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荨麻疹简介
扩展阅读
急性荨麻疹应注意那些 2025-04-16 17:11:44
水痘发烧豆瓣 2025-04-16 17:03:00
小儿疱疹性咽颊炎症状 2025-04-16 16:50:16

荨麻疹简介

发布时间: 2025-04-15 22:52:32

Ⅰ 发风丹要注意什么

注意事项:

忌食生姜、辣椒、花椒、酒等辛辣刺激食物及海味鱼腥等。

荨麻疹能吃熟的葱姜蒜吗

建议不要吃,荨麻疹不能吃过激或者含有激素的食物。
简介: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通常在2到24小时内消退,但反复发生新的皮疹。病程迁延数日至数月。临床上较为常见。
病因:
荨麻疹的病因非常复杂,约四分之三的患者找不到原因,特别是慢性荨麻疹。常见原因主要有:食物及食物添加剂;吸入物;感染;药物;物理因素如机械刺激、冷热、日光等;昆虫叮咬;精神因素和内分泌改变;遗传因素等。

Ⅲ 丘疹样荨麻疹简介

目录

  • 1 拼音
  • 2 概述
  • 3 病因
    • 3.1 昆虫叮咬
    • 3.2 过敏
    • 3.3 饮食不当
    • 3.4 药物导致
    • 3.5 自身因素
  • 4 症状
  • 5 治疗
  • 6 如何预防

1 拼音

qiū zhěn yàng qián má zhěn

2 概述

本病多见于婴幼儿,一般认为与虫咬、消化不良、肠寄生虫病、食物过敏等有关,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夏季多见。皮疹常分批出现,可迁延数周至数月。丘疹性荨麻疹又称荨麻疹性苔藓、婴儿苔藓。本病是一个以症状特点而命名的疾病,实际上本病即为虫咬皮炎

3 病因

3.1 昆虫叮咬

一些昆虫,如臭虫、跳蚤、蚊虫、螨等,叮咬孩子皮肤后,会造成孩子皮肤受损甚至细菌感染,导致丘疹性荨麻疹发作。

3.2 过敏

一些过敏原,如动物皮毛、花粉等导致孩子过敏,都可能引起丘疹性荨麻疹。

3.3 饮食不当

孩子进食了一些易过敏食物,如鱼虾、蟹贝、肉类、牛奶、蛋类、蕈类、草莓、可可、蕃茄和大蒜等以及某些食物调味品和添加剂,这些食物中有的可作为变应原引起机体变态反应,有的则可 *** 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导致丘疹性荨麻疹。

3.4 药物导致

许多药物会通过引起机体变态反应而导致本病,会导致孩子患丘疹性荨麻疹的药物有青霉素、血清制剂、各种疫苗、痢特灵和磺胺等。

3.5 自身因素

若孩子患了内脏和全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肿瘤、代谢障碍、内分泌紊乱等疾病,均可发展为丘疹性荨麻疹。

4 症状

丘疹性荨麻疹最常见的症状就是患者会自觉剧烈瘙痒,夜晚特甚,往往影响睡眠,患儿精神不安。搔抓后表皮剥脱,易致继发感染。而丘疹性荨麻疹患处主要表现为皮损,出现绿豆般大的淡红色丘疹,性质坚硬,顶端常有疱,搔破后结痂,周围有纺锤形红晕,经搔抓后呈现风团,荨麻疹的风团消退后仍恢复原形。丘疹性荨麻疹一般是好发于孩子躯干及四肢近端。荨麻疹的损害数目不定,分批出现,散漫发生或少数簇集,常伴有胃肠障碍。丘疹性荨麻疹的病程长短不一,一般发病1周左右会自行消退,但病情易反复,新的皮疹又可陆续出现。许多孩子的荨麻疹痊愈后,次年又会再次复发。本病应与水痘鉴别,后者皮疹躯干多于四肢,同时一皮区内可见红斑、丘疹、疱疹和结痂等不同皮损。

