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艾灸出湿疹是什么原因
扩展阅读
遗传性的雀斑土方法 2025-04-23 16:12:11

艾灸出湿疹是什么原因

发布时间: 2025-04-23 12:24:09

A. 艾灸后湿疹大爆发怎么回事

湿疹是过敏性疾病,生活中应该注意事项是避免过度刺激。过度刺激重要的是怕热、怕酸碱刺激。艾灸可以治疗很多疾病,像神经性皮炎、寒冷性荨麻疹。但是湿疹尽量不要用艾灸,因为此病怕热、怕烫洗、怕过度搔抓。湿疹平时护理非常重要。在急性湿疹时,患者可经常用冷敷办法治疗。冷敷可用凉开水或者凉生理盐水,局部用纱布进行冷敷,或夏天把矿泉水瓶放到冰箱里,冷后用纱布毛巾包住,局部做冷敷。
对湿疹治疗,特别在急性渗出、糜烂的湿疹,有丘疹水泡的湿疹,要用冷敷办法治疗。慢性湿疹可以用中药来烫洗,但烫洗时温度感觉温即行,不能用温度非常高的艾灸,避免过度烫洗、过度刺激。
所以,在临床上湿疹用艾灸方法导致大爆发,为处理不当导致。

B. 艾灸之后的反应有哪些

人们在进行艾灸以后会出现一系列的反应症状。比如有些人会在艾灸的时候出现身体发热,四肢麻木或者出汗的现象。每个人与每个人的身体不同,在艾灸时出现的反应也会不相同。但是在艾灸以后一定要注意,不能够着凉,也不能够受风。那么艾灸之后的反应具体都有哪些呢?
艾灸时出汗、发热,提示我们体内有湿热症。
艾灸时四肢出现麻痹、痛、放谢感发凉,提示有 瘀滞寒症。
艾灸后头玄脑胀、肝火旺。
艾灸后皮肤微痒,艾灸后出现疲乏无力,提示说明气血两虚,元气 亏损严重。
艾灸后出现大汗或晚上盗汗、手脚胀,某部位出 现湿疹,属于体内湿重阳虚(属排毒现象)
艾灸后出现腹胀上下通气,说明身体上虚下寒, 应及时排出脏腑阴浊之气,七七之后身清气爽。
艾灸时如皮肤无热感,说明患有寒痹,灸后穴位 出现水肿、湿重、水分运化失调。
艾灸后体内阳气启动,自动循经而行,推动气 血,如在足颈上有发酸、麻痹、震颤、发抖此乃将中 风之先兆。
艾灸时或后打喷嚏,流鼻涕,浑身肌肉骨节酸痛 等,或从头顶,四肢末梢往外冒凉气,更有甚者全身 或半身发冷,这是排风寒的反应。
艾灸时或后烦躁易怒,伴有打呃逆,肛门排气等 反应。这都郁气的外排的应。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女性 病人多此类反应。
艾灸时或后咳吐,呕吐,痰涎或腹痛,腹泻,泄 水样稀便,粘稠大便。头面、
肿、乃至全身浮肿,排尿困难或小便频数浑浊刺鼻, 局部或全身冷汗、粘汗等这都是排痰湿表现。
艾灸时或后疮痒,痈肿,发烧,类似湿疹伴奇 痒,或大小便火烫灼热等反应这都是外排火热邪毒的 反应。
艾灸时或后有深褐色或酱黑色大便排出,痰中带 血丝血块或经血甚至里面有组织包块或烂肉等这都是 排淤血有关的反应。
灸后在穴位或经络脏腑出现不同症状的反应,都说明此人脏腑相应部位有病灶。在治疗期间每出现一种排病反应,体内就会减少一种病邪,因此对治疗过 程中所出现的不良排病反应,都是你体内的病灶的体现,应及时进入治疗,坚持施灸。

C. 艾灸后湿疹全发出来了 艾灸后为什么会起湿疹

艾灸的作用就是散寒排湿的,现在出现的皮肤红疹的问题,很可能是体内湿气排出的表现。湿气要去除,必然要有个出口,出汗,大便是比较常见的排病反应。坚持灸便可以消失。
当然也要在使用质量可靠的艾条或者艾绒的前提下。避免使用劣质的艾绒制品,导致皮肤出现过敏等问题。

