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单纯疱疹病毒的致病性
单纯疱疹病毒在全球广泛分布,人群中感染极为普遍,潜伏和复发感染者较多。患者和带毒者是该病的传染源。病毒可通过皮肤、粘膜的直接接触或性接触途径进入机体。
典型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是受感染细胞呈气球样变(balloon)、核内包涵体和多核巨细胞的形成等。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新生儿、儿童和成人,通常分为原发感染和复发感染。 HSV-2病毒是生殖器疱疹的主要病原,一旦感染,患者将终身携带这种病毒并周期性地出现生殖器疱疹性损伤,HSV-2感染还会增加HIV-1传播的风险,且目前没有针对HSV-2的有效疫苗问世。由于HSV-2的高阳性率及与HIV-1共同的传播途径,针对HSV-2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前人研究表明HSV-2建立持续性感染须抑制宿主细胞的抗病毒I型干扰素(IFNα/β)信号通路,但机制不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胡勤学学科组研究发现,HSV-2通过其极早期蛋白US1抑制IFN-β的产生,逃避宿主天然免疫的控制。这个发现为双链DNA病毒家族如何阻断I型IFN信号通路提供了新的机制。
生殖道黏膜部位不易建立针对HSV-2长期有效的记忆性免疫保护,这成为疱疹病毒疫苗研制的主要瓶颈。胡勤学学科组利用了趋化因子CCL19能够靶向性地趋化和招募免疫细胞到次级淋巴器官及黏膜组织的特性,将候选免疫原HSV-2 gB蛋白与CCL19 制成嵌合的DNA疫苗。结果发现“gB-CCL19”嵌合疫苗能够在小鼠体内诱导很好的保护作用,从而为设计针对HSV-2或其他性传播病毒的疫苗奠定了基础。
B. 单纯疱疹病毒1型igm和2型igm 的参考值是多少
你说的是阳性还是阴性参考值啊 一个是身体差引起一个是性病 病毒1要低于19就是阴了
C. 单纯疱疹是怎么引起的
单纯疱疹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疱疹是一类常见,而且历史古老的传染性皮肤病;有关的记载甚至早见于古希腊,18世纪时,临床上已注意生殖器疱疹的存在,19世纪以后,由于工业革命促使人口居住密集和人口大规模流动,通过一般接触及性接触传播疱疹的机会增加,导致疱疹类疾病的发病率上升;医师逐渐认识到它的传染性和性传播途径,此后并发现疱疹病毒具有潜伏性感染的特点。
疱疹病毒科分为α,β,γ三个亚科,包括114个成员,具有一定的宿主特异性,分别感染人或其他的动物,目前,人疱疹病毒至少包括8个成员(表1)。
单纯疱疹的病原体为人单纯疱疹病毒,在病毒分类学上归于人疱疹病毒科α亚科,单纯疱疹病毒属,分为HSV-1,HSV-2两个亚型,HSV-1亚型主要侵犯腰以上部位,尤其是面部,脑组织等;而HSV-2型主要侵犯腰以下部位,尤其是生殖器等,故有生殖器疱疹之称;但这种区分并非严格。
单纯疱疹病毒呈球形,由核壳体及病毒外包膜组成,核壳体呈二十面体形状,由162个壳微粒构成;其核心内含有病毒基因组,为线性双链DNA分子,长度为15226kb,HSV-1,HSV-2两个亚型基因组之间的同源性仅为47%~50%,单纯疱疹病毒基因组至少编码70种不同的蛋白质,成熟的病毒核壳体至少含有七种蛋白质,核壳体表面有一层物理结构尚不完全明确的内膜,含有四种蛋白质成分,与病毒基因的转录复制有关,单纯疱疹病毒的外包膜系双层含脂糖蛋白,糖蛋白成分复杂,至少包括六种;其中,糖蛋白gG的抗原特异性是鉴别HSV-1型或2型的血清学依据,单纯疱疹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病毒DNA进入细胞核内复制,与此同时,病毒DNA转录物进入胞质,指导病毒结构蛋白在细胞质内的合成;随后,子代病毒DNA回到胞质内装配为具有感染性的成熟病毒颗粒,在单纯疱疹病毒的复制过程中,成熟的病毒颗粒大约只占少数,其余因未能被及时加工,包装,而被迅速降解,或成为非感染性的不成熟病毒颗粒。
人单纯疱疹病毒对外界抵抗力不强,56℃加热30min,紫外线照射5min,乙醚等脂溶剂均可使之灭活;但可在-70℃环境长期保存其生物学活性。
