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腰带蛇”是什么病 真有那么可怕
最近,姜女士的腰间出现一些红斑。她听说如果这样的红斑绕腰间一圈,人就会死亡。她吓得赶忙到医院检查。经医生确认,姜女士的红斑只是衣物对皮肤造成的过敏现象。而姜女士听说的则是温州当地俗称的“腰带蛇”,即腰上皮肤出现红斑,并伴有针刺的疼痛感。据说这种红斑绕腰间一圈后,患者就会死亡。究竟这种红斑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真的会像传言那般可怕吗? 医生介绍,“腰带蛇”其实就是带状疱疹,也是门诊中较常见的一种病,常在人体抵抗力下降后发病,老人和工作疲劳、生活紧张的人群比较易发。这种带状疱疹一般只发在单侧,不会缠绕整个腰间,常出现在肋肩神经和三叉神经区域附近。病毒性疱疹患者通常会出现单侧疼痛、针刺感、皮肤灼烧感、阵发性神经疼痛等症状。由于发病头几天只感觉疼痛,无其它症状,很容易引起误诊。不过随着医生经验的积累,内科医生遇到此类患者,会要求病人去皮肤科就诊。如果真的因为出现疱疹而死亡的人,其死亡原因应该是原发性疾病即原有的基础病引起的。 “腰带蛇”的治疗有很多传统方法,比如外敷草药等。季禾子医生强调,现在中药外敷,只是将表面的症状隐去,还是会留下后遗痛的,只能治标并不能治本。而西药可以对症下药,会减轻神经损害,缩短病症疼痛时间,且见效快,后遗痛少。 最近门诊带状疱疹患者增多,医生提醒患者要注意早期治疗。带状疱疹发病初期,患者一般先有轻度发热、疲倦乏力、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症状,然后出现单侧局部红斑、轻痒或灼伤感或灼痛等,也有无症状即发者。一般发病三天内就诊,进行抗病毒、对症抗炎、镇痛治疗,容易痊愈,且神经疼痛的后遗症发生的机会也很少。因发病的年龄和抵抗力的不同,一般10~15天可治愈,不会传染,并终身免疫。因此及早发现并治疗该病非常重要,若早期治疗不当,可能留下顽固难治的神经疼痛后遗症。
B. 什么叫蛇缠腰病
蛇缠腰病,医学上称为带状疱疹,常表现为腰部或肩下部一圈出现小红疙瘩,一般数量在4-5个左右。如果未能及时发现,这些红疙瘩会逐渐增多,形成一圈。触碰时,患者可能感到疼痛,但也有部分人感觉不明显。若治疗不及时,红疙瘩会遍布一圈,这不仅严重影响外观,还可能威胁到生命。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这种病毒也是导致水痘的元凶。病毒在初次感染后,会潜伏在神经节中,当身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可能重新活跃,引发带状疱疹。因此,加强免疫力,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对于预防带状疱疹至关重要。
出现症状时,及时就医是非常必要的。医生通常会开一些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以减轻症状和加速恢复。此外,局部治疗也很重要,如使用抗炎药膏或冷敷,可以缓解疼痛和瘙痒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避免抓挠,以免引起继发感染。
值得注意的是,带状疱疹患者应避免接触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如孕妇、新生儿和免疫力低下的患者。这有助于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带状疱疹虽然会引起不适,但通过合理的治疗和护理,大部分患者都能得到有效缓解。因此,一旦发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C. 泡疹是什么症状图片
疱疹是一种由疱疹病毒所引起的病毒性皮肤病。得了疱疹将有如下的危回害:
1、发疹前数日往往有答发热、乏力、食欲不振、局部淋巴结肿大,患处感觉过敏或神经痛,但疱疹病毒感染症状亦可无前驱症状。疱疹病毒感染症状在皮损表现为局部皮肤潮红,继而疱疹病毒感染症状出现簇集性粟粒大小丘疹,迅速变为水疱,疱液澄清,疱壁紧张发亮,周围有红晕。
2、疱疹病毒感染症状在皮损沿一侧皮神经分布,排列成带状,各簇水疱群之间皮肤正常。皮损一般不超过正中线。
