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荨麻疹肌肉痛了4天
扩展阅读
急性荨麻疹应注意那些 2025-04-16 17:11:44
水痘发烧豆瓣 2025-04-16 17:03:00
小儿疱疹性咽颊炎症状 2025-04-16 16:50:16

荨麻疹肌肉痛了4天

发布时间: 2025-04-09 10:54:33

1. 荨麻疹的治疗方法 荨麻疹的预防

荨麻疹的治疗方法 荨麻疹的预防

外文名: Urticaria

别名: 风疹,风团

所属科室: 皮肤性病科

发病部位: 皮肤

荨麻疹概述: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通常在2~24小时内消退,但反复发生新的皮疹。病程迁延数日至数月。临床上较为常见。

临床症状

1、急性荨麻疹。急性荨麻疹常是急性发作,全身瘙痒、风团、皮疹,可伴高烧,严重者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病程1~2周内自然痊愈应积极治疗。

2、慢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找不到病因的疾病,患者常不定时地在身上、脸上或四肢发出一块块红肿且很痒的皮疹块,常常越抓越痒,越抓越肿。发作次数从每天数次到数天一次不等。病情轻重与发病情况也可因人而异,有很大差异。

3、胆碱能性荨麻疹属于人们常说的风疹块的一种。多发生于青年期,当受热、精神紧张、摄入热的食物或饮料,或在运动后,体温略增,增热的血流刺激大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胆碱能性神经并释放乙酰胆碱。当停止运动或平静以后,症状即可消退,严重的话,症状完全消退可能要经过数月或数年不等。

4、寒冷性荨麻疹。人体暴露在冷环境中引起的过敏反应,常在浸入冷水或接触寒冷物质的部位发生水肿和风团,多见于面部、手部,也可累及其他部位,自觉瘙痒,有的还有头痛、皮肤潮红、低血压等全身症状,严重者可发生休克。

5、丘疹性荨麻疹。丘疹性荨麻疹是一种好发于婴儿及儿童的瘙痒性皮肤病。皮损常为圆形或梭形之风疹块样损害,顶端可有针头到豆大之水疱,散在或成簇分布。好发于四肢伸侧,躯干及臀部。一般经过数天到1周余皮损可自行消退,留暂时性色素沉着斑。皮损常亦可陆续分批出现,持续一段时间。本病瘙痒剧烈,可因反复搔抓而引起脓皮病等。

6、蛋白胨性荨麻疹。一次食量过多(过食猪肉和海鲜),同时精神激动和大量饮酒时,蛋白胨可以通过肠粘膜吸收入血而致病,出现皮肤充血发红、风团,伴头痛、乏力。

7、日光性荨麻疹。主要表现为皮肤暴露于日光数秒至数分钟后,局部迅速出现瘙痒、红斑及风团、血管性水肿,持续1~2小时。以女性多发。

8、皮肤划痕症。亦称人工性荨麻疹。用手搔抓或用钝器划过皮肤后,沿划痕发生条状隆起,伴有瘙痒,不久消退。可单独发生或与荨麻疹伴发。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常无明显的发病原因,也可由药物(特别是青霉素)引起。

9、压迫性荨麻疹。皮肤在受到较重和较持久压迫4~6小时后发生,受压局部发生弥漫性境界不清的水肿性疼痛斑块,累及皮肤及皮肤组织。易发生于掌、跖和臀部,通常持续8~12小时。有时可伴畏寒、头痛关节痛、全身不适等。发病机理与激肽有关。

引发病因

1、食物。以鱼、虾、蟹、蛋类最常见。其次某种香料调味品亦可引起。

2、药物。青霉素、磺胺类、痢特灵、血清疫苗等,常通过免疫机制引发荨麻疹。而阿司匹林、吗啡、阿托品、维生素B1等药物为组胺释放物,能直接使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引发荨麻疹。

