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湿疹中医调理
扩展阅读
急性荨麻疹应注意那些 2025-04-16 17:11:44
水痘发烧豆瓣 2025-04-16 17:03:00
小儿疱疹性咽颊炎症状 2025-04-16 16:50:16

湿疹中医调理

发布时间: 2025-04-14 18:00:41

湿疹的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湿疹有着比较确切的疗效,内治法是中医治疗湿疹的主要方法。湿疹湿邪比较明显的时候,根据表现不同热相比较重的主要用清热利湿的方法治疗。脾虚比较明显的主要用健脾祛湿的方法治疗。如果皮疹时间比较长,血虚的表现比较明显,可以用一些养血润肤的疗法来治疗。如果汤药煎煮或者服用不方便,也可以根据症型不同口服一些成药,比如龙胆泻肝丸、四妙丸、湿毒清胶囊等。另外可以配合一些外用药物,比如急性期出水比较多的时候,可以用黄柏洗液、皮肤康洗液等药水来湿敷或者外洗。慢性期皮疹肥厚的时候可以用一些比如青鹏软膏、黄连膏等药膏来外涂。西医治疗主要可以口服一些抗过敏药物,比如扑尔敏、开瑞坦等,能起到抗过敏止痒的作用,也可以短期配合一些外用激素软膏,这样疗效会更好一些。

❷ 湿疹吃什么中药好 对症下药完全根治

湿疹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皮肤病之一,中医学认为湿疹由风、湿、热三大原因导致。患了湿疹后,使用何种中成药及中药用法成为患者关注的焦点。

中药治疗湿疹需辨证施治,效果显著。急性湿疹多属湿热证,患者皮肤发红、瘙痒、抓破后流水。治疗宜清热祛湿,可选苦参、蛇床子、黄芩等中药煎水外洗或内服。慢性湿疹则多为虚实夹杂证,表现为皮肤粗糙、色暗滞、身倦乏力等。治疗宜健脾养血、清利湿热,可选用松香、枯矾、白术等中药。

除了药物治疗,湿疹患者的日常防护同样重要。泡澡时水温要适宜,避免过热或过冷。洗完澡后应及时涂抹润肤乳液,保持皮肤湿润。此外,还需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湿度,穿着棉质衣物,避免使用止汗剂等刺激性物质。

在饮食上,湿疹患者应尽量避免刺激性大及易过敏的食物,多吃新鲜蔬果以增强免疫力。贴身用品和床上用品应经常清洗并晒太阳消毒。切记不要用热水冲洗患处,以免加重病情。通过合理调理和及时治疗,湿疹患者很快就能恢复健康。

❸ 小儿得了湿疹怎么办 几种推拿方法轻松解决

小儿湿疹,俗称“奶癣”,是婴幼儿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由于婴幼儿皮肤角质层薄,毛细血管网丰富,因此容易发生过敏。中医理论认为,小儿湿疹多由禀性不耐、风、湿、热邪阻于肌肤所致。针对这种病症,中医推拿调理湿疹的基本治疗原则是清热、除湿、祛风邪。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几个有效的中医推拿方法,帮助宝妈们缓解宝宝的湿疹症状。
首先,通过分推手阴阳穴,我们可以平衡体内的阴阳气,促进气血运行。具体操作为:在掌根横纹部,用两拇指自掌后横纹中间向两旁分推,时间约为3分钟。
接着,清补脾土穴有助于调理脾胃功能,增强宝宝的消化吸收能力。该穴位位于拇指桡侧,指根至指尖。操作时,先清后补,共5分钟(清3分钟,补2分钟)。
此外,逆运八卦穴可调和气血,对湿疹有辅助治疗作用。该穴位位于手掌内,以掌心为中点作1寸圆。操作时,用右手拇指端外侧逆时针方向逆运,时间2分钟。
推掐四横纹穴能清热散结,适用于湿疹等热性疾病。该穴位位于食、中、无名、小指掌面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操作时,先推后掐,共3分钟。
同时,揉小天心、外劳宫、乙窝风等穴位也能有效缓解湿疹症状。这些穴位分别位于掌根部、手背第三四掌骨交接处凹陷中以及手背腕横纹中央之凹陷中。操作时采用揉法,时间分别为3至5分钟。
最后,清天河水、推六腑等穴位能清热除湿,对湿疹有很好的缓解作用。这些穴位分别位于前臂掌面和尺骨下缘。操作时采用推法,时间3至5分钟。
请注意,上述推拿方法适用于3个月以上婴幼儿。对于更小的婴儿,可采用捏脊手法进行治疗。希望这些中医推拿方法能帮助宝妈们有效缓解宝宝的湿疹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