D. 艾灸以后皮肤痒怎么回事

艾灸之后出现皮肤瘙痒有很多情况,具体如下:
1、艾灸时皮肤瘙痒可以是正常的情况,由于艾条属于热传递,人体皮肤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会有轻微的瘙痒感,适应一段时间后可能就会缓解;
2、身体里原本气血不通,尤其是皮肤内气血不通,当患者进行艾灸时,艾灸产生的热量可帮助人体推动气血运行疏通经络。所以在艾灸疗法疏通经络气血的过程中,会出现痒的感觉。此时要继续坚持艾灸,气机恢复正常后则不会发生皮肤瘙痒;
3、艾灸以后出现过敏反应,皮肤会产生瘙痒的症状,甚至出现皮疹。如果是轻中度过敏,可以选择服用抗过敏药物,比如氯雷他定。如果过敏较严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避免皮肤过敏最好的方法是远离过敏原,艾灸虽然有不错的保健养生的作用,但若引发过敏,则说明艾灸不适合自己,所以要正确认识艾灸;
4、如果患者属于湿热体质,容易出现湿疹,进行艾灸可能导致湿热加重,虽然对艾叶不过敏,但也会诱发瘙痒;
5、艾灸时温度过高,导致该区毛细血管扩张,局部发红,对皮肤刺激过强,也可导致皮肤发痒。