在体外培养环境中,单纯疱疹病毒几乎可以感染各种胚胎和新生动物来源的成纤维细胞及上皮细胞,并很快产生肉眼可见的病变;故在某些疑难病例,体外培养分离病毒的方法可被用于帮助临床确诊。
(二)发病机制
单纯疱疹病毒入侵后,可在入侵局部造成感染;但一般情况下,病毒沿该局部的神经末梢上行,传入至神经节内,经2~3天短暂时间的复制后,病毒进入潜伏感染状态,上述短暂复制期间并不产生完整的感染性病毒颗粒,在适当条件下,单纯疱疹病毒可被激活而大量复制,再沿该神经节的神经分支下行播散到外周支配区域组织的细胞内,导致疱疹发作,局部感染较重时,病毒可沿淋巴管上行扩散导致淋巴结炎;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可形成病毒血症,发生全身播散性感染。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重要特点是,病毒可长期潜伏于体内,其间可因受激惹而反复发作,其机制系因病毒入侵后可长期潜伏在病损部位神经支配区域的神经节内,如三叉神经节,迷走神经节,骶神经节等,潜伏的病毒基因组游离存在于神经细胞内,甚至可整合于宿主细胞染色体上,当其受到某种因素激惹后即可活化,病毒沿神经干下行扩散到所支配区域色质固缩,产生特征性的细胞核内嗜酸性包涵体(CowdryA包涵体);相邻受染细胞的胞膜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细胞坏死崩解后形成单房性薄壁水疱,四周可绕以红晕,局部呈炎症反应,在初发性疱疹患者,围绕水疱周围出现的深层炎症反应较重,复发性疱疹则较轻,水疱溃破后表层脱皮,数小时内产生浅表性溃疡,皮肤黏膜部位的疱疹损害多局限,但新生儿及免疫力低下者,则可能形成病毒血症,甚至全身性感染,累及重要脏器,对于疱疹性脑炎或新生儿播散性疱疹患者,其实质器官病灶处的充血反应乃至出血性坏死现象比皮肤损害处更为显著,故病情较严重。
D. 单纯疱疹是怎么引起的
单纯疱疹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疱疹是一类常见,而且历史古老的传染性皮肤病;有关的记载甚至早见于古希腊,18世纪时,临床上已注意生殖器疱疹的存在,19世纪以后,由于工业革命促使人口居住密集和人口大规模流动,通过一般接触及性接触传播疱疹的机会增加,导致疱疹类疾病的发病率上升;医师逐渐认识到它的传染性和性传播途径,此后并发现疱疹病毒具有潜伏性感染的特点。
疱疹病毒科分为α,β,γ三个亚科,包括114个成员,具有一定的宿主特异性,分别感染人或其他的动物,目前,人疱疹病毒至少包括8个成员(表1)。
单纯疱疹的病原体为人单纯疱疹病毒,在病毒分类学上归于人疱疹病毒科α亚科,单纯疱疹病毒属,分为HSV-1,HSV-2两个亚型,HSV-1亚型主要侵犯腰以上部位,尤其是面部,脑组织等;而HSV-2型主要侵犯腰以下部位,尤其是生殖器等,故有生殖器疱疹之称;但这种区分并非严格。
单纯疱疹病毒呈球形,由核壳体及病毒外包膜组成,核壳体呈二十面体形状,由162个壳微粒构成;其核心内含有病毒基因组,为线性双链DNA分子,长度为15226kb,HSV-1,HSV-2两个亚型基因组之间的同源性仅为47%~50%,单纯疱疹病毒基因组至少编码70种不同的蛋白质,成熟的病毒核壳体至少含有七种蛋白质,核壳体表面有一层物理结构尚不完全明确的内膜,含有四种蛋白质成分,与病毒基因的转录复制有关,单纯疱疹病毒的外包膜系双层含脂糖蛋白,糖蛋白成分复杂,至少包括六种;其中,糖蛋白gG的抗原特异性是鉴别HSV-1型或2型的血清学依据,单纯疱疹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病毒DNA进入细胞核内复制,与此同时,病毒DNA转录物进入胞质,指导病毒结构蛋白在细胞质内的合成;随后,子代病毒DNA回到胞质内装配为具有感染性的成熟病毒颗粒,在单纯疱疹病毒的复制过程中,成熟的病毒颗粒大约只占少数,其余因未能被及时加工,包装,而被迅速降解,或成为非感染性的不成熟病毒颗粒。
人单纯疱疹病毒对外界抵抗力不强,56℃加热30min,紫外线照射5min,乙醚等脂溶剂均可使之灭活;但可在-70℃环境长期保存其生物学活性。
在体外培养环境中,单纯疱疹病毒几乎可以感染各种胚胎和新生动物来源的成纤维细胞及上皮细胞,并很快产生肉眼可见的病变;故在某些疑难病例,体外培养分离病毒的方法可被用于帮助临床确诊。
