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湿疹图片是什么样子
1. 湿疹在小婴儿中虽然很常见,但如果误将宝宝身上突然出现的皮疹当作湿疹治疗,那就是一个常见的错误。
2. 婴幼儿常见的皮疹类型包括湿疹、热疹(痱子)、幼儿急疹、荨麻疹和婴儿痤疮等。那么,我们该如何简单辨别和区分它们呢?
3. 婴儿湿疹,俗称奶癣,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炎症,大多数宝宝在2-6个月大时开始出现湿疹,尤其是在喝配方奶的宝宝中更为常见。湿疹的特点包括发红、干燥、连片、脱屑,以及明显的瘙痒,严重时可能伴有渗水、结硬痂、轻微红肿等。
4. 这张图片中的宝宝湿疹特征明显,皮肤干燥且出现皮屑,红疹连成一片。宝宝脸上的湿疹已经很严重,结硬痂有皮屑,皮损严重,有小裂口。
5. 湿疹的治疗:轻微的湿疹通常不需要用药,清洁皮肤后涂抹低敏度的润肤霜(如丝塔芙、郁美净等)即可;也可以使用无激素成分的婴儿湿疹膏。
6. 热疹,也就是痱子,在夏天比较常见,但其他季节也可能出现。在闷热的环境中,出汗后汗液停留在皮肤表面不易蒸发,刺激皮肤后出现热疹,严重时可能形成脓疱疹。
7. 热疹的特点是受热后出现,密集的小颗粒状丘疹,皮疹消退后可能有轻度脱屑。有时可能出现针头大小的圆形或尖形的水疱或脓疱。
8. 婴幼儿热疹常见于头面部、脖颈、躯干等部位。这是典型的红痱子,热疹都是凸出皮肤表面的,有颗粒感。
9. 宝宝胸前的热疹大片出现,可能是由于穿得过多,也就是捂出来的。
10. 宝宝脸上的脓疱疹是热疹严重后继发感染形成的。
11. 宝宝脖子上的热疹已经开始连成一片,但仍然可以看出小颗粒疹子。这种情况在一岁以内的婴儿中比较常见。
12. 热疹的治疗:首先要加强护理,避免宝宝过热,出汗后及时用清水擦拭清洗干净,然后涂抹水性润肤霜或液体痱子水(不要使用痱子粉);如果热疹严重,可以使用收敛、消炎的药物(如炉甘石洗剂),注意不要让宝宝抓挠皮肤。
13. 如果宝宝出现严重的脓疱疹等皮肤问题,建议最好去医院,以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14. 幼儿急疹,也称婴儿玫瑰疹,是一种常见的婴幼儿急性发热发疹性疾病,6个月至2岁是高发年龄。
15. 幼儿急疹的特点是发热3-5天后热度突然下降,皮肤出现玫瑰红色的斑丘疹,通常先出现在面颈部及躯干,然后蔓延到四肢近端。
16. 这是躯干部位的幼儿急疹,与痱子相似。
17. 这是面颈部位的急疹,虽然严重但消退也快。
18. 这是大腿部位的急疹,如果宝宝出疹前发热超过3天,与痱子容易区分。
19. 幼儿急疹通常无需治疗,持续3天左右后会自然消退。
20. 婴儿痤疮以新生儿痤疮最为常见,是由于婴儿体内母体激素水平降低导致的,皮肤会出现小疙瘩样的痤疮。
21. 新生儿痤疮通常在出生后数天至4周内出现,主要在面颊、额及颏部,以丘疹和脓疱为主,偶尔可见黑头粉刺,结节和囊肿较少。
22. 丘疹、脓疱和黑头粉刺通常在数周内消退。
23. 婴儿痤疮通常无需治疗,长大后会自行消退,但要加强护理,避免捂热。
24.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或风团,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通常在2-24小时内消退,有时会反复发生新的皮疹。
25. 荨麻疹的特点是常先有皮肤瘙痒,抓挠后出现风团,风团大小不一,高出皮肤界限不清,逐渐蔓延融合成片,一般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
26. 图中是大腿根部抓挠后出现的荨麻疹,可以看到明显的小风团。
27. 图中宝宝手臂上的风团已经逐渐连成片。
28. 荨麻疹的治疗:如果症状轻微,通常不需要治疗;如果情况严重,建议立即就医;反复出现荨麻疹最好进行过敏原检测。
29. 宝宝出现皮疹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类型外,还有麻疹、风疹、水痘、猩红热等感染性疾病。当宝宝皮疹严重且无法自行判断时,应及时送孩子就医。
⑵ 婴幼儿热疹和湿疹的区别图片
天气冷了,家里人都怕小宝宝冻着,于是纷纷给穿了厚厚的衣服,盖上了厚厚的被子。天一亮,发现宝宝全身竟都长满了小红点,这可急坏了大人。“这看着怎么像是夏天的痱子(热疹)啊?冬天也会起痱子?” 冬天孩子身上的疹子可能是热疹!湿疹和热疹是宝宝最常见的两种皮肤病,但是有很多妈妈却不能完全区分这两种皮肤病,今天就给大家整理了一下这两种皮肤病区别,好让妈妈们一下就能区分出来,然后对症下药!
