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湿疹擦什么药最见效
众所周知,湿疹是常见的皮肤炎症。患上湿疹之后局部位置往往会瘙痒难忍,需要及时服用药物或者外用药膏来治疗。但是,很多人患上湿疹之后不知道如何治疗,经常用手去抓挠导致患处炎症加重,甚至出现了感染。因此,了解湿疹的治疗用药十分重要。
湿疹的治疗用药有哪些?
1、患上湿疹之后,需要积极治疗
。因为湿疹是常见的皮肤疾病,治疗上以消炎止痒为主,可以使用镇静安定剂或者抗组织胺药控制病情。如果湿疹处于急性发作期间,可以适当选择钙剂,维生素c或者硫代硫酸钠静脉注射,可以有效帮助消炎止痒。如果湿疹较多,还可以结合使用湿痒软膏I型,可以减轻湿疹症状,出现局部感染之后,可以使用抗生素治疗。
2、湿疹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去除体内的湿热,对患者病情康复有利
。一般情况下,去除体内的湿热适合用中药。中药内调,常见的去湿热中药有天葵子,土茯苓,白鲜皮等,这些药物对皮肤疾病有较好治疗效果,使用之后能够解毒,去湿热。针对比较顽固的湿疹,可以配合多种中药,煎煮后服用。
3、部分湿疹患者局部出现急性炎症,必要时可以使用生理盐水
。一定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或者3%硼酸进行局部的清洗和湿敷,或者用炉甘石洗剂帮助止痒消炎。如果是慢性的湿疹,则可以使用焦油类制剂,糖皮质激素霜剂或者免疫调节剂进行治疗,例如他克莫司软膏、匹美莫司软膏。如果局部有继发感染出现,可以适当使用抗生素制剂。
由此可见,湿疹的治疗用药比较多,除了内服药物之外,外用的洗涤剂以及外用药膏均可以缓解病情。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病情严重程度,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进行治疗。治疗期间需要控制好个人饮食,注意多休息,多锻炼身体,提高身体免疫能力,这样湿疹也会更快好转。
㈡ 湿疹特效药
湿疹因人而异,目前尚无较确定的特效药,但是湿疹大多数人都跟过敏反应有关系,所以用抗过敏药物,绝大部分患者都有效。抗过敏药物包括口服药物,如息斯敏、依巴斯汀等常见的口服药,另外还可以用外用药物。必要时还可以用输液或打针药物,输液或者打针往往适用于比较重的湿疹,如果症状不严重,建议外用或外用加口服就可以,具体用什么药,哪一种药是特效药不可一概而论。激素可认为是治疗湿疹最好的特效药,不过有患者一听激素就不愿意用,比较抵触,甚至有人认为用激素会导致病情严重,引起其它器官系统的合并症。
㈢ 湿疹打什么针
湿疹一般可以打抗过敏针、免疫调节针、激素针等。
以下是详细解释:
湿疹是一种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在治疗湿疹时,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针剂。
1. 抗过敏针:对于因过敏反应导致的湿疹,医生通常会选择使用抗过敏药物。这类药物可以帮助缓解过敏症状,从而减轻湿疹的表现。常见的抗过敏药物有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等。
2. 免疫调节针:对于某些慢性或反复发作的湿疹,可能与免疫系统有关。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可能会使用免疫调节针来调节患者的免疫反应,从而减轻湿疹的症状。
3. 激素针:在湿疹严重的情况下,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激素类药物。这些药物具有很强的抗炎作用,可以有效缓解湿疹的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因此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除了打针治疗,湿疹的日常护理也非常重要。患者应避免接触可能的过敏原,保持皮肤清洁和湿润,避免过度搔抓,以免加重皮肤损伤。同时,饮食调理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对缓解湿疹症状有帮助。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治疗湿疹时,患者应咨询专业医生,根据个人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㈣ 治疗阴囊湿疹最佳药物有哪些 治疗阴囊湿疹最佳药物大全
阴囊湿疹是一种表皮炎症的常见皮肤病,发病迅速,表现为阴囊皮肤弥漫性发红、肿胀,并伴有剧烈瘙痒。同时,可能出现许多针头至米粒大小的丘疹。针对阴囊湿疹的治疗,包括口服药物治疗与外用药物治疗两种。
治疗阴囊湿疹的药物选择如下:
内用疗法:
(1)抗组胺药物:扑尔敏每日口服2-3次,每次4毫克;或苯海拉明每日口服2-3次,每次25-50毫克,亦可肌注。这些药物能有效缓解瘙痒和肿胀。
(2)镇静安定剂:安定每日口服2-3次,每次2.5-5毫克;或苯巴比妥每日口服2-3次,每次15-30毫克。这些药物有助于稳定情绪,减轻焦虑。
(3)糖皮质激素:在阴囊泛发性湿疹或某些顽固性病例中,可选用短期使用的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但需注意,症状缓解后应逐步撤减。
(4)钙剂:维丁胶性钙每日肌注1-2次,每次1-2毫升;或10%葡萄糖酸钙稀释后静注或静滴。这些药物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
(5)抗生素:在阴囊皮损广泛、渗出较多且有继发性感染时,应选用有效的抗生素以控制感染,如青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等。
外用疗法:
根据皮损的炎症情况,选择适当的剂型和药物。在急性期,无渗液时使用炉甘石洗剂;有明显渗液时使用3%硼酸溶液;渗液减少后可用20-40%氧化锌油。如有继发感染,可加入2%土霉素或0.5%新霉素外擦。
男科专家提醒患者,在治疗期间需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并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