(二)发病机制
单纯疱疹病毒入侵后,可在入侵局部造成感染;但一般情况下,病毒沿该局部的神经末梢上行,传入至神经节内,经2~3天短暂时间的复制后,病毒进入潜伏感染状态,上述短暂复制期间并不产生完整的感染性病毒颗粒,在适当条件下,单纯疱疹病毒可被激活而大量复制,再沿该神经节的神经分支下行播散到外周支配区域组织的细胞内,导致疱疹发作,局部感染较重时,病毒可沿淋巴管上行扩散导致淋巴结炎;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可形成病毒血症,发生全身播散性感染。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重要特点是,病毒可长期潜伏于体内,其间可因受激惹而反复发作,其机制系因病毒入侵后可长期潜伏在病损部位神经支配区域的神经节内,如三叉神经节,迷走神经节,骶神经节等,潜伏的病毒基因组游离存在于神经细胞内,甚至可整合于宿主细胞染色体上,当其受到某种因素激惹后即可活化,病毒沿神经干下行扩散到所支配区域色质固缩,产生特征性的细胞核内嗜酸性包涵体(CowdryA包涵体);相邻受染细胞的胞膜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细胞坏死崩解后形成单房性薄壁水疱,四周可绕以红晕,局部呈炎症反应,在初发性疱疹患者,围绕水疱周围出现的深层炎症反应较重,复发性疱疹则较轻,水疱溃破后表层脱皮,数小时内产生浅表性溃疡,皮肤黏膜部位的疱疹损害多局限,但新生儿及免疫力低下者,则可能形成病毒血症,甚至全身性感染,累及重要脏器,对于疱疹性脑炎或新生儿播散性疱疹患者,其实质器官病灶处的充血反应乃至出血性坏死现象比皮肤损害处更为显著,故病情较严重。
E. 单纯性疱疹,怎样让水泡快速消除
我刚刚才好,我是长在嘴角,喝水难过死了。我外用的是阿昔洛韦乳膏,内服VB2。再喝金银花水, 现在已经好了,结痂中。 你如果严重的话,也可加服阿昔洛韦片,希望能帮到你。祝早日康复
F.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很多脑膜炎的形成就是因为感染疱疹病毒而导致的脑炎,病毒感染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从而感染到大脑,尤其是在公众场合要注意卫生,下面了解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1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erpes simplex virus encephalitis, HSE),简称HSE。 又称急性坏死性脑炎、急性包涵体脑炎。本病呈散发性,见于世界各地,无季节性倾向,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也无性别差异,病情险恶,死亡率高。
本病属于中医温病、温毒、头痛、癫狂等病证范畴,乃湿热邪毒外袭,化火入营,上扰清窍,引动肝风所致。
由于中枢神经系统(CNS)不含淋巴组织、巨噬细胞及潜在的免疫活性细胞,故本身的免疫应答能力低下,而外周抗炎细胞或抗体不易通过血—脑屏障发挥作用,因此毒力较低的病原体亦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感染。
全球大约有100余种病毒可引起CNS感染,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SV)引起的脑部炎症,是国内外非流行性脑炎中最常见的类型,占已知病毒性脑炎的20%~68%。
1941年,首次从患者脑中分离、确定该病原体。由单纯疱疹病毒最常累及大脑颞叶、额叶及边缘系统,引起脑组织出血性坏死,故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又称为急性坏死性脑炎或出血性脑炎。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症状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多为单纯疱疹病毒I型(HSV-I)感染,主要见于成人。那么当受感染会有什么症状表现呢?