3、神经痛为疱疹的症状特征之一,疱疹病毒感染症状可在发疹前或伴随皮疹出现。儿童患者往往较轻或无痛,老年患者则疼痛剧烈,疱疹病毒感染症状且常于损害消退后遗留长时间的神经痛。
4、疱疹发病迅速,疱疹病毒感染症状病情急剧,全程约2周。疱疹治愈后可留有暂时性色素沉着,若无继发感染一般不留疤痕。
D. 图说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中老年人及体弱人群容易罹患的一种疼痛性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容易进展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在这里,我通过一些图片,以期给大家带来对于这种疾病比较直观的印象,做好预防工作。
这是比较典型的带状疱疹,成簇性的,透亮的,呈带状分布。
乍一看,还以为是拔火罐留下来的印记呢。
这是胸背部的带状疱疹。大家一般会有个误区,认为带状疱疹出现的越多,病情就约严重。实际上,带状疱疹出现的多少和你病情的严重并不是成正比关系的。
在头面部也容易出现带状疱疹,往往侵犯的是三叉神经第一分支――眼神经的分布区域。
肩背部的带状疱疹往往在早期会被认为是肩周炎。
腰背部的带状疱疹,往往早期会被认为是腰肌劳损等腰腿痛等常见的原因。
这是在高倍电镜下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原型。
E. 带状疱疹潜伏期多久
带状疱疹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皮肤疾病,这种疾病会对健康造成很多不利的影响,需要及时治疗,并且做好护理工作,那么带状疱疹潜伏期多久?带状疱疹潜伏期多长?带状疱疹的潜伏期根据体质不同而不固定,下面就来详细了解具体内容吧。
1、什么是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可爱染性皮肤病。对此病毒无免疫力的儿童被感染后,发生水痘。部分患者被感染后成为带病毒者而不发生症状,这属于带状疱疹的潜伏期。
2、带状疱疹有潜伏期吗
有,带状疱疹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
3、带状疱疹潜伏期多久
潜伏期时间不确定,一般来说3-20天不等。
带状疱疹的的潜伏期时间并不固定,这是因为感染带状疱疹病毒后寄存于脊髓的神经中,生理上并不会有任何的症状,只有当身体出现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时时,带状疱疹病毒就开始迅速繁殖诱发疾病。
4、带状疱疹潜伏期的症状
带状疱疹通常会潜伏在头面部、颈肩部、胸背部、腰部、下肢以及内脏,一般来说在潜伏期时间里,患者除了出现轻微的疼痛并没有其它表现。
5、带状疱疹潜伏期的鉴别
1、颈肩部的带状疱疹潜伏期疼痛很像颈椎病发作,疼痛由颈部开始可沿上肢一直延伸到手掌、手指。严重时手掌、手指肿胀、活动受限,但多数没有麻木。
2、如果是胸背部疱疹,患者在潜伏期疼痛很可能去急诊、心内科、呼吸科、胸外科就诊做相关检查,比如心电图、胸部CT、B超、血尿常规等。
3、腰背部的带状疱疹的潜伏期疼痛容易被怀疑是骨关节疾病,比如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坐骨神经痛等。
4、比较严重的是内脏疱疹,如果疱疹涉及到肠壁,患者会发生胀气、便秘,或者在原有便秘的基础上加重,甚至个别患者还因此做肠梗阻手术。
6、如何预防带状疱疹
①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老年人应坚持适当的户外活动或参加体育运动,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历御疾病的能力。
②预防感染。感染是诱发本病的原因之一。老年患者应预防各种疾病的感染,尤其是在看秋季节,寒暖交替,要适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寒引起上呼吸眉感染。此外,口腔、鼻腔的炎症应积极给予治疗。
③防止外伤。外伤易降低机体的抗病能力,容易导致本病的发生。因此老年患者应注意避免发生外伤。
④避免接触毒性物质。尽呈避免接触化学品及毒性药物,以防伤害皮肤,影响身体健康,降低机体抵抗力。