3、感染。包括病毒(如上感病毒、肝炎病毒)、细菌(如金葡萄)、真菌和寄生虫(如蛔虫等)。

4、动植物。如昆虫叮咬或吸入花粉、羽毛、皮屑等。

5、物理因素。如冷热、日光、摩擦和压力等都可引起。此外,胃肠疾病,代谢障碍,内分泌障碍和精神因素亦可引起。

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1)抗组胺药物:抗组胺药物是治疗各种荨麻疹病人的重要药物,可以控制大多数病人症状,抗组织胺药物虽不能直接对抗或中和组织胺,不能阻止组织胺的释放,但对组织胺有争夺作用,可迅速抑制风团的产生。抗组织胺药有各种副作用,最好选用副作用较少者。

2)拟交感神经药物:主要用于严重的急性荨麻疹,特别是有喉头水肿及过敏性休克的患者。肾上腺素常用1:1000的浓度0.5-1.0ml皮下注射。高血压患者应慎用。

3)抗乙酰胆碱药:常用阿托品、普鲁本辛和莨菪碱。主要是缓解患者腹痛等胃肠道症状。

2、非药物治疗

1)自血疗法:可分为全血及溶血两种。全血疗法是从患者静脉内抽血即刻注射于臀部肌肉内,每周2-3次,首次为5ml,无不良反应,以后改为每天10ml,10次为一个疗程。溶血疗法是抽取静脉血5ml后加入5ml注射水,轻摇混匀使溶血,经2-3分钟后注入臀部肌肉中。

2)血浆交换疗法:血液中的细胞成分和血浆浓度不同,通过离心可分离血浆,并对血浆进行交换,祛除血浆中某些与发病有关的物质,从而减轻症状或缓解病情。但由于条件要求高,并有一定的不良反应,故使用受限。

3、预后情况

大部分患者可自行缓解。

诊断鉴别

本病根据临床上出现风团样皮疹,即可确诊。诊断一般不困难,但引起荨麻疹的原因比较复杂,确定引起荨麻疹的原因常很困难,因此,必须通过详细采取病史,详细体格检查,以及有关的实验室检查,尽可能的明确荨麻疹的原因。

1、婴儿湿疹。发生于婴儿期的具有湿疹特点皮肤损害婴儿湿疹可包括婴儿异位性皮炎但异位性皮炎不能等同或取代婴儿湿疹婴儿湿疹包括婴儿接触性皮炎;脂溢性和擦烂性婴儿湿疹;婴儿异位性皮炎。

2、血管性水肿。慢性复发性真皮深层及皮下组织的大片局部性水肿病因及发病机制与荨麻疹相同只是血浆是从真皮深部或皮下组织的小血管内皮细胞间隙中渗出而进入到周围疏松组织内而引起。

3、胃肠炎及某些急腹症。荨麻疹有时候可表现为腹痛,病因可能是胃肠粘膜充血水肿,类似于急性胃肠炎或其他急腹症。

饮食方面

日常护理

1.保持整洁、安静,温湿度适宜,空气清新的生活环境。 2.多饮水,促进致敏物质排泄。 3.避免用力搔抓致使皮肤破损,防止感染;患儿应戴棉质手套,夜间加以约束。 4.避免用肥皂、热水洗澡.忌用手搔抓及摩擦;避免穿着粗、纤衣裤;内衣宜选宽松柔软棉质品。 5.避免冷热环境刺激、情绪激动、剧烈运动。

饮食调理

饮食宜清淡、富有营养的易消化食物,多食蔬菜、水果。有明确食物过敏源的患者.应避免食用此类食物。腹痛者避免食用粗糙、带壳及硬的食物.以免加重腹痛及引起上消化道出血。腹泻者不宜食用纤维素含量较多及润肠通便的食物如芹菜、香蕉等,饮食应温热,避免油腻、生冷食物。忌食辛辣腥发食物,如牛肉、羊肉、鸡肉、海鲜、香菜、韭菜、生姜、蒜、葱、蛋类、菌类等食物,禁饮浓茶、酒类等。

荨麻疹的预防

因本病症状多轻,一般预后良好,故似不需要特别预防,但先天性风疹危害大,可造成死胎、早产或多种先天畸形,因此预防应着重在先天性风疹。

1.隔离检疫 病人应隔离至出疹后5天。但本病症状轻微,隐性感染者多,故易被忽略,不易做到全部隔离。一般接触者可不进行检疫,但妊娠期,特别妊娠早期的孕妇在风疹流行期间应尽量避免接触风疹患者。