E. 鑹剧伕娌荤枟婀跨柟鏁堟灉濂藉悧锛熸箍鐤硅壘鐏稿摢閲屾渶濂斤紵

鍏跺疄婀跨柟鏄涓涓璁╀汉寰堝ご鐤肩殑闂棰橈紝鍙鑳藉緢澶氫汉浠ヤ负鍙鏈夊皬瀛╁瓙浼氭湁婀跨柟锛屽叾瀹炲緢澶氬ぇ浜轰篃瀹规槗鏈夋箍鐤癸紝鑰屼笖娌荤枟璧锋潵杩樻瘮杈冮夯鐑︼紝褰撶劧鏈夌殑浜哄彲鑳戒細灏濊瘯鐢ㄤ腑鍖绘不鐤楃殑鏂规硶锛屾瘮濡傝磋壘鐏告不鐤楁箍鐤癸紝閭h壘鐏告不鐤楁箍鐤规晥鏋滃ソ鍚楋紵婀跨柟鑹剧伕鍝閲屾渶濂斤紵
1銆佽壘鐏告不鐤楁箍鐤规晥鏋滃ソ鍚
婀跨柟涓昏佹槸鐢变簬绱犱綋鑴捐儍铏氬急鎴栭ギ椋熶笉鑺傦紝婀跨儹鍐呰暣锛屽姞涔嬪栨劅椋庨偑鐩告悘浜庣毊鑲ゆ墍鑷达紝鍥犳ゆ不鐤楁箍鐤规椂鎺掑嚭婀挎瘨寰堝叧閿锛岄噰鐢ㄨ壘鐏哥殑鏂规硶鍙浠ョ洿鎺ヤ綔鐢ㄤ簬鐥呭彉鐨鎹熼儴浣嶏紝鍦ㄧ煭鏃堕棿鍐呮帓鍑烘箍姣掞紝缂撹В鐦欑棐锛屾秷閫绾㈢柟锛岃捣鍒版槑鏄剧殑娌荤枟鏁堟灉銆
2銆佹箍鐤硅壘鐏稿摢閲屾渶濂
(1)婀跨儹娴告帆鍨嬫箍鐤
鐗圭偣锛氬彂鐥呮ワ紝鐥呯▼鐭锛岀毊鐤瑰彲鍙戜簬韬浣撲换浣曢儴浣嶏紝澶氱嶆枒鐤瑰舰鎬佺浉缁у嚭鐜帮紝鐨鎹熸疆绾锛屾湁姘寸柈锛屾槗绯滅儌锛屼即闅忓墽鐑堢槞鐥掞紝澶т究骞茬粨鎴栬吂娉伙紝鍙h嫤鍙e共锛岃嫈钖勬垨榛勮吇銆
鑹剧伕绌翠綅锛氭洸姹狅紝闄堕亾锛岃偤淇烇紝闃撮櫟娉夛紝绁為棬绌达紝鑵规郴鍔犺冻涓夐噷銆
(2)琛铏氶庣嚗鍨嬫箍鐤
鐗圭偣锛氱梾绋嬭縼寤讹紝鍙嶅嶄笉鎰堬紝鐨鎹熷父灞闄愪竴澶勬垨涓澶勶紝绮楃硻鑲ュ帤锛屾垨鍛堣嫈钘撴牱鏀瑰彉锛岃〃闈㈣嗘湁缁嗚杽槌炲睉锛屽吋鏈夎壊绱犳矇鐫鎴栬劚澶憋紝甯镐即闅忓墽鐑堢槞鐥掞紝鑸岃川娣★紝鑻旇杽鐧斤紝鑴夌粏銆
鑹剧伕绌翠綅锛氳冻涓夐噷锛屼笁闃翠氦锛岃娴凤紝澶ч兘锛岄儎闂ㄣ
3銆佽壘鐏告不鐤楁箍鐤圭殑鏂规硶
鑹炬潯闆鍟勭伕锛氳壘鏉$伀澶村儚楹婚泙鍟勯熶竴鏍凤紝鍦ㄧ┐浣嶇毊鑲や笂涓嬬Щ鍔锛屼娇灞閮ㄤ骇鐢熸俯鐑鎰熻夛紝鐩磋嚦鐨鑲ゅ嚭鐜扮孩鏅曚负姝銆
鑹剧偡鏃犵槩鐥曠洿鎺ョ伕锛氶夋嫨鍚堥傜殑浣撲綅锛屽湪鏂界伕绌翠綅娑傛暦灏戣稿嚒澹鏋椾互绮橀檮鑹剧偡锛岀敤涓灏忚壘鐐凤紝鏀惧皬鑹剧偡鐐圭噧锛岀毊鑲ゆ劅鍒扮伡鐥涘嵆鎵闄よ壘鐐凤紝鏇存崲鏂扮殑缁鐏革紝杩炵伕3-7澹锛岀┐涓嬬毊鑲ゅ厖婊$孩鏅曚负搴︺
姣忔棩鏂界伕涓娆★紝鎴栧湪鐦欑棐鍙戜綔鏃舵柦鐏革紝姣忕┐姣忔$伕10鍒嗛挓宸﹀彸锛屾柦鐏告椂浠ユ偅鑰呮棤鐤肩棝涓旀湁娓╃儹鎰熶负搴︺
4銆佹箍鐤圭殑鐥囩姸琛ㄧ幇
婀跨柟涓鑸鍒嗕负鎬ユэ紝浜氭ユу拰鎱㈡т笁绫伙紝鍏剁壒鐐规槸鐨鎹熷憟澶氬瀷鎬х孩鏂戯紝涓樼柟锛屾按鐤憋紝绯滅儌锛屾笚鍑猴紝缁撶梻绛夛紝鍛堝圭О鎬у垎甯冿紝濂藉彂浜庨潰閮锛岃倶寮锛宊绐濓紝闃村泭绛夊勶紝涓ラ噸鏃跺彲娉涘彂鍏ㄨ韩锛屾湁鍓х儓鐦欑棐鎰燂紝鏄撳弽澶嶅彂浣滐紝婕斿彉鎴愭參鎬с