什么是热疹?热疹就是我们常说的痱子,是当婴儿身体周围的温度过高时,皮肤上出现淡红色皮疹的一种症状,这种皮疹在孩子的肌肤凉爽后会消失。那么为什么热疹多见于婴幼儿呢?因为小孩体温调节功能不成熟,皮肤汗腺发育不全,体温调节功能不稳定,产热散热容易出现不平衡,导致体温波动,这是原因之一。当然另一个更重要原因就是和家长有关,家长们、热心的邻居大妈们总是担心孩子凉到,给孩子总是穿多、盖多,少开或不开空调,让孩子捂出汗,导致孩子反复发生热疹。
什么是湿疹?湿疹是一种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婴儿发生率最高。婴儿湿疹发病大多在出生后 40 天,由于皮疹反复发作、瘙痒,可能有造成不同程度的进食及睡眠障碍,继发感染等严重影响婴儿健康成长。湿疹发生因素多种多样,主要与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及环境因素相关常见的如:婴儿患湿疹通常都与过敏有关系,最多发生的是对牛奶、鸡蛋等过敏,不小心食用后就诱发了湿疹。吸入某种花粉,如尘螨、羊毛等;病灶感染如扁桃体炎等生活环境中的日光、炎热、干燥等;化学物质如化妆品、肥皂等;消化不良、胃功能失调、新陈代谢失常等。如果冬季婴儿皮肤太过干燥,也会引发干性湿疹。另外,化纤衣物刺激,口水淹了皮肤,也可能引起湿疹。
如何鉴别湿疹和热疹?
1. 发生季节和人群不同:热疹多发生在夏季,多见于婴幼儿,而湿疹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常在冬季复发或加剧。
2. 发生部位不同:热疹常出现在婴儿的多汗部位,如颜面、颈部、肩部、肘窝、腹股沟、腋窝等。湿疹可发生于宝宝皮肤的任何部位。
3. 痒感不同:热疹的皮疹边界清晰,不会融合扩散,而湿疹的皮损常会融合成片,并向周围蔓延,边界区有少量皮疹分散,边界不清。
宝宝湿疹该如何护理?
1. 排查可能过敏的食物: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要回忆自己吃了哪些食物,找出导致宝宝湿疹加重的原因,并避免再次食用。平时饮食上不要吃过于辛辣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2. 如果是配方奶粉喂养的宝宝,建议去医院进行过敏原检测,确认是否对牛奶蛋白过敏。对于较小婴儿,可以采取食物回避原则,改用深度水解或氨基酸配方的奶粉,观察湿疹是否减轻。
3. 添加辅食的宝宝,每添加一种新食物(如蛋黄、肉泥等),要注意观察三天,看是否出现湿疹加重的情况。如果有过敏,要及时停掉,六个月后再尝试添加。
4. 做好皮肤护理:轻度湿疹可以使用保湿的婴儿面霜涂抹;稍重的湿疹可以用湿疹膏涂抹起疹部分;严重的湿疹,出现皮肤裂口、渗出严重的情况,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含有激素的药膏和抗生素药涂抹,避免自行购买药物涂抹,以免加重湿疹。
冬季预防热疹要注意室内温度不要过高,不要给孩子穿太多衣服,不要给新生宝宝过度捂热盖被子。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勤洗澡,勤换内衣。
温馨提示:小宝宝的皮肤护理非常重要,大多数孩子出生时皮肤是非常漂亮的,他们随着年龄增长脸上就会慢慢出现湿疹或者热疹,这些皮肤问题都是避免不了的。关于湿疹与热疹的区别,妈妈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做出判断,这样才能对症治疗。大家在日常照顾新生宝宝的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问题。我们致力于分享更多实用性技能,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⑶ 宝宝湿疹和痱子怎么区别图片护理方法是什么
因为天气越来越炎热,在育儿班的群里,最近常有妈妈向班主任提问:「宝宝身上有些地方红红的,还老挠,是湿疹还是长痱子啊?」
其实痱子和湿疹并没有那么难区分,今天知贝君邀请了知贝皮肤科的董禹汐医生,来给大家讲讲痱子和湿疹该如何区分和正确护理~
看外观
痱子一粒粒
湿疹一片片
痱子和湿疹在外观上最大的区别在于,痱子是颗粒状的,哪怕连成了一片,你也能看出来它是一粒一粒的,而湿疹并不常出现一粒粒的外观,皮损之间可以融合成片。
