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问题困扰您,健康美白人人寻,就来皮肤美容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小儿咽峡疱疹
扩展阅读
荨麻疹用精油会刺激吗 2025-04-07 06:15:37
带状疱疹咽喉疼 2025-04-07 06:09:48
荨麻疹好的慢 2025-04-07 06:09:39

小儿咽峡疱疹

发布时间: 2025-04-03 14:52:20

『壹』 小儿疱疹初期的症状有哪些

小儿疱疹初期症状指的是疱疹咽峡炎初期的症状,早期孩子可能没有咽峡部疱疹疼痛,仅以发热或者不愿意吃饭为主要表现。根据发热的程度来选择不同的治疗,体温低于38.5℃可给予小儿多喝水、勤喂水,或者是用温热水擦拭等方式来起到退热的作用即可。如果体温大于等于38.5℃时,可给予口服退热药物,如布洛芬或者是对乙酰氨基酚进行退热治疗。小儿疱疹早期仅有发热症状,给予对症退热治疗,同时根据引起疱疹的病因给予抗病毒或者消炎治疗就好。后期疱疹咽峡炎孩子会有明显的咽颊部疼痛症状,可以对症应用咽喉部的喷剂来进行治疗,疱疹症状期间一定要多喝水,有利于疾病的治愈。

『贰』 疱疹性咽峡炎有哪些症状

疱疹性咽峡炎有哪些症状?解放军304医院儿科主任余素明副主任医师介绍说,造成儿童疱疹性咽峡炎有许多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天气炎热,室内空气流通不畅,使空气中的细菌进入呼吸道引起的;另一方面是由于人们经常使用空调,并且将空调的温度调得过低,使儿童无法承受,进而造成热伤风,导致病毒感染。比如,柯萨奇病毒、疱疹病毒和埃可病毒,以及并发细菌感染等,它所导致的疾病传染性强、流行快,主要侵犯1~7岁的小儿。临床表现为哭闹、拒奶、持续发热、咽部疼痛、流涎。主要症状表现在咽部,初起时咽部充血,咽峡部(扁桃体、软腭及悬雍垂上)可见散在的约小米粒大小的灰白色疱疹,周围绕有红晕,2~3天后逐渐扩大后破溃,形成溃疡。
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并不复杂,主要是采用一些如双黄连、板兰根、清咽冲剂等清热解毒药品即可,另外,还可以利用超声雾化吸入类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治疗期间,饮食上一定要注意保持清淡,要多喝温开水,多给孩子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青菜、水果等,尽可能少吃煎、炸的油腻食品,尤其要注意不吃过热的食品。
由于疱疹性咽峡炎初期症状与一般感冒区别不大,因此很容易被误认为感冒而延误治疗。余主任提醒各位家长,当孩子出现以上症状时,一定要到医院进行确诊,以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对症治疗。
以上就是倍领安全小编为您介绍疱疹性咽峡炎有哪些症状的内容,本网儿童安全教育知识库中还有很多关于儿童安全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本网的内容,以便让孩子更健康的成长。

『叁』 宝宝得了疱疹性咽峡炎怎么办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自限性疾病。这种病以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播快,感染性较强,易散发或流行,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侵袭1~7 岁儿童。一般病程4~6 日,重者可达2 周。 在我们呼吸道的表面有一种带无数纤毛的细胞,这些纤毛好像一把大扫除的刷子一样,不断将吸入并黏附在呼吸道上的小颗粒如粉尘、病菌等向外清扫,直到排到喉头咳出。但小儿呼吸道上的这种纤毛活动比较微弱,因此“自洁” 功能也就相对较差。而且小孩的鼻毛也没有发育完全,就特别容易被空气中的病毒侵袭。 疱疹性咽峡炎一旦发作,在扁桃体前部、软腭、悬雍垂等部位会出现灰白色疱疹。常常会出现高热,并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口臭等症状,有时还会头痛、腹痛或肌痛。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常常容易混淆,二者都伴有发烧及口腔疱疹的状况,但最大的区别是疱疹有没有发展。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仅仅出现在口腔中,发病快,起病急,往往还伴有高烧不退、拒绝进食的症状。而患手足口病的孩子疱疹会不断增加,先是嗓子里有疱疹,随后会发展到手心脚心都有疱疹。手足口病出的疹子一般如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有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不痛、不痒、不结痂。 当宝宝患有疱疹性咽峡炎后,妈妈可以用这套手法对宝宝进行按摩:用了近两周的时间才完全恢复精神。我家当时就是一直吃消炎药,近一周的时间,这有炎症必须吃消炎药才会完全退烧的,这时候咽喉有炎症,所以吞咽困难,不爱吃东西,每天只要喝一些流质的果汁菜水,奶粉之类就可以,不要喂养什么辅食,维C多,可以帮助消炎。

『肆』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吃什么药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通常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效果较好。治疗过程相对简单,但由于缺乏特效抗病毒药物,西药的抗病毒效果有限,主要依靠中药、抗病毒药物以及对症处理。常用的西药包括阿昔洛韦和利巴韦林等。

中医认为疱疹性咽峡炎属于湿热喉痹,多因外感湿热上攻咽峡引起,治疗以解毒利咽、化湿退热为主。可选用如新加香薷饮、甘露消毒丹、银翘马勃散、退热合剂、双黄连、大青叶、板蓝根等中药。如果合并心肌损害,应适当休息,并使用护心药物。

局部治疗方面,可采用加压或超声雾化吸入抗病毒药物,含化参龙丸、含漱利咽合剂,撒入锡类散,喷入金喉健等。发热时,可用羚羊角粉清火退热以防惊风,也可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当体温超过38.5℃时,可使用托恩、美林等退热药。体温超过39.5℃,伴有呕吐、惊厥、影响饮食和睡眠时,可结合输液支持疗法及对症处理。

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时,提示可能合并细菌感染,此时可考虑使用抗细菌药物。否则,不宜滥用抗细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