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荨麻疹怎么根治
亲 荨麻疹没有能够治疗的方法,尤其是西药治疗,没有任何的治疗效果,现在最好的方法就是中医里的偏方会有效果,金银花藤+艾叶+陈皮(橘子皮)煮水洗澡,缓解荨麻疹有奇效~希望对你有帮助,祝早日康复!
② 过敏性荨麻疹怎么治愈的偏方
过敏性荨麻疹是一种皮肤病,一旦患上这种病,就会带来发痒、哮喘等现象,严重的话还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下面就由我来告诉你过敏性荨麻疹的治疗偏方,希望对你有帮助!
过敏性荨麻疹的治疗偏方
第一:香菇饭,将水发香菇切成细丝,然后将猪瘦肉切成肉末,将大米淘洗干净之后放入锅中熬煮,然后加入肉末以及香菇丝,一起煮熟之后食用。
第二:香菜治疗荨麻疹,将新鲜的香菜取出根须,然后清洗干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煎煮五分钟,将药液中放入适量的蜂蜜调服。连续服用三天,每天喝一次,效果很好。
第三:韭菜汁,将新鲜度 韭菜洗干净,然后进行榨汁,将汁水涂抹在患处。每天早晚各一次,然后连续涂抹一周的时间。如果说没有办法每天都有新鲜的韭菜,那么也可以将新鲜的韭菜榨汁之后放入冰箱中保存数天时间。
第四:芝麻白糖酒
将黑芝麻已经白糖取出等量,然后将和芝麻细细的研磨成为粉末,然后和白糖、黄酒一起搅拌均匀,放入锅中隔水蒸煮半个小时,然后起锅服用。每天服用两次,时间非别是早晚空腹的时候服用效果最好,一般情况下五天是一个疗程。
第五:防风通圣丸
将浮萍、蝉衣、生甘草准备六克、炒牛蒡、土茯苓、丹皮准备九克、晚蚕沙、白鲜皮准备十五克,还有槟榔以及炒枳壳十二克。药丸做好之后,分别用水送服。
第六:延月风邪袭络
将蝉衣、生甘草6克、木通3克、当归和炒赤芍以及白蒺藜12克、丹皮和炒牛蒡9克、生地和生首白鲜皮以及豨莶草15克、土茯苓30克。
中医治疗荨麻疹的七种偏方
治疗荨麻疹偏方一
金银花12克,地肤子、芥穗各9克,大黄10克,厚朴、云苓各9克,白芍10克。甘草9克。水煎服,日贝剂,分2次服。本方清热散风,适用于荨麻疹。
治疗荨麻疹偏方二
生地10克,当归12克,赤白芍各10克,首乌10克,黄芪12克,防风、芥穗、刺蒺藜、川芎各9克,甘草6克。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本方养血益气,疏风止痒,适用于血虚受风所致的荨麻疹。
治疗荨麻疹偏方三
荆芥穗10克,防风9克,金银花12克,牛蒂子10克,丹皮9克,浮萍6克,生地9克,薄荷6克,黄芩10克,蝉衣12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日1剂,早晚服。本方辛凉解毒,疏风止痒,适用于荨麻疹。
治疗荨麻疹偏方四
玉米须15克,已发酵好的酒酿l00克。将玉米须放人铝锅中,加水适量,煮20分钟后捞去玉米须,再加酒酿,煮沸食用。本方适用于荨麻疹。
治疗荨麻疹偏方五
香樟木、晚蚕砂、徐长卿、败酱草、核桃叶各30-创克,紫苏120克。将药任选一种煎水,乘热先熏后洗,每日1叫次。本方适用于荨麻疹。
治疗荨麻疹偏方六
熟地9克,当归、白芍各20克,首乌、黄芪各30克,防风、川芎各12克,甘草30克,蝉蜕10克,荆芥、白蒺藜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剂,每晚或早晚分2次服。本方出自《山东中医杂志》1989.8期,适用于顽固性荨麻疹。
治疗荨麻疹偏方七
黄芪10克,白术、防风、桂枝各9克,白芍10克,生姜6克,大枣9克,浮萍6克,白藓皮10克,荆芥穗9克,陈皮12克,甘草9克。水煎服,日1剂,早晚服。本方调和营卫,益气固表,对荨麻疹有效。
治疗过敏性荨麻疹的注意事项
1、对于患有慢性荨麻疹的病人,一定要有效的避免各种各样的吸入物,例如花粉、动物皮屑等等,避免出现过敏情况。
2、治疗荨麻疹的时候一定要积极避免出现过敏的情况,同时也应该积极的治疗原有的疾病,避免出现反反复复的情况。
3、患者一定要保持一个愉快的心情,同时避免出现诸多不良的情绪。
4、如果需要治疗慢性荨麻疹,一定要注意外在的天气变化,并且根据气温的改变来删减衣物,同时还要预防出现感冒的情况。
