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她辟谷7天,不仅身体出香,就连荨麻疹都在好转
我叫“甘-小月”,65岁,来自甘肃白银,是一名退休教师。
“甘-小月”辟谷前照片
我跟辟谷的渊源,得从我头上的小疙瘩说起,2017年冬天我头上长了许多小疙瘩,很痒,经常涂药膏,并没有效果。
2018年回到白银,我找了市里边最好的皮肤科医生,开了一大堆药,花了一大堆钱,可结果却不尽人意。
我头上的小疙瘩没有治好不说,反倒添了可恶又顽固的荨麻疹,浑身上下奇痒无比,每天晚上很难入睡,抓得全身不是棱就是疤,血淋淋的,就这样整整折磨了我一年。
“甘-小月”荨麻疹的照片
2018年12月经朋友介绍我结缘了"喝风-免费辟谷",找到了导师"特好",经过一番了解,我开始学习十六项准备功课,练叩齿吞津,走天行健,给身体做大爱,看精品日记。
2019年2月我第一次参加了线下见面,在会上我接到了辟谷信息,开始了我的辟谷之旅。
“甘-小月”辟谷前照片
辟谷第一天,我身体状态良好,没有不适反应。
辟谷第二天,感觉胃里空空的,但没有食欲,不想吃饭。
辟谷第三天,我的身体出现了不少症状,轻微的头痛、肚子疼、腰酸、膝盖酸痛、尾椎发凉。
通过学习,我知道是因为16项准备功课没做好就接到了辟谷信息,所以才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这些反应也正是我以前身体的毛病。
“甘-小月”辟谷后照片
辟谷四天后,我参加了辟谷营,在这期间我继续辟谷,直到辟谷营结束,第八天我就复食了。
在辟谷营的学习和村长的心法课使我受益匪浅,第六天晚上我的身上出现了奇特的茶香,让谷友来闻,她验证了是茶香,但复食后茶香渐渐消失了,不过我会继续辟谷,等待身体第二次出香。
“甘-小月”近期照
辟谷第七天,我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都很好,之前的各种症状都消失了,头痛、腰酸、尾椎发凉这些毛病都没有了。连顽固的荨麻疹都好多了,虽然有时还会不舒服,但我相信它会彻底康复的。
随着不断的学习和给身体做大爱,使我的皮肤状态越来越好,睡眠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是我最大的收获。
“甘-小月”近期照
我之前肚子大,辟谷后从110斤减到106斤,肚子也小了,解决了困扰我多年的问题。
现在的我每天都笑对人生,活的很开心,是"喝风"这个平台让我找到了健康,改变了自己,感谢所有谷友对我的支持,当然,我更应该感谢我自己。
② 这种是属于啥皮肤病呢
看照片考虑过敏引起的荨麻疹
病因
荨麻疹的病因非常复杂,约/4的患者找不到原因,特别是慢性荨麻疹。常见原因主要有:食物及食物添加剂;吸入物;感染;药物;物理因素如机械刺激、冷热、日光等;昆虫叮咬;精神因素和内分泌改变;遗传因素等。
临床表现
基本损害为皮肤出现风团。常先有皮肤瘙痒,随即出现风团,呈鲜红色或苍白色、皮肤色,少数患者有水肿性红斑。风团的大小和形态不一,发作时间不定。风团逐渐蔓延,融合成片,由于真皮乳头水肿,可见表皮毛囊口向下凹陷。风团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少数可延长至数天后消退,不留痕迹。皮疹反复成批发生,以傍晚发作者多见。风团常泛发,亦可局限。有时合并血管性水肿,偶尔风团表面形成大疱。
