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儿童各种皮肤病对照图)
友情提示:本文图片较多,有些图片可能引起阅读不适,但对准确描述皮疹特点大有裨益,建议收藏。
作者 |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儿科蜡笔小新
来源 | 医学界儿科频道
在《收藏丨我见过最全的皮疹描述图库(非医慎点)》我们通过图文解析简要介绍了儿童常见皮损特点,如能熟练掌握,相信对临床准确描述儿童皮损特点有所帮助,对进一步认识和诊断儿童常见皮肤病也奠定一定基础。本文将继续通过图文解析,介绍儿童常见的皮肤病特点。
一、湿疹(Eczema)
湿疹(Eczema),是一种儿童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是由于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真皮及表皮炎症,属于IV型变态反应,患者多有过敏性体质。过敏原可来自外界,也可来自体内,儿童常见的过敏原包括牛奶蛋白、鸡蛋、鱼虾等。皮损具有多形性、对称性、瘙痒及易反复发作等特点。
图一:
湿疹婴儿,急性期皮疹以丘疱疹为主(左图),有渗出倾向(右图),慢性期以苔藓样变为主,易反复发作。
二、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又称之为“异位性皮炎”、“遗传过敏性皮炎”,是一种与遗传过敏体质有关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表现为瘙痒、多形性皮损并有渗出倾向,常伴发哮喘、过敏性皮炎。
图二:
特应性皮炎患儿,60%于1岁内发病,以颊面部瘙痒性红斑,继而在红斑的基础上出现针尖大小的丘疹、丘疱疹,密集成片,界限不清,搔抓、摩擦后很快形成糜烂、渗出和结痂。
那么,特应性皮炎和湿疹有什么区别呢?
湿疹是一个很泛的概念,特应性皮炎可以看成是特殊类型的湿疹。二者区别在“特应性”: 1.病程及严重程度:特应性皮炎相对严重,病程长;2.家族史及疾病倾向:常有易患哮喘、过敏性皮炎、湿疹的家族倾向;3.过敏体质:对异种蛋白过敏;4. 免疫状态:血清中IgE水平升高,外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诊断多采用1994 Williams制定的标准:
图三:
特应性皮炎的1994 Williams诊断标准(来自:人卫八版皮肤性病学)
三、荨麻疹(urticaria)
荨麻疹(urticaria),俗称 “风疹块”,是皮肤黏膜由于暂时性血管通透性增加而发生的局限性水肿。根据病因、病程,本病可分为急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物理性荨麻疹和其他特殊类型荨麻疹。
(1)急性荨麻疹:
起病急,先有瘙痒感,随后很快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风团或苍白色风团,数分钟至数小时水肿减轻,风团变为红斑逐渐消退,皮损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但新风团可此起彼伏,不断发生。
图四:
急性荨麻疹:起病急,突然觉得痒,很快于瘙痒部位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风团,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有时风团可呈苍白色。有时可融合成片,表面凹凸不平,呈现橘皮样外观。
(2)慢性荨麻疹:
皮损反复发作超过6周以上,且每周发作次数至少两次者称为慢性荨麻疹,可长达数月或数年之久。常和感染及系统性疾病相关,阿司匹林、NSAID、青霉素、ACEI降压药、乙醇等会加剧荨麻疹。
(3)物理性荨麻疹:
包括皮肤划痕症(人工荨麻疹)、寒冷性荨麻疹、日光性荨麻疹、压力性荨麻疹、热性荨麻疹、震颤性荨麻疹等。
图五:
皮肤划痕症属于物理性荨麻疹,是荨麻疹的一种。
四、脓包疮(impetigo)
脓包疮(impetigo),俗称“黄水疮”,是儿童常见的接触传染性的浅表皮肤感染性疾病,以发生水疱、脓疱,易破溃结脓痂为特征。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是链球菌感染引起。
图六:
脓疱疮皮疹特点:起初为水疱,一天后由于脓液沉积于疱底部,变成半月形脓疱,疱壁薄而松弛,破溃后露出糜烂面,干燥后形成黄色脓痂。
五、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4S),好发于新生儿或小婴儿,又称新生儿剥脱样皮炎、金黄色葡萄球菌型中毒性表皮松解症、细菌性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Ritter氏病。本病是发生在新生儿的一种严重的急性泛发性剥脱型脓疱病,是在全身泛发红斑基底上,发生松弛性烫伤样大疱及大片表皮剥脱为特征。
图七:
