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慢性荨麻疹该吃什么药
在治疗慢性荨麻疹时,中医提供了多种方案,其中一些偏方值得参考。蝉萍汤,以蝉衣、浮萍等为主要成分,每日一剂,水煎服,连续五天为一个疗程,适用于风热型荨麻疹。通泄疏风汤则采用生大黄、荆芥等药材,每日一剂,连续七天为一个疗程,适用于胃肠实热型荨麻疹。黄地五虫汤主要由黄芪、地龙等组成,每日一剂,一个月为一个疗程,适用于顽固性荨麻疹。养血祛风止痒汤含生地、当归等,每日一剂,适用于荨麻疹伴血虚风燥的情况。消疹散则包括蝉蜕、防风等成分,每日一次外贴,适用于风湿热邪引起的荨麻疹。变通阳和汤则由麻黄、炮姜等组成,每日一剂,适用于寒冷性荨麻疹。戟芪饮主要由生黄芪、巴戟天等组成,适用于慢性荨麻疹患者。地肤白鲜汤则包含地肤子、土茯苓等,每日一剂,适用于慢性荨麻疹患者,湿热内结的情况。
在使用这些偏方时,需注意不同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例如,在使用养血祛风止痒汤时,应避免食用荤腥、辛辣和刺激性食物;在使用消疹散时,需停用其他药物,以确保疗效。此外,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这些偏方,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偏方虽有一定的疗效,但荨麻疹的治疗还需根据个体情况综合考虑,结合生活习惯、饮食、精神状态等因素,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同时,药物治疗应与生活习惯调整相结合,以增强治疗效果。
最后,建议在使用任何药物或偏方前,先咨询专业医生,了解自身情况和药物适应症,避免自行用药带来的风险。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体质,才能更好地抵御荨麻疹等疾病。
⑵ 经方半夏泻心汤治疗荨麻疹医案
25岁青年的荨麻疹困扰
这位25岁的男性患者,一年来反复遭受红色风团的困扰,瘙痒难耐。初诊时,他在外院治疗,尝试口服抗组胺药物,但疗效并不理想,症状时好时坏,寒冷环境或冷水接触会加重病情。舌象显示淡红舌,舌苔黄腻,脉搏浮弦,临床诊断为“荨麻疹”。
中药调治,舒肝理胃
针对此症,我们采用柴胡消疹饮加减方剂,旨在调理肝胃,清热祛风。其中包含了柴胡、当归、黄芩、炒枳壳、陈皮、黄连、吴茱萸、砂仁、生地黄、牡丹皮、泽泻、薏苡仁和荆芥,这一组合旨在舒缓肝胃,减轻症状。首诊后,风团有所减少,但瘙痒依然频繁,且患者自述有慢性胃肠炎,常感腹胀、排气,大便稀薄,口干苦,脉弦,显示太阴与少阳的合病症状。
四诊合参,半夏泻心汤显神效
在四诊辨证基础上,张教授确定为寒热错杂的少阳、太阴合病,遂选用半夏泻心汤进行调和肝脾、消痞散结。调整后的方剂包括姜半夏、黄芩、黄连、党参、干姜、大枣、厚朴、泽泻、薏苡仁和甘草。经过治疗,患者的风团明显减少,瘙痒减轻,胃肠不适也有所缓解,我们建议他继续服用以巩固疗效。
病因解析与中医视角
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可能导致自身免疫反应,可能与慢性荨麻疹有关。患者慢性胃肠炎的病史,暗示其可能与荨麻疹的发病存在关联。半夏泻心汤针对心下痞满的辨证,恰好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即患者寒热错杂的表现在太阴病与少阳病的交织中,通过异病同治,揭示了疾病的复杂性并找到了对症治疗之道。
综上所述,这位青年患者的荨麻疹治疗之路,体现了中医理论在辨证施治中的精妙,以及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
⑶ 桂枝汤活用治荨麻疹
荨麻疹祖国医学称为「风疹」、「瘾疹」。临床表现:突然发病始觉瘙痒,迅即出现扁平隆起风团,大小不等,形态不一,肤色潮红、发白或无变化。发无定时,持续时间长短不一,搔抓后随即起条索状疹块,消退不留痕迹。甚则剧痒。部分伴有恶心、呕吐,咽喉肿痛,甚至胸闷气憋,腹痛,腹泻等全身症状。笔者运用经方桂枝汤随证加减,治疗一荨麻疹患者,疗效颇佳。患者,女,22岁,有吹冷风后生荨麻疹病史数年。此次发疹斑块色淡红,瘙痒明显,局部有搔抓痕迹,自服氯雷他定后缓解不明显,诊其舌苔白滑,舌质淡嫩,脉沉细涩。证属营卫不和,湿郁血痹。处方: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6克,生姜6克,大枣15克,蛇床子20克,土茯苓30克,白鲜皮30克,红花6克。水煎服,每日1剂。患者服用3剂而告愈。