部分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头痛、头胀、腹痛、腹泻,严重患者还可有胸闷、不适、面色苍白、心率加速、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呼吸短促等全身症状。
疾病于短期内痊愈者,称为急性荨麻疹。若反复发作达每周至少两次并连续6周以上者称为慢性荨麻疹。除了上述普通型荨麻疹,还有以下特殊类型的荨麻疹。
1.皮肤划痕荨麻疹/人工荨麻疹
患者对外来较弱的机械刺激引起生理性反应增强,在皮肤上产生风团。患者在搔抓后,或在紧束的腰带、袜带等出局部起风团,瘙痒。
2.延迟性皮肤划痕症
皮肤划痕在刺激后6~8小时出现风团与红斑,风团持续24~48小时。迟发性皮损不只一条,沿划痕形成小段或点,损害较深或宽,甚至向两侧扩展成块。局部发热,有压痛。
3.延迟性压力性荨麻疹
皮疹发生于局部皮肤受压后4~6小时,通常持续8~12小时。表现为局部深在性疼痛性肿胀,发作时可伴有寒战、发热、头痛、关节痛、全身不适和轻度白细胞计数增多。局部大范围肿胀似血管性水肿,易发生于掌跖和臀部皮损发生前可有24小时潜伏期。
4.胆碱能性荨麻疹
皮疹特点为除掌跖以外发生泛发性1~3mm的小风团,周围有明显,其中有时可见卫星状风团,也可只见红晕或无红晕的微小稀疏风团。有时惟一的症状只是瘙痒而无风团。损害持续30~90分钟,或达数小时之久。大多在运动时或运动后不久发生,伴有痒感、刺感、灼感、热感或皮肤刺激感,遇热或情绪紧张后亦可诱发此病。
5.寒冷性荨麻疹
可分为家族性和获得性两种。前者较为罕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在受冷后半小时到4小时发生迟发反应,皮疹是不痒的风团,可以有青紫的中心,周围绕以苍白晕,皮疹持续24~48小时,有烧灼感,并伴有发热、关节痛、白细胞计数增多等全身症状。后者较为常见,患者常在气温骤降时或接触冷水之后发生,数分钟内在局部发生瘙痒性的水肿和风团,多见于面部、手部,严重者其他部位也可以累及。可发生头痛、皮肤潮红、低血压、甚至昏厥。
6.日光性荨麻疹
皮肤暴露在日光数分钟后,局部迅速出现瘙痒、红斑和风团。风团发生后约经1至数小时消退。发生皮疹的同时,可伴有畏寒、疲劳、晕厥、肠痉挛,这些症状在数小时内消失。
7.接触性荨麻疹
其特点是皮肤接触某些变应原发生风团和红斑。可分为免疫性机制和非免疫性机制2类。非免疫性是由于原发性刺激物直接作用于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物质而引起,几乎所有接触者均发病,不须物质致敏。而免疫性属Ⅰ型变态反应,可检出特异性IgE抗体。
另外,还有热荨麻疹、运动性荨麻疹、震颤性荨麻疹、水源性荨麻疹、肾上腺素能性荨麻疹、电流性荨麻疹等更少见的类型的荨麻疹等。
诊断
本病根据临床上出现风团样皮疹,即可确诊。诊断一般不困难,但引起荨麻疹的原因比较复杂,确定引起荨麻疹的原因常很困难,因此,必须通过详细采取病史,详细体格检查,以及有关的实验室检查,尽可能的明确荨麻疹的原因。
治疗
1.一般治疗
由于荨麻疹的原因各异,治疗效果也不一样。治疗具体措施如下:
(1)去除病因对每位患者都应力求找到引起发作的原因,并加以避免。如果是感染引起者,应积极治疗感染病灶。药物引起者应停用过敏药物;食物过敏引起者,找出过敏食物后,不要再吃这种食物。
(2)避免诱发因素如寒冷性荨麻疹应注意保暖,乙酰胆碱性荨麻疹减少运动、出汗及情绪波动,接触性荨麻疹减少接触的机会等。
2.药物治疗
