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血虚风燥型湿疹
扩展阅读
口腔带状疱疹多久能好 2025-04-10 00:11:06
荨麻疹手藓 2025-04-10 00:05:09
出水痘可以吃海带吗 2025-04-09 23:55:28

血虚风燥型湿疹

发布时间: 2025-04-07 11:28:48

㈠ 中医湿疹分为哪几种

湿疹是由于身体、饮食或者先天禀赋不足以后,导致脾胃受损、湿气健运、湿热内生,出现身体皮肤组织瘙痒、皮疹等临床症状,主要分为湿热蕴肤证、脾虚湿蕴证以及血虚风燥证,具体如下:
1、湿热蕴肤证会出现身体皮肤潮红,有丘疹、皮肤瘙痒、渗出液的表现,可以通过清热利湿、止痒的药物治疗,比如龙胆泻肝汤。
2、脾虚湿蕴证,皮肤组织表现为皮损潮红、皮肤瘙痒,经常出现渗出物、皮肤组织损伤,可以通过健脾利湿、止痒的药物治疗,比如除湿胃苓汤等。
3、血虚风燥证,会表现为皮肤组织损伤以后,皮肤粗糙、瘙痒剧烈,有色素沉着、食欲减退等表现,可以配合养血润肤、祛风止痒的药物治疗,比如当归饮子、四物消风散。

㈡ 血 虚 风 燥 型 湿 疹

血 虚 风 燥 型 湿 疹
经疹是指在月经期前后或行经期,全身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丘疹,甚或数个融合成片,瘙痒难忍,并随月经周期发作和消失。此病临床常见,不同程度地影响妇女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现代医学认为,月经疹的发生主要与女性性腺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则不外热盛风动、血虚生风以及经期外受风邪侵袭所致。根据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型进行辨证治疗:

★ 血虚型

多由久病失养或产后失血过多,营血不足,经行阴血更虚,生风化燥所致。丘疹多在经后发作,瘙痒,入夜尤甚,月经量少,错后,色淡,舌质淡红,苔薄少,脉细弱。治宜养血散风、消疹。方选四物汤加味,药用当归、熟地、川芎、黄芪、白芍、防风、荆芥、陈皮、蝉蜕、首乌、益母草等。注意忌食辛辣之品。

★ 血热型

多因素体阳盛或过食辛辣之品,使血分蕴热,经行则热盛风动而发。疹块多在行经前或经期出现,疹色发红,感风遇热后瘙痒加剧,月经先期,量多、色红,常伴有口渴心烦等血热之象,舌质红,苔薄黄或薄少,脉数。治宜凉血清热、活血祛风止痒。方选清经汤加减,药用地骨皮、白芍、丹皮、生地、赤芍、蝉蜕、牛蒡子、玄参、菊花、白鲜皮、栀子、甘草等。注意忌食辛热之品。

★ 外风型

多因行经期间血失体虚,卫外不固,风毒之邪乘虚侵袭所致。疹块均在行经期间出现,疹色淡红,疹块融合成片,似风团状,瘙痒难忍,遇风加重,常伴身困头痛、恶风发热等风邪外袭之证,舌质淡红,苔薄白或厚腻,脉浮数。治宜疏风清热、除湿止痒。方选清风散加减,药用防风、蝉蜕、牛蒡子、金银花、当归、荆芥、生地、苦参、地肤子、川芎、连翘、甘草等。注意忌食辛热滋腻之品。

月经疹虽与一般的皮疹近似,但治疗与之有异,在本病的辨证治疗中,应注意顾护女性的生理特点,不可过用寒凉、破瘀、驱风之剂,以免引起月经失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