5銆佹箍鐤瑰悆浠涔堝ソ
(1)娴峰甫钖忕背鍐鐡滄堡
鏉愭枡锛氭捣甯50鍏嬨佽枏绫25鍏嬨佸啲鐡500鍏嬨
鍋氭硶锛氭捣甯︽紓娲楀埛骞插噣锛岃枏绫虫礂鍑鍚庣敤娓呮按娴告场1灏忔椂澶囩敤;鍐鐡滃幓鐨銆佸垏鍧椼傚皢涓夎呬竴璧锋斁杩涚摝鐓插唴锛屽姞鍏ラ傞噺娓呮按锛屾︾伀婊氭哺鍚庯紝鏀逛负鏂囩伀鐓茬害1灏忔椂锛岃皟鍏ラ傞噺椋熺洂鍗冲彲椋熺敤銆
鍔熸晥锛氬仴鑴剧涙箍銆佹竻鐑绁涚棙锛屽彲浠ョ紦瑙e忓g毊鑲ょ梾銆
(2)璧ゅ皬璞嗙矇钁涢伯楸兼堡
鏉愭枡锛氳丹灏忚眴100鍏嬨佺矇钁750鍏嬨侀檲鐨14涓銆侀伯楸400鍏嬨佺敓濮3鐗囥
鍋氭硶锛氳丹灏忚眴銆侀檲鐨鍒嗗埆娲楀噣锛岄檲鐨鍘荤摛;绮夎憶鍓婄毊娲楀噣锛屽垏鍧;椴楸煎版礂鍑锛屽幓鑴忔潅锛屾參鐏鐓庤嚦寰榛勩傜劧鍚庝笌鐢熷滀竴璧锋斁杩涚摝鐓插唴锛屽姞鍏ユ竻姘2500姣鍗(绾10纰楅噺)锛屾︾伀鐓叉哺鍚庯紝鏀逛负鏂囩伀鐓2灏忔椂锛岃皟鍏ラ傞噺椋熺洂渚垮彲銆
鍔熸晥锛氭竻鐑涓嬬伀銆佺涙箍娑︾嚗銆
(3)鑻¤嫇灏忕背绮
鏉愭枡锛氳嫛浠60鍏嬶紝灏忕背150鍏嬶紝鍦熻尟鑻20鍏嬨
鍋氭硶锛氬皢涓婅堪鏉愭枡娲楀噣锛屽皢鍦熻尟鑻撶敤绾卞竷鍖呭ソ锛屽悓鐓鎴愮播銆傚彇鍑哄湡鑼鑻撳枬绮ワ紝1鍛ㄦ暟娆°傛湇鏃跺繉鑼躲
鍔熸晥锛氬湡鑼鑻撳彲鍒╂箍瑙f瘨锛屽仴鑴捐儍锛屽埄绛嬮锛屾秷鐐庢竻鐑;灏忕背鐢樺钩;鑻$背鐢樻贰寰瀵掋傚叏鏂规竻鐑闄ゆ箍锛屽仴鑴炬暣鑳冿紝瀵硅倽瑙f瘨鑳藉姏宸銆佸规槗鍑虹幇婀跨柟锛岀毊鑲ょ柧鎮o紝鐥夋寷楠ㄧ棝锛屾伓鐤婧冪儌鑲挎瘨绛夌棁鐘朵綋璐锛岄兘鏈夐勯槻鍏兼不鐤楃殑鍔熸晥銆
(4)鍐鐡滅毊钖忎粊鍦熻尟鑻
鏉愭枡锛氬啲鐡滅毊涓涓ゃ佺敓钖忎粊涓涓ゃ佽溅鍓嶅瓙浜旈挶銆佸湡鑼鑻撳叓閽便佹湪妫夎姳浜旈挶銆
鍋氭硶锛氬皢涓婅堪涓鑽鏀惧叆鐡︾叢鍐咃紝娉ㄥ叆浜旂楁按鐓茬害涓灏忔椂锛屼护姹ょ厧鑷充竴纰楋紝鏀鹃傞噺鐩愬嵆鍙楗鐢ㄣ
鍔熸晥锛氭竻鐑绁涙箍銆佽В姣掓㈢棐锛岄傚悎鎬ユу叏韬鎬ф垨灞閮ㄦф箍鐤广傜毊鑲ゅ嚭鐜扮孩鐤广佹按娉°佺棔鐥掓垨鏈夋笚鍑虹墿锛屾悢涔嬫湁姘存恫锛岃壊榛勭狅紝鐢氳嚦鐨鑲ょ硿鐑傘佺孩鐥傘佽垖鑻旀贰榛勮吇銆佽剦婊戞暟銆
(5)鐚楠ㄥ湡鑼鑻撴堡
鏉愭枡锛氱尓宓撮250鍏嬶紝鍦熻尟鑻50鍏嬨
鍋氭硶锛氬皢涓婅堪鏉愭枡娲楀噣锛屽姞鍏10纰楁按鐓庤嚦3纰楅ギ姹ゃ
鍔熸晥锛氬湡鑼鑻撳懗鐢樸佹贰銆佹у钩锛屽叿鏈夊埄婀胯В姣掑姛鐢ㄣ傜敤娌绘箍鐤规箍鐤銆佸コ鎬уコ鎬х佸勭値瀵艰嚧鐨勭櫧甯﹀炲氥佺槞鐥掔瓑锛岄傞噺鏈嶉熶篃鍙浣滀负鏄ュ忔疆婀垮h妭鐨勮皟鍏讳匠鍝併傞傚悎闈掑皯骞淬佷腑骞达紝鏈夌毊鑲ゆ箍鐤圭槞鐥掕呮垨濂虫уコ鎬х佸勭値鎮h呭挨浣炽