(1)抗组胺类药物①H受体拮抗剂 具有较强的抗组胺和抗其他炎症介质的作用,治疗各型荨麻疹都有较好的效果。常用的H1受体拮抗剂有苯海拉明、赛庚啶、扑尔敏等,阿伐斯汀、西替利嗪、咪唑斯丁、氯雷他定、依巴斯汀、氮卓斯汀、地氯雷他定等;单独治疗无效时,可以选择两种不同类型的H1受体拮抗剂合用或与H2受体拮抗剂联合应用,常用的H2受体拮抗剂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用于急、慢性荨麻疹和寒冷性荨麻疹均有效。剂量因人而异。②多塞平 是一种三环类抗抑郁剂,对慢性荨麻疹效果尤佳,且不良反应较小。对传统使用的抗组胺药物无效的荨麻疹患者,多塞平是较好的选用药物。
(2)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作用,减少组胺释放的药物①硫酸间羟异丁肾上腺素为 β2肾上腺受体促进剂,在体内能增加cAMP的浓度,从而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②酮替酚 通过增加体内cAMP的浓度,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阻止炎症介质(如组胺、慢反应物质等)的释放。其抑。制作用较色甘酸钠强而快,并可口服。③色甘酸钠 能阻断抗原抗体的结合,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若与糖皮质激素联合作用,可减少后者的用量,并增强疗效。④曲尼司特通过稳定肥大细胞膜而减少组胺的释放。
(3)糖皮质激素
为治疗荨麻疹的二线用药,一般用于严重急性荨麻疹、荨麻疹性血管炎、压力性荨麻疹对抗组胺药无效时,或慢性荨麻疹严重激发时,静脉滴注或口服,应避免长期应用。常用药物如下:①泼尼松;②曲安西龙;③地塞米松;④得宝松。紧急情况下,采用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或甲泼尼龙静脉滴注。
(4)免疫抑制剂
当慢性荨麻疹患者具有自身免疫基础,病情反复,上述治疗不能取得满意疗效时,可应用免疫抑制剂,环孢素具有较好的疗效,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甲氨蝶呤及免疫球蛋白等均可试用,雷公藤也具有一定疗效。由于免疫抑制剂的副反应发生率高,一般不推荐用于荨麻疹的治疗。
另外,降低血管通透性的药物,如维生素C、维生素P、钙剂等,常与抗组胺药合用。由感染因素引起者,可以选用适当的抗生素治疗。
③ 妈妈掀起被褥以后发现,宝宝身上起大片疙瘩是因为什么
在孩子生病期间,家长要注意多让孩子休息,不要急躁,多吃维生素含量高和碱性食物,少吃海鲜食品。避免刺激皮肤,导致瘙痒疼痛。总之,孩子还上荨麻疹,出现瘙痒症状,尽量避免孩子反复抓挠,避免感染;也不要私自进行局部的热敷,高温易导致病情加重,注意避免感染,不然则会导致呼吸道受到影响。
3)注意室内通风;
宝宝活动的室内要保持通风、整洁、干燥,尽量不要放置可能引起过敏的花卉,也不要喷洒清香剂等化学药物,以免孩子产生过敏。
4)饮食细节的注意;
在孩子生病期间,家长要注意多让孩子休息,不要急躁,多吃维生素含量高和碱性食物,少吃海鲜食品。避免刺激皮肤,导致瘙痒疼痛。总之,孩子还上荨麻疹,出现瘙痒症状,尽量避免孩子反复抓挠,避免感染;也不要私自进行局部的热敷,高温易导致病情加重,注意避免感染,不然则会导致呼吸道受到影响。
④ 儿童最常见的皮疹照片合集,胆小勿入!
