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手足口病一定是在手脚嘴都有吗 注意区分:嘴里有疱疹可能是这种病!
1手足口病一定是在手脚嘴都有吗
基本是的。
根据临床上对手足口病幼儿的观察来看,基本得了手足口病的孩子,都会在手脚心、手臂、腿部、臀部皮肤、口腔内出现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这些疹子不痛不痒,会随着孩子病愈而逐渐消失,并且病愈后还不会结痂留疤。
2
只在嘴巴有疱疹的是手足口病吗
不一定是手足口病。
若患儿仅仅是嘴巴有疱疹,而手脚、臀部没有疹子出现的,临床上不宜诊断为手足口病,通常这种现象可能是口腔溃疡或疱疹性咽峡炎引起的口里有疱疹或溃疡现象,家长不可自行判断,建议及时就医诊断,对症治疗为宜。
3
只在手脚有疱疹的是手足口病吗
不一定是手足口病。
在手足口病高发的夏季,孩子除了因手足口病而引起手脚长有疹子外,还会因为以下病因导致手脚起有疹子,家长要注意区分,不能随便下判断,如:
1、长痱子
痱子是由于汗腺导管口阻塞,汗液潴留后汗管破裂而引起的浅表性炎症反应,一般成批出现。常出现的位置包括腋窝、颈部、胸部、背部,宝宝头面部、甚至蔓延到全身部位等。
2、湿疹
宝宝得了湿疹也会在身上出现密集的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基底潮红,逐渐融合成片,由于搔抓,丘疹、丘疱疹或水疱顶端抓破后呈明显的点状渗出及小糜烂面,边缘不清。多发于1月—2岁龄,其中2,3个月的宝宝最严重。
3、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传染性极强的病症。感染麻疹病毒后6—21天左右才开始发病,前3—5天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39—40度左右高烧,口腔第一磨牙对面颊粘膜上出现0.5—1mm针尖大小的白色内疹,2—3天后消失。
接下来从耳后出现红疹,渐及前额、面部、颈部,然后扩展到胸腹背部,2—3天后遍及全身。红点直径2—5mm,压之褪色,分布稀疏分明。出疹高峰中毒严重时体温可达40度,婴幼儿并发细菌感染较成人多。高峰后1—2天体温下降,2—3天后红点按出疹顺序消退,整个病程约10—14天。
4、猩红热
猩红热在中医上称为“烂喉痧”,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是A组链球菌感染所致,潜伏期2—5天。
典型的症状为在全身皮肤充血发红的基础上散布着针帽大小,密集而均匀的点状充血性红疹,手压全部消退,去压后复现。伴有发热、咽峡炎,退疹后出现脱皮症状,持续2—4周,不留色素沉着。
5、药疹
药疹,说白了就是服药后引起的不良反应,大多因为过敏、药物过量、副作用、药物的特发性等。最易引起药疹的为磺胺类药。一般起病突然,皮肤发红、发痒并呈对称分布,疹型多种多样,停药后皮疹消退。宝宝出现药疹较易判断,宝妈只要回忆一下近两天有没有直接或间接给宝宝用过药物即可。
6、可能是蚊虫叮咬引起
如果宝宝的手脚部位被蚊虫咬伤会出现小红丘疹、局部瘙痒;在个别的情况下,出现叮痕(即平滑、突起、发红的皮肤)或硬肿。被咬后可以使用儿童专用的止痒液或凝胶减少红肿发生。
7、荨麻疹
另外若是宝宝感染了荨麻疹的话也会导致手脚部位出现疹子,但这些疹子呈团状,伴有瘙痒感,不像是手足口病的疹子,没有痒痛感。
4
如何区分手足口病和其他相似病症
1、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如何区分
(1)疱疹位置不一样
1.手足口病的孩子大多数先是嗓子里有疱疹,后发展到手心、脚心,少数会发展到手背、脚背。
2.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仅仅出现在口腔内。
(2)疹子特征不同
1.手足口病出的疹子一般如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有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不痛、不痒、不结痂。
2.疱疹性咽峡炎疱疹的初期是灰白色的小丘疹,周围红晕,以后变成发亮的疱疹,破溃以后变成小溃疡。多数可见丘疹、疱疹和溃疡同时存在。
2、手足口病和水痘如何区分
(1)长“痘痘”的位置不同
1.手足口病的“痘痘”主要出现在口腔黏膜、手和脚部,同时伴随口咽或口腔溃疡症状。
2.水痘属于全身症状,一般“痘痘”遍布全身,以前后胸、腹背部最多,此外,头皮上、脚底下、手指、手掌都可能出现“痘痘”。
(2)疹子不太一样
1.手足口病的疹子个小且颜色更红些,痒感不明显。在低热的同时,还有流涕、厌食、咽痛、腹痛等全身症状。口腔黏膜上的疱疹,大约1-3mm大小,疱破后即变成浅浅的糜烂、溃疡,灼痛感很明显;手心、足趾背面等易摩擦部位,出现的一般是红色斑丘疹或水疱,从几个至几十个不等。一般为7—10天。
