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荨麻疹和肝
扩展阅读
吃什么可以祛雀斑 2025-04-16 10:26:17
甲减黄褐斑 2025-04-16 10:25:33
长水痘抽烟会怎么样 2025-04-16 10:25:23

荨麻疹和肝

发布时间: 2025-04-15 02:05:48

荨麻疹是肝癌的早期症状吗

荨麻疹并不是肝癌的早期症状,肝癌的早期症状常表现为肝区的疼痛,可以是持续性的钝痛、刺痛或者胀痛,有一些肝癌的病人可以出现乏力、消瘦、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随着肝癌病灶的增大,病人可以表现为进行性的肝脏肿大,可以导致肝脏的质地变得坚硬,边缘不规则,表面凹凸不平,可以呈大小结节状或者巨块状,而荨麻疹的出现可以使肝癌病人在接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或者化疗的过程中,出现对药物的过敏样反应,需要注意鉴别。

⑵ 荨麻疹是肝癌的早期症状吗

荨麻疹并不一定就是肝癌的早期症状,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主要是皮肤上出现红斑、风团、瘙痒,主要原因是食物、药物、环境因素、过敏等导致,具体的可以分为急性荨麻疹和慢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和内科疾病有一定的关系,常见的像甲状腺功能异常或者胃肠道疾病,特别像有胃窦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荨麻疹有关系。
荨麻疹和肝癌并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肝癌是肝脏、干细胞的恶性肿瘤,主要还是表现为肝脏的肿块、肝区的疼痛或者转移症状,并不是肝癌的患者早期就会有荨麻疹的表现,荨麻疹绝大多数也不是由肝癌引起,所以荨麻疹不是肝癌的早期症状。

⑶ 医生说我皮肤过敏,是荨麻珍,给我开了复方甘草酸苷片,但是我看到说明是治疗慢性肝病,改善肝功能异常 ,

医生说我患了荨麻疹,这让我非常困惑,因为我以为这仅仅是皮肤科的问题。后来我得知,荨麻疹可能与肝脏解毒功能有关。血液中可能存在毒素,而肝脏负责解毒,因此,改善肝功能或许能帮助缓解荨麻疹的症状。医生给我开了复方甘草酸苷片,这是一种皮肤科常用药物。

复方甘草酸苷片不仅用于皮肤科,它还被用来改善肝功能,治疗慢性肝病。我了解到,这种药物可能有助于改善肝功能异常,增强肝脏的解毒能力。它还有针剂形式,我之前使用过,虽然也出现了过敏反应,但效果还不错。

我决定按照医生的建议服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同时密切关注身体状况。我了解到,这种药物的使用需要谨慎,因为它的副作用可能包括过敏反应。我计划在服药期间注意观察身体是否有任何不适,并在必要时及时就医。

通过这次经历,我意识到身体的各个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一个系统的功能异常可能会影响到其他系统。因此,全面地看待健康问题,寻找根本原因,可能比单纯治疗表面症状更为有效。

在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的过程中,我逐渐了解到更多关于这种药物的信息。我了解到它不仅可以用于治疗荨麻疹,还可以改善肝功能,治疗慢性肝病。虽然它可能有一些副作用,但总体来说,它是一种有效的药物。

此外,我还发现复方甘草酸苷片的使用方法多种多样,既可以口服,也可以注射。我之前尝试过注射的形式,虽然有过敏反应,但效果还算满意。这让我更加坚定了继续使用这种药物的信心。

总的来说,这次经历让我对身体的健康有了更深的理解。我认识到,解决健康问题需要综合考虑,而不仅仅是依赖单一的治疗方法。我会继续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并在需要时寻求专业的医疗建议。

⑷ 从肝脾论治慢性荨麻疹

一 概述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压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其中皮损反复发作为慢性荨麻疹,每周至少2次 ,超过6周,间歇性发作。

临床表现

反复发作的风团、瘙痒剧烈、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发生于皮肤上表现为红色或苍白色的风团;