请注意,由于我作为人工智能助手,无法直接查看图片,因此无法对具体的图片内容进行改写或纠正。但我可以根据您提供的文字描述,对文字内容进行润色和条理化处理。以下是根据您所提供的条目进行的修改:
1. 本文集展示了儿童常见的皮疹图片,尽管部分图片可能引起不适,但对准确识别和理解皮疹特征至关重要,建议收藏以辅助儿科和皮肤科医生的诊断工作。
2. 作为诊断工具,识别和描述儿童皮肤损伤的特点是基础。这些皮疹包括斑疹、丘疹、斑块、结节、风团、水疱、囊肿等,每种都有其独特的形态和特点。
3. 斑疹,如牛奶咖啡斑、出血斑和柳叶斑,各有其临床表现和相关疾病关联。
4. 丘疹,如扁平疣和湿疹,展示了皮肤表浅的隆起。
5. 斑块和结节则代表较大的皮损,如银屑病和结节性硬化症的表现。
6. 风团,如荨麻疹,是暂时性的皮疹,特征是红肿和瘙痒。
7. 水疱、脓疱和大疱则展示了液体或脓液的腔隙性皮损。
8. 囊肿,如皮脂腺囊肿,是包含液体或细胞的皮下结构。
9. 湿疹和特应性皮炎是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具有各自的特性和症状。
10. 荨麻疹分为急性与慢性,以及各种物理性荨麻疹,如皮肤划痕症。
11. 脓包疮和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展示了浅表感染和新生儿疾病的表现。
通过观察这些皮疹,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儿童的皮肤问题。理解这些皮损特征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⑤ 新生儿红疹和湿疹的区别图片及症状
“一到晚上,就在床上蹭来蹭去,浑身都是红色风团,看着怪吓人的。”在浙大儿院皮肤科,男孩冬冬的妈妈告诉接诊医生任韵清。
冬冬今年3岁,几天前不知道什么原因,一到晚上身上就会出现大小不一的红色红斑、风团,还一个劲的喊痒。过一会儿,红斑和风团会自己消失,这种情况会反复出现。任韵清看了妈妈拍下的照片结合病情叙述,专科查体后诊断其为
急性荨麻疹
。
无独有偶,一个月前家住杭州的李女士发现2岁宝宝的身上也有大面积的红色疹子。当时正值盛夏,李女士以为是痱子,就给宝宝擦了一些痱子粉。红色疹子非但没有好,还越来越多,小腿上的疹子逐渐结痂连成了片,甚至出现开裂流脓水的现象。这才带着孩子来到医院,专科查体后诊断其为湿疹。
同样是皮肤过敏、泛红、瘙痒,这些看起来大同小异的红点点,怎样区分是荨麻疹还是湿疹?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对孩子来说,荨麻疹和湿疹是比较常见的两种过敏性皮肤病,症状非常相似,常常被家长们混淆。今天,我们请浙大儿院皮肤科副主任任韵清来和爸爸妈妈们聊一聊荨麻疹和湿疹。
荨麻疹
说起荨麻疹,很多人不知道这是什么,但说到风疙瘩、风疹块,大家就很熟悉了。荨麻疹病因复杂,病程长,容易反复。荨麻疹的定义为“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临床上以突发风团为特征。慢性荨麻疹是指风团每周至少发作2次,持续 ≥ 6周者。
特点: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常先有皮肤瘙痒,随即出现风团,呈鲜红或苍白色、皮肤色,风团的大小和形态不一,发作时间不定。风团逐渐蔓延,可相互融合成片,风团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消退后不留痕迹。病情严重的急性荨麻疹还可伴有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胸闷及喉梗阻等全身症状。
湿疹
