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么是疱疹性口炎
多见于6岁以下儿童,尤其是6个月至2岁,多为原发性。开始多有发烧、头痛、全身不适等先驱症状,2~3天后口腔开始出现症状,初起口腔粘膜呈片状充血,随后出现成簇的小水疱,水疱迅速破裂,形成表浅的小溃疡,直径约1~2mm,溃疡可相互融合成边缘呈多环状的较大溃疡,上有假膜覆盖,颌下淋巴结肿大,患儿因痛而哭闹、拒食、流涎、病程一般1~2周,有的病损延及牙龈,牙龈边缘红肿易出血,甚至出现小溃疡,又称疱疹性龈口炎治疗。
一、全身治疗:
1、板兰根制剂;
2、病毒灵;
3、身及时补充维素素C和复合维生素B等;
4、反复发作者可用转移因子、左旋咪唑、干扰素等治疗。
二、局部治疗
保持口腔清洁,可涂2.5%金霉素甘油、2%四环素液,疱疹净(0.1%滴眼剂),成人可贴各种消炎药膜,疼痛剧烈者以2%利多卡因液含漱。
B. 疱疹性口腔炎多久能好
疱疹性口炎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属于自限性疾病,愈合时间需要根据人群进行判断,具体分析如下:
1、婴幼儿:一般是疱疹性龈口炎,病程10-15天,患者先出现发热,烧退后出现牙龈肿胀,伴有起疱,嘴内出现溃疡。如果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溃疡会逐渐愈合,从起疱到愈合需7-10天。这个过程中患者不会发烧,疱破后形成糜烂面或者溃疡面,吃东西时会引起疼痛,此时可选择软的食物,溃疡面会逐渐愈合;
2、成年人:症状比较局限,常见在硬腭和接近牙龈处,或者散在溃疡形成,一般7天可愈合,如果及时选用抗病毒药物,如口服阿昔洛韦或者喷昔洛韦,5-7天就可愈合。
C. 口腔疱疹最佳治疗方法
口腔疱疹的最佳治疗方法是去除全身的致病因素,患处局部对症治疗。
口腔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所致的皮肤黏膜病。临床上以出现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有自限性,易复发。首先是全身进行抗病毒治疗,口服阿昔洛韦200mg口服,每天5次,5天1个疗程;伐昔洛韦1000mg口服每天2次,10天1个疗程;泛昔洛韦125mg口服,每天2次,5天1个疗程。
口腔黏膜局部用药:口腔黏膜用药对原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疱疹性龈口炎是不可缺少的。
0.1%~0.2%葡萄糖酸氯己定溶液、复方硼酸溶液、0.1%依沙吖啶溶液漱口,皆有消毒杀菌作用。3%阿昔洛韦软膏或酞丁安软膏局部涂擦,可用治疗唇疱疹。
含片,可用葡萄糖酸氯己定片5mg、溶菌酶片20mg、西地碘含片1.5mg等含化,每天3~4次。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以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其次是支持疗法,平时注意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多喝水,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
D. 什么是疱疹性龈口炎
近期专科门诊、病房连续接诊多例“反复发烧、拒食、哭闹、烦躁......”小患者以及网络咨询,仔细检查发现牙龈红肿、溃疡、稍微触碰即出血,孩子因疼痛不敢咀嚼,比较痛苦,家长朋友们,这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病,名字叫疱疹性龈口炎,这也是一个儿科、口腔科交叉的病种,很多儿科医生不认识、不了解这个病。所以有必要做一下普及,另外这个病也是中医比较擅长疗效比较好的病。接下来让我们从中西医不同角度认识这个病。
疱疹性龈口炎是一种由单纯性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引起的感染,涉及口腔、咽喉及脸部。这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最常见于6个月至5岁的幼儿,而成人及较大儿童也会感染此病。儿童一旦受到感染,便会成为带菌者,病毒潜藏在身体内,偶尔又会出现在口唇。
什么是疱疹性口炎?
疱疹性口炎是疱疹性病毒引起的疾病。婴幼儿发病较多,传染性强,通过飞沫传播,发病季节性不强。
疱疹性口炎可分二类:
(1)、疱疹性口炎
患儿高热,常持续5~7天,口腔粘膜充血,口腔前部粘膜(包括舌面、唇内侧)、颊粘膜出现数个或数十个米粒大小、甚至像绿豆大小的疱疹,疱疹周围皮肤发红,不久破裂成为外形不规则的溃疡,上面覆盖白膜。患儿烦躁,局部疼痛、流涎,不想进食。若合并细菌感染,可见颌下淋巴结肿大。
此病与疱疹性咽峡炎不同,后者由柯萨奇病毒引起,夏秋季节发病多,疱疹发生在咽峡和软腭。
(2) 、唇疱疹
此种类型较轻,疱疹可见于唇部、口周皮肤,或口唇与皮肤交界处开始觉得发痒、发红,有灼热感;以后出现或多或少针尖大或小米粒大小的水疱,不久水疱变混浊,然后破裂结痂,几天或1~2周内痂皮脱落,脱痂后不留疤痕。嘴边长了像青春痘似的东西。
如何治疗疱疹性口炎?
疱疹性口炎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常用的治疗方法有:
(1)抗病毒药,作用有限,存在一定的副作用。若合并细菌感染,还得口服抗生素类药物。
(2)口服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
(3)为减轻进食疼痛,局部可涂2普鲁卡因溶液或冰硼散(G-6-PD缺乏症者禁用)、开喉剑喷雾剂、康复新液外涂、漱口。
(4)少食多餐,吃清淡半流食,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在口腔的表现是什么?