SSSS皮肤呈烫伤样,某些葡萄球菌也可产生表皮松解毒素,此毒素在血清中含量增高而引起皮肤损害和剥脱。初在口周或眼睑四周发生红斑,后迅速蔓延到躯干和四肢近端,甚至泛发全身,在红斑基础上发生松弛性大疱,1~2天内在口周和眼睑四周出现渗出结痂,可又大片痂皮脱落,其他部位的表皮浅层起皱,稍用力摩擦,即有大片表皮剥脱,露出鲜红水肿糜烂面,类似烫伤。
由于4S因皮肤如烫伤样而得名,在医学上还曾因误以为烫伤而发生医闹。2013年7月中国青年报、腾讯等媒体在未查名病因情况下报道发生在福建省泉州市儿童医院的一起“女婴疑被医院保温箱烤死”的消息,后来证实为4S可能性大。
六、尿布皮炎(diaperdermatitis)
尿布皮炎(diaper dermatitis),又称新生儿红臀,是指在新生儿肛门附件、臀部、会阴处等皮肤发红,有散在的斑丘疹或疱疹。
图八:
在尿布部位发生边界清楚的大片红斑、丘疹或糜烂渗液,甚至继发细菌或念珠菌感染。可因婴儿尿布更换不勤或洗涤不干净,长时间接触、刺激婴儿皮肤;尿布质地较硬,发生局部摩擦而引起。
七、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 lymph node syndrome,MCLS)
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 lymph node syndrome,MCLS),又
称川崎病
,本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高发年龄为5岁以下婴幼儿,男多于女,临床多表现为发热、皮疹、颈部非脓性淋巴结肿大、眼结合膜充血、口腔黏膜弥漫充血、杨梅舌、掌跖红斑、手足硬性水肿等。
图九:
川崎病典型的皮肤黏膜改变
八、小儿感染性出疹性疾病
小儿感染性出疹性疾病在临床上多见,病种多,皮疹特点复杂,出疹性顺序及与发热有一定关系。包括风疹、水痘、猩红热、麻疹、斑疹伤寒、伤寒、幼儿急疹、手足口病等。儿科蜡笔小新将在医学界儿科频道及医学界感染频道发文《我看过最好的小儿感染性出疹性疾病记忆策略》及《我看过最好的小儿感染性出疹性疾病皮疹图库》有详细介绍,可以参考看看。
九、其他特殊皮损
儿科病种繁多,许多疾病都可表现出不同皮损,有些皮损极具特征性,甚至见过一次就终身不忘,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几种特殊的皮损。
(1)兽皮痣(Congenital Melanocytic Nevi):
兽皮痣(Congenital Melanocytic Nevi),先天性黑色素细胞痣,是神经皮肤黑变病系神经皮肤综合征的一种罕见类型,皮肤损害多在出生时即有,表现为多处大片轻度浸润的伴有少量毛发的黑色素痣,有时甚至遮盖整个躯干,或似帽子、肩垫、衣袖或长袜状,故又称为“兽皮痣”。为皮肤和脑膜的先天性异常色素沉着所致,表现为原发性脑膜黑色素病变伴有先天的巨大或多发的皮肤黑色素痣。
图十:
兽皮痣典型皮损
(2)色素失禁症(Incontinentia pigmenti)
色素失禁症(Incontinentia pigmenti),也称Bloch-Sulzberger病,主要见于女性,是一种X连锁显性遗传性疾病。有特征性皮肤改变,可伴眼,骨骼和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和异常。
图十一:
本病征皮肤损害临床可分3期,第Ⅰ期:红斑和大疱;第Ⅱ期:角化过度的疣状皮疹和斑块组成的损害。第Ⅲ期:为奇特的网状色素沉着(左图明显),以躯干部损害最显著。典型者乳头处色素沉着过度,腹股沟和腋部色素沉着最有特征性。
(3)白化病(albinism)
白化病(albinism)是由于黑色素合成减少或缺乏而导致的遗传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毛发极易眼部色素减退。
图十二:
白化病患儿典型皮肤、毛发及眼部色素减退
(4)Stevens-Johnson 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懈症(Stevens-Johnson syndrome/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SJS/TEN)
SJS/TEN是一种严重的皮肤黏膜反应,最常由药物引发,以表皮的广泛性坏死和剥脱为特点。总死亡率约为30%,其中SJS患者的死亡率约为10%,TEN患者的死亡率超过30%。
SJS/TEN进展迅速、病情危重、死亡率高。本症主要有药物引发,最常见的包括别嘌醇、芳香族抗癫痫药、磺胺类抗生素、拉莫三嗪、奈韦拉平昔、康类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在儿童中,最常与SJS/TEN有关的药物是磺胺类抗生素、苯巴比妥、卡马西平和拉莫三嗪。磺胺类抗生素在儿科应用不多,笔者在临床上接触过的2例SJS都是由抗癫痫药拉莫三嗪引发。
图十三:
SJS/TEN的症状和体征包括发热超过38°C、黏膜炎、皮肤压痛和水疱形成;随着疾病进展,水疱和大疱形成,数日内皮肤开始脱落(左上图);口腔黏膜和唇红缘几乎均会累及,表现为疼痛的出血性糜烂,其上附有灰白色膜(右上图);80%的患者中有眼部受累,最常见的改变是重度结膜炎伴脓液排出(左下图);尼氏征,即轻轻侧向推压外观正常部位皮肤的表面从而使该浅表脱落区延伸的能力可能呈阳性,最终的皮肤外观类似于大面积热烧伤患者的皮肤外观(左上图及右下图)。
