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低热荨麻疹
扩展阅读
水痘一般症状有哪些症状 2025-04-02 04:55:13
激光祛除雀斑一般多少钱 2025-04-02 04:30:17
冷冻去雀斑图片 2025-04-02 04:23:50

低热荨麻疹

发布时间: 2025-03-31 19:57:15

㈠ 治疗风疹最快的方法

每个人的皮肤状态不同,有些人很容易得风疹,风疹的学名叫做荨麻疹。在吹风之后,身体皮肤就会出现红斑,红块,还会伴有瘙痒的感觉,严重的时候还会感染呼吸道,造成咳嗽,发烧等症状,所以必须尽快的治疗风疹,可以将毛巾用热水煮沸,将其放在患处,这样可以快速的处理疾病。严重的话要及时就医。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感染所引起来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大部分症状都比较轻微,前期有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驱症状,伴有发热、全身斑丘疹和耳后枕后淋巴结肿大。
大部分情况下不需要特殊的治疗,可以自然缓解,只需要给予对症处理即可。比如有高热给予退热治疗。因为目前临床上并没有杀死风疹病毒的特效药物,而且病毒大多数呈自限性,依靠机体自身的免疫力,逐渐清除,所以治疗主要是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好的快慢,起结余症状的轻微和是否出现并发症,不存在治疗最快的方法
目前来说,风疹患者的治疗大多实施对症治疗,如果风疹患者出现了高烧,可以选择应用退烧类的药物,比如说柴胡颗粒冲剂等等。此外,在发病期间,风疹患者应该忌食油腻、蛋白含量高的食物,如肉、蛋、奶、油等。风疹是由于风疹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比较常见的急性传染病,患者常以低热、全身皮疹为主要特征,同时还会伴有耳后、枕部的淋巴结肿大。
对于原因明确的荨麻疹,应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对于原因不明的荨麻疹,可使用抗组胺药物;对于严重的荨麻疹,可加用抗生素,若呼吸道及胃肠道症状严重,则应到医院接受治疗,以免延误病情。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通常在2-24小时内消退,但反复发生新的皮疹。病程迁延数日至数月。临床上较为常见。

㈡ 荨麻疹与风疹的区别

荨麻疹主要是皮肤上瘙痒,出现风团,风团呈鲜红色或白色,大小不一,可融合成片,数小时消退,但新的风团又起,此起比伏。
严重者可有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重者可累及喉头和支气管,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感染所致的常见的急性的传染性疾病,它主要是以低热,全身皮疹为特点,常伴有特征性的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
皮疹主要是颈面部红色或淡红色的斑疹,斑丘疹,可融合,弥漫性红斑,可伴有轻度的脱屑。

㈢ 常见皮肤病的中医防治之——3荨麻疹

荨麻疹的中医病名有很多,主要根据其病因和症状而定,有的称之为“瘾疹”,有的称之为“赤白游风”,还有“赤疹”、“白疹”、“风疹”等名称。



中医认为瘾疹的发生总由 禀赋不耐、风邪侵袭、营卫失和所致 。卫外不固,风寒风热之邪侵袭,外邪与气血相搏于肌肤之间,营卫失和而发病。


饮食不节,过食辛辣腥膻发物,或肠道寄生虫,使肠胃积热动风,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皮毛腠理之间而发病。气血亏虚,气虚则卫外不固,易感受风邪侵袭;血虚则肌肤失养,化燥生风,风邪阻滞肌腠而发生本病。


中医将本病在临床表现上大致分为 风寒、风热、胃肠湿热、气血两虚


风寒型 患者风团多为白色,遇冷或风吹则加重,得暖则减,常伴怕冷,冬季多发,口不渴,舌淡红苔薄白。治疗以疏风散寒调和营卫为法。


风热型 患者多表现为红色风团,灼热瘙痒剧烈,遇热加重,得冷则减,可伴有低热、咽痛。舌红苔薄黄,治疗以疏风清热止痒为主。

胃肠湿热型 患者常表现为大片的风团,色红,瘙痒剧烈,发疹同时可伴腹脘疼痛,恶心呕吐,神疲纳呆,大便秘结或泄泻,而需要注意的是此型患者常由于饮食不节而发病,此时治疗多以通腑泄热,调和脾胃为法。


气血两虚型 患者常表现为迁延不愈的慢性荨麻疹,风团色淡红或呈皮肤色,瘙痒,常因劳累而发或劳累后加重,多伴头晕乏力,失眠多梦,心悸气短,面色不佳,治疗以益气养血祛风为法。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精神过度紧张、压力过大,这些都会诱发人体免疫系统紊乱。

保持心情愉快,情绪往往是一些病人的发病原因。饮食以清淡为主,少吃异体蛋白,多吃五谷杂粮。

要勤修剪指甲,如瘙痒较重时不可过度搔抓,尽可能外涂止痒剂如炉甘石洗剂等控制瘙痒,瘙痒较重时,也可口服抗组胺药如开瑞坦、西替利嗪、西咪替丁等西药控制瘙痒。


1. 注重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2. 积极寻找和去除诱因最为关键,尤其应注意日常起居中能使自己敏感的各种物质,常见的多为食物或药物吸入物等,或排查过敏源。应调整胃肠功能,治疗各种慢性病灶,避免吸入或食用已发现的过敏物。慎起居,避风,不宜熬夜或劳累。

