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艾叶汗疱疹
扩展阅读
急性荨麻疹应注意那些 2025-04-16 17:11:44
水痘发烧豆瓣 2025-04-16 17:03:00
小儿疱疹性咽颊炎症状 2025-04-16 16:50:16

艾叶汗疱疹

发布时间: 2025-04-15 14:25:40

⑴ 汗泡疹怎么治

汗泡湿疹通常是指汗疱疹,是湿疹的一种特殊表现,针对此疾病,可以通过局部用药、口服药物、注射药物进行改善,还可以结合其他方式进行治疗,通常能够改善病情。但是此类疾病较为顽固,通常在春秋季节易复发,一般很难根治。

1、局部用药:汗疱疹主要是一种手足部水疱性皮肤疾病,会造成皮肤表面出现小水疱,并且会伴有剧烈的瘙痒症状。患者可以配合医生外用炉甘石洗剂进行涂抹,同时也可以结合糖皮质激素类药膏进行缓解,比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醋酸曲安奈德尿素软膏,能起到抗炎、止痒的效果。

2、口服药物:患者可以配合医生口服抗组胺类药物进行治疗,比如氯雷他定片,也可以口服泼尼松片辅助治疗,通常效果较好。

3、注射药物:如果在出现汗疱疹的同时,伴随手足多汗等情况,也可以采取局部注射肉毒毒素的方式进行治疗,

⑵ 治疗手脱皮中药方

中医认为手脱皮这主要是湿热内蕴、血虚血燥、皮肤失养、燥热生风所致,治疗当健脾除湿、养血 滋燥、疏风止痒。下面我准备了治疗手脱皮中药方,希望对您有帮助!

治疗手脱皮中药方

方一

苍术 10 克,黄柏 10 克,知母 10 克,苡米 30 克,当归 15 克,生地 30 克,白芍 15 克,首乌 12 克,地肤子 10 克,秦艽 10 克,防风 10 克,甘草 6 克。此方内服两次后,还可加枯矾 3 克,水煎煮取液浸泡患手,每次 20 分钟左 右,有润肤止痒作用。 此外,干燥脱皮时,可用陈年猪油(不含水猪油)加护肤霜(如维尔肤或宝宝霜等均可),比例为 3: 2,混合外搽,既经济,效果又好。

方二

较严重或反复发作者,可服用六味地黄丸或六味地黄汤加减:熟地 20 克、山药 15 克、山茱萸 10 克、丹皮 10 克、泽泻 10 克、茯苓 15 克。防风 15 克、蒺藜 30 克,将上方加水后煎煮服用。一般情况下 3-5 剂即可见效。

方三

治手癣 处方:地骨皮 30 克,甘草 15 克 kuzone.com 用法:加水浓煎,取液浸洗患指,日 2 次 疗效:用药 5 天,治愈率达 100% 偏方四:熏洗疗法 吃什么好 处方:侧柏叶 250 克,艾叶 60 克,桐油 50 毫升。 用法:将桐油煎热,涂抹患指,再用纸卷沾桐油点燃,熏烤 3 分钟。药加水煎,先熏后洗。日 1 次,每次 5-10 分钟。 疗效:治手癣,轻症熏洗 1 次。重症 3-5 次可愈,切不复发。

方四

地骨皮 30 克,甘草 15 克 用法:加水浓煎,取液浸洗患指,日 2 次。 疗效:用药 5 天,治愈率达 100% 养生

方五

维生素AD滴剂一瓶(2元)维生素B6 一瓶(1.5元)六味地黄丸两瓶(按要求服用)21金维他一瓶(民 生)皮康王一瓶用法:把B6 片研碎,混入AD滴剂中,涂抹手上,每天数次,干

了就可以抹,B6 片适量。口服六味 地黄丸,按说明使用;每天早饭后服用一片21金维他。如果手上起的有水泡,伴随有痒,可以加皮康王同时抹。

方六

药物: 生地 15 克 炒槐花 15 克 赤勺 10 克 白芍 10 克 凌霄花 10 克 紫草 10 克 元参 10 克 牡丹皮 6 克 大黄 6 克 红花 6 克。 每天一剂水煎服。