5 治疗

丘疹性荨麻疹会让孩子瘙痒难受,不停抓挠患处导致皮肤皮损,细菌入侵加重病情。对于丘疹性荨麻疹的治疗,一般主张采用外用药,可用各种止痒洗剂,如1%2%石炭酸炉甘石洗剂、复方明矾洗剂、达克罗宁乳剂及各种皮质类固醇激素乳剂等,若有继发感染可在洗剂中酌加0.5%依沙吖啶(利凡诺)或0.2%呋喃西林等。

除了对患处的治疗外,也可以通过给孩子服用抗组胺剂、维生素C等进行药物治疗。在护理方面,应让孩子讲究个人及环境卫生,注意清洁身体,避免孩子搔抓患处,防止继发感染。

6 如何预防

1、注意饮食,避免诱因

如果孩子是易过敏体质,家长一定要注意避免让孩子进食大量易过敏食物。例如鱼虾海鲜,含有人工色素、防腐剂、酵母菌等人工添加剂的罐头、腌腊食品、饮料等都要让孩子少吃。

2、注意卫生,避免不良 ***

对于有荨麻疹病史的患儿,家长要注意保持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化纤和羊毛衣物要避免让孩子穿。冬季要注意做好孩子的保暖。

3、注意药物因素引起的过敏

在临床中,有些药物可以引起丘疹性荨麻疹,如青霉素、四环素、氯霉素、链霉素、磺胺类药物、多粘霉素等抗生素,家长应遵照医嘱给孩子用药。

4、提高孩子抵抗力。

Ⅳ 大家告诉我寻麻疹的食疗和治疗以及平常保健的措施!急!急!

荨麻疹营养防治

荨麻疹是在皮肤上突然出现的暂时性水肿性风团,一般在 24 小时内消退。
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突然出现风团,形状大小不一。颜色为红色或白色,迅速发生,瘙痒剧烈。患者常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咽部发紧、声哑、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有窒息的危险。

发病原因

本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二种。急性荨麻疹多因体质关系,又因食鱼、虾、蟹、蛋等荤腥不新鲜食物;或因饮酒;或因内有食滞、邪热,复感风寒、风热之邪;或因平素汗出当风,风邪郁于皮肤腠理之间而诱发。也有因为服药、注射药物引起过敏而诱发。慢性寻麻疹,多因情志不遂,肝郁不舒,郁久化热,伤及阴液,或因有慢性病如肠寄生虫、肾炎、肝炎、月经不调等。

食疗方法及偏方

1、韭菜 150 克,大葱 50 克,白酒 30 毫升,加水煎服,每日 2 次。
2、木瓜 30 克,加水煎服,当日分 2 次服完,每日 1 剂。
3、桂花 10 克,加水煎服,每日 2 次。
4、绿豆,黄豆各 100 克,共研细末,加水煮开,白糖调服,每日 1 剂。
5、杜鹃花鲜叶适量,洗净煎水,一半内服,一半外洗患处。
6、荸荠 200 克,鲜薄荷叶 10 克,白糖 l0 克。将荸荠洗净去皮,切碎搅汁,鲜薄荷叶加白糖捣烂,放入荸荠汁中,加水至 200 毫升,代茶颇饮。适用于血热生风证荨麻疹。
7、冬瓜皮 20 克,黄菊花 15 克,赤芍 12 克,蜂蜜适量。将冬瓜皮、黄菊花、赤芍放入锅内加水煎汁,取汁调入蜂蜜当茶饮。每日 1 次,7 天为 1 个疗程。本方有祛风清热之功。
8、米醋 100 毫升,木瓜 60 克,生姜 9 克。将 3 味共置砂锅中煎煮,醋干后,取出木瓜、生姜。每日 1 剂,早晚分服,7 天为 1 个疗程。本方有疏风散寒之功。
9、桂圆 12 枚,薄荷 30 克,水煎服。每日 1 剂,分 2 次服下,3 剂见效。