按:荨麻诊病因在「风」,风性善行数变。本病是外邪袭表,营卫不和所致。方中桂枝汤调和营卫,桂枝具有扩张毛细血管、消除水肿的药理作用,白芍具有凉血活血的作用,生姜之辛助桂枝之效。炙甘草、大枣调和诸药,相得宜彰。蛇床子辛、苦、温,助阳燥湿,杀虫止痒,对湿疹、疮疡有效。土茯苓甘、淡、平,主治湿热疮毒。白鲜皮苦寒,主治风热湿毒皮肤病,此二者意在去性取用。红花活血化瘀,配合芍药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
总之,《伤寒论》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冠,具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功,为治疗太阳中风之主方。临床中凡属舌苔薄白,脉象浮缓或浮滑,因风寒外袭,营卫不和,血脉阻滞所致的皮肤病,均可用桂枝汤治疗。荨麻疹为常见病,很多人每到秋冬季节接触冷空气、冷水或进冷食、冷饮料后,皮肤便会出现风疹块,令人又痒又痛,痛苦不堪。中医中药治疗此类荨麻疹有良效,可在发作季节选用下方:桂枝15克,白芍15克,大枣10克,炙甘草6克,生姜3片,苍耳子12克,桑叶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后卧床盖被出微汗效佳。患者尽量避免受寒冷 *** ,注意防风保暖,逐步进行冷适应的锻炼。皮损处避免搔抓、热水烫,接触肥皂水及化学制剂;禁食酒、海鲜等辛散发物,以免加剧病情。
⑷ 寒性荨麻疹的救星——“仲景群方之魁”桂枝汤!——罗大伦
经常有朋友问我,患了荨麻疹怎么办?这个问题其实并不罕见,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困扰。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可以通过中医的方法来调理。中医认为,荨麻疹分为寒热两种类型,其中,寒性荨麻疹的治疗,可以使用桂枝汤这个经典的方剂。
桂枝汤,是古代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的第一个方子,被誉为“仲景群方之魁”。它的主要作用是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对于寒性荨麻疹,这个方子有着非常好的效果。
这种荨麻疹的患者,往往正气不足,容易气虚。他们的脉象弱,舌质淡嫩,舌苔薄白。稍微一动就会气喘,面色苍白,不够红润,稍微一运动就容易出汗,平时怕风怕冷,容易感冒,精力往往不够充沛,容易疲倦。
当遇到冷风,或者冷水,或者正在出汗的时候被冷风吹到,这些人容易出现荨麻疹,一挠,一身疙瘩,红红的一片,瘙痒不止。
那么,该怎么调理呢?我的经验是用桂枝汤。这个方子的主要成分是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和大枣。其中,桂枝和白芍各有九克,炙甘草是六克,生姜是三片,大枣是六枚,需要掰开。
这个方子在《伤寒论》中的份量是很大的,但是今天我们没有必要用那么大,所以我给出的是《方剂学》教材里面的大致份量。生姜和大枣是我的经验用量。
桂枝汤的作用,主要是补足脾胃之气,增加脾胃之气向身体运送营卫之气的力量的。我们的营卫之气,都是中焦脾胃所提供的。所以,桂枝汤可以通过补脾胃,来增强营卫之气,调和营卫,从而治疗荨麻疹。
需要注意的是,服用桂枝汤后,要喝热粥,以助汗出,避风助汗,等到遍身微汗,病就会好了。如果服一次后,汗出,病好了,停后服,后面的药物就可以不喝了;如果不效,就接着再服,“乃服至二、三剂”。
桂枝汤对于寒性荨麻疹,效果极好。我的一位中学同学,他的妻子患了这个病,服用桂枝汤后,三副就痊愈了。这样的例子,我遇到很多。总之,桂枝汤是一个治疗寒性荨麻疹非常有效的方子。
⑸ 慢性荨麻疹的中药治疗方法
慢性荨麻疹的中药治疗方法,一般根据辨证论治的办法来治疗。通常是对于气血亏虚型的采用八珍汤和玉屏风汤进行加减。如果是肝肾不足型的慢性荨麻疹,可以使用一贯煎和六味地黄汤进行加减。当然也有风热型或者风寒型的,风热型的荨麻疹采取银翘散,或者采取像一清片、一清胶囊等中成药配合加减;对于风寒型的荨麻疹,一般采取麻黄汤或者是桂枝汤进行加减。除此之外也可以适当的配合第二代的抗组胺药物,比如依巴斯汀口服,一天一颗。
⑹ 寒性荨麻疹红枣枸杞莲子银耳汤可以喝吗
你好,这种情况红枣,枸杞,莲子银耳汤可以喝的,没有什么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