方七

擦剂药物: 土大黄 蛇床子 土槿皮各 30 克 ,加入 75%酒精 1000 毫升中侵泡 10 天,过滤取液,再加水杨酸 5 克, 苯甲酸 12 克混均。功效: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用法: 用药液外涂患处 每日两次。

手指脱皮是什么原因

我提醒您,造成手脚脱皮的原因很多,最好先到医院去请医生诊断一下,到底属于哪种情况。由营养缺乏引起的手脚脱皮一般与维生素A有一定的关系。维生素A属于脂溶性维生素,对皮肤的表层有保护作用,如果缺乏的话,就会引起皮肤干燥和脱皮等现象。除此以外,有视力不佳、眼睛干涩、牙龈炎等症状的人,平时最好也补充些维生素A。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包括动物肝脏、蛋黄、牛奶、奶酪、鱼类、贝类等。另外,胡萝卜等食物中的茁胡萝卜素也可以在体内转变为维生素A,平时不妨多吃一点。一般手部脱皮有四种类型,患者可根据手部症状判断自己属哪种类型,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简单治疗。

1、剥落脱皮

症状:双手表面脱白皮, 没有瘙痒、炎症。

治疗:

(1)医生指出,这是在初秋最常见、最易发生的手角质层剥脱症状。虽有碍外观,但一般不需要治疗,只要避免接触肥皂、洗手液等刺激性化学用品,2-3周后可自愈。

(2)可配合口服药治疗:用中药苍参、黄柏、苍术各30克浸泡,涂抹于手掌,同时服用维生素C。

2、干燥性皮炎

症状:双手脱白皮,手指有裂口。

治疗:

(1)秋初干燥性脱皮最常见于中青年女性,与经常用香皂洗手有关。应减少洗手次数,避免用碱性的香皂、洗手液,洗衣服时尽量戴手套。

(2)到医院或药店买肤康洁等杀菌性洗液外擦。

3、手癣

症状:先一只手出现脱皮现象,随后发展到双手。手掌出现红斑、炎症,瘙痒明显,而且患手癣的患者大多同时患脚癣。

治疗:因为手癣可传染,所以需要到医院早诊早治,坚持涂抹医生开具的专用药膏。

4、汗疱疹

症状:双手同时长红色水疱,有剧烈瘙痒的感觉。

治疗:和手爱出汗、敏感体质有关,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外涂、口服药物。

其发病主要是由血虚血燥、皮肤失养、燥热生风所致,治宜养血润燥、疏风止痒。双手脱皮的常见原因有真菌感染引起的手癣;化学损伤引起的接触性皮炎;先天遗传因素引起的剥脱性角质松解症。

手指脱皮怎么治

1、将鲜大蒜捣成糊状或块状,每日早晚擦手掌,有疗效。

2、生地30克,玄参30克,放入茶壶或茶杯内,用开水泡开饮用,日服3--5次,每次半杯至一杯,半月左右可愈。

3、到药店买凡士林,睡前涂在手上,按摩一下,戴上白棉手套睡觉,效果很好。

4、较严重或反复发作者,可服用六味地黄丸或六味地黄汤加减:熟地20克、山药15克、山茱萸10克、丹皮10克、泽泻10克、茯苓15克。防风15克、蒺藜30克,将上方加水后煎煮服用。一般情况下3-5剂即可见效。

5、维生素C注射液搽涂患处,每日2次,3天一个疗程。对皮损的恢复有较好的效果。 方法 :先将手洗干净,待稍干后,用维生素C注射液倒人手掌内,然后双掌将药液擦匀,待药液干后发白时洗掉。每日2次,每次2毫升。 疗效:有 报告 用维生素C治疗手脱皮患者,轻者1次显效,重者3次显效,数日可愈。

6、患者还应保持乐观情绪,避免精神紧张及情绪激动,尽量少接触碱性洗涤剂。可防止该症的发生。

7、生姜切碎放白酒内泡24小时后涂在患处,每天1—2次,疗效十分显著。

8、鲜韭菜汁加红白糖适量每日服一次连服4次有效。

9、 水疱阶段应以收敛、止痒为主,可用中药肤康洁涂液外搽,也可用10%明矾溶液浸泡。

10、脱皮阶段以外用药保护新生长的表皮,可以肤康洁软膏外涂。

总结 :通过以上的叙述相信大家对于手脱皮中医的治疗方法有所了解了吧,那么在换季时我提醒大家能够采纳我的建议,希望你在天气干燥的冬季能够有一双水嫩的肌肤,不再粗糙起皮。