5、患者还应该少吃一些容易出现过敏的食物,例如鱼虾等等海鲜,同时还应该少吃一些具有刺激性的食物,例如大蒜、辣椒等等。
③ 治疗小儿荨麻疹偏方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很多家长为自己的孩子得了荨麻疹苦恼,一时间找不到治疗的方法,到处寻找方法。这里就来介绍一下 治疗小儿荨麻疹偏方 。
治疗小儿荨麻疹偏方
偏方一
组成:当归20克 黄芪30克 艾叶10克 大枣10枚 香附15克 荆芥20克 麻黄10克 细辛5克 黄芩20克 陈皮20克 沙棘果25克 党参25克
用法:此为成人剂量,儿童酌减。日服3次,每次服药量约200毫升左右。
功用:养血,祛风,止痒。
主治:荨麻疹,丘疹性荨麻疹,皮肤瘙痒症。
偏方二
组成:麻黄 连翘 荆芥 僵蚕 桑白皮 赤小豆 生甘草
用法:各味药物均予常规剂量,小儿一般用1/3~1/2成人量,麻黄生用,煎时后下,全药先用水浸泡30分钟,再煎煮3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煎出的药液混合。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主治:丘疹性荨麻疹。
加减:若风盛痒剧,风团多,要酌加祛风药如防风、钩藤、蝉脱;若湿盛疱多且大,可酌加苡仁、车前子以加强利湿之效;若热盛皮疹红赤,可酌加栀子、黄芩以长清热之能;若平素血虚,面白舌淡,脉濡细,可酌加当归、生地、白芍、丹参以益其不足;若搔破皮肤,继发感染而生脓疮、糜烂,则本方宜去麻黄、僵蚕,加蒲公英、苡仁、败酱草等,重在清热解毒。
偏方三
组成:路路通10~20克 乌梅6~10克 地龙6~10克 北防风6~10克 蝉衣3~6克 丹皮6~10克 甘草3~10克
功用:疏风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通络,透疹止痒。
主治:过敏性皮肤病风热型,症见皮损为丘疹、红斑或风团,伴有轻度发热、口渴、瘙痒等症,舌苔薄黄,脉象浮数。
加减:血虚者加当归;气虚者加党参、黄芪;有表证者加荆芥。
偏方四
组成:蛇床子50克,地夫子50克,苦参100克,白藓皮50克,虫蜕20克,荆芥50克,薄荷30克。
用法:水煎2次,合为一处,洗澡。如病变范围不大、或是症状较轻,用量可酌减。
主治:各种皮肤搔痒、湿疹、荨麻疹及过敏等。
偏方五
组成:韭草150克,甘草10克。
用法:韭菜洗净切段与甘草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弃渣取汁。每日2次,每次1剂。
主治:行气理血。主治风寒型荨麻疹,遇寒尤剧者。
小儿荨麻疹的护理
1、孩子得了麻疹如无并发症应在家中隔离。隔离时间为5天,有并发症者需延长至10天。
2、卧床休息至疹子消退、症状消失。为了使病儿休息好,应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休养环境。居室要安静、空气要新鲜湿润,经常要开窗通风,但要避免穿堂风,不要让冷风直接吹到病儿身上,要避免强烈光线刺激病儿的眼睛,窗户拉上窗帘,灯泡用灯罩罩住。给病儿穿衣盖被要适当,穿盖过多,捂得全身是汗,见风反而容易感冒着凉,而引起肺炎。
3、食物给以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多喝水或热汤,这样不但有利于将身体内的毒素排出,利于退热,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使皮疹容易发透。疹子消退,进入恢复期,及时添加营养丰富的食物。除生冷油腻的食物外,不需忌口。
4、注意病儿的皮肤、眼睛、口腔、鼻腔的清洁。麻疹病毒侵入人体后,不但使皮肤出疹子,同时还使眼结膜、口腔、鼻腔粘膜产生分泌物,这些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毒,如不及时清洗,分泌物长时间地刺激皮肤粘膜,使这些部位的抵抗力下降,给病毒继续入侵和其他致病菌的生长繁殖创造了条件。因此,做好病儿皮肤粘膜的清洁卫生是十分重要的。
5、高热的护理。麻疹病儿如果没有并发症,发热不超过39℃,不必采用退热措施,发热在39℃以上的,需采取一些退热措施,如按医生的指导吃少量阿斯匹林,忌冷敷及酒精浴。