【参考文献】
1.张学军.皮肤性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8-21
2.William L. Weston, Alfred T. Lane, Joseph Gmorelli. Color Text of Pediatric Dermatology,4th edition. Elsevier
3.图片来源于网络及其他文献
㈡ 荨麻疹是什么什么症状有图片吗
荨麻疹是一种皮肤病,主要症状包括皮肤红肿、瘙痒、起风团等。
荨麻疹的症状表现:
1. 皮肤红肿:荨麻疹患者皮肤会出现红肿现象,这是因为皮肤内部的血管扩张,血液渗出到皮肤组织中。红肿的形状不一,可能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
2. 瘙痒:荨麻疹的患处通常会伴随着剧烈的瘙痒感。这种痒感可能由过敏反应引起,患者常常会不自觉地搔抓患处,导致皮肤破损。
3. 风团:荨麻疹患者的皮肤上可能出现风团,这些风团是一种水肿性斑块,通常呈现为红色或苍白色。风团可能会在数小时内出现并消失,但也可能持续较长时间。
荨麻疹的图片示例:
关于荨麻疹的图片,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找到。这些图片直观地展示了荨麻疹的典型症状,如皮肤红肿、风团等。通过图片,可以更好地理解荨麻疹的症状表现。
荨麻疹的成因及处理方式:
荨麻疹的成因复杂多样,可能与食物过敏、药物过敏、感染、环境因素等有关。当出现荨麻疹症状时,应避免接触可能的过敏原,并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症状严重时应就医,医生会根据病情给予抗过敏药物等治疗。
总结:
荨麻疹是一种皮肤病,主要症状包括皮肤红肿、瘙痒、起风团等。可通过互联网搜索图片,更直观地了解荨麻疹的症状表现。荨麻疹的成因多样,当出现症状时,应避免接触过敏原,并就医治疗。
㈢ 荨麻疹是什么什么症状有图片吗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其主要症状包括皮肤出现红肿、瘙痒的风团。以下是关于荨麻疹的
一、荨麻疹的概述
荨麻疹,在医学上被称为“风疹”,是一种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从而引发的局部水肿反应。这种病症的表现多样,且可能反复发作。荨麻疹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的风团,这些风团呈鲜红色或苍白色,伴随明显的瘙痒感。严重时,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热、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二、荨麻疹的症状特点
1. 风团出现:荨麻疹最典型的症状是皮肤上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风团。这些风团可能在几分钟内出现,然后几小时后又消失,且可能反复发作。
2. 瘙痒感:多数患者会出现明显的瘙痒感,严重时可能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3. 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在发病时还可能伴随其他症状,如头痛、发热、乏力等。
三、荨麻疹的图片
关于荨麻疹的图片,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找到。这些图片可以直观地展示荨麻疹的风团形态和皮肤变化。但请注意,不同患者的症状可能有所不同,图片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的依据。
四、荨麻疹的原因及防治
荨麻疹的发病可能与食物、药物过敏、感染、物理刺激等因素有关。为预防荨麻疹的发生,应尽量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身体免疫力。若出现荨麻疹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病情进行针对性治疗。
总之,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上出现红肿、瘙痒的风团。为更好地了解和识别荨麻疹,患者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相关图片,但应以医生的诊断为准。
㈣ 过敏性荨麻疹症状
过敏性荨麻疹是比较常见的疾病,是由于皮肤过敏而出现的荨麻疹。这种荨麻疹虽然比较常见,但是也有很多人并没有见过,很多人患上了过敏性荨麻疹,但是由于缺乏对这种疾病症状的认识,忽视了治疗。那么过敏性荨麻疹症状有哪些呢?