⑶ 湿气重不重,看手就知道,如果有这三种情况,不要忽视

在中医里,湿气被认为是万恶之邪,在风、寒、湿、暑、燥、火这‘六淫邪气’中,最怕湿邪。因为湿气是最容易渗透的,在体外表现为面部出油、头发油腻、面部发黄、长斑有黑眼圈、水肿肥胖等;进入体内,则会更加复杂,会导致脾虚、湿疹、厌食、消化不良、疲劳困倦、甚至还会出现关节疼痛、妇科病等一系列病症。湿气作为影响人 健康 的最大凶手之一,应该早发现早调理。

人有湿气,身体就会给予警示,在各种部位会有所体现。在这里我们来说一下关于手部的情况,如果出现了这三种情况,就应该及时调理。

1、手蜕皮

在春季、夏季时、很多人的手指部位会大量蜕皮,这极有可能就是湿气重所导致的。大家千万不要以为手部蜕皮对人体 健康 没有什么影响,这其实已经是身体在警示你了。手部蜕皮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真菌感染,当患上脚气时,不要接触,以免感染手部;二是缺乏维生素,平时要注意荤素搭配,多吃绿叶菜和水果;第三种就是由于湿气了,如果手部蜕皮主要在春夏季,那么基本就是因为湿气作祟。

2、手上长泡

许多人手部会长泡,但是也不明白是什么原因,其实这就是汗疱疹,手部的汗腺发达,很容易就会被湿气侵袭,手上长泡的同时还会伴随瘙痒感,多汗,多发于夏季闷热的时候。长这种小水泡很多人都不在意,这虽然是小病,却难以治愈,影响我们手部的美观和 健康 。手上长泡其实就是因为湿气的原因,湿气重所导致的疱疹,要注意不要长时间处于潮湿阴暗的环境中,注意饮食。

3、手关节疼痛

湿气进入人体内后,就会造成关节疼痛,还会让人感到四肢沉重、手脚冰凉。如果感到手部无力,关节疼痛,就千万不要拖了,湿气已经到了关节,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我们都大概了解了湿气的危害,可是如何“赶走”湿气呢?

1、作息规律,不要熬夜

现在很多年轻人因为工作或者日常的原因,习惯性熬夜,其实这是非常不好的,不单单有助湿邪,还会引发其他的病症,晚上本来湿气就重,熬夜就会加重人体湿气。所以一定要养成好的习惯,早睡早起,早晨是阳气上升的时候,早起可以提升体内阳气。湿气重其实是因为脾虚,熬夜伤身也伤脾,所以告诫大家平时不要熬夜。

2、运动适当、排湿健身

日常的 体育 锻炼能够帮助我们排出大量的体液,去除我们体内多余的湿气, 运动肌肉四肢可以达到健脾的作用,进而去除人体湿气。

3、药物洗浴,神清气爽

泡澡也是可以达到去湿气的效果,泡澡可以帮助我们疏通经络,加速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在泡澡时,可以先将100克艾叶,50克的菖蒲、藿香、生姜用大火煮10分钟,用纱布过滤药渣,将药水倒入泡澡的热水中,泡澡10分钟以上,有助于全身祛湿。

4、食疗祛湿,懒人专用

其实通过吃也可以排湿哦,平时可以用荷叶、山楂,桑叶、决明子、薏苡仁、茯苓、黄精、桃仁、蜂蜜制成苓提明水,能够排浊祛湿,减肥降脂、健脾益胃。网上也有成品可以买到,比较方便,也很 健康 ,食补是没有什么副作用的,药食同源,在中医中食补比药补要好。