1、一般情况:四季均可发病,原发感染的潜伏期为2~26天,平均6~8天,前驱症状可有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头痛、头晕、咽痛、肌痛、腹痛、腹泻、乏力、嗜睡等。多为急性起病,少数表现为亚急性、慢性或复发病例,约1/4患者有口唇、面颊及其他皮肤黏膜移性区疱疹史,多数起病不久就有发热,体温最高可达40摄氏度~41摄氏度。本病病程长短不一,可持续数日到数月不等。
2、精神症状:早期以精神症状突出,发生率约69%~85%,多为人格改变,反应迟钝,注意力涣散,言语减少、不连贯、答非所问,烦躁不安,接触不良,易激惹,幻听、幻视、欣快和虚构、瞻妄等,这些可能与颞叶和边缘系统受损有关,部分患者可因精神行为异常为首发或唯一症状而就诊于精神科。
3、神经症状:可表现为智能障碍,时间、空间定向力差,近事遗忘,肢体瘫痪,多种形式的痫性发作(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及部分性发作等)。
4、体征:包括偏盲、凝视障碍、瞳孔不等大、外展神经麻痹、肌张力增高、偏瘫、共济失调、反射改变、锥体束征、脑膜刺激征等弥散性或局灶性脑损害表现。严重病例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甚至昏迷,重症者可因广泛脑实质坏死和脑水肿引起颅内压增高,甚至脑疝形成而死亡。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治疗
若不治疗,大约70%~80%的患者是致命的,并且急性发病存活者常遗留严重的后遗症。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降低本病病死率的关键,主要包括特异性的抗病毒治疗,辅以免疫抑制剂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
1、抗病毒化学药物治疗
1)阿昔洛韦(Acyclovir):第二代抗病毒药物,系鸟嘌呤的衍生物,通过抑制DNA多聚酶的作用,抑制病毒DNA复制,进而导致病毒结构蛋白(γ类多肽)合成受阻,从而发挥抗病毒作用,具有很强的抗HSV的作用。
常用剂量为:婴儿(大于6月龄)HSE为500mg/m2,静脉滴注,每8小时一次,疗程10天。成人30mg/kg/日,分3次静脉滴注,连用14~21天,少于10天常有复发。国际推荐治疗时间为21天,若病情较重可延长治疗时间或再治疗一个疗程。
2)更昔洛韦(Ganciclovir):抗HSV的疗效是阿昔洛韦的25~100倍,具有更广谱的抗HSV作用和更低的副作用。用量是5~10mg/kg/日,静脉滴注,疗程10~14天。
2、免疫抑制剂治疗
(1)干扰素及其诱生剂 :干扰素是细胞经病毒感染后产生的一组高活性糖蛋白,具有广谱的抗病毒活性,而对宿主细胞损害极小,60×106IU/日,连续肌肉注射30天;聚肌胞可使人体产生足量的内源性干扰素。
(2)转移因子:可使正常淋巴细胞致敏而转化为免疫淋巴细胞,皮下进行注射,1~2次/周,每次1支。
(3)肾上腺皮质激素 :对病情危重、头颅CT有出血性坏死灶及脑脊液红细胞和白细胞明显增多者可酌情使用。
3、全身支持治疗
对重症及昏迷患者至关重要,注意维持营养及水、电解质的平衡,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静脉高营养、加强生活护理,预防褥疮及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
4、对症治疗
包括对高热的患者进行物理降温,抗惊厥、镇静、脱水降颅压等。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护理
本病病程持续数周至数月,病死率19%~70%,少数病例(约5%~10%)经治疗1~3个月又复发。存活者中约有2/3残留癫痫、精神异常或认知功能障碍等后遗症,极少数甚至成为植物状态。
我们必须悉心照顾患者,保持环境安静,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质、维生素饮食。积极帮助其进行康复治疗,预防后遗症发生。
昏迷病人要鼻饲流质饮食,预防褥疮;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低流量吸氧。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2
单纯疱疹病毒igm是什么?