2.自动免疫 国际上经过10余年来广泛应用风疹减毒活疫苗,均证明为安全有效,接种后抗体阳转率在95%以上,接种后仅极个别有短期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及关节肿痛等反应,免疫后抗体持久性大多可维持在7年以上。接种对象方面不同国家尚不统一,例如美国主张1岁至青春期的青少年,特别是幼儿园和小学中的儿童为主要免疫对象,因为小儿风疹发病率最多,且可传给孕妇等成人。

青春期及成年妇女,也应接种,接种后先天性风疹已明显减少。尽管目前关于风疹疫苗病毒株对人体、胎儿的影响了解得不够,但活疫苗的弱病毒确能通过胎盘感染胎儿畸形,因此孕妇不宜接受此类活疫苗。风疹疫苗早已与麻疹、腮腺炎疫苗联合使用。我国有些地方如上海、武汉、山东早已能制备风疹减毒活疫苗,均可产生较高的抗体阳性率。上海已开始使用风疹减毒活疫苗并将逐步纳入计划免疫执行,重点免疫对象中除小儿外还包括婚前育龄妇女,含高、初中毕业班女生。有关风疹疫苗的保护效果、维持时间等研究还在不断深入。

2. 荨麻疹都有哪些症状

荨麻疹有很多症状,比方说红斑,皮肤瘙痒,肿胀,而且还会出现关节疼的现象。荨麻疹是日常生活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皮肤病,很多人又把荨麻疹叫做风疙瘩或风疹。荨麻疹虽然不是一种致命的疾病,但是他发作起来也是非常难受的,也会给患者带来很多的痛苦和不适。因为荨麻疹在发作起来会非常的痒,而且还会有红肿胀痛的感觉。

荨麻疹的发作和日常的饮食和生活结构也是有很大的关系的,所以大家在生活当中一定要注意,不要吃一些容易导致过敏的刺激性食物,在生活方面也要保持干爽,健康,干净,要勤洗澡,勤换衣服。平常也要保持健康的作息习惯,不要熬夜,早睡早起,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3. 荨麻疹怎样缓解啊

荨麻疹可以通过食物调理,配合药物治疗进行改善,由于个体存在较大差异,对于荨麻疹的治疗方式也会有所不同,但经过正规的治疗后基本可以根除。

荨麻疹是发生于皮肤黏膜的局限性水肿,皮肤部位可出现大小不同的团块,并伴有瘙痒和皮下血管水肿的情况,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荨麻疹一般与食物过敏、药物过敏、致病微生物感染、自身免疫缺陷、甲状腺疾病、精神因素影响、身体过度劳累等因素有关,部分人群还可能在受到皮肤摩擦、压力、环境变化、太阳照射等因素后出现荨麻疹。荨麻疹患者应注意远离过敏原,以免对皮肤产生刺激。荨麻疹处于急性期时,患者可以选择遵医嘱肌肉注射普鲁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或者静脉应用注射用地塞米松磷酸钠、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等糖皮质激素,还可使用葡萄糖注射液、乳酸钠林格注射液、注射用氨茶碱等静脉注射药物,快速补充血容量。同时可在医生建议下选择盐酸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定片、阿伐斯汀胶囊、盐酸奥洛他定片、苯磺贝他斯汀片等药物治疗。特殊类型的荨麻疹,患者可遵医嘱口服富马酸酮替芬片、盐酸多塞平片、达那唑胶囊、孟鲁司特钠片等药物治疗,一般通过治疗均可达到治断根的目的。

由于个体存在差异,对于荨麻疹的根治不存在最快、最有效的治疗方式,应到医院的皮肤科就诊,通过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明确,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医生的建议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妊娠期、哺乳期妇女及儿童的治疗,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治疗,避免擅自滥用药物,以免给身体造成严重伤害。

提示:有来医生提供内容支持,不能代替面诊

4. 荨麻疹如何治疗

治疗荨麻疹,具体方法如下:

1、尽量寻找引起荨麻疹的过敏原并加以避免,比如饮食要清淡,不要吃一些鱼、虾类的海鲜等容易致敏的食物。

2、环境当中的某些过敏因素,比如尘螨、花粉等也要注意避免。

3、一般使用抗组胺药物来治疗荨麻疹,常见的包括氯雷他定、依巴斯汀、盐酸西替利嗪等等,都有比较好的控制荨麻疹、红斑、风团瘙痒症状的作用。

4、局部皮疹可以外用炉甘石洗剂或者做蔽猛冷敷,这样可以减轻局部的红肿、瘙痒症状。

5、如果比较急、比较重,可以加肌肉注射扑尔敏、苯海拉明等进行治疗。

6、如果出现一些比较严重的合并症状,比如出现了消化道、呼吸道症状,甚至是心血管的症状,比如引起呼吸困难、喉头水肿、血压下降、过敏性休克等等,就要及时转当地医院救治,避免产生严重的后果。荨麻疹是由于过敏因素而引起的皮肤疾病。临床表现为皮肤表面出现大小不等的风团,此起彼消,反复发作。如果病史超过六周,就变成慢性荨麻疹,治疗上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一、抗组织胺类药物。无论急性还是慢性荨麻疹,都要口服抗组织胺类药物,比如氯雷他定片、盐酸左旋西替利嗪片、盐酸依匹斯汀片等;

二、皮质类固醇脊樱激素。急性荨麻疹,如果病情比较重就要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

三、抗生素。部分荨麻疹病人由于感染引起,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四、外用药物。外用炉甘石洗剂、糠酸莫米松乳膏、丁苯羟酸乳膏等;

五、其他药物。如果常规药物治疗不好,可以使用沙利度胺、宏野桥硫酸羟氯喹、雷公藤等药物进行治疗。

5. 荨麻疹怎么治疗

起荨麻疹,先是寻找引起荨麻疹的原因,积极的加以避免或者去除。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常常是由于食物、药物,还有环境当中的一些飘浮物、吸入物等过敏所引起。出现荨麻疹之后,要保证饮食清淡,注意环境清洁、卫生,避免过敏物质的接触。

通常可以使用抗过敏、止痒的药物来进行治疗,包括内服的抗组胺药物,比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都有效果。局部可以外用炉甘石洗剂等对症止陪戚卖痒,也可以局部做冷敷,减轻瘙痒症状。荨麻疹症状比较重,可以考虑肌肉注芦逗射扑尔敏、苯海拉明等治疗。也可以静脉输注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地塞米松等治疗,加强抗过敏的作用。如果出现了呼吸困难、过仔键敏性休克,一定要及时到当地医院进行救治。

6. 我妈妈前几天起了荨麻疹后,现在手掌酸胀疼,非常疼痛!急!!!!

荨麻疹,其实很好医,只是很难断根.你妈这种不是风湿,是荨麻疹引起的,打这三种针水:地米一支,扑尔敏一支,维丁胶性钙一支,一天一次,打上三天就会好了.

7. 急性荨麻疹的治疗方法

急性荨麻疹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去除病因:首先,应尽可能找出并去除引发急性荨麻疹的病因,如食物、药物、感染等。

  2. 抗过敏治疗

    • 系统药物治疗首选镇静作用较轻的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
    • 辅以维生素C或钙剂,以降低血管的通透性,与抗组胺药有协同作用。
  3. 对症治疗

    • 如伴有腹痛,可给予解痉类药物,如山莨菪碱或阿托品等。
    • 外用炉甘石洗剂外擦,辅助止痒治疗。
  4. 特殊情况处理

    • 对于脓毒血症或败血症引起的急性荨麻疹,应立即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并处理感染病灶。
    • 病情严重伴有休克、喉头水肿及呼吸困难者,应立即进行抢救,包括使用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进行肌肉注射,必要时进行气管切开、心肺复苏等措施。

综上所述,急性荨麻疹的治疗需综合考虑去除病因、抗过敏、对症治疗及特殊情况处理等多方面因素,以确保患者安全有效地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