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疱疹性咽颊炎护理
扩展阅读
黄褐斑摸上去 2025-04-24 00:55:55
照顾水痘患者会传染吗 2025-04-24 00:55:54
12型疱疹Igg 2025-04-24 00:48:48

疱疹性咽颊炎护理

发布时间: 2025-04-23 21:21:33

Ⅰ 秋季小儿好发疾病——疱疹性咽颊炎

近期,朋友圈被一则“孩子高烧40度,确诊为疱疹性咽颊炎,听说传染性极高,儿童医院、儿研所已经有上千名类似的患儿就诊……”消息刷了屏。这里提醒各位家长,请不用慌,用知识来武装自己,不用被假象蒙蔽双眼。秋季确实是疱疹性咽颊炎的高发季节,但是没有网传的那么夸张!

(作者:夏晶,国家二级营养师,育儿科普作者,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自知识就是力量微信公众号)(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姚迪

本文系原创作品,商业合作及转载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投稿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Ⅱ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爆发,那么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呢

天气逐渐转热,病毒也开始肆意流行,同时也提醒各位家长朋友,疱疹性咽峡炎感染性强、传播很快,一定要做好预防和各项防范措施。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柯萨奇A组病毒所致,好发于夏秋季,它是常见的一种具有流行性的病毒性咽炎。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

1.潜伏期2-7天,患儿没有任何症状,但体内病毒在大量复制。

2.前驱期1-2天,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38℃-40℃,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

3.水疱期2—3天,除高烧外,口腔上腭粘膜出现水疱。

4.溃疡期,低烧或退烧,但也到了患儿最痛苦的时期,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的现象。

提示:患病期间,家长要随时监测孩子体温,可用中医小儿推拿方退烧,防止高热惊厥。

别误当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必须是嘴里、手上和脚上都起疱疹,而疱疹性咽峡炎只有嘴里起疱疹。

别误当感冒:

疱疹性咽峡炎初期症状与一般感冒区别不大,家长对此了解也不太多,因此容易被当作普通感冒而延误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咽峡部长满疱疹 ,先是充血性红点,继之小泡,再接着破溃,形成溃疡。伴有反复发热、咽痛、孩子拒食、流口水。患此病的婴儿因为不会说话,所以会日夜哭闹,不能睡眠。

会传染吗?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疾病,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传播快。

中医角度分析:今年的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特点是湿热毒较甚,所以容易伤及津液,咽喉充血非常明显,唇红,舌红苔少,发热相对较高,也可出现精神疲倦等中医所说的壮火食气的表现。

1、清胃经  500次

具体操作:大鱼际和拇指外侧赤白肉际处,从腕横纹推至拇指第一指节侧缘。

2、清肺经  500次

具体操作:无名指掌面,由指根推至指尖。

3、清天河水  500次

具体操作:操作者握住被操作者手掌,将掌心向上,拿住内劳宫穴后,再用另一手食、中指并拢,由腕横纹直推至肘横纹为清天河水。

4、退六腑  300次

具体操作:沿前臂后侧,由肘部推至腕横纹为退六腑。

5、推天柱骨  300次

具体操作:用拇指或食指、中指并拢自上而下直推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

1、疱疹性的咽峡炎是肠道病毒引起的,所以不能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是无效的 ;

2、控制体温是首要,而病毒(也就是疱疹)必须让它发出来(需要3-5天)。

3、同时加强肠胃护理。 饮食清淡,多喝水!

喝三豆饮

目前是疱疹性咽颊炎以及手足口病发病高发期,随着天气转热可能会逐渐增多,推荐大家饮用三豆饮来预防和辅助调理。

一岁,黄豆20粒、黑豆15粒、绿豆15粒

2—3岁,黄豆30粒、黑豆20粒、绿豆20粒

3—5岁,黄豆50粒、黑豆40粒、绿豆40粒

5岁以上再略增加一些……

三碗水大火煮开后调成小火,最后煮成一碗水,可以选择适量加白糖或冰糖,方便孩子入口。

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应尽量待在家中,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最好是在体温正常、疱疹消退后再隔离一周,一般来说,共隔离2周时间,和手足口病的法定隔离时间是一样的,尤其是在发病的第一周内,传染性是最强的。同时家长也尽量少串门,因为家长也可能会成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媒介。

Ⅲ 疱疹性口腔炎的症状及预防知识

疱疹性口腔炎的症状及预防知识

由疱疹性病毒引起,在齿龈、颊黏膜、舌及上腭、咽部出现小疱疹,疱疹溃破后成为溃疡,上有淡黄色的分泌物覆盖,旁边有一圈红晕。因口腔溃疡引起剧烈疼痛,小儿常常会拒食。口腔黏膜受到炎症刺激,唾液分泌增加,加重小儿流口水现象。疱疹性口腔炎为单纯疱疹病毒所致。出生时可经产道感染而疱疹性口腔炎。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疱疹性口腔炎的症状及预防的知识,欢迎阅读。