单纯疱疹病毒igm通常是和单纯疱疹病毒igg挂钩在一起说的,igm为早期感染,通常是现症感染,igg是感染中后期或者感染已经恢复,也就是说感染发生时先产生igm,然后过一段时间就消失,接着就产生igg,这个抗体消失很慢,甚至不消失,本章具体来说说单纯疱疹病毒igm是什么?
igm是个体发育过程中最早合成和分泌的抗体,在胚胎发育晚期的胎儿即能产生IgM,故脐带血IgM升高提示胎儿有宫内感染(如风疹病毒或巨细胞病毒等感染)。IgM也是初次体液免疫应答中最早出现的.抗体,是机体抗感染的“先头部队”;血清中检出IgM 提示新近发生感染,可用于感染的早期诊断。
单纯疱疹病毒igm是阳性还是阴性,这能决定母体是否适合受孕。孕妇感染HSV可使胎儿产生先天性感染,诱发流产、早产、死胎、畸形,新生儿HSV感染死亡率高,幸存者常有后遗症。据报道,即使是口唇单纯性疱疹,对新生儿的致死率17.6%。
单纯疱疹病毒igm阳性
单纯疱疹病毒igm可分为阳性和阴性,单纯疱疹病毒igm阳性往往会成为备孕妇女的痛处。为什么呢?一起来了解!
单纯疱疹病毒对胎儿,与新生儿的影响都特别大,对胎儿致畸率非常高。许多报道指出,在怀孕早期感染(尤其是原发性感染者)单纯疱疹病毒可通过胎盘引起胎儿病毒血症、自发性流产、宫内发育迟缓或早产,也可呈隐性感染或持续带病毒状态等。
如果IgM阳性,表示孕妇近期可能有“TORCH”感染(或称原发性感染),有引起胎儿畸形的可能。通常的建议的治愈后再考虑要宝宝。
单纯疱疹病毒igm阴性
前文中有提到,单纯疱疹病毒igm可分为阳性和阴性,IGM阴性代表目前没有感染病毒,IGG阳性代表曾经感染过病毒。
在怀孕之前或怀孕时,妇产科医生都会要求做优生优育检查,而判断是否正常的指标就是看IGM的是阴性还是阳性。你的单纯疱疹病毒抗体才为Igm阴性,表明你目前没有感染此病毒,所以对胎儿没有影响。需要的备孕的准妈妈这一关检查就过啦!
怀孕时单纯疱疹病毒igm阳性怎么办?
有些准妈妈在孕前疱疹检查时正常的,但是却在孕期中招,如果在怀孕期间检测出单纯疱疹病毒igm阳性怎么办?
孕妇被感染的第一次,对胎儿影响比较大,如果是转阴后再感染,对胎儿的影响是很小的。单纯疱疹病毒在怀孕期间感染,约10%的胎儿会被感染,可能会影响胎儿器官发育,可能导致新生儿疱疹综合征。
临近生产的准妈妈,对于隐匿性感染单纯疱疹病毒患者,可于分娩前作羊水检查,以确定有无单纯疤疹病毒宫内感染,以选择分娩方式。
为预防胎儿和新生儿经阴道分娩时感染单纯疤疹病毒,无论产妇是原发性还是复发性生殖系统感染单纯疤疹病毒,均应剖宫产取出胎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