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这是什么皮肤病,在手上很痒
这和我之前得过的毛病很像,应该是手掌上的过敏性脉管炎。又肿又痒,还有一点疼。当时我到医院看是用了些脱敏的药物,好像是叫“消风止痒冲剂”治好的。
不过你最好还是去医院看一下皮肤科,确诊一下比较好。
㈡ 关于汗疱疹的小偏方
这两天有人问我汗疱疹的问题,相信很多人手上都长这种透明的小水泡,但是有人一直识认为是上火,开始吃去火药,其实吃一段时间并没有什么作用,反而还伤脾胃,
这种透明小水泡最好不要挤破,因为挤破会越长越多,又痛又痒,这个在中医上称为是汗疱疹,也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
汗疱疹的主要形成,就是体内的湿气过重,所以千万别认为上火了,这个时候去湿才是关键。
体内湿毒过重,导致手上出现一些小水泡并且轻微瘙痒。
如何祛湿?
1,背部刮痧,散热祛湿
容易受风的部位通常是人体背部的上1/3,也就是肩背区域。背部刮痧可以使毛细血管的活性增加,更利于身体散热祛湿。
具体操作方法是:使用刮痧板蘸少量橄榄油以起到润滑作用,从背部沿脊柱从上往下单向地刮,再沿着距离脊柱1.5寸宽的地方从上往下刮,然后再选择距离脊柱3寸的地方,以同样的方法由上往下刮。大概每个区域刮5-8下即可。
2,艾灸养生,祛湿补阳
艾灸疗法是传统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有开郁、祛湿、补阳气的作用,特别适合祛湿。
艾灸取穴
1.关元穴:
位于脐下3寸,为养生保健强壮的要穴。长期施灸有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等功效。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2.命门穴:
位于人体背后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是人体生命力的中心,为元气“住宿”的地方。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灸仪灸疗30分钟。
3.中脘穴:
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灸仪灸30分钟,能有效缓解胃部疾病的各种症状。
4.足三里穴:
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灸仪灸30分钟。
5.丰隆穴:
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鼓起的地方,这个是祛湿较好的穴位,每日用艾灸仪灸30分钟即可有效健脾化湿。
6.解溪穴:
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湿的穴位,对解除下肢的水肿效果较好,每日艾灸15分钟。
另外再介绍一个小偏方:
首先我们准备一块生姜就可以了,我们把生姜切成末,然后准备一个容器把生姜放在容器里,放完生姜之后之后,放一点酒精或者高度白酒也可以,然后我们把它搅匀,搅匀之后静置一个小时,
静置一个小时的作用是让酒精浸泡在姜里,或姜的味道渗入到酒精里边。一个小时之后我们找一个棉签沾一下,然后涂抹在我们手上长水泡的地方。
只需每天涂抹三到五次就可以了,最好是晚上睡觉之前多涂上一会儿效果会更好,只需三到五天手上的水泡就会自然消失了。
再就是如果说我们手上长水泡时,千万不要用手去磕破或者是用利器把它挑破,这时如果说我们手上的水泡里的水留到哪里,我们的水泡就会长到哪里,大家一定要注意!!!
㈢ 手上起水泡还痒怎么办
手上起水泡还痒,水泡是不是不大,像小米粒大小,透明的,那可内能是汗疱疹。容
汗疱疹,是一种过敏性的皮肤炎表现,可以用复方炉甘石洗剂涂抹,止痒效果好。
当开始有脱皮的时候迹象时,就需要涂抹皮质类固醇药膏了,就是俗称的激素软膏。
有一点要注意的是不要挠,挠、抓会让病情变得更严重甚至出现并发症。
㈣ 天一热,手上就容易长小水泡,还很痒,是咋回事怎么做才能好
手上起小水泡,是一件非常令人烦恼的事情。透明的小水泡长在手上这种明显的位置,看着十分碍眼,并且还特别痒,有时候还会疼。而且几乎每年这个时候都会起,甚至有些人脚上也会起。虽然等到天气冷的时候会自动消退,但它存在的这段时间,着实会给人带来不小的困扰。
洗澡的时候,不要天天都涂沐浴露或肥皂,两天涂一次即可。天天用容易伤害皮肤,降低皮肤的免疫力。但要勤洗手,洗手时少用肥皂、洗手液等,洗完手后要及时的擦干,及时涂抹维生素E或护手霜。
在做家务的时候,要带上手套,不要长时间把手泡在水里。不能熬夜,十点左右要睡觉。不能生气,不能焦虑,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要适量的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还要给手部做好防晒,过度的暴晒会破坏皮肤屏障。这样汗疱疹会慢慢消退。
㈤ 精神状态不佳,手指起水泡,是湿气重吗怎么办
所指的由于湿气重而在手指上出现水疱,应该是指的汗疱疹。汗疱疹其实在临专床当中是一种特殊属类型的湿疹。以前的时候是认为汗疱疹出现,可能是与排汗不畅有关系。但目前认为汗疱疹的发生可能与一些不明原因的过敏是有直接关系的。出现汗疱疹首先患者可以应用糖皮质激素软膏,还有炉甘石洗剂来进行外涂。如果患者局部瘙痒感比较严重,可以应用抗组胺类药物来进行口服。如果患者手指上的汗疱疹并不是非常严重,其实不需要来进行特殊治疗也可以。因为汗疱疹在临床当中往往是具有一定自愈的趋势。当天气没有那么炎热、当秋冬的时候患者的汗疱疹往往是可以自行缓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