1疾病概述

由疱疹性病毒引起,在齿龈、颊黏膜、舌及上腭、咽部出现小疱疹,疱疹溃破后成为溃疡,上有淡黄色的分泌物覆盖,旁边有一圈红晕。因口腔溃疡引起剧烈疼痛,小儿常常会拒食。口腔黏膜受到炎症刺激,唾液分泌增加,加重小儿流口水现象。疱疹性口腔炎为单纯疱疹病毒所致。出生时可经产道感染而疱疹性口腔炎。

2疾病描述

口炎是指口腔粘膜由于各种感染引起的'炎症,若病变限于局部如舌、齿龈、口角亦可称为舌炎,齿龈炎或口角炎等。本病多见于婴幼儿。可单独发生,亦可继发于全身疾病如急性感染、腹泻、营养不良、久病体弱和维生素B、C缺乏等。感染常由病毒、真菌、细菌引起不注意食具及口腔卫生或各种疾病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等因素均和导致口炎的发生。目前细菌感染性口炎已经很少见,病毒及真菌感染所致的口炎仍经常见到。疱疹性口腔炎为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感染所致。多见于1—3岁小儿,发病无明显季节差异。从患者的唾液、皮肤病变和大小便中均能分离出病毒。

3症状体征

疱疹性口腔炎起病时发热可达38℃—40℃,1—2天后,齿龈、唇内、舌、颊粘膜等各部位口腔粘膜出现单个或成簇的小疱疹,直径约2mm,周围有红晕,迅速破溃后形成溃疡,有黄白色纤维素性分泌物覆盖,多个溃疡可融合成不规则的大溃疡,有时累及软腭、舌和咽部。由于疼痛剧烈,患儿可表现拒食、流涎、烦躁,所属淋巴结肿大可持续2—3周。

本病应与疱疹性咽峡炎鉴别,后者大都为柯萨起奇病毒所引起多发生于夏秋季。常骤起发热及咽痛,疱疹主要发生在咽部和软腭,有时见于舌但不累及齿龈和颊粘膜,此点与疱疹性口腔炎迥异。

4治疗方案

1、经常保持新生儿的口腔卫生,多饮水、禁用刺激性药物,预防口腔炎症。

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3、溃疡疼痛严重者,可局部涂2%利多卡因止痛,保证患儿充分哺乳,以满足其热量和水分。局部可涂疱疹净抑制病毒,亦可喷撒西瓜霜,锡类散等。

4、应注意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以修复创面,缓解疼痛。可先用0.9%NS或2%SB彻底清洁口腔,特别是溃疡部位后局部涂上聚肌胞;为缓解患儿进食时疼痛,可于进食前10-15分钟用2%利多卡因涂口腔。

5、为预防继发感染可涂2.5%—5%金霉素鱼肝油。疼痛严重者可在餐前用2%利多卡因涂抹局部。食物以微温或凉的流质为宜,发热时可用退热剂,有继发感染时可用抗生素。

6、治疗疱疹性口腔炎,主要是控制感染,可用三氮唑核苷或口服板蓝根冲剂,保持口腔清洁,以修复创面,缓解疼痛,此外应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

5疾病预防

1.注意个人卫生,家长少带宝宝到卫生差的公共场所。

2.保持口腔清洁。吃完东西要漱口,及早开始刷牙以维持口腔卫生。如果宝宝较小,家长也可以用盐水或凉白开水棉签轻轻擦拭口腔。

3.增强宝宝抵抗力。

4.忌食刺激性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小儿疱疹性口腔炎亦可继发于维生素B、C的缺乏。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一些维生素B和维生素C。

;

Ⅳ 来势汹汹的疱疹性咽峡炎,应该怎么防治

天气逐渐炎热,病毒细菌们也开始“肆无忌惮”起来。

宝宝如果出现突发高烧,哭闹,抗拒吃东西等情况,家长大大们可要当心了:宝宝也许是感染上了疱疹性咽峡炎!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勤洗手

不管是孩子还是家长,外出回家或进食前,一定要先洗手;

•环境

少带孩子去人多、卫生环境较差的地方,家里也要经常开窗通风;

•隔离

如果孩子的病后,最好是在家休息,避免传染给其他小朋友,家长在照顾完生病的孩子后,也一定要洗手;

Ⅳ 我家小孩7周岁了得了疱疹性咽炎吊针四天了体温一直在37、2至38、5之间反复、该怎么办

疱疹性咽颊炎的病程大约为七天左右,我家孩子已经进行了四天的输液治疗,疗程还未结束,医生建议我们继续按医嘱进行治疗。

目前,孩子的体温在37.2至38.5摄氏度之间波动,虽然不算高热,但这种情况还是让我们感到担忧。我们需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状况,并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护理。

除了按时给孩子服用药物外,我们还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孩子受凉,并且保证孩子有充足的休息。饮食方面,尽量让孩子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孩子的日常护理,比如定时给孩子测量体温,观察是否有新的症状出现。如果孩子出现高热、持续哭闹、呼吸困难等情况,我们要立即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在治疗期间,我们也会密切关注孩子的精神状态和饮食情况,确保孩子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营养支持。希望孩子能够早日康复,恢复健康活泼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