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荨麻疹治疗外用中药
扩展阅读
慢性湿疹厚皮怎么去除 2025-04-04 17:43:57
湿疹会有什么样的症状 2025-04-04 17:36:50
水痘怕风 2025-04-04 17:36:41

荨麻疹治疗外用中药

发布时间: 2025-04-03 23:57:04

㈠ 中药治疗荨麻疹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中医认为其病因复杂,治疗需辨证施治。根据荨麻疹的不同类型,可以选择不同的中药方剂。

对于风热型荨麻疹,可以使用麻黄连翘小豆汤合胡煎方,方中包括麻黄、连翘、荆芥等,具有辛开腠理、清热止痒的作用。对于风寒型荨麻疹,则可以使用麻黄方,由麻黄、干姜皮等组成,有助于宣肺散寒、祛风止痒。

针对气血不足、阴血不足等类型,可选用当归饮子加减、五加皮饮等方剂,这些方剂中包含当归、地肤子、何首乌等药材,具有补气养血、滋阴养血的功效。若脾虚兼风,可使用荆防方加减,方中包括荆芥、防风、苍术等,有助于健脾利湿、疏风止痒。

慢性荨麻疹多因脾肺两虚,肺卫失宣所致,此时可选用麻黄方加减,方中含麻黄、丹参等药材,以健脾益肺、疏风止痒为主。另外,荨麻疹汤方剂,如地龙、赤小豆等,可治以辛温解表,宣肺清热。

中药治疗荨麻疹需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通过辨证施治选择合适的方剂。不同类型的荨麻疹,治疗的方法和药物也有所不同。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循医嘱,坚持用药,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㈡ 寻麻疹的中药治疗的药方

你好,针对荨麻疹的治疗,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尽量除去可疑病因。

二、内用疗法

1. 急性荨麻疹:首选抗组胺类药物,必要时可辅以钙剂、氨茶碱等,发热儿童可加用抗生素。病情急剧时,考虑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

2. 慢性荨麻疹:除了抗组胺药,可使用利血平、安络血等,有时联合抗组胺H1拮抗剂,提高疗效。

3. 蛋白胨性荨麻疹:需禁食1-2餐,随后清淡饮食。

4. 血清病型荨麻疹:抗组胺药效果不佳,需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

5. 人工荨麻疹:常用赛庚啶、安他乐等药物,必要时停用青霉素。

6. 寒冷性荨麻疹:可选择抗组胺类药物,与中医药配合,如内服金匮肾气丸。

7. 腹型荨麻疹:紧急处理,包括肾上腺素、氢考、抗组胺药等。

8. 胆碱能性荨麻疹:常规抗组胺药,加用阿托品、普鲁本辛等。

9. 心脏性荨麻疹:抗组胺类药与皮质类固醇激素联合。

10. 皮损发于咽喉部:肾上腺素0.5mg肌注,必要时加用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静滴。

11. 光线性荨麻疹:氯化喹啉或菸草酸与抗组胺类药结合。

12. 中医中药治疗:根据不同体质和症状,选用相应方剂,如荆防败毒散、桂枝汤、消风散等。

㈢ 荨麻疹中药外洗配方

荨麻疹中药外洗配方由白鲜皮、地肤子、蛇床子、蒺藜等药物组成,荨麻疹中医称为瘾疹,俗称鬼风疙瘩,中医辨证有风热证、风寒证以及血虚风燥证。风热证外洗配方,由白藓皮、地肤子、蛇床子、青蒿、薄荷、艾叶、防风、荆芥、冰片、黄柏、苦参等组成。对于风寒证,由蛇床子,地肤子、白鲜皮、防风、荆芥、艾叶、苦参等组成。对于血虚风燥症,由白藓皮、地肤子、蛇床子、苦参、艾叶、防风、荆芥、蒺藜、鸡血藤等组成。因为证型不同,使用的药物也不同。同时患者要注意不吃辛辣的食物,不吃海鲜、不吃牛排,以及不食用易引起瘙痒和过敏的食物和药物,减少搔抓、刺激,不熬夜、调节情绪。