⑷ 汉泡疹怎么治啊

汗泡症(PomphoLyX,Dyshidrosis)
因汗出不畅导致手掌、足跖部复发性水泡性皮肤疾患。中医跖称「蚂蚁窝」,亦有人称田螺泡或田螺疱。
病因病机
病因至今未明,可能与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有关,患者常易情绪激动。其发病与手掌足跖多汗症有关。亦有认为与细菌感染、食物和药物过敏有关。
中医认为由脾经湿热内蕴,风邪聚结,交阻皮内而成。
治疗
治以利湿清热,散风解毒之品,常用药如:石膏、牛蒡子、防风、黄芩、苍术、栀子、薏苡仁、浮小麦、土茯苓、甘草、绵茵陈、蛇舌草、鱼腥草。
外治
一、苦参、石菖蒲、艾叶,水煎外洗患处,每日一次,每次十五分。
二、三黄洗剂外擦,每日三次。
针灸
手部可取内关、曲池、合谷;足部取三阴交、足二甲、涌泉。
预防与护理
一、保持心情舒畅,防止精神过度紧张或情志抑郁。
二、手足少接触肥皂、洗衣粉、洗碗精等清洁剂或含刺激性的化学物品。

⑸ 脚上长水泡很痒怎么办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如果长水泡还很痒
我以前也是这样的,小水泡好多,然后越挠脚越难受,最痛苦的是上火严重
脚都开始烂了,什么达克宁
都用过
一点用都没有,脚一伸出去
自己都觉得很尴尬,后来一中医教我一个方法
真的很有用,我脚上不但水泡好了,奶奶的
皮肤好很光滑,
红花50克
艾叶
500

(这些药店都有的
很容易买到)
分成12份
熬成开水
(别加冷水)等稍微凉下
泡20-30分钟
每泡两次脚
麻烦的话就晚上睡觉前泡一次吧
记得泡完以后要用毛巾把脚擦干净
因为太有体会了,所以如果你治好了
不用感谢我,
而是把这方法告诉更多人。

⑹ 手上长满“小水泡”,原来是汗疱疹

近期,一位年轻男子来到门诊,他手上、手指缝隙以及手掌边缘长满了类似米粒大小的透明小水泡,让人感觉瘙痒难耐,挠起来更是越抓越痒。水泡破裂后,位置会留下干涸蜕皮的现象。这正是汗疱疹的典型症状。

汗疱疹,又名出汗障碍疹,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湿疹样反应。主要表现为手足部位出现较深的细小水泡,以手指两侧、手指缝隙和脚底部位最为常见,对称出现,成批密集群簇,位置较深不易挤破,略微凸出皮肤,触摸凹凸不平,且有坚硬感。水泡颜色为黄色或白色,晶莹清晰,破后流出少量粘性液体,很快干涸。伴随剧烈的瘙痒感和灼热感。

汗疱疹的成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但不限于手足出汗、精神因素(如精神紧张、过度疲劳、情绪抑郁)、便秘、胃肠功能紊乱、霉菌感染、接触刺激物品、食物、药物过敏及个人体质等。

对于汗疱疹的诊断与鉴别,需要与手足癣、剥脱性角质松解症、癣菌疹等相似病症相区分。剥脱性角质松解症表现为皮损表皮剥脱,无明显水泡,不痒。汗疱疹则有小水泡,瘙痒显著。癣菌疹常伴随活动性皮癣菌病灶,治愈后癣菌疹自愈。手足癣一侧手足受影响,不呈对称分布,边缘呈弧形或圆形,真菌检查阳性,而汗疱疹则两侧手足对称分布。

针对汗疱疹,中医提供了两种偏方。内服推荐使用蒲公英五行草茶,由蒲公英根、赤小豆、薏仁、淡竹叶、马齿苋(五行草)、槐米、芡实、绿茶等成分组成。蒲公英祛湿效果佳,能清热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肿,对湿热症状有显著改善。赤小豆清热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肿。薏仁入脾,利水渗湿。淡竹叶清心火,除烦热,利小便。马齿苋(五行草)能清热解毒、利水去湿、散血消肿、除尘杀菌、消炎止痛、止血凉血,富含抗衰老有效成分。外用则推荐麻黄苦参汤,由蛇床子、麻黄、苦参、硫磺、大枫子、艾叶、白鲜皮、苦参、黄柏等成分煎洗,西药水杨酸酊也有助于缓解症状。

预防汗疱疹,避免接触可能引发过敏的物质至关重要,如洗衣粉、肥皂、洗洁精等。洗手和接触水后使用保湿霜,尤其是使用不含或少含防腐剂的软膏,如凡士林软膏。如果后期皮肤干燥脱皮严重,可在使用保湿霜后戴上塑料手套或橡胶手套。同时,注意个人卫生,避免金属过敏,必要时进行斑贴试验。

