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腿根部疼是怎么回事
临床导致大腿根部疼痛的原因很多,常见的考虑骨关节疾病、腹股沟淋巴结炎、慢性盆腔炎、带状疱疹等,具体如下:
一、骨关节疾病:病人如果存在有髋关节滑膜炎、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梨状肌炎、股骨头坏死的情况,就会导致大腿根部存在有明显的疼痛症状,要想明确诊断,需要进行髋关节的核磁共振检查。
二、腹股沟淋巴结炎、慢性盆腔炎、带状疱疹:如果病人存在有腹股沟淋巴结炎、慢性的盆腔炎、带状疱疹,也会导致大腿根部存在有明显的疼痛症状。
三、肿瘤或者转移瘤:如果局部存在有股骨的原发性肿瘤或者转移瘤,也会导致大腿根部存在有明显的疼痛症状。
四、软组织损伤、骨折:局部受到外力的作用,引起软组织损伤、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髋臼骨折,也会导致大腿根部存在有明显的疼痛症状。
② 湿疹图片是什么样子
1. 湿疹在小婴儿中虽然很常见,但如果误将宝宝身上突然出现的皮疹当作湿疹治疗,那就是一个常见的错误。
2. 婴幼儿常见的皮疹类型包括湿疹、热疹(痱子)、幼儿急疹、荨麻疹和婴儿痤疮等。那么,我们该如何简单辨别和区分它们呢?
3. 婴儿湿疹,俗称奶癣,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炎症,大多数宝宝在2-6个月大时开始出现湿疹,尤其是在喝配方奶的宝宝中更为常见。湿疹的特点包括发红、干燥、连片、脱屑,以及明显的瘙痒,严重时可能伴有渗水、结硬痂、轻微红肿等。
4. 这张图片中的宝宝湿疹特征明显,皮肤干燥且出现皮屑,红疹连成一片。宝宝脸上的湿疹已经很严重,结硬痂有皮屑,皮损严重,有小裂口。
5. 湿疹的治疗:轻微的湿疹通常不需要用药,清洁皮肤后涂抹低敏度的润肤霜(如丝塔芙、郁美净等)即可;也可以使用无激素成分的婴儿湿疹膏。
6. 热疹,也就是痱子,在夏天比较常见,但其他季节也可能出现。在闷热的环境中,出汗后汗液停留在皮肤表面不易蒸发,刺激皮肤后出现热疹,严重时可能形成脓疱疹。
7. 热疹的特点是受热后出现,密集的小颗粒状丘疹,皮疹消退后可能有轻度脱屑。有时可能出现针头大小的圆形或尖形的水疱或脓疱。
8. 婴幼儿热疹常见于头面部、脖颈、躯干等部位。这是典型的红痱子,热疹都是凸出皮肤表面的,有颗粒感。
9. 宝宝胸前的热疹大片出现,可能是由于穿得过多,也就是捂出来的。
10. 宝宝脸上的脓疱疹是热疹严重后继发感染形成的。
11. 宝宝脖子上的热疹已经开始连成一片,但仍然可以看出小颗粒疹子。这种情况在一岁以内的婴儿中比较常见。
12. 热疹的治疗:首先要加强护理,避免宝宝过热,出汗后及时用清水擦拭清洗干净,然后涂抹水性润肤霜或液体痱子水(不要使用痱子粉);如果热疹严重,可以使用收敛、消炎的药物(如炉甘石洗剂),注意不要让宝宝抓挠皮肤。
13. 如果宝宝出现严重的脓疱疹等皮肤问题,建议最好去医院,以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14. 幼儿急疹,也称婴儿玫瑰疹,是一种常见的婴幼儿急性发热发疹性疾病,6个月至2岁是高发年龄。
15. 幼儿急疹的特点是发热3-5天后热度突然下降,皮肤出现玫瑰红色的斑丘疹,通常先出现在面颈部及躯干,然后蔓延到四肢近端。
16. 这是躯干部位的幼儿急疹,与痱子相似。
17. 这是面颈部位的急疹,虽然严重但消退也快。
18. 这是大腿部位的急疹,如果宝宝出疹前发热超过3天,与痱子容易区分。
19. 幼儿急疹通常无需治疗,持续3天左右后会自然消退。
20. 婴儿痤疮以新生儿痤疮最为常见,是由于婴儿体内母体激素水平降低导致的,皮肤会出现小疙瘩样的痤疮。