⑤增进营养。老年人应注意饮食的营养,多食豆制品,鱼、蛋、瘦肉等富自蛋白质的宝物及新鲜的瓜果蔬菜,使体格健壮,预防发生与本病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疾病。
F. 看图识病皮肤科
看图识病皮肤科
看图识病皮肤科,皮肤病的种类是非常多的,人们总是会被各种皮肤病困扰,随着夏天的温度和湿度很适合细菌生长,因此正是各类皮肤病致病菌大量繁殖的季节,以下分享看图识病皮肤科。
看图识病皮肤科1
银屑病图片及症状
鳞片状,银色的皮肤斑块
通常位于头皮,肘部,膝盖
可能发痒或无症状
狼疮图片及症状
狼疮
症状包括疲劳,头痛,发烧,关节肿胀或疼痛
鳞片状,盘状皮疹,不痒或疼痛
鳞片状红色斑块,最常见于肩部,前臂,颈部,避免阳光
蝴蝶疹是狼疮的典型症状,在阳光下恶化
接触性皮炎图片及症状
接触性皮炎
接触过敏原后数小时至数天出现
皮疹有明显的边界,出现在皮肤接触刺激物的地方
皮肤发痒,发红,鳞片
渗液或变硬的水泡
白癜风图片及症状
白癜风
使皮肤失去颜色而变色
仅在可能合并在一起的几个小区域中失去肤色
身体一侧的色素沉着
头皮和/或面部毛发过早变灰
癣图片及症状
癣
圆形鳞片状皮疹,边缘凸起
癣中间的皮肤看起来清晰健康,边缘可能向外扩散
发痒
粉刺图片及症状
粉刺
通常位于面部,颈部,肩部,胸部和背部
在皮肤上凸起,由黑头,白头,丘疹或疼痛的囊肿组成
如果不治疗,可能会留下疤痕或使皮肤变黑
黄褐斑图片及症状
黄褐斑
常见的皮肤病会导致脸部出现黑斑
常见于孕妇(黄褐斑)和肤色较深
没有其他症状超过皮肤变色
可能会在一年内自行消失或成为永久的
唇疱疹图片及症状
唇疱疹
嘴唇和嘴唇附近出现红色,疼痛,充满液体的水疱
疼痛出现之前,发病区域发麻或灼热
可能有低烧,身体疼痛和淋巴结肿大
起泡图片及症状
起泡
皮肤上有水样充满液体的泡
通常在1厘米左右,可能单个出现也可能多个出现
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
看图识病皮肤科2
很多疾病都是随着天气逐渐的变暖而开始变得活跃,所以夏季会导致很多疾病的发生,但是皮肤病有些不一样,因为皮肤病包括有很多的种类,所以有些皮肤病是到了冬季才会发作严重的.,比如冻疮就是很典型的一种冬季皮肤病。
进入冬天,气温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会特别的冷,这无疑对皮肤是一种刺激,很多人的皮肤都很干燥,所以冬季皮肤病也有这样的特点就是瘙痒,特别是老年人就自诉全身或者小腿前皮肤瘙痒、干燥、鳞屑脱落,变得干燥,瘙痒难忍。
到医院皮肤科就诊,往往诊断为冬季瘙痒症或皮脂缺乏性湿疹。这些皮肤病主要体现在皮肤易瘙痒、手足会皲裂等。
鱼鳞病也是冬季特别容易出现的一种皮肤病,特别是鱼鳞病患者,到了冬天,病情会发展的比较严重,冬季皮肤病一般主要是因为干燥所引起的,如皮肤瘙痒症就是由于皮肤干燥导致的,此症无论男女老幼都可发病
但中老年者更为多见了,尤其是老年人。患者可全身到处瘙痒,白天由于外界干扰,尚可分心而无暇顾及,一到晚间,瘙痒难忍,全身似有蚂蚁在爬,无法忍受。
看图识病皮肤科3
1、接触性皮炎
(一)发病前均有过敏物质或刺激物接触史,一般发病急,皮损发生在接触部位。
(二)皮损的轻重与致敏物或刺激物质的强弱、作用时间的长短、接触面积大小以及机体的敏感性有关。轻者局部仅有充血,境界清楚的淡红或鲜红色斑;
重者可出现丘疹、水疱、大疱糜烂渗出等损害;刺激性强烈者可致皮肤坏死或溃疡;机体高度敏感时,可泛发全身。除瘙痒疼痛外,少数患者可有恶寒、发热、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药物治疗
口服药:抗组织胺药类:皿治林、氯雷他定、西替利嗪、荨麻疹丸。
外用药:丹皮酚、曲咪新软膏、艾洛松,皮炎平。
联合用药:维生素C或B族、钙剂、氨基酸软胶囊、牛初乳片。
2、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多见于青壮年,初发皮疹为红色丘疹或斑片,互相融合,上面覆有油腻状鳞屑或黄痂。眉、鼻翼、耳后见灰白色鳞屑或黄痂,基底潮红,躯干部位不规则黄红色或淡红色斑片,复以糠秕状鳞屑,严重者发展至全身而成红皮症,有时因搔抓,继发感染毛囊炎、疖肿、淋巴结炎。
药物治疗
口服药:B族维生素加甲硝唑,止痒用抗组织胺药,氯雷他定,西替利嗪。
外用药:采乐,恩肤霜。
联合用药:棉签涂抹药膏,可以口服维生素C,清理血液毒素,维生素B族,可以促进自身微循环,有效的缓解皮肤症状!