在汗疱疹发作时,切忌抓挠,以免病情加重或引发并发症。痒感时,可以使用外用药膏或采取其他方式分散注意力,避免直接挠抓皮肤。

⑺ 汗疱疹是什么样的图片

揭示汗疱疹的神秘面纱:从症状到解决策略


曾经,我亲身经历了汗疱疹的困扰,那是一段皮肤如遭烈火的煎熬。起初,小小的水泡看似寻常,却在不经意间演变出令人难以忍受的痛苦。那些米粒大小的水泡,密集地出现在手掌心,手指侧面,甚至指尖,仿佛在宣告着夏日的侵袭。它们微微高出皮肤表面,清亮的疱液在干燥后留下一层薄薄的皮屑,让人瘙痒难耐,无法专注于日常生活。


症状解析:


汗疱疹往往在春末夏初悄然现身,到了炎炎夏日,症状愈发明显,而到了秋冬,它又如季节的过客般自行消退。它的标志是密集的半球形水泡,伴随着不同程度的瘙痒和灼热感。有些患者甚至会觉得瘙痒如同针扎,手脚多汗也是它的常见症状。疱疹通常对称分布,集中在手掌和手指上,严重时甚至会蔓延至手背。


了解症状后,解决策略也随之而来:


1. 侧柏叶熏洗疗法


侧柏叶的温和效果能有效缓解瘙痒,减轻疼痛,作为辅助疗法,配合使用温和的软膏效果更佳。将侧柏叶煮沸,趁热熏蒸患处,每日早晚各15分钟,为皮肤带来舒适感。


2. 涂抹疗法推荐



  • 温珍晴乳膏:朋友的推荐,含有艾叶和茶油,质地温和,不仅能止痒,还能促进水泡干涸,有效改善。

  • 甲硝唑凝胶:消炎止痒迅速,但可能引发皮肤敏感,不适于长期使用。

  • 红霉素软膏:轻度时可消炎防止感染,但单独使用效果有限,需配合其他方法。


3. 淡盐水泡洗


盐水泡洗能杀菌止痒,但仅提供短期缓解,泡洗后记得涂抹保湿霜,补充皮肤水分。


尽管这些方法帮助我战胜了汗疱疹,生活中还有许多小细节不容忽视,比如保持鞋袜清洁,避免使用碱性强的肥皂,饮食清淡,保持室内通风,以及充足的保湿和休息。只有全面呵护,才能让皮肤恢复光滑,远离反复的困扰。


记住,了解症状,掌握策略,加上生活习惯的调整,是战胜汗疱疹的关键。

⑻ 手上起小水泡脱皮怎么办

有些人在冬天会出现双手起水泡、脱皮的情况,有些人在夏天的情况会变得更加严重,甚至出现瘙痒脱皮的情况。那么, 手上起小水泡脱皮怎么办 ?手上长小水泡脱皮一定要现查明原因再对症治疗,还要日常注意手脚保健哦,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手上长水泡脱皮怎么办。

手上起小水泡脱皮怎么办

你可能发现手上起小水泡痒脱皮是在春夏季节更为明显,而秋冬季症状则没有那么明显。通常手上起小水泡痒脱皮会困扰到不少人,甚至可能影响到正常的生活,那么,,手上起小水泡脱皮怎么办?

1、找出原因

在遇到手上起水泡痒脱皮的时候应该及时查找原因,如果是常年累月没有痊愈,双手常常发生脱皮的话,很可能是双手感染了真菌所导致的。另外,有一些外在的过敏源也可能引起受伤起小水泡痒脱皮。

2、及时求医治疗

有手上起水泡常年不好的情况,应该及时找到专业的皮肤科医生进行检查。一般如果随便找一些药膏之类的涂在患处,不会起到根除的作用的。有的人手上起小水泡痒脱皮是由于真菌感染引起的,如果一个手上没治好,数月之后便会感染到对侧的手上。因此及时求医问药是特别重要的。

3、避免抓挠破皮

手上起小水泡痒脱皮,很多人都忍不住的要用手去挠抓,一旦抓破皮,细菌和真菌便会快速渗入皮下,加重感染。有些时候水泡挠抓破后还可能流出一些脓液,可能加重对患处的刺激,所以手上起小水泡很痒也不能抓挠,需要及时利用药物治疗。