外用小偏方

苦丝瓜叶鱼胆油
[ 用料 ] 苦瓜叶、丝瓜叶、青鱼胆汁、菜油适量。
[ 制作 ] 前两者晒干,切碎并研成细末,先与青鱼胆汁拌和,再与菜油调匀搽于患部。
[ 功效 ] 可治疗干燥型皮炎。

甘草茶
[ 用料 ] 茶叶、甘皮、甘草。
[ 制作 ] 取三者共煎或某一种煎水洗搽患处。
[ 功效 ] 可治疗脂溢性皮炎。

酸枣皮汤
[ 用料 ] 酸枣树皮和樟树皮等量。
[ 制作 ] 水煎后清洗患处。
[ 功效 ] 止痒。

治疗详见http://www.magic2000.cn/fx120/12/11251.html

Ⅳ 慢性荨麻疹的中药治疗(经验之谈--急求)

荨麻疹中医称为“瘾疹”,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以突然发作、皮肤出现鲜红色或苍白色风团、痒而不痛、时隐时现、消退后不留痕迹为特征。本病多发生于冬春季节,病史长短不一易反复发作,一般病程在3个月以上者称为慢性荨麻疹。
本病病因复杂,现代医学认为,与机体对某些物质过敏、产生变态反应有关。中医则认为是由于“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造成。由于人体正气相对虚弱,且患者体质各异,或内有食滞、邪热,复感风寒、风热之邪;或平素体弱,阴血不足,皮疹反复发作,经久不愈,气血被耗;或患有慢性疾病(如肠寄生虫、肝炎、肾炎、月经不调等)致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皮肤腠理之间,邪正交争而发病。临床上多发于女性,尤以中青年为多见。
本病西医除给以抗过敏、封闭、自血疗法外,尚无确切疗效。中医在治疗本病时,各家辨治不一,笔者在临床上多应用治疗皮肤病“扶正祛邪”的基本治法,采用明代陈实功所创“消风散”为主方加减,以脏腑辨证统之,取得较好疗效。
简介如下:1、凡本病患者证见脘腹胀满或恶心呕吐,或泄泻,或便秘者,均可从脾胃辨证。其湿热者用霍香正气散去燥热之品。加入茵陈、苦参、白鲜皮等;其虚寒者宜用建中,理中之辈;中虚渲滞,阳气不伸者宜用升阳益胃肠;寒热错杂者宜辛开苦降用半夏泻心汤;大便秘结者宜表里双解用防风通圣丸。
2、凡本病患者证见咽喉干疼,或咳嗽,或有过敏性鼻炎史,易感冒等,均可从肺系辨证。其气虚表不固者宜用玉屏风散;肺热者,可选用麻杏石甘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3、凡本病患者性情急躁、烦躁易怒或情志抑郁者,或女性伴有月经不调、痛经者,均可从肝经辨证。遵“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治法,其血热者宜用犀角地黄汤加荆芥、防风、白蒺藜等,或用羚角钩藤汤加减;肝郁者宜用逍遥散;血虚者宜用当归饮子,血瘀者宜用通经逐瘀汤。
4、凡本病患者伴有心悸、怔忡或失眠多梦者,均可从心系辨症。其心阴虚者宜用天王补心丹,心阳虚者宜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5、凡本病患者证见腰膝酸软者,均可从肾辨证。肾阴虚者宜用六味地黄丸,肾阳虚者宜用二仙汤。
慢性荨麻疹除内服药外,使用中药外洗亦有一定疗效。外洗方:白矾、蚕砂、芒硝、荆芥、苦参各二十克水煎外洗,一日数次。
荨麻疹也叫风疹块或鬼风疙瘩,是一种过敏反应性疾病。起病快,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淡红色或苍白色风团状皮疹,瘙痒,并伴有刺痛或烧灼感,皮疹消退迅速,常反复发作。中医将荨麻疹分为三型。
风寒型:皮疹呈淡红色,瘙痒,每逢天气寒冷容易发作,发作时病人感周身怕冷 ,可有低热, 舌苔薄白。治疗时,可酌情选用以下具有疏风散寒的验方。
荆芥6克,防风6克,蝉衣3克,银花10克,甘草3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