21. 新生儿痤疮通常在出生后数天至4周内出现,主要在面颊、额及颏部,以丘疹和脓疱为主,偶尔可见黑头粉刺,结节和囊肿较少。
22. 丘疹、脓疱和黑头粉刺通常在数周内消退。
23. 婴儿痤疮通常无需治疗,长大后会自行消退,但要加强护理,避免捂热。
24.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或风团,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通常在2-24小时内消退,有时会反复发生新的皮疹。
25. 荨麻疹的特点是常先有皮肤瘙痒,抓挠后出现风团,风团大小不一,高出皮肤界限不清,逐渐蔓延融合成片,一般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
26. 图中是大腿根部抓挠后出现的荨麻疹,可以看到明显的小风团。
27. 图中宝宝手臂上的风团已经逐渐连成片。
28. 荨麻疹的治疗:如果症状轻微,通常不需要治疗;如果情况严重,建议立即就医;反复出现荨麻疹最好进行过敏原检测。
29. 宝宝出现皮疹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类型外,还有麻疹、风疹、水痘、猩红热等感染性疾病。当宝宝皮疹严重且无法自行判断时,应及时送孩子就医。
③ 辨别热疹症状图片
宝宝出生后最让父母头疼的,就是长了疹子却不知道如何辨别。有些疹子看起来一样,但实际上护理方法完全不同。
粟粒疹子
其实就是我们熟知的痱子,也叫汗疹、热疹,几乎每个宝宝身上都会长。
宝宝长痱子基本是因为出汗过多而引起的,比如衣服穿得过多,剧烈运动等,导致宝宝排汗不顺畅,进而引发的皮肤炎症。
判断:
痱子最容易长在身体出汗最多的地方,比如脖子、腋下、屁股/屁股沟、后背等部位。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其形态都是一粒粒的小水泡,会有瘙痒、烧灼的感觉。
长痱子孩子会感受到一些刺痛,但只要开空调、风扇后,就会好转一些。所以,就算不是在夏季,只要宝宝出汗多,哪怕是在寒冷的冬天都有可能发生。
护理和预防:
如果孩子长了痱子,只要立即降温和减少出汗,多数情况下很快就能消退。
在日常中,尽量不要让宝宝待在温度太高的环境中,一般25°左右的温度是最适宜的;尽量选择纯棉浅色的衣物,易吸汗散热;如果宝宝出汗太多,要及时用温水给宝宝洗澡,然后更换干燥的衣服。
纸尿裤也要勤更换,小便2-3次就可以给宝宝换掉了,如果是大便要立即更换,选择的纸尿裤最好具有透气性。
湿疹
湿疹是儿童最容易发生的皮肤病,一般会分为急性湿疹和亚急性或慢性湿疹。
急性湿疹的特征主要是皮肤表面有红斑、丘疹和水泡,急性期时可肉眼看到糜烂、渗液和水泡等“湿”的现象。
而亚急性或慢性湿疹常表现为红斑,丘疹的表面是干燥的,还有脱屑的现象。
湿疹无论是轻微还是严重,看起来都是一片一片的,又红又肿,还伴有痒的感觉,最容易出现在干燥摩擦的地方,像是脸颊、手肘和膝盖部位,如果长时间地抓挠,就会导致皮肤出现增厚及裂纹。
护理和预防
如果宝宝得了湿疹,最重要且有效的方式,就是做好保湿工作,环境温度最好控制在22°-26°之间,湿度控制在50°-60°之间为宜。
可以给宝宝涂抹保湿霜或者软膏,不要用乳液。千万不要乱用偏方,或者是带有妆字号、消字号的产品,以免宝宝湿疹更严重,甚至会带来不良反应。
日常要注意宝宝的清洁卫生。洗澡时尽量用清水,沐浴露每周或两周用一次就好,洗完澡后5分钟内,要给宝宝全身涂抹保湿霜。
宝宝穿的衣服一定要选择纯棉、透气、宽松的,这样不会让湿疹进一步的扩散。
间擦疹
也称为摩擦红斑,主要高发人群还是肥胖的婴儿,常见好发的部位于颈部、腋窝、腹股沟、肛周等有褶皱的地方。
