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冬天天气冷或遇到冷水时膊上和手上就会痒还会有红斑出现
冬天天气寒冷时,有些人会因为接触到冷水或是冷空气而感到胳膊和手部瘙痒,并伴随出现红斑。这种现象被称为冷荨麻疹,是一种由冷水或冷空气暴露引起的荨麻疹。
冷荨麻疹可以分为家族性和获得性两种类型。家族性冷荨麻疹的特点是速发型,在暴露后3小时内发作,而迟发型则多在9至36小时后出现。其皮损并非真正的风团,而是表现为灼痛性红斑和丘疹,这种症状可能会持续数天。
获得性冷荨麻疹又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继发性患者常伴有冷蛋白血症,如异常球蛋白血症、胶原性血管病、白血病、肝病、多种感染以及恶性肿瘤等。对于诊断冷荨麻疹,可以通过在冷空气中暴露、肢体冷水浸泡或冷冰块接触5到15分钟来进行验证,观察风团在复温后的反应。
有时,家族性冷荨麻疹患者可能在冰块试验中表现为阴性,但通过冷水浸泡或冷空气暴露试验可以确诊。如果患者伴有冷球蛋白血症,应进一步检查潜在疾病,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此外,对于一些患者,还可以采用冷脱敏法来预防冷荨麻疹的发作。
B. 寒冷性荨麻疹怎么治疗
寒冷性荨麻疹其实是体内的冷球蛋白血症,由于寒冷刺激之后造成机体的免疫反应,在眼周、口唇这些皮肤松弛的部位容易出现水肿。
在治疗上,首先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服用药物,以及自我脱敏治疗,具体如下:
1、药物治疗:可以应用抗组胺药物控制风团,如可以口服盐酸奥洛他定片和复方甘草酸苷片,也可以同时口服润燥止痒胶囊。在外用药上,可以应用炉甘石洗剂或糠酸莫米松乳膏的外用。
2、自我脱敏治疗:让皮肤慢性适应低温,比如洗脸的水温可以逐渐降低,最终过渡到皮肤接触温凉的水,也不会出现皮疹,但水温不能过低,建立适应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
虽然寒冷性荨麻疹让人瘙痒难耐,但它不是传染病,所以不用担心。在日常中注意保暖,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出现了喘憋、呼吸费劲,伴有腹痛、腹泻,就需要及时就诊,及时就医。
C. 什么是寒冷性荨麻疹
寒冷性荨麻疹通常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就是接触冷风、冷空气,甚至接触冰块后出现荨麻疹风团样的表现,因为接触的是冷空气,所以好发的部位是以暴露部位为主,比如面部、手等接触冷空气以后局部出现风团样改变。
如果是寒冷性荨麻疹的患者,生活中尽量不要接触冷空气、冷雨,也尽量不要游泳,因为游泳池的水温比较凉,如果寒冷性荨麻疹患者在特别凉的游泳池里游泳,就会出现大面积的风团,因为接触面积比较广泛,甚至严重的情况全身都会出现潮红,出现头痛、血压降低、休克样表现等,所以很危险。如果知道自己是接触冷空气后比较容易发生荨麻疹的患者,就尽量不要下雨天出门,减少雨水对皮肤的刺激。另外,不要去游泳以及温差比较大的环境。
除了原发性寒冷性荨麻疹以外,还有继发性的寒冷性荨麻疹,这可能是某种疾病所致,比如风湿免疫病、冷球蛋白血症,甚至还有自身免疫病、结缔组织病、血液性的疾病,如骨髓肿瘤等。还有一种家族性的寒冷性荨麻疹,在临床中比较少见,有家族遗传的特点,较容易诊断。
D. 天气冷起荨麻疹怎么办
天气冷起荨麻疹可能是由于寒冷所诱发的荨麻疹,处理方式如下:
1、积极避免寒冷刺激;
2、积极开展抗过敏治疗,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口服氯雷他定片和咪唑斯汀缓释片,7-10天即可以控制住病情;
3、可以联合口服调节免疫力的药物,比如复方甘草酸苷片等;
4、如果荨麻疹反复发作可以完善血清过敏原检查;
5、在生活上要注意多休息,尽量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不饮酒,适当进行户外锻炼来提高免疫力。
E. 什么是寒冷性荨麻疹
寒冷性荨麻疹分为获得性(原发性、继发性)和家族性寒冷性,其中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最常见。
获得性荨麻疹:
1、原发性:此型最常见,在遇到冷的空气、液体、物体等时,接触部位数分钟内出现伴随瘙痒的水肿和风团,严重时非接触部位也可累及,患者冷水中游泳或者冷水淋浴时,可出现皮肤潮红、低血压、甚至晕厥等类似组胺休克的全身症状;
2、继发性:某些患有如冷纤维蛋白血症、冷球血症、巨球蛋白血症、梅毒、某些结缔组织病、骨髓恶性肿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乙型或丙型病毒性肝炎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可发生寒冷性荨麻疹。
3、家族性寒冷性荨麻疹:有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自婴儿期开始发病,往往持续终生。表现为受冷后出现风团(不痒),中心可呈青紫色,周围绕以白晕,皮疹持续时间较长(24-48小时),有烧灼感,并伴随发热、关节痛等全身症状。
寒冷性荨麻疹患者生活中应注意回避冷刺激,病情严重时可就医寻找具体诱因。
F. 寒冷性荨麻疹治疗方法
寒冷性荨麻疹属于荨麻疹的一种特殊类型,可以分为获得性的和遗传性的两类,主要是皮肤遇到了冷风、冷水之后局部会出现水肿、红斑、风团。对于寒冷性荨麻疹的治疗,首先是要避免冷的刺激,尤其是湿冷刺激,也就是避免皮肤的温度快速变化,注意保暖,如果有一些原发疾病,比如有冷球蛋白血症等要积极的治疗。
在药物治疗方面,可以选择赛庚啶、酮替芬、多虑平,以及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局部可以外用炉甘石洗剂等对症止痒。比较顽固的还可以配合口服维生素E或者肌肉注射组胺球蛋白、胎盘球蛋白等,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有时候还可以配合一些中药,比如玉屏风颗粒等治疗,少数人还可以尝试做冷的脱敏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