3. 鱼虾海鲜和含有人工色素、防腐剂、酵母菌等人工添加剂的罐头、腌腊食品、饮料等都可诱发荨麻疹。

4. 过于酸辣等有刺激性的食物也会降低胃肠道的消化功能,使食物残渣在肠道内滞留的时间过长,因而产生蛋白胨和多肽,增加人体过敏的几率。

㈣ 小儿风疹的症状是什么风疹块又是怎么回事

小儿风疹常见症状包括呕吐、腹痛、腹泻和胸闷,通常在出疹后2到3天内体温会恢复正常。若体温持续不降或反复升高,则需警惕并发症的发生。风疹块,即荨麻疹,表现为时隐时现、边缘清晰的瘙痒性风团,有时伴有发热或关节肿痛。治疗上建议多饮水、多吃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并保持适当休息。专家推荐服用中药桑竹风疹消以达到治疗效果。一旦发现风疹患者,应立即隔离,避免出入公共场所。

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临床特征包括低热、皮疹及颈部淋巴结肿大。风疹的前驱期较短,皮疹出现后,患儿可能仍有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皮疹通常为发作性,可表现为红色或白色的瘙痒性风团,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24到36小时,消退后不留痕迹。风疹的全身症状相对较轻,多数表现为低热或中度发热,少数情况下可能有高热。治疗时应注意避免辛辣油腻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预防措施包括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直接吹风,防止受凉后反复感染新邪。发热期间,患儿应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增强免疫力。同时,应避免抓挠皮肤,以防感染。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症状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㈤ 麻疹的症状有哪些

荨麻疹又称风疙瘩,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

(一)病因和发病
引起荨麻疹的病因很多,但大多数是某些物质引起的过敏反应或血管神经功能障碍所造成的。常见的有关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食物,如鱼、虾蟹、鸡蛋、牛奶等。
2.吸入物,如各种花粉、尘土、烟雾等。
3.药物,如青霉素、链霉素、磺胺、血清、疫苗等。
4.各种感染,细菌、病毒、霉菌、寄生虫等。
5.内分泌障碍,月经不调,妊娠、更年期等。
6.物理化学因素,如冷、热、风、光及某些化妆品刺激。
7.动物及植物刺激,如臭虫、螨及荨麻、野葛等。
8.遗传因素,如过敏体质及免疫功能障碍。
(二)病人表现
多突然发病,先出现剧烈瘙痒,随即发生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红色、肤色或苍白色风团,皮疹迅起迅消,消退后不留痕迹。可于一天内反复多次出疹。皮疹可泛发全身,也可累及粘膜。若消化道受累,可发生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呼吸系统受累可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少数病人伴有发烧。短期发作即消失者,为急性荨麻疹,若反复发作超过3个月者,为慢性荨麻疹。
(三)家庭养护
本病最好的治疗方法是寻找过敏原,通过逐渐脱敏疗法,从而达到根治的目的。目前许多医院已开展用不同食物、药物、动植物等做皮肤过敏试验,或用不同的化妆品、接触物做皮肤斑贴试验而查找致敏因素。荨麻疹患者如有条件,应首先去医院查找致病因素,以便除去或避免接触这些因素。
1.家庭用药
(1)内服药物:常用维生素C 0.2克,每日2次口服。路丁20毫克,每日3次口服。抗过敏药物,常用安太乐25毫克每日3次或苯海拉明25毫克,每日3次口服。也可用赛庚定2-4毫克,每曰3次口服。顽固者用扑尔敏4毫克,每日4次,与甲氰咪呱200毫克,每日4次,联合用药,效果较好。近年来应用的新药息斯敏10毫克,每日1次口服,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皮损泛发者,可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毫升,每日1次。出现喉头水肿,呼吸困难或严重者,应立即给予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索0.5-1.0毫升。
(2)外用药物:常用1%酚炉甘石洗剂或1%博荷酊外涂,每日3-4次。
2.中药及偏方
(1)地肤子、浮萍各30克,蝉蜕9克,水煎服,每日 l剂。
(2)桃树叶、艾叶各30克,白矾15克,食盐9克,煎汤洗浴,每日1-2次。
(3)苍耳子,荆芥,防风各15克,葱白1根,水煎服,每日1剂。
3.营养和饮食
宜进清淡饮食,忌鱼、虾、蟹、羊肉、酒类等辛辣刺激食物。
(四)注意事项
1.患者平时要注意观察过敏原,如发现某种食物或药物过敏时,应立即停用,对可疑致敏原应尽量避免接触。
2.剪短指甲,勿用力搔抓,否则可引起皮损显著增多,瘙痒剧烈。
3.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可服果导片2片,每日2-3次安番泻叶适量开水冲饮。
4.室内应保持清洁、干燥,禁放花卉,也不应该喷洒来苏,敌敌畏等化学物品,以免致敏。
5.病人在做脱敏治疗时,一定要在医院进行,同时要准备好急救药物,如肾上腺素,非那根,地塞米松及氧气等,以便及时抢救。
6.司机、高空作业者在工作期间禁用扑尔敏、苯海拉明、安太乐等抗过敏药物,以免因头晕、嗜睡而出现事故。
(五)预防常识
1.对过敏性体质的人应尽量避免接触易引起过敏的食物、药物、植物及化学物品,减少过冷、过热及日晒的刺激。
2.保持生活规律,精神愉快,积极治疗胃肠及内分泌疾病。
3.尽早除去体内感染病灶,如抗感染、除蛔虫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