F. 我做了几次艾灸后局部起了红疙瘩还痒

做完艾灸后皮肤出现疹子,并且瘙痒难忍、心烦气闷,这是艾灸在身体里起作用了。
从中医角度来说,这些症状是由于体内不同内脏部位的湿邪、寒邪、风邪作怪造成的痒、肿、泡。
而艾灸之后,阳气渗透进入体内,肝、脾、肾之阳气得到有效补充和恢复,功能加强,排毒和自愈能力加强。与病邪有了抗争的势力,使得病邪被赶出内脏、血液和其他组织器官而走入皮肤。
在排出的时候,皮肤上会出现各种不同症状的疹子,这就是中医的排毒、排病反应。
举个例子,荨麻疹是脾虚之后湿邪堆积,无力运化,与肝火化风之风邪狼狈为奸,行入血液,发作时不定位成片发作。
还有其他所有西医说各种不同症状的皮疹、斑疹、丘疹、带状疱疹等,都是湿邪为主的风邪、寒邪团伙,流窜搞破坏导致的各种皮肤病,有的瘙痒难忍,有的疼痛难受,有的流黄水,有的干燥起皮……
越是瘙痒,说明毒气越重越深,对内脏、血液、器官损害越严重。
病邪能深入到这种地步,也可以判断病邪进入已久,可称之为“年深固疾”之病。而往往此类患者还比较急躁,既然“年深固疾”,那就要给艾灸一段时间,给身体排毒一段时间,着急不得。
会痒,是好现象!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器官,体内有任何病邪,人体自己先要通过皮肤排出,能排到皮肤的毒素,看着多么可怕,那已经是没有威胁了。
中医讲:“任何疾病的发生,都先受制于内而后发于外”。只要能发出来,此病一定能痊愈,这就要看患者能否给病邪排出的机会,能否坚持到病邪完全排出。
在《明疮疡痛痒麻木论》中有这样两句话:“若人质肌肤附近火灼则为疮,近火则痛,微远则痒。痛者为实,痒者为虚,非为虚寒之虚,乃火热微甚之意。”其中,拿人与火的距离说明痛和痒的关系:痛了,那是因为离火近;痒,那是因为离火远。
因此,“痒”,是因为虚,不是身体虚弱,而是“火力”不足,也可以理解为阳气温煦得不够。
“挠”是一种本能反应,在“挠”的时候,皮肤上会出现红道,能解痒,这是否就是一种气血通畅的表现?
“痒”在现代医学来说,属于神经系统掌管的知觉。当瘙痒出现时,大脑发出“挠”的指令,这个指令得不到实施,神经调节就失调,就想别的办法,让面部肌肉抽动,自行解痒。
《内经》中说:“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医宗金鉴》的外科心法中也提到了:“诸痛疮疡,皆属心火。”
我们常常说心痒难耐,其实心不会真的感觉到痒,但是很多皮肤病病人会有体会,越是心情不好,觉得烦乱,越痒得厉害。
也确实有很多皮肤病病人,因为压力大,心绪不得安宁,结果得了皮肤病。白癜风、神经性皮炎就是典型的“心因性”皮肤病。
现代医学也认为“皮肤是一种心理器官”,出现紧张、焦虑等情绪时,更易诱发或加重原有的皮肤病。但现代医学的理解角度和中医不同,它从神经系统的一系列反应,包括汗腺、皮脂腺的分泌等,来理解心理因素引起的皮肤病的变化。
阳气足,百病消
而中医有“心肾相交”的说法,心在五行学说之中,属火,火中之阳下降至肾,便能温养肾阳;而肾中之阴上升至心,则能涵养心阴。
它们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互相关怀,把自己过盛的东西,传递给对方,恰恰平衡了对方的不足。
也就是说,阳气,尽管先天藏于肾脏,后天也由此生成和升发,但是肾阳的本原,却来自于“心”,当然不是解剖学里的心脏,而是中医所说的“藏神”的心。就好比地球的温暖,其实是来自天上太阳的恩赐。
其实不说火,就说冬天,在外面被冻得凉凉的皮肤,回到家里,在换衣服时,皮肤裸露在暖气中,许多人就会出现“痒”的感觉,很轻微,随着体温的上升,痒也慢慢散去。
正因为冬天太阳不那么热情了,地面的阳气也开始准备封藏,地面一片萧条,能量大部分回归地下,为第二年生发新的生命储备力量。
大地寒冷,人也开始觉得冷,毛孔尽量闭合,避免寒气进入身体。与此同时,新陈代谢也变慢了,患有皮肤病的人感觉冬天病情加重,其实不是病情加重,而是皮肤没有阳气的支持,体内多余的湿热代谢不出去,才会觉得更痒。
夜晚也一样。夜晚相当一天之中的冬天,阳气也要潜藏起来。所以有些病人晚上会觉得更痒。
中医认为,睡眠是养阳的最好办法。我们多留意会发现,睡眠好的人,相对显得年轻有活力,皮肤也往往不会出现大问题。
出现这种情况的人,“挠”肯定不是很好的办法。首先,这种病如果发作得不剧烈,常常表现为在冷热空气交换的时候,感觉到痒,“挠”的时候出现红道,并且有些凸起,那么你要注意了,你是不是得了慢性荨麻疹。
不管是不是荨麻疹,建议那些经常觉得痒,或挠之出现明显痕迹,及长湿疹的人,平时多用艾灸督脉,刮灸膀胱经,重点穴位如关元、肾俞、足三里穴,长期坚持,当你的阳气足了,寒邪驱除了,身体的痒自然消失了,当你的湿气灸没了,水泡自然不起了。
看了这篇文章后,希望大家能够冷静的对待艾灸后这些正常的反应。