6、注意观察病情,及早发现并发症。麻疹的并发症多而且比较严重。常见的并发症有肺炎、喉炎、心肌炎及脑炎等。
精彩推荐:
新生儿大便
新生儿黄疸怎么办
湿疹最佳治疗方法
新生儿哭闹不睡觉
母乳喂养多久最好
④ 荨麻疹中药配方
中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一种副作用非常小的治疗方法,历史悠久,治疗传统,荨麻疹是一种皮肤病,也可以用中药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治疗配方是比较多的,除了外敷,还可以选择内服的中药方。
1.防风、荆芥、蝉蜕各10克,地肤子、赤芍、生地、黄芩、苦参、白茅根、牛蒡子各15克,生石膏(先煎)20克,生甘草6克。常规水煎服,每日一剂,日服两次。适用于风团红色,遇热加剧,遇冷减轻者。
2.麻黄、陈皮各6克,桂枝、蚕砂各10克,白芍、泽兰、白鲜皮、地肤子各15克,黄芪20克。常规水煎服,每日一剂,日服两次。适用于风团白色,遇冷或吹风加剧,得暖可缓解者。
3.薄荷(后下)、生大黄(后下)各6克,防风、荆芥、蝉蜕各10克,黄芩、厚朴、枳壳、当归、茵陈、九香虫各15克,生石膏(先煎)20克,生甘草6克。常规水煎服,每日一剂,日服两次。适用于出风团伴有腹痛、腹泻者。
4.当归、白芍、白术、防风、白鲜皮各10克,僵蚕、山萸肉、刺蒺藜、乌梢蛇各15克,煅龙骨(先煎)、煅牡蛎(先煎),黄芪、党参各20克。常规水煎服,每日一剂,日服两次。适用于出风团反复发作,气血亏虚者。
⑤ 治疗小儿荨麻疹偏方
小儿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皮肤病,给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许多家长在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案时,可能会考虑使用一些民间偏方。以下是一些治疗小儿荨麻疹的偏方介绍:
**偏方一:**
- 组成:当归、黄芪、艾叶、大枣、香附、荆芥、麻黄、细辛、黄芩、陈皮、沙棘果、党参等。
- 用法:成人剂量,儿童根据年龄适当减少。每日三次,每次约200毫升。
- 功用:养血、祛风、止痒。
- 主治:荨麻疹、丘疹性荨麻疹、皮肤瘙痒症。
**偏方二:**
- 组成:麻黄、连翘、荆芥、僵蚕、桑白皮、赤小豆、生甘草。
- 用法:根据小儿年龄调整剂量,一般为成人量的1/3至1/2。每剂煎两次,混合后分早晚两次服用。
- 主治:丘疹性荨麻疹。
- 加减:根据症状风团、皮疹、瘙痒等,适当增加防风、钩藤、蝉蜕等祛风药物;湿盛加苡仁、车前子;热盛加栀子、黄芩;血虚加当归、生地、白芍、丹参;感染加蒲公英、苡仁、败酱草。
**偏方三:**
- 组成:路路通、乌梅、地龙、北防风、蝉衣、丹皮、甘草等。
- 功用:疏风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通络,透疹止痒。
- 主治:过敏性皮肤病风热型,如皮损为丘疹、红斑或风团,伴有发热、口渴、瘙痒等症状。
- 加减:血虚加当归;气虚加党参、黄芪;表证加荆芥。
**偏方四:**
- 组成:蛇床子、地夫子、苦参、白藓皮、虫蜕、荆芥、薄荷等。
- 用法:水煎后洗澡,根据症状严重程度调整用量。
- 主治:皮肤搔痒、湿疹、荨麻疹及过敏等。
**偏方五:**
- 组成:韭草、甘草。
- 用法:韭菜与甘草同煮,弃渣取汁。每日两次,每次一剂。
- 主治:风寒型荨麻疹,遇寒加重者。
小儿荨麻疹的护理措施包括:
1. 确保孩子在家中隔离,无并发症者隔离5天,有并发症者延长至10天。
2. 病儿应卧床休息至皮疹消退。
3. 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多饮水或热汤。
4. 保持病儿皮肤、眼睛、口腔、鼻腔清洁。
5. 注意高热时的护理,适当采取退热措施。
6. 观察病情,及早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荨麻疹的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家长不应随意给孩子使用药物,尤其是未经验证的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