过敏荨麻疹表现为大小不等、型态不规则的苍白色扁平疙瘩,多时会融合成大片,伴有明显瘙痒,皮损多遍布全身。过敏性荨麻疹发病快,消落也快,一般24小时内可自行消退。儿童常合并发热和胃肠道症状,有些患儿还可合并手足、眼睑甚至整个面部局限性水肿。
荨麻疹扁平发红或是淡黄或苍白的水肿性斑,而边缘有红晕。有时,荨麻疹呈环形可称环状过敏性荨麻疹,几个相邻的环形损害可以相接或融合而成地图状,可称为图形过敏性荨麻疹。有时,损害中央有淤点,可称为出血性过敏性荨麻疹,肾脏及胃肠可以同时出血。荨麻疹中有水疱时称为水疱性过敏性荨麻疹。有大疱时称为大疱性荨麻疹。有时,水疱或大疱发生于似乎正常的皮肤上,但常有红晕,这类荨麻疹较易发生于儿童。
荨麻疹往往在一两小时或几小时内最多1~2天内自然消失,但别处常有新损害陆续出现,荨麻疹已消失处在24小时内一般不再发生新损害。荨麻疹消失后,皮肤恢复正常,有时有暂时的色素斑而称为有色素沉着荨麻疹。
荨麻疹的大小及数目不定,可出现于任何部位的皮肤,粘膜。荨麻疹引起剧痒,针刺或灼热感,但各人的程度不同,严重的病人有头痛、发热等全身症状,尤其急性荨麻疹病人可发热达40℃左右,血压可降低甚至发生昏厥和休克,须及时处理,大多数病人只有发痒的荨麻疹而无其他症状。
本文介绍了过敏性荨麻疹的具体症状,如果你发现自己或者是身边的人出现了本文所讲的这些症状,那么很不幸你可能已经患上了过敏性荨麻疹,最好是去医院就诊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㈤ 荨麻疹什么样子图片
荨麻疹的症状表现图片
荨麻疹,俗称风疹团,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其主要症状包括皮肤上出现红色或肤色的凸起斑块,这些斑块通常非常痒。以下是荨麻疹的典型症状及图片简述。
荨麻疹的基本症状
荨麻疹的斑块常表现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状,大小和数量不一。这些斑块可能会在几分钟内出现,然后在几小时后又消失,同时可能会有新的斑块不断出现。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会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头痛、恶心等。荨麻疹的发病机制与过敏反应有关,可能是由于食物、药物、环境因素或某些物理刺激引起的过敏反应。因此,对于反复发作的荨麻疹患者,可能需要接受过敏原检测以确定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此外,精神压力和情绪波动也可能诱发荨麻疹。荨麻疹的图片可以在网络上搜索到,通过搜索引擎输入关键词“荨麻疹图片”即可找到相关的图片资料。这些图片能够直观地展示荨麻疹的症状表现,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荨麻疹的特点。
由于存在个体差异,每位患者的荨麻疹表现可能会有所不同。如果疑似患有荨麻疹或其他皮肤疾病,建议向医生咨询以获取专业诊断和建议。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可能的诱因来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注意避免过敏源的接触,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有助于病情的缓解和控制。同时,避免抓挠患处,以免加重皮肤炎症和感染风险。
㈥ 荨麻疹什么症状图片
1.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其典型症状包括皮肤出现红肿、瘙痒和风团。
2. 以下是荨麻疹的主要症状图片及其相关解释。
3. 荨麻疹的症状:
- 皮肤红肿:患者皮肤上会出现一片片红肿的斑块,这些斑块通常呈现红色或粉红色。
- 瘙痒:伴随红肿的,是剧烈的瘙痒感,患者常常会忍不住去搔抓患处。
- 风团:荨麻疹还会在皮肤上形成风团,这些风团可能出现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形状和大小各异。
- 病情波动:风团可能会在几小时或几天内消退,但也可能反复发作,严重时可能伴有发热、恶心等全身症状。
4. 荨麻疹的图片展示:
5. 荨麻疹的原因与触发因素:
- 荨麻疹的出现可能与过敏反应有关,如对某些食物、药物、化学物质或环境因素过敏。
- 感染、压力和温度变化也可能是触发荨麻疹的因素。
- 每个人的情况可能有所不同,有些人可能只会在特定的条件下出现荨麻疹。