G. 艾灸烫伤以后该怎么办呢

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艾灸过程中出现灸花,灸痕,以及烫伤,水泡问题是家常便饭。在这里教大家几个简单的艾灸后出水泡的处理方法;
我先表述一个观点;
艾灸时候烫伤和艾灸后出水泡是两个概念;
因为接触艾灸的患者比较多,最后简单的统计了一下,艾灸出水泡的原因,烫伤的原因,发现使用纯铜布套型随身灸的患者更容易出现水泡烫伤问题,
究其原因,我分析是因为,纯铜随身灸虽然有布套隔档,但是其温度较高,而局部皮肤则随着艾灸的时间长,出现麻木情况,此时,对温度感知不敏感,于是出现水泡烫伤问题。
此时出现的水泡是属于烫伤,并不同于悬灸或隔姜灸直接引发皮层组织炎性渗出水肿。
除此之外,我建议大家使用纯铜或是金属灸具时,应小心金属导热产生的烫伤。
艾灸后烫伤怎么办?
一般情况下,大家烫伤时无需恐慌,大点的水泡可以用注射器针头刺破,当然刺破需要技巧,不能垂直刺,应顺着水泡边缘斜刺,这样不容易留下瘢痕,另外,可以涂抹香油,可以缓解烫伤后的灼痛感。
艾灸后水泡多久能消失?
根据患者的体质不同,一般在2周左右结痂消除,?
艾灸后水泡有没有危害?
一般情况下无大碍,此属于轻微烫伤,另外,隔姜灸,直接灸所造成的水泡,是一种持续刺激表现,古人认为,灸的脓坏,风寒乃出,不出,则病不除也。而针灸大家周楣声周老曾指出,这种灸疮持续存在局部炎症反应,可以调动机体免疫力,也是对穴位源源不断刺激,形成效果的一个过程,因而我们要冷静,若是灸后出水泡,并不是什么坏事。
艾灸后水泡会留疤痕吗?如何避免艾灸后遗留水泡?
艾灸过程中,我们常常遇到两大问题,一个是肾气不足,体内浊气外发引起的湿疹痒疹问题,患者施灸后,局部皮肤发痒,一个就是艾灸后水泡问题,所以, 针对这些问题,我以獾子油和水蛭,香油等经多次调治,反复试验,终于制得了艾灸专用烫伤膏。
为了保障产品的效果,以及货真价实,我亲力亲为,自己熬制,为的是使大家使用更放心。
该烫伤膏不能用于止痛,在试验过程中,我想保留该烫伤膏涂抹后,不留疤痕的效果,但是若加入止痛的冰片,则影响留疤效果,两者之间,最终还是选择了不留疤痕。
除了不留疤痕之外,亦可促进水泡吸收,及时结痂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