单纯疱疹病毒(HSV)对人体的感染是常见的。它是一种脱氧核糖核酸病毒。形成小痘疱的病毒,称为I型单纯疱疹病毒;形成较大的痘疱的病毒,称为II型单纯疱疹病毒。发生于口腔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称为口腔单纯性疱疹。
原发性疱疹性口炎是由最常见的I型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口腔病损。它可以表现为一种较严重的龈口炎——急性疱疹性龈口炎,以6岁以下儿童较多见,尤其是6个月至2岁的更多,成人也不少见。发病前常有接触史,潜伏期4~7天。然后出现发热、头痛、疲乏不适、全身肌肉疼痛,甚至咽喉肿痛等急性症状,颌下和颈上淋巴结肿大、触痛,患儿流涎、拒食、烦躁不安。
经过1~2天的前驱期,口腔粘膜出现广泛充血水肿,附着龈及龈缘也有明显的急性炎症损害。口腔粘膜的任何部位均可见成簇小水疱,壁薄、透明,不久溃破,形成浅表溃疡,溃破后可引起大面积的糜烂,并造成继发性感染。
唇和口周皮肤也有类似病损,疱疹破溃后形成痂壳。少数情况下,感染可在体内广泛播散,以至引起脑炎、脑膜炎,以及其他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多数未经治疗的病例,恢复缓慢,可超过10天。在门诊我与接诊过多例因该病导致发烧十几天的孩子。
在原发性疱疹感染愈合后,有30~50的病例可发生复发性损害,称为复发性疱疹性口炎,又称复发性唇疱疹。其特点是以成簇起疱开始,且病损总是在原先发作处或其附近复发。复发的诱因很多,如阳光、局部机械损伤、感冒轻度发热等刺激因素,情绪因素也可能成为其诱发因素。
复发性口疮的前驱期可感轻微的疲乏与不适,很快局部区域内有刺痛、灼痛、痒、张力增加等症状。大约10小时内,此区域出现水疱,周围有轻度红斑。24小时后破溃、糜烂、结痂。一般约10天愈合,有继发感染者,病损处出现小脓疱,愈合延缓。愈合后不留疤痕,但可有色素沉着。数日至数月后,可再次发作。
为诊断口腔单纯性疱疹,可将疱疹的基底物直接涂片或做HSV-DNA-PCR,可发现由病毒损伤的细胞,如汽球状变性、水肿的细胞,以及多核巨细胞、核内包涵体等,说明是病毒感染。在患者的血清内,抗单纯性疱疹病毒的抗体效价可明显增高。
怎样预防和治疗口腔单纯性疱疹?
原发性口腔单纯性疱疹的预防主要是避免与感染者或无症状排毒者接触。因为他们的唾液、粪便中有病毒存在,单纯疱疹病毒可通过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皮肤、粘膜、眼角膜等疱疹病灶传染。复发性单纯疱疹感染,是由于体内潜伏的单纯疱疹病毒被激活以后而引起的,目前尚无理想的预防复发的方法,主要是消除诱发的刺激因素。
迄今为止,对于口腔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仍无特效疗法,主要是缺乏理想的抗病毒药物。干扰素有效,但制备困难,价格昂贵。局部可用5碘甙(疱疹净)的二甲基亚砜液,或用5无环鸟苷软膏,每日4~6 次。若疱疹继发感染时,应以生理盐水或0.01硫酸锌湿敷患处,每日2次;在用抗生素制剂和新霉素涂搽。
绝对禁止使用肾上腺皮质类固醇药物。因急性疱疹性龈口炎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所以支持疗法和对症处理是很重要的。必要时卧床休息,供给足够的营养。用2 四环素溶液漱口,每日4次;若有高热或严重的继发感染,应全身抗菌治疗。
中医学对疱疹性龈口炎的认识
本病在中医学里归属“口疮、牙宣”范畴,中医的诊法里有一条“察舌验齿辨斑疹”,在口腔检查时会注意牙齿及牙龈情况,这些情况对中医辨病、辨证有帮助。本病通过中医辨证可取得肯定的疗效,不一定要输液。
居家护理
婴幼儿一旦出现疱疹性口炎,此时,父母的护理尤为重要!
1、急性期多为对症处理,如退热、给宝宝用温水擦胳膊腿的大血管处,有利于为宝宝降温。
2、保持口腔清洁,勤喂水,禁用刺激性药物和食物,饮食以微温或凉的流质或半流质为宜,以减少刺激。
3、局部可涂疱疹净抑制病毒,亦可喷撒西瓜霜,锡类散等。为预防继发感染可涂2.5-5金霉素鱼肝油,l-2小时一次。
4、如果反复出现此类病症,建议平时未发时多给宝宝吃含锌丰富的食物,如牡蛎、果仁类食物。或者在医生指导下补充微量元素锌,可起到预防复发的作用。
E. 嘴巴长疱疹怎么治疗
嘴巴长疱疹最常见的是唇疱疹,也是一种单纯疱疹病毒的感染,在小时候第一次感染时会得疱疹性龈口炎,后来会在感冒发烧或身体不适的情况下出现疱疹,疱疹很多是在长在额侧牙龈,这些疱一开始是小疱,而且成簇存在,患者可以有疼痛、不适感,逐渐就能够愈合或糜烂,一个星期就会愈合,愈合以后也不留瘢痕。还有是发生在嘴唇,这种情况下是非常常见的唇疱疹。治疗上是用阿昔洛韦乳膏或喷昔洛韦乳膏来涂抹局部患处,一般不主张吃药。
如果发生在口腔里,可以用活性碘漱口液来漱口,可以给患者抗病毒口服药物,如阿昔洛韦或喷昔洛韦的片剂来口服。如果有些病损出现了继发感染,就要应用抗生素,局部涂抹可以选用金霉素甘油、金霉素软膏,可以口服抗生素,但是正常情况下只用抗病毒治疗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