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毒性口腔炎的症状
病毒性口腔炎最常见的是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口腔单纯疱疹,主要的症状如下:
第一、发病的年龄,多数以六岁以下的儿童,尤其是六个月至两岁更多。
第二、发病前常有接触疱疹病损患者的病史。
第三、潜伏期为4-7天。
第四、前驱期多出现发热、头痛、疲乏无力、全身肌肉酸痛,甚至咽喉肿痛等急性症状。有的会出现颌下和颈上淋巴结肿大、触痛,患儿出现流涎、拒食、烦躁不安。
第五、典型病损是在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发生成簇的小水疱,特别是邻近乳磨牙的上腭和龈缘处更明显。水疱疱壁比较薄、透明,不久很快破溃,形成浅溃疡。破溃以后可以形成大面积的糜烂,并造成继发感染。
2. 疱疹性口腔炎是什么病毒引起的
疱疹性口炎是一种由单纯疱疹病毒所致的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一般由单纯疱疹病毒乙型感染所引起,出现在患儿的病毒常可以从患儿唾液、皮肤分泌物,以及大小便中分离出来。
疱疹性口炎临床上以出现簇集性小水疱为主要特征,有自限性,容易复发。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可以通过飞沫、唾液,及疱疹液直接接触传播,也可以通过衣物间传染。其传染方式主要为直接接触,经呼吸道、口腔、鼻、眼结膜、生殖器黏膜,或破损皮肤进入人体而引起感染。
疱疹性口腔炎临床表现可以分为原发性疱疹性口炎,以及复发性疱疹性口炎。原发性多见于6岁以下儿童,前驱症状有感冒发烧症状,口腔黏膜任何部位均可受累,以上腭和龈缘处最为明显,主要表现为成簇小水疱,容易破裂,破裂后形成大面积糜烂面,一般病程约7-10天,有自限性,以上是原发性疱疹性口炎。
复发性唇疱疹常见于成年人,诱因包括感染、疲劳、情绪紧张等情况。其病损部位一般在口唇或接近口唇处,主要表现为局部感觉灼热,然后起泡、糜烂、结痂的过程。病损愈合后也不留瘢痕,但可有色素沉着。
3. 疱疹性口腔炎是什么疾病 疱疹性口腔炎会传染吗
疱疹性口腔炎是一种由单纯疱疹病毒引发的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常见临床特征为口腔黏膜出现小水疱,这些水疱会迅速破溃,形成小点状的黏膜溃疡,伴有疼痛感,溃疡表面覆盖乳白色薄膜。病情严重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全身症状。此病具有传染性,可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唾液传播。对于儿童患者,尤其是6岁以下的儿童,原发性疱疹性口炎较为常见,尤其在6个月至2岁年龄段的儿童中发病率较高。这类患者在发病初期可能会出现发热、头痛、乏力、肌肉疼痛及淋巴结肿大的前驱症状。口腔黏膜受累区域多集中在邻近乳磨牙(成人则为前磨牙)的上腭和龈缘处,表现为成簇的小水疱,容易破裂,导致大面积糜烂面。该病程通常持续7至10天,具有自限性。
对于成人而言,复发性疱疹性口炎较为常见,病程大约为1至2周。引发该病的原因可能包括感染、疲劳、日晒、局部刺激、情绪紧张、胃肠功能紊乱以及环境变化等。病损部位通常位于口唇或接近口唇的区域,发展过程包括灼热、起疱、糜烂和结痂。病损愈合后一般不留瘢痕,但可能会出现色素沉着。
疱疹性口腔炎具有传染性,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唾液传播。如果孩子口腔内长出许多疙瘩并确诊为疱疹性口腔炎,家长需要采取防护措施,避免将疾病传染给其他人。同时,家长还需注意孩子的护理,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鼓励孩子多饮水,有助于疾病的恢复。
治疗疱疹性口腔炎的原则包括:全身抗病毒治疗,可口服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或使用利巴韦林。局部治疗方面,可以使用溶液、糊剂、散剂及含片等制剂,如复方硼酸溶液、洗必泰溶液含漱、酞丁胺软膏、阿昔洛韦软膏局部涂抹、锡类散、养阴生肌散局部使用以及葡萄糖酸氯已定片含化等。对于复发性唇疱疹,可采用氦氖激光局部照射。对症和支持疗法也很重要,严重病例应卧床休息,进食困难者可进行静脉输液,补充维生素B和C等。
中医中药治疗也是治疗疱疹性口腔炎的一种选择。
4. 疱疹性口腔炎多久能好
疱疹性口炎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属于自限性疾病,愈合时间需要根据人群进行判断,具体分析如下:
1、婴幼儿:一般是疱疹性龈口炎,病程10-15天,患者先出现发热,烧退后出现牙龈肿胀,伴有起疱,嘴内出现溃疡。如果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溃疡会逐渐愈合,从起疱到愈合需7-10天。这个过程中患者不会发烧,疱破后形成糜烂面或者溃疡面,吃东西时会引起疼痛,此时可选择软的食物,溃疡面会逐渐愈合;
2、成年人:症状比较局限,常见在硬腭和接近牙龈处,或者散在溃疡形成,一般7天可愈合,如果及时选用抗病毒药物,如口服阿昔洛韦或者喷昔洛韦,5-7天就可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