㈣ 治荨麻疹的外用药

治疗荨麻疹的外用药,包括炉甘石洗剂、复方樟脑乳膏、苯海拉明乳膏等,可以起到止痒、收敛和抗过敏的作用,也可以使用中药溶液湿敷辅助治疗,具体如下:
1、选用炉甘石洗剂,取适量涂于荨麻疹处,能起到收敛、散热和保护皮肤的作用,涂抹时应注意皮肤是否有破损,如皮肤有破损则不能使用;
2、软膏类药物,如复方樟脑乳膏、苯海拉明乳膏等,在起止痒效果的同时还有抗过敏作用;
3、可应用皮肤康洗液、复方黄柏液涂剂等溶液类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止痒的效果,而且对搔抓过后已经破溃的皮肤,有预防感染的作用;
4、中药溶液湿敷,如用鲜马齿苋、黄柏、秦皮等几味中药煎水后冷湿敷,能够有效缓解痒感。
荨麻疹属于免疫性、过敏性的皮肤类疾病,外用药物只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建议患者到正规医院皮肤科检查,明确病因后进行规范治疗。

㈤ 如何治疗荨麻疹 中医推荐两个偏方治荨麻疹

荨麻疹是常见的皮肤疾病,其典型症状为风团,并伴有瘙痒。多数情况下,瘙痒难以忍受,可能导致皮肤受损严重。若荨麻疹症状严重,可能引发全身症状,此时应及时就医。

许多人倾向于寻求治疗荨麻疹的偏方,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偏方大多只能缓解症状或预防,并不能根治荨麻疹。对于真正想要治愈荨麻疹的患者,还是应前往正规医院接受治疗。

在中医中,许多中药对荨麻疹有治疗效果。例如,首乌、枸杞、人参、黄芪等具有抗自由基、提高免疫功能、促进代谢等多种功效,能明显抗过敏。

治疗荨麻疹的偏方主要包括两种:芝麻根煎汤和韭菜涂擦法。芝麻根煎汤可清热、散风、止痒;韭菜涂擦法同样具有清热、散风、止痒的功效。

对于荨麻疹的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中医因其副作用小、方法简单、取材方便和费用低等特点而备受青睐。然而,在使用任何偏方之前,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

㈥ 荨麻疹中药配方

中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一种副作用非常小的治疗方法,历史悠久,治疗传统,荨麻疹是一种皮肤病,也可以用中药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治疗配方是比较多的,除了外敷,还可以选择内服的中药方。
1.防风、荆芥、蝉蜕各10克,地肤子、赤芍、生地、黄芩、苦参、白茅根、牛蒡子各15克,生石膏(先煎)20克,生甘草6克。常规水煎服,每日一剂,日服两次。适用于风团红色,遇热加剧,遇冷减轻者。
2.麻黄、陈皮各6克,桂枝、蚕砂各10克,白芍、泽兰、白鲜皮、地肤子各15克,黄芪20克。常规水煎服,每日一剂,日服两次。适用于风团白色,遇冷或吹风加剧,得暖可缓解者。
3.薄荷(后下)、生大黄(后下)各6克,防风、荆芥、蝉蜕各10克,黄芩、厚朴、枳壳、当归、茵陈、九香虫各15克,生石膏(先煎)20克,生甘草6克。常规水煎服,每日一剂,日服两次。适用于出风团伴有腹痛、腹泻者。
4.当归、白芍、白术、防风、白鲜皮各10克,僵蚕、山萸肉、刺蒺藜、乌梢蛇各15克,煅龙骨(先煎)、煅牡蛎(先煎),黄芪、党参各20克。常规水煎服,每日一剂,日服两次。适用于出风团反复发作,气血亏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