6. 诊断与治疗:
- 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诊断。
- 医生可能会进行血液检查以查找过敏原。
- 治疗荨麻疹通常包括使用抗过敏药物、避免触发因素和对症治疗。
- 在发作期间,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以免加重症状。
7. 总之,荨麻疹的主要症状包括皮肤红肿、瘙痒、风团等。了解其症状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建议患者在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就医,以便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㈦ 小孩麻疹图片图解
“一觉醒来,全身是疹”
“奇痒无比,一直挠、一直哭”
“怎么回事?”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浙江省儿童医院、浙江省儿童保健院)皮肤科门诊,经常有家长抱着全身疙瘩的孩子忧心忡忡而来。
囡囡和妈妈就是人群中的一对。那晚,囡囡感冒刚好了点,吃了药就睡了,不想半夜起来,身上全是疹子,这里一块,那里一块,很是密集,看着挺吓人。妈妈慌了,第二天一早就抱着囡囡来到浙大儿院皮肤科,来看郑惠文副主任医师的门诊。
“这是急性荨麻疹,是这个季节常见的皮肤病。孩子的情况不算严重,一般可在几小时内消退。”
郑惠文告诉囡囡妈妈,冬季是荨麻疹的高发季节,最近的门诊里,30个有皮肤问题的孩子当中,大概能有4-5个孩子是因为荨麻疹前来就诊的,其中多数都是急性荨麻疹。如果进一步了解这个病,也就不会这么心慌了。
荨麻疹,也叫风团、风疙瘩、风疹块,可分急性和慢性
△资料来自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18版)
荨麻疹,是医学上的称呼,在民间,很多长辈都称之为风团,或者风疙瘩、风疹块,常呈鲜红或苍白色、皮肤色,发作时间不定,孩子皮肤上常会有凸起的红色扁平疙瘩,大小和形态不一,且边界清晰。如果逐渐蔓延,可相互融合成片。
荨麻疹的定义为“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 病情较轻的荨麻疹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消退后不留痕迹。病情严重的急性荨麻疹还可伴有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胸闷及喉梗阻等全身症状。
让人头疼的是,荨麻疹病因复杂,往往病程较长,容易反复。如果每周发作2次以上,持续 ≥ 6周,那就是慢性荨麻疹了,频次密集、瘙痒难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为什么会得荨麻疹?小孩子的荨麻疹跟大人不同吗?
急性荨麻疹常见病因有食物、药物、感染、动物及植物因素、胃肠疾病、代谢障碍、内分泌障碍和精神因素等多种。相较成人,儿童的急性荨麻疹有其自身特点,常伴有呼吸道或消化道的某些症状,很多都由感冒、发烧、咳嗽、拉肚子等常见的细菌或病毒感染诱发,这也是为什么不少孩子是在身体不舒服后,突然会出大片荨麻疹的原因所在。
近期,在她的门诊里,由感染引起的急性荨麻疹占了40%,而由食物导致的急性荨麻疹只占5.3%,由此可见儿童急性荨麻疹的病因相对集中,如果呼吸道消化道症状缓解、身体免疫力增强,症状会缓解、消退。
不治疗也无碍、可等自愈?还真不是!
既然很多荨麻疹熬一熬就好了,那孩子得了这个病,是否可以置之不理,等待自愈?
郑惠文副主任医师说,这是一个常见误区,其实即使是轻症,一般也是大人都受不了,孩子更加难耐,建议服用药物,最好到皮肤科就诊,帮助症状缓解。
如果是情况比较严重复杂的,更加不能掉以轻心。
以下情况建议尽早送医:
全身弥漫大片红斑、风团,并合并有瘀斑或者色素沉着时;
粘膜受累,口唇肿胀,喉咙水肿、咽峡部肿胀;
伴有哮喘与呼吸困难;
心慌、烦躁、恶心、呕吐、血压下降;
发生休克反应;
高热、寒战、脉速等全身中毒症状。
家里常备抗过敏药
荨麻疹容易反复,来得又急,家里可以适当备一些抗组胺药物和炉甘石洗剂,对于孩子是过敏体质、或多次发过荨麻疹的家庭尤为必要。常用的抗组胺药物有开瑞坦糖浆或是西替利嗪滴剂等。万一孩子突发疹子痒得难受,可以按说明书用量口服开瑞坦,并且在患处涂抹炉甘石洗剂止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