3、神经性皮炎
神经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其特点是颈、肘、膝及骶尾部出现红斑、丘疹,融合成片,表面粗糙,纹理加深,对称分布,剧烈骚痒,成年人多见。
药物治疗
口服药:抗组织胺药,氯雷他定、敏迪、西替利嗪。
外用药:丹皮酚、曲咪新软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
联合用药:B族维生素或维生素C、钙剂。
4、湿疹
湿疹多种因素引起的真皮表皮炎,红斑,丘疹,水疱,脱屑,糜烂,有色素沉着。按病程不同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
(1)急性湿疹:发病急,常呈对称分布,以头面、四肢和外阴部好发。在病程发展中,红斑、丘疹、水疱、脓疱、糜烂、结痂等各型皮疹可循序出现,但常有2-3种皮疹同时并存或在某一阶段以某型皮疹为主。常因剧烈瘙痒而经常搔抓,使病情加重。
(2)亚急性湿疹:急性湿疹炎症、症状减轻后,皮疹以丘疹、鳞屑、结痂为主,但搔抓后仍出现糜烂。
(3)慢性湿疹:多因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演变而成,亦可开始即呈现慢性炎症。患处皮肤浸润增厚,变成暗红色及色素沉着。持久不愈时,皮损纹变粗大,表现干燥而易发生皲裂。常见于小腿、手、足、肘窝、外阴、肛门等处。
药物治疗
口服药:敏迪,维生素B族,维生素C,及钙,还可以口服荨麻疹丸,中药制剂副作用小,而且中药制剂可以有整体调节的功效,有利于慢性病的有效治疗!
外用药:丹皮酚、曲咪新软膏、皮炎平,艾洛松。
5、寻常性痤疮
寻常性痤疮好发于前额、双颊、胸背、及肩部。初为粟粒大小毛囊性丘疹,日久顶端形成角栓,进而发展为脓疱,结节,感染伴有疼痛。
药物治疗
口服药:维生素B6、维胺脂、甲硝唑、锌。外用药:秋臣、维A酸、克痤隐酮凝胶。
联合用药:B族维生素、多种维生素。
6、银屑病
俗称牛皮癣。原因不名引起的慢性鳞屑型皮肤病,皮损为斑丘疹或斑片。牛皮癣的早期症状为针头或绿豆大小红色点疹,逐渐扩大,有的点疹互相隔合形成斑片。表面覆盖有干燥的银色鳞屑,轻轻刮除鳞屑,可见小片血点,这就是该病的特征。
药物治疗
口服药:氨肽素片免疫抑制剂如氨甲喋砱。
外用药:达力士。
联合用药:维生素C、钙剂、B族。
7、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民间俗称“蛇丹”、“蜘蛛疮”。簇集性水疱,边界清,带状排列,自觉疼痛,可自愈。病好发于成人,春秋季节多见。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呈显著上升。
药物治疗
口服药:抗病毒口服液、阿昔洛韦片、伐昔洛韦片、泛昔洛韦片。
外用药:阿昔洛韦乳膏、喷昔洛韦乳膏、康复新液擦拭。
联合用药:氨基酸软胶囊、营养神经口服或肌注B族维生素,甲钴胺250-500vg等。
8、手癣与足癣
手癣和足癣都是由于真菌感染手足皮肤所致的疾病。手癣俗称“鹅掌风”,足癣俗称“脚气”。虽然引起手足癣的真菌种类较多,但绝大多数为皮肤癣菌所致。
脚癣的分型
一、浸渍糜烂型脚气
浸渍糜烂型脚气浸渍糜烂型脚气有哪些症状?浸渍糜烂型脚气主要表现为第三和第四趾间,也有波及全趾间皮肤,部分趾间皮肤皲裂,有时露出红色糜烂面,有臭味,可引起丹毒、癣菌病等合并症。
趾间糜烂、角质层浸渍发白是浸渍糜烂型脚气最显著的特点,多见于脚部多汗或经常穿透气性差的雨鞋、胶鞋的人。
药物治疗
口服药: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酮康唑。
外用药:硝酸益康唑喷雾剂、足光散、脚癣一次净、特比奈芬气雾剂。
联合用药:B族维生素、多种维生素、螺旋藻。
二、水疱型脚气
水疱型脚气水疱型脚气的症状为水疱壁不易被穿破,周围皮肤无红晕。如果不继发细菌感染,数天后疱液可自行吸收。水疱破裂后形成环状脱屑,皮损继续向四周扩大。如果继发细菌感染,则疱周出现红晕,疱液化脓变浑浊,疱壁溃破后局部出现糜烂或肿胀。
此时,如果用药不当炎症得不到及时控制,容易引起淋巴管炎等一些脚气的并发症。水疱型脚气往往剧痒难忍,有时需将水疱抓破才能缓解。
药物治疗
口服药: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酮康唑。
外用药:硝酸益康唑喷雾剂、足光散、脚癣一次净、特比奈芬气雾剂。
联合用药:B族维生素、多种维生素、蛋白质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