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荨麻疹拼音
荨麻疹的读音是:xún má zhěn。
荨麻疹的拼音为xún má zhěn,词性为名词,荨为上下结构,麻为半包围结构,疹也是半包围结构,病名,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
详细解释
荨
一种过敏性皮疹,俗称“风疹疙瘩”。
麻
1、草本植物,种类很多,有“大麻”、“苎麻”、“苘麻”、“亚麻”等。茎皮纤维通常亦称“麻”,可制绳索、织布:麻布、麻衣、麻袋、麻绳、麻纺。
2、指“芝麻”:麻酱、麻油。
3、像腿、臂被压后的那种不舒服的感觉:脚麻了。
4、感觉不灵,或丧失感觉,引申为思想不敏锐:麻痹、麻醉、麻木不仁。
5、面部痘瘢,引申指物体表面粗糙:麻子。
6、带细碎斑点的:麻雀、麻蝇。
7、喻纷乱:麻乱、麻沸。
8、姓。
疹
名词,病人皮肤上起很多的小疙瘩;通常是红色的。
与荨麻疹相关的词语:
荨麻、麻疹、荨麻疹、上荨、风疹、羸疹、瘾疹、素疹、出疹、疮疹、积疹、疾疹、瘟疹、灾疹、痒疹。
与荨麻疹相关的成语:
密密麻麻、愁绪如麻、骨软筋麻、麻痹大意、麻姑献寿、头皮发麻、蓬赖麻直、纷乱如麻、皂丝麻线、如麻似粟、粉零麻碎、鸡犬桑麻、快刀斩麻、拖麻拽布、油渍麻花。
Ⅱ 为什么荨麻念(qian),而荨麻疹要念(xun)
“荨”以前是念qian的,但是有太多人认为它是从艹音寻的字,所以错念,以后就约定俗成了。就像姓“盖”(gě)的,有的自己都念“gài”了。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释例》(语文出版社,1997年)有这么一段话:
荨
(一)qián(文)~麻
(二)xún(语)~麻疹
1963年的《普通话异读词三次审音总表初稿》审“荨麻”一词,定“荨”qián音,并注:“也作‘艹燅麻’。”“荨,不取xún音。”此字审议中颇有争议。据云西北地方有这种植物,人如触之,皮肤刺痒,起疹。当地人也称“火麻”。
皮肤病“荨麻疹”即因此得名………《审音表·订本》(指1985年公布的《普通话异读词三次审音表》)采取变通办法,因“荨麻”是自古即有之物,用“文读”qián音;“荨麻疹”是现代病名,用“白读(语音)”xún,以适应现代大多数人的念法。
(2)拼音荨麻疹扩展阅读:
古代有专门的书籍对汉字的读音进行标识,这种标识法称之为反切。用前一个字“切”剩的声母和后一个字“切”剩的韵母组成发音。比如“寻”是徐林切,徐心切。就是用“徐”的声母 x 和“林/心”的韵母 in ,组合成 xin 为“寻”的发音。
xin 这发音不是“寻”的今天发音,这是因为今天普通话的“寻”和古代汉语发音不同。而且,“寻”在古代也不读xin,因为作为反切的“徐、林、心”古代发音也和今天普通话发音不同。
所以要研究古汉语发音,个人认为就应当从保留相应时间段古汉语发音最多的地方语言入手(这里主要是考虑宋明的古汉语发音),不能用今天的普通话来做基准研究古汉语发音。
Ⅲ 荨麻疹的“荨”字的读音应该是怎么读的呀
读音:[ xú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