间擦疹是婴幼儿常见的皮肤问题,皮肤只要容易发生接触和摩擦的部位都很容易患间擦疹,一定要做好局部皮肤的护理。
判断
宝宝的皮肤如果呈现潮红或暗红色斑,继而出现浸渍糜烂、渗液,严重时还会有脓液,说明宝宝患的是间擦疹。
护理和预防
注意皮肤表面的清洁,避免汗水、口水、奶水、食物残渣等长时间停留刺激皮肤。
对于脖子、大腿根部、腋窝等相对不透气的部位,要露出来透气,保持干爽;对于相对容易频繁摩擦的部位,尽量避免外物摩擦。
如果宝宝的皮肤发红比较明显,可以用一些成分简单,有收敛水分作用的软膏,例如氧化锌软膏,可以帮助皮肤保持干爽。
如果间擦疹严重,就需要及时用药改善,例如地奈德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都是比较推荐的弱效皮质激素药膏。
当然,避免间擦疹的最好办法,就是做好预防工作。例如给宝宝所在的环境保持在18°-25°之间;洗澡后要仔细擦干褶皱比较多的部位,对于容易接触口水的部位,可以用凡士林来做好隔离。
另外,就是帮助宝宝减轻体重,减少因为肥胖而造成皮肤褶皱多的情况。
荨麻疹
就是大家俗称的“风疹块”或“风团”,是一种皮肤过敏性疾病。主要是身体碰到了过敏物质,抵抗力弱的宝宝很容易反复发作。
判断
荨麻疹多是由过敏、感染、药物、食物、物理刺激等原因引起的,皮肤会出现凸起的,水肿性红色风团,如果严重,还会引起皮肤黏膜血管性水肿。
患了荨麻疹的宝宝,几乎全身都有,大多数都非常痒,同时宝宝还会伴有发热、恶心、呕吐、腹泻、败血症、休克等症状。这种情况会在几个小时内消退,一般不会超过24小时,但会反复发作。
护理和预防
如果怀疑孩子患的是荨麻疹,不能自行判断和用药,最好先去医院询问确诊后再进行药物治疗。
一般来说,过敏原,例如鱼、虾、蟹、蛋类、芒果等;微生物感染,疫苗、抗菌药等,物理刺激:摩擦、压力、冷、热等;还有花粉、粉尘、动物毛发等,这些都可能诱发荨麻疹。
所以,只要尽量去除这些诱因,才能预防宝宝发生荨麻疹。
手足口病
主要是由肠道病菌引起的急性出热出疹,具有传染性。一般每年的4-6月是高发期,5岁以下儿童是发病的主要人群。
判断
感染手足口病的症状主要是手、足、口、臀等部位会出现红疹和水疱疹,同时伴有身体发热。
护理和预防
大多数的口足口病症状都比较轻,一般1周左右就能自愈,但严重的时间会长一些。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多喝水、吃熟食、勤通风;大人接触宝宝时要先洗手,避免携带病菌传染给宝宝;跟宝宝的餐具要分开用,宝宝的餐具、玩具定期进行消毒。
宝宝1岁前,建议给宝宝接种手足口病疫苗。在病毒高发期尽量少去人口密集的地方,像滑滑梯、摇摇车这些游乐设施也尽量少玩。
脂溢性皮炎
又称为婴儿脂溢性湿疹,主要是与雄激素作用于皮脂有关。一般脂溢性皮炎会发生在出生后3周到12个月之间,不同区域的脂溢性皮炎,也会有一定的差别。
比如头顶会出现叫乳痂的疹子,上面有厚厚的像是头屑的痂壳,不太容易脱落。可以用凡士林或者矿物油涂抹痂壳泡软,然后用软毛刷去除。
而眉毛、眼睑、额头、脸蛋、鼻唇、耳朵后方则会出现红色的疹子,上面是油腻的皮屑;脖子和尿布区域等褶皱部位则是单纯的发红,一片片的,表面发亮,没有皮屑。这些部位的清洁,建议用温和的洗发水和沐浴露清洁。
清洁后的部位都要用保湿霜或润肤霜做好保湿工作,避免使用纯油类的护肤品。
皮疹会反复或持续的发生,如果还是不会判断,就需要去医院由医生来评估。
最后,要提醒一句,宝宝的手指甲要定期修剪,保持双手的干净,以免抓伤皮肤后引起感染;家里的环境一定要保持清洁卫生,例如常接触的床单、被套要勤换洗;地板和宝宝玩耍的垫子要定时的清洁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