4、保持双手干燥

手上起小水泡痒脱皮,就一定要注意不能触碰污水,洗衣服洗碗的时候也都需要带好手套,保证双手干燥。不受到再次污染。如果出过汗的话,洗手后应当及时擦干手上残留的水珠,不要让手总是湿湿的,否则导致手痒加重。

5、个人用品单独清洗

个人使用的手套使用后需要注意清洁,最好是在太阳底下杀菌消毒。因为双手经常接触的一些东西会有大量的丝状真菌寄生,是真菌的重要传播途径。有的时候手上起水泡很痒,双脚也会有类似症状,需要及时问诊专业皮肤科医生治疗,以免症状加剧扩展到其它位置。

6、中药每日浸泡双手

苦参、枯矾、苍术、艾叶、黄松,这些中药具有杀菌的作用,每日可以利用舒适温度的热水泡双手20来分钟,塑料盆失温较快,用木盆泡手更好。但这并不是杀菌止痒最有效的办法,真菌的生存能力很强,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治疗手上起小水泡痒脱皮的症状更好。

另外,民间相传的醋和盐浸泡双手的办法并不能完全杀灭双手上的细菌,浸泡醋只是短时间软化角质,嫩白双手的办法。

手上起小水泡是怎么回事

很多人双手疱、瘙痒、脱皮,用各种方法治疗,总也去不了根,每年都犯。这种现象比较多见,医学上称此为汗疱疹。汗疱疹是皮肤湿疹的一种,对称性的发生于手或脚的侧面。因为它发生的部位在手脚这种汗腺特别发达的地方,又以水泡为主要表现,将它命名为汗疱疹。

多数人认为其病因是非特异性皮肤湿疹样反应,与个人体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精神因素等有关。

此病特征就是手掌、手指反复起粟粒大小丘疹和水疱,周围无明显炎症,疱壁较厚,开始疱液透明,以后变混浊,2~3天后疱液自行吸收,干涸后形成脱屑,露出粉红色新生上皮,在手指屈伸中形成线状皲裂,皮疹呈对称性分布,自觉患处瘙痒、灼痛。夏季潮热好发,秋后可不治自愈,易反复发作持续数年。

对于该病的预防和治疗没有特效方法,生活中要忌食辛辣、酒、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少吸或不吸烟,少用或不用碱性肥皂、洗衣粉、洗涤灵洗手。出现水疱不要挑破,更不要撕皮。局部治疗以收敛止痒为主如:炉甘石洗剂、5%的福尔马林或1%乌洛托品、痱子粉等。水疱明显可用0.5%醋酸铝溶液或5%明矾液浸泡或湿敷。瘙痒明显者可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如去炎松、复方康纳乐霜、支洛松等。如以红斑、脱屑、皲裂为主,可用10%尿素霜、硅霜、维生素E霜、水杨酸软膏外涂,每月1~2次。全身治疗可用抗组胺药、维生素B1、B2、A、E。若皮疹数量多、自觉症状明显可短程口服皮质类固醇激素如强的松,每次10毫克,每天3次,连服5~7天后症状减轻。

精彩推荐:

男性手淫 处女膜 射精无力 拔牙后注意事项 更年期 刮痧的好处和坏处 蜜蜂蛰了怎么办 花椒水泡脚 乳头痒

⑼ 汗疱疹(湿疹型水泡)的治疗方法

汗疱疹是皮肤湿疹的一种,对称性的发生于手或脚的侧面。是发生在版掌跖的水疱性皮肤权病。其临床表现为深在性小水疱,粟粒至米粒大小,略高出皮肤表面,常无红晕。对称发生于掌跖及指侧,1-2周后便会干涸成屑,并可反复发生,伴不同程度的灼-热及瘙-痒,常连续发作数年。
汗疱疹的最佳治疗方法——汗疱疹油治疗,直接涂抹汗疱疹油于小水疱处,一日三次,主治汗疱疹。
另外注意饮食:汗疱疹患者要多吃一些有健脾除湿功效的蔬菜以及水果,比如可以多吃一些山药、甘薯、冬瓜,还有西瓜、赤小豆、南瓜,患者要少吃一些辛辣厚味,肥甘酒酪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