发生于眼睑、口唇等组织疏松部位,则表现为水肿。

2、中医对慢性荨麻疹的认识

慢性荨麻疹相当于中医学“瘾疹”、“赤白游风”等范畴。最早见于《素问》“少阴有余,病皮痹隐轸”。

病因

(1)、生活节奏快,工作、学习压力增大。

(2)、饮食不规律,嗜食肥甘厚味。

(3)、临床表现(损及肝脾)烦躁易怒、失眠多梦、纳差疲劳。

3、肝脾与慢性荨麻疹

肝与慢性荨麻疹

发无定处,骤起骤消。风邪:善行而数变。

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内风:风邪伏于内。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气血失和,肝—气血调和之枢。

(1)、肝主疏泄—条畅气机

《血证论》

“肝属木,木气冲和条达,

不致遏郁,则血脉得畅。”

(2)、肝主疏泄—调畅情志

《素问·灵兰秘典》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3)、肝主藏血

《灵枢·本神》

“肝藏血,血舍魂”

(4)、肝失疏泄

气机郁滞—肝郁

日久化热—肝火

热盛生风—肝风

(5)、情志不调

慢性荨麻疹重要诱因

“郁而不舒,此皆肝木之病矣。”

(6)、肝不藏血

肌肤失养,血虚生风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脾与慢性荨麻疹

《舟仙厝述·瘾疹》“瘾疹多属于脾,以其隐隐在皮肤之间发而多痒,或通身红者或不红者也”。

《证治要诀·发丹》“瘾疹,病此者,有人一生不可食鸡肉及章鱼动风之物,才食则丹随发,以此见得系脾风”。

难治性皮肤病—湿邪,湿性黏滞,病程缠绵难愈,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气血失和:脾—气血生化之源

病因:饮食劳倦 损伤脾胃,情志失常,见肝之病,知肝传脾,过食肥甘厚味,湿邪困脾。

病机: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赤白游风属脾肺气虚,腠理不密,风热相搏”,气血亏虚,生风化燥。脾主运化。湿从内生,日久化热。湿热可伤阴,生风化燥。化痰作风。

4、肝脾论治慢性荨麻疹

加味过敏煎

(1)、疏肝柔肝、补血敛阴:柴胡、乌梅。

(2)、健脾除湿:白术、茯苓。

(3)、清热燥湿:苦参、白鲜皮、冬瓜皮。

(4)、散风止痒:防风、荆芥、徐长卿、丝瓜络。

(5)、活血养血化瘀:赤芍、当归、川芎、鸡血藤。

(6)、养心安神:合欢皮。

调理肝脾、清热除湿、活血通络、祛风止痒。

药理学研究,抗炎(柴胡、茯苓、苦参、防风、当归),抗菌(荆芥、防风、苦参、当归),抗过敏(合欢皮、乌梅、徐长卿、苦参、白鲜皮),调节免疫(柴胡、白术、茯苓、苦参、防风、徐长卿),镇静(茯苓、当归、苦参、防风、荆芥、川芎、徐长卿)。

5、典型病例

患者李某,女,43岁,初诊时间:2013年5月24日。

主诉:躯干部反复起皮疹伴瘙痒年。

现病史:半年前因工作繁忙,生活压力大,出现躯干部皮肤风团,自觉瘙痒。曾在多家医院皮肤科就诊,诊断为“荨麻疹”,给予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中成药及中草药等口服,症状稍有缓解,但风团时隐时现,每于工作劳累、加班或熬夜后发作或加重,影响患者情绪,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刻下症:躯干部起皮疹,伴瘙痒,烦躁易怒、失眠多梦、纳差、四肢疲软,二便正常。

查体:躯干部散在风团,正常肤色或白色,自觉瘙痒,皮肤划痕症。舌淡红,苔白,脉弦细。

既往体健,近周无用药史。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过敏原检测: (—) 。

西医诊断:慢性荨麻疹

中医诊断:瘾疹,证属肝郁脾虚。

治则:调理肝脾、清热除湿、活血通络、祛风止疼。

方药:加味过敏煎

柴胡、乌梅、白术、茯苓、赤芍、当归、苦参、白鲜皮、防风、荆芥、川芎、徐长卿、丝瓜络、冬瓜皮、合欢皮、鸡血藤、每日一剂,一次一包,开水饭后半小时冲服,分早、晚两次。

复诊:风团、瘙痒等症较前明显减轻。继服原方14剂。

三诊:诸症痊愈,夜寐安。

三个月后随访,未复发。

警告:本方剂仅供中医爱好者学习和探讨之用;因中草药熬制和禁忌等因素,如果私用此方剂,详情请咨询当地中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