2.水痘在发热的同时或是第二天,即可出现米粒大小的红色痘疹,在几小时后,痘疹就变成明亮如水珠的疱疹,个头稍大且皮薄,有痒感。一般病情会持续1—2周。
(3)伴随症状不同
1.手足口病患儿一般有咽喉肿痛、因咽痛导致拒食的现象。
2.水痘患儿没有这种现象。
3、手足口病和丘疹性荨麻疹如何区分
(1)水疱特征不太一样
1.手足口病多为大米性状的椭圆形白色水疱,周围有红晕,看起来比较干瘪,不痒,多见于指腹、手掌心、脚掌心、口腔等部位。
2.丘疹性荨麻疹的水疱呈皮肤色或淡红色或淡褐色,大小不等,摸起来较硬,周围无红晕,患儿多会剧烈瘙痒,可群集或散布,多见于胸背和四肢。
(2)伴随症状不同
1.手足口病多不发痒,一般不会过度影响宝宝睡眠。
2.丘疹性荨麻疹往往伴随剧痒,以夜间尤为明显,严重影响宝宝睡眠。
4、手足口病和口腔溃疡如何区分
发病症状不同
1.手足口病的症状是手心、脚心、口腔、臀部都有小红疹,而且多伴有发热现象。
2.口腔溃疡的症状就是口腔、喉咙、软硬鄂、上下唇内侧等处有小红疹,大多不发热。
⑵ 手足口疱疹初期图片及症状
炎炎夏日正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哪个年龄段的儿童最易感染手足口病呢?手足口病又有哪些表现?家长什么时候应该就诊?如何辨别危重症患儿以及如何预防手足口病呢?针对这些问题,今天北京华信医院(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专家和大家聊一聊。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发热出疹性传染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手、足、臀部、口腔等部位的皮疹、疱疹和全身发热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发生死亡,是国家疾控中心每年传染病上报统计的前5位疾病之一。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重症主要发生在3岁以下的儿童。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尤以婴幼儿聚集的地方多见,我国近年来的疫情报告资料显示,每年6~7月为高发季。手足口病的主要表现为手、足、臀、口腔可见散在疱疹(如图),由于不同的病毒分型,近几年一些患儿四肢及口周也可出现疱疹。可伴随发热、咳嗽、食欲不振等非特异性的表现,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炎,绝大多数病例在此病程时期痊愈,且皮疹不痛,不痒、不洁痂、不留疤,无后遗症。如孩子出现上诉情况,请家长带孩子及时就医确诊。
少数患儿可在病程早期即可表现为重症,需要家长警惕。若患儿持续高热不退,腋温>39℃,口服退热药联合物理降温等常规退热效果不佳,伴随精神萎靡、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等神经系统表现,以及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整、出冷汗、四肢发凉、皮肤发花等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表现,家长需再次就诊,以便医生能及时分辨出重症患儿,不要错过抢救的关键期。
手足口病最有效的预防办法就是接种疫苗,而引起手足口病重症及死亡的病例多为EV71病毒所致。所以大家请注意,我们接种的手足口病疫苗是EV71病毒灭活疫苗。而且随着这几年疫苗接种的推广,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病例逐年下降。但手足口病的病毒分型有多种,EV71病毒灭活疫苗对于其他的病毒分型没有交叉免疫,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有的孩子会反复得手足口病了。
手足口病病毒主要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传播,即通过呼吸道飞沫及接触传播,所以对于明确诊断手足口病的患儿,一定要做到隔离。对于肠道病毒,75%酒精和5%来苏水不能将其杀灭,但对含氯的消毒剂和紫外线是敏感的。也就是说,对于患手足口病的患儿,尤其是有二胎的家庭,为了避免孩子之间传染,把患儿隔离的同时,需要把患儿接触过的玩具清洗后用含氯消毒液消毒,把不宜浸泡的物品置于阳光或者紫外线灯下暴晒。同时注意定期通风,每日进行空气消毒。
最后提醒大家一句,手足口病是儿科夏季常见病、多发病,绝大多数患儿通过对症治疗可痊愈,但患儿出现症状需注意及时就医,发现危重患儿,及时救治。同时需注意消毒隔离,避免相互传染。
⑶ 宝宝手足口病得疱疹擦什么
手足口病皮疹没有痛痒,没有异常感觉,不需要药物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