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方法
荨麻疹是由于过敏因素而引起的皮肤疾病。临床表现为皮肤表面出现大小不等的风团,此起彼消,反复发作。如果病史超过六周,就变成慢性荨麻疹,治疗上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一、抗组织胺类药物。无论急性还是慢性荨麻疹,都要口服抗组织胺类药物,比如氯雷他定片、盐酸左旋西替利嗪片、盐酸依匹斯汀片等;
二、皮质类固醇激素。急性荨麻疹,如果病情比较重就要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
三、抗生素。部分荨麻疹病人由于感染引起,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四、外用药物。外用炉甘石洗剂、糠酸莫米松乳膏、丁苯羟酸乳膏等;
五、其他药物。如果常规药物治疗不好,可以使用沙利度胺、硫酸羟氯喹、雷公藤等药物进行治疗。治疗荨麻疹的方法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静点药物:可以静点复方甘草酸单铵S氯化钠注射液200ml,每日一次,或者是注射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0.12g,每日一次。
2、肌注药物:马来酸氯苯那敏注射液一支,临时一次,或者是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这样的糖皮质激素一支,临时一次。
3、口服药物:可以口服中药类的药物,比如玉屏风散治疗表虚不固型的荨麻疹、防风通圣丸治疗胃肠湿热型的荨麻疹;还可以吃西药抗组胺类的药物,比如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每天晚上吃一粒。
4、外用药物:可以外用炉甘石洗剂进行涂抹。
⑵ 荨麻疹怎么治
春末夏初是荨麻疹的高发期,典型临床表现为常先有皮肤瘙痒,然后出现红或白色风团。风团发生部位不定,大小形态不一,时重时轻,时隐时现。常见的大约为指甲或五分硬币大小,略高起于周围皮肤,开始时损害较稀疏,颜色周围稍红,中央稍白,境界清晰,通常为圆形或椭圆形,向周围扩散,可以彼此融合成片,表现为不规则的地图状,能泛发全身。
广东潮州市的王女士得荨麻疹快3年了,最难过的就是每年的夏天,又热又痒,白天还好些,开了空调就可以,晚上根本就不能睡觉。开始起荨麻疹时,症状还不严重,就是偶尔有些痒,腰上起些小疹子,涂药后就好多了,王女士没想到这荨麻疹越起越严重,经常无原因突然刺痒(剧痒)!只要用手抓或挠,就会出现白色风团及划痕。王女士听朋友说荨麻疹是免疫力低下引起的,就坚持每天跑步,用运动来治疗荨麻疹,可还是不管用。
避免荨麻疹反复,控制IgE:
IgE是确诊荨麻疹的唯一临床指标,人体的免疫细胞目前区分为三类,分别是TH1、TH2和Treg。在健康状态下,TH1和TH2会互相平衡,且共同受到Treg调控。当Treg调控能力不足时或接触到某些蛋白质或细小分子(尘螨花粉或海鲜等食物后,使TH2过度活化,导致 TH2细胞激素分泌量过高,就会使得B细胞制造较多的过敏抗体IGE,因而出现过敏症状。
荨麻疹最关键在于体内抗体IgE高,通过降低IgE来减少过敏原改善过敏体质是最理想的治疗方法。台湾研究中心研发长、台湾国立大学食品暨应用生物科技研究所谢佩珊博士研究发现,欣、敏、康抗过敏益生菌可以通过调控因过敏而反应过高的TH2型细胞激素分泌量,进而调节免疫细胞活性平衡。欣、敏、康抗过敏益生菌富含六种抗过敏益生菌(罗伊氏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唾液乳杆菌、嗜热链球菌),能够改善荨麻疹过敏症状,恢复免疫功能。免疫学专家认为,抗过敏益生菌能够促进体内干扰素的分泌调控TH1型免疫反应而抵制免疫球蛋白IgE,通过增进免疫细胞TH1型免疫反应来调控因过敏而反应过度的TH2型免疫反应,减轻过敏反应的临床症状,促进脾脏细胞中γ-干扰素分泌量,防止过敏反应的复发率,从而实现彻底改变过敏体质,通过后期免疫修复巩固,从根本上治疗荨麻疹,达到彻底治愈荨麻疹不复发的效果。
管理好饮食:
俗话说“病从口入”,除了季节变化之外,荨麻疹的发病与饮食也有一定关系,某些食物可能就是病发的诱因,例如鱼虾海鲜,含有人工色素、防腐剂、酵母菌等人工添加剂的罐头、腌腊食品、饮料等。
另外,过于酸辣的刺激性食物会降低胃肠道的消化功能,使食物残渣在肠道内滞留时间过长,因而产生蛋白胨和多肽,增加人体过敏的几率。
荨麻疹患者一定要忌口。易致敏食物包括两类:在动物蛋白性食物中,最易致敏的有鱼、虾、蟹、牛奶、奶油制品、蛋类等;在植物性食物中,有竹笋、菠菜、蘑菇、大蒜、葱头、柑橘、草莓等。
注重日常护理:
如果您有荨麻疹的病史,那家中要少养猫、狗之类的宠物,生活规律以顺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喝酒、受热、心情冲动、用力等都会加重皮肤血管扩张,激起或加重荨麻疹。
荨麻疹的发作和加重,与人的情绪或心理应激有一定的关系。因此,保持愉快的心情,适当体育锻炼,增强体质,这都会对预防荨麻疹非常有利。
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一定不能抓挠。当荨麻疹犯病的时候,切记一定不可以进行抓挠,抓挠可以进一步引发皮肤发炎,甚至会出现其它皮肤位置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