湿疹是皮肤科最常碰到的疾病之一,它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炎症性皮肤病,明显瘙痒,容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特点:急性期表现为红斑、水肿、丘疱疹、水疱、糜烂及渗出等;亚急性期表现为红肿和渗出减轻,糜烂面结痂、脱屑;慢性期表现为皮肤粗糙肥厚。皮疹大多对称分布,瘙痒剧烈,容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如何区别
荨麻疹和湿疹还是有许多差别的,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进行辨别:
病因:荨麻疹诱因较多,部分患者有明确的发病因素,比如食物、药物以及感染等;湿疹通常没有明确的发病因素,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引起。
持续时间:荨麻疹的皮疹大多数可在24小时内自行消退,不留痕迹;湿疹的皮疹通常持续时间比较长,短时间内难以自行消退。
皮疹类型:荨麻疹的皮肤损害是风团,呈鲜红或苍白色、皮肤色;湿疹的皮肤损害有红斑、丘疹、丘疱疹、糜烂、渗出等。
皮疹分布:荨麻疹皮疹分布无明显规律性;湿疹皮疹大多对称分布。
自觉症状:荨麻疹通常在起皮疹时瘙痒,皮疹消退后痒感减轻或消失;湿疹通常瘙痒明显,持续时间久。
并发症:荨麻疹严重时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胸闷、呼吸困难及喉头水肿等全身症状;湿疹如严重可继发局部细菌、病毒感染。
治疗:荨麻疹外用药相对简单,以口服抗组胺药物为主;湿疹则需要根据不同时期来选择不同剂型的外用药,需遵医嘱。
任韵清副主任提醒:如果小朋友出现皮肤过敏,泛红、瘙痒等情况,要尽快到医院诊治。特别是急性荨麻疹泛发全身,如有胸闷、腹痛、发热等全身症状应立刻就近就医;慢性荨麻疹,往往病因很难寻找,需要遵医嘱口服抗组胺药物至少1个月以上。湿疹则应在加强保湿润肤护理基础上,遵嘱正规用药,减少复发。
⑥ 杨谨华荨麻疹好崩溃,从头痒到脚〜多喝咖啡、奶茶会诱发
「皮肤痒起来,有种万箭齐发的感觉」!日前女星杨谨华在IG透露自己第一次得到荨麻疹,外加过敏,表示自己从头痒到脚,并PO出自己的手脚露出密密麻麻红疹又红又痒的惨状照片,令人看了很心疼。秋天是荨麻疹的好发季节,除了气候凉爽干燥、早晚温差大、情绪抑郁是可能元凶之外,网路上另有传说:「咖啡、奶茶喝多了,可能诱发荨麻疹」,是真的吗?来听皮肤科医师破解。
皮肤长疹子持续6周以上,称为慢性荨麻疹
根据统计,约23.3%的华人都曾发生荨麻疹,而女性是男性的2至3倍之多。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或「起清膜(台语)」,是以膨疹(搔痒性的浮肿红疹)为主的常见皮肤病。疹子大多在数小时内消失,但是新的疹子又不断的在其他部位出现,整个病程通常在2至3周会痊愈。如果持续发作达6周以上的,就叫做慢性荨麻疹。
一般来说,慢性荨麻疹包括: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物理性荨麻疹、自体免疫性荨麻疹、皮肤划纹症等。皮肤科医师卢静怡表示,「皮肤划纹症」是物理性荨麻疹中最常见的一种,搔抓、用毛巾摩擦皮肤,或皮肤轻微的受伤,都可导致发痒及膨疹。若影响到深部血管,会造成眼睑与嘴唇的肿大,称为「血管性水肿」(angioedema)。血管性水肿严重者可造成呼吸道黏膜水肿致呼吸困难,或影响肠胃黏膜而产生腹泻症状。
引发荨麻疹包括:药物、食物、吸入性的过敏原、蚊虫叮咬、感染等
会引发荨麻疹的原因很多,常见包括:药物、食物、吸入性的过敏原、蚊虫叮咬、感染、物理性(压迫、冷、热)等,或是有潜在的全身性疾病等。最常见诱发的食物包括:虾、蟹等带壳类海鲜,以及含水杨酸的食物,而食物类的过敏,通常在两个小时内就会发生,少数会延迟到1天至2天发作。
女星杨谨华在IG透露自己第一次得到荨麻疹,外加过敏,表示自己从头痒到脚。(图片/取材自杨瑾华脸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