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风湿热性湿疹怎么治
扩展阅读
急性荨麻疹应注意那些 2025-04-16 17:11:44
水痘发烧豆瓣 2025-04-16 17:03:00
小儿疱疹性咽颊炎症状 2025-04-16 16:50:16

风湿热性湿疹怎么治

发布时间: 2025-04-12 16:38:52

A. 中医治疗湿疹有妙招 中医治湿疹的方法

湿疹实际上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常发生于过敏体质的人。夏季气温高,人体的能量消耗大,抵抗力下降,容易使此病复发。此外,日照时间长、紫外线强烈、天气闷热、湿度较大,都是湿疹的诱发因素。

中医认为,湿疹是由于体质偏湿热,又加上外感风邪,风湿热邪相搏,浸淫肌肤,以致皮肤出现潮红、红斑、丘疹、水疱、脓疮;病情日久,营血不足,化燥生风,使皮肤脱屑、皲裂、奇痒难忍。其中“湿”是主要病因。由于湿邪黏腻、重浊、易变,故病多迁延,形态不定。通过内调外治的方法,既能疏风清热治本,又能燥湿止痒治标,双管齐下效果更着。

内调

风盛型:多见于急性湿疹。表现症状为皮肤泛发潮红、遇风皮肤发痒甚至肿胀,舌质红,脉浮弦。

常用中药有:防风、荆芥、当归、生地黄、苦参、苍术、蝉蜕、胡麻、石膏。

热盛型:多见于急性湿疹。表现为皮损、红肿流水、瘙痒剧烈,尿黄、便秘,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常用中药有:黄芩、黄柏、黄连、苦参、大黄、猪苓、蒲公英。

虚实夹杂型:此为血虚脾弱与湿热夹杂,多见于慢性湿疹。表现为湿疹日久不愈,皮肤变粗变厚,抓破可流黄水,患处皮肤色暗淡,身倦乏力,苔腻、舌质淡嫩,脉缓。

常用中药有:白术、茯苓、当归、丹参、白芍药、生地黄、地肤子、薏苡仁。

外敷

可由中医师针对患者的病情,选用苦参、黄连、黄芩、炉甘石、紫草、冰片、枯矾、雄黄等中药调制成药膏,外敷患处。

B. 湿疹怎么办治

湿疹是由于遗传或过敏、特异性体质导致的皮肤炎性疾病,见于面部、躯干或身体潮湿部位出现斑丘疹、皮疹,皮肤增厚、角化,常伴皮肤瘙痒, 瘙痒程度重可影响睡眠,抓破易继发细菌感染;湿疹的弊戚指患者洗澡时水温不能太高、减少沐浴露的使用、局部涂抹保湿霜、保湿乳,保持皮肤呈湿润状态,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湿疹重的涂抹含激素软膏与保湿霜交替使用。日租配常生活中要增强免疫力、避免接触过敏源,少吃鱼、虾、蛋、海鲜。出现湿疹需要根据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方案。

湿疹,即中医里面的湿疮,是一种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性疾病。该病多在禀赋不耐的基础上,因饮食不节、过食辛辣鱼腥动风之品引起,或因脾失健运致湿热内生,复外感风湿热邪引起,或因湿热蕴久,耗伤阴血,日仔羡久益甚而致血虚风燥所致。

对于湿疹,中医在治疗方面讲究辨证论治。如患者合并湿热血燥的情况,可以通过口服一些具有清血解毒、消肿止痒功效的中成药进行治疗,如皮肤病血毒丸。同时可以配合外治,如外搽一些中药膏剂,还可以配合物理疗法、针灸疗法等。

除了应用相应的药物治疗,患者还需要注意积极治疗慢性疾病,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接触可疑的过敏原,注意皮肤的卫生,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过度紧张等。

C. 请问湿疹好治吗我得了湿疹,想了解一下湿疹的治疗。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炎性皮肤病,病程缠绵,易反复发作。其临床表现多样,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急性湿疹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等,伴有剧烈瘙痒;亚急性湿疹则表现为皮损干燥、结痂、鳞屑;慢性湿疹则表现为皮肤逐渐增厚、皮纹加深、色素沉着等。
湿疹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涉及体内、外多种因素,包括过敏素质、食物过敏、物理刺激、神经功能障碍、内分泌失调等。中医则认为湿疹是由于风热内蕴、风湿热邪相搏所致。
诊断湿疹主要依据病史及临床表现特点,急性湿疹多形性、对称分布,倾向渗出;慢性型皮损呈苔藓样变;亚急性损害介于两者之间。自觉瘙痒剧烈,容易复发。
治疗湿疹多采用对症治疗,以内服抗组胺药物为主,如苯海拉明、非那根等。外用药剂型则根据临床皮损表现而定,如红肿明显者选溶液冷湿敷,红斑、丘疹时可用洗剂、乳剂等。对于局限性慢性湿疹,可采用皮炎灵封闭液皮下浅层注射封闭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注意调整饮食,避免辛辣刺激及易致敏物品,减少外界不良刺激,衣着应宽松、轻软。同时,尽量避免长时间或短期大剂量外用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以免产生依赖性皮炎等副作用。
总之,湿疹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同时,患者也需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做好日常护理和预防措施,以减少复发和提高生活质量。

D. 患上湿疹,越挠越痒简单四味中药,疏风、清热、利湿,助你缓解

长过湿疹的人都知道,它只要发生在皮肤上就总是让人痒的不行,患者常常为了止痒甚至要把皮肤上挠出一条条血淋淋的印子才肯罢休,那是因为痒的感觉被疼痛的感觉所覆盖了。

那湿疹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疾病呢?

《外科正宗》有云:‘血风疮,乃风热、湿热、血热三者交感而生,发则瘙痒无度,破流脂水,日渐滑开。’中医上来看湿疹是被风湿热邪侵体了,此外还和脾胃有着密切的关系。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大多数人喜欢吃过量的酒、烟、浓茶、辛辣品,这些都导致脾胃受损,‘脾主运化’,湿热侵体,脾胃运化水湿的能力减弱,水湿在体内停滞久了化成热,湿热蕴结在内里,后熏蒸于外,卫气宣发及营卫失调,气血受到阻碍,再遇到外界湿热的气候条件而发为湿疹。

它常常发于夏季,长在四肢躯干上,常表现为红色的丘疹水疱,有时还会有少量渗液流出,且疮口遇到热水或遇到肥皂水的时候会痒的更厉害。

因此治疗湿疹除用药物之外,在生活也要注意:首先是忌口,俗话说‘看病不忌口,坏了医生的手’,辛辣刺激有损脾胃的食物必须戒;其次,洗澡时严禁使用搓澡巾,并且洗澡的次数要降下来;洗澡水的温度高于皮肤的人体的温度就可以了,同时,不能泡澡要淋浴。

对于湿疹,中医讲究辩证论治,治疗上以疏风、清热、利湿为法。

这里供几味中药给大家参考:白鲜皮、地肤子、荆芥穗和蒲公英;白鲜皮清热燥湿,止痒,地肤子清热祛湿止痒,荆芥穗祛风解表之余还可透疹消疮,蒲公英清热解毒,治疗往往采用熏洗之法,配伍虽然简单,但治疗湿疹大有裨益。

此外一定要注意,藓和湿疹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疾病,二者的治疗也根本不是一回事,千万不要混为一谈。

对湿疹来讲只有在生活上注意了,然后再加上药物的治疗,才可达到好的疗效。

但是大家一定要经过中医的辨证再去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