻火、解毒消痈、消肿止痛,多用于痈疽疔疖、口疮、等。

金银花 又名银花藤,《新修本草》曾有言:“芳香透达不遏邪,既能宣散风热,又善清解血毒,故凡温病发热、疮疔肿毒、斑疹喉痛及热毒血痢之证,皆为要药。”金银花和野菊花用于治疗痈疽疔疖、丹毒时可单用,内服或捣碎敷于患处,也可以与其他下火中药一起使用。

二、清热凉血

紫草 性味苦,温。归经入心包络、肝经。具有凉血,活血,清热,解毒。《中国药典》记载,紫草有能治疗温热斑疹,湿热黄疸,紫癜,热结便秘,烧伤,湿疹,丹毒,痈疡的功效。紫草可以煮汤煮菜的时候放一点进去,与食物一起吃掉。

生地 ,又名地黄、地髓,有鲜、生、熟之分。鲜地黄能热、生津、凉血。生地黄能清热、生津、润燥、滑肠、破瘀、生新、止痛、调经、金疮瘀、凉血、止血。熟地黄能滋阴补肾、调经补血、血虚头痛、肝痛。《伤寒杂病论》指出,生地用药时煎服,或以鲜品捣汁入药。生地性寒而滞,脾虚湿滞腹满便溏者,不宜使用。

作为现代中医皮外科学奠基人,赵炳南把湿疹统称为“湿疡”。

从性质上又细分为风湿疡,也就是急性湿疹。湿毒疡,也就是亚急性湿疹。以及顽湿疡 ,即慢性湿疹。在病邪方面, 赵炳南非常重视六淫邪气致病, 他认为湿、热、风、燥、虚五个方面是湿疹的主要致病因素, 其中“湿邪”尤为突出。

名医沈楚翘 则认为急性湿疹热重于湿,皮肤灼热、渗出的症状,应该以清热凉血燥湿为主;皮损泛发全身瘙痒明显者,则多数与风邪有关,应佐以祛风之品。

慢性湿疹多为湿重于热, 皮肤角化、治疗宜以养血活血、祛风利湿为主。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