浮萍6克,麻黄3克,地肤子10克,防风4克,皂角刺4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

荆芥穗30克。
用法:研成细粉,用纱布包好,撒在皮肤上,用手来回揉搓,直至皮肤发热为度。

风热型:皮疹呈深红色,常在天气温暖时发生,瘙痒难忍,全身发热,口干心烦,大便干,尿黄,舌苔黄。治疗时,可酌情选用以下具有祛风清热的验方。
麻黄3克,连翘10克,赤小豆10克,白藓皮10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

僵蚕12克,蝉蜕6克,苦参6克,姜黄3克,米酒50毫升,蜂蜜15克。
用法:将前四味药共研成细粉,然后用米酒和蜂蜜调服。

青蒿适量。
用法:用青蒿直接搓患处,如无鲜品,可用干品泡湿后搓患处。

百部15克,白酒100毫升。
用法:用白酒煎煮百部,然后用纱布蘸药酒擦患处。

血虚型:皮疹红色,瘙痒轻,常在午后或晚间发生,伴有低热,心烦不安,口干不想喝水,舌质淡红无舌苔,治疗时,可酌情选用以下具有养血疏风的验方。
当归10克,熟地15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黄芪10克,白蒺藜15克,何首乌10克,荆芥9克,防风10克,甘草6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

当归10克,生地15克,赤芍10克,僵蚕10个,蝉蜕6个。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

干荔枝14个,红糖30克。
用法:将荔枝加水适量,煎沸15分钟,加入糖,喝汤吃荔枝,连用7日。

蛇蜕6克,鸡蛋2个。
用法:先煎蛇蜕,煮沸后打入鸡蛋,待鸡蛋熟后,吃蛋喝汤。

蒜苗30克,鸡蛋皮20克。
用法:共入锅中,加水煎煮,熏洗患处,每日1~2次。

Ⅵ 荨麻疹偏方简介

治荨麻疹的食疗小偏方,荨麻疹就是被人们称之为“风疹块”、“风疙瘩”的一种皮肤病,这种皮肤病有过敏性,一旦接触到了过敏原发起病来真是一发不可收拾,给患者的个人形象和皮肤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和危害,所以赶快治好荨麻疹是恢复健康的唯一方法。民间流传着很多治荨麻疹的食疗小偏方,如下:

1、胡萝卜炒笋丝

胡萝卜、竹笋各50克,黄花菜15克,鲜金银花10克。竹笋、胡萝卜、洗净切丝,与黄花莱劂炒。待起锅后,拌入鲜金银花即可。佐餐食用。本方有清热凉血之功,适用于荨麻疹,症见风疹色红,遇热则剧,得冷则减,或兼咽喉肿痛等。

2、糖醋拌银耳

银耳12克,门糖、食醋适量。银耳泡发,再用开水冲洗,掰成小块,放在盘内,加门糖和醋拌匀后食用。本方凉血消炎,适用十荨麻疹。

3、南瓜炒牛肉

牛肉300克,南瓜500克。牛肉炖至7成熟,捞出切条。南瓜去皮、瓤,洗净切条,与牛肉同炒至熟。佐餐食。本方具有补益脾胃之功效,适用于荨麻疹伴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者。

4、清炒空心菜

空心菜400克,鲜黄菊花10克。先煎菊花,取汁15-20毫升。空心菜炒熟后,将菊花汁淋其上,加调料即可。本方清热凉血,适用于荨麻疹伴咽喉肿痛者。

5、鲜藕方

鲜藕300克,红糖10克。鲜藕洗净切片,开水坤过后,人调料及红糖,拌匀即可。当点心吃。本方活血通络,适用于荨麻疹,症见风疹黯红、面色晦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