三种痱子
湿疹,图源:babycentre.co.uk
2 岁以前宝宝的湿疹一般表现为红斑,潮红,皮屑,脱屑,渗出,水疱,丘疱疹,结痂(或者是宝宝挠破了结痂),2 岁到 12 岁的孩子湿疹症状逐渐接近成人,通常表现为皮屑、皮肤粗糙、皮肤增厚、干燥、抓痕、结痂,12 岁以上至成年的湿疹主要特征是局部皮肤瘙痒,而且格外干燥、表面起皮。
看位置
痱子长在多汗处
湿疹长在干燥处
痱子是小汗腺管堵塞,汗液出不来,留在皮肤下形成的皮疹,所以它有这样几个特点:
容易长在出汗多的地方,比如脖子、腋下、腹股沟、后背等地方,小宝宝因为穿纸尿裤,屁屁也是痱子的重灾区;容易在天气闷热的时候出现。
痱子的成因示意图,图源:webmd
湿疹你别看它带个湿字儿,其实它并不是空气潮湿或者体内有湿气什么的造成的,而是因为皮肤中缺少 FLG 丝聚蛋白,导致皮肤更容易流失水分,进而形成的皮肤问题。
丝聚蛋白的作用,图源:知贝
湿疹有以下几个特点:
容易长在干燥和被反复摩擦的地方,比如 2 岁以前的宝宝湿疹常长在脸颊、头皮、手背脚背等地方,因为需要爬行,膝盖和手肘外侧容易受到摩擦,所以也容易出现湿疹,2 岁以后的宝宝湿疹常长在脸上或身体上,特别是肘窝、脚踝和膝盖内窝等地方;
腘窝(膝盖内侧)的湿疹
尿布包裹的区域一般不会出现湿疹;容易在天气干燥的时候加重。
日常护理
痱子注意凉爽干燥
湿疹注意长期保湿
预防和改善痱子最重要的是保持宝宝身体凉爽干燥:
该开空调还是要开,已经开了的话适当把温度调低一点,宝宝正处于快速发育期,基础代谢率高,比大人不耐热,不要担心宝宝会冷;温度不高湿度高的天气,可以使用空调的抽湿功能;给宝宝穿透气吸汗的棉质衣服;不建议给宝宝使用痱子粉,痱子粉中主要成分是滑石粉,由硅酸盐组成,被宝宝吸入或接触会阴,均有致癌风险;没有破的地方可以用炉甘石洗剂给宝宝止痒。
预防和改善湿疹最重要的是找到会诱发湿疹的诱因,然后做好保湿:
仔细回想一下,宝宝的湿疹出现或加重之前,有什么可能的诱因,比如某些植物、粉尘、小动物、食物、装修材料、某些金属,比如过热的环境、过厚的衣物、季节变化,比如反复抓挠,它们都可能让原本「紧张兮兮」的湿疹皮肤免疫细胞进入「战斗状态」;
日常做好保湿工作,每次洗手、洗澡后都要涂抹保湿霜;
一天或隔一天洗一次澡,如果要用沐浴液,请选择弱酸性,单次洗浴时间控制在10~15min,水温在 32~40℃ 之间,不宜过热;
穿浅色、纯棉、柔软的衣物,尽量避免化纤和工业染料的刺激,洗衣服的时候要漂干净,不要使用柔顺剂;
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气温保持在 22~26℃,湿度不要过高或过低,50%~60% 或 50%~70% 的湿度会比较舒服。需要提醒的是,因为部分宝宝可能同时患有哮喘,而哮喘宝宝生活的环境湿度不宜高于 50%,否则会增加尘螨繁殖的风险,所以如果是同时患湿疹和哮喘的宝宝,可能需要将室内湿度控制在 45%~50% 之间,并对皮肤做好保湿;
过敏原管理也很重要,湿疹宝宝如果同时合并哮喘,需按以下指导管理过敏原;
创建宝宝的饮食日记,记录那些确实会加重湿疹的食物。需要说明的是,湿疹和食物引起的过敏并不是一回事,如果吃了某些东西后宝宝出现风团、红斑、流涕、呼吸困难、腹泻等问题,这可能就是食物过敏,需要「忌口」,而如果没有食物过敏现象,只是加重了湿疹的话,不必特意延迟辅食添加,这种情况随着宝宝成长会逐步缓解。
在夏天,痱子宝宝和湿疹宝宝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
总之把空调打开就对了(划重点)。
怎么治疗
脓痱少见不用担心
湿疹严重要用激素
痱子中的晶形粟粒疹和红色粟粒疹在儿童中都比较常见,做好降温除湿工作就能缓解,只有当红痱反复发作的时候,会增加体表感染金黄色葡萄链球菌的可能,引起脓痱,但是脓痱比较少见,家长不用太担心。
轻度的湿疹可以通过保湿来缓解,但是也有一些宝宝需要接受激素软膏的治疗。家长可能会对激素治疗有各种各样的担忧,这里我们详细说一下激素治疗中大家最关心的点:
激素的副作用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在湿疹的治疗中,我们采取的是按湿疹情况阶梯治疗方案,早期严重时,可以短期(连续 1~2 个月)使用激素类制剂,但选择对宝宝温和、效价相对弱的激素软膏,在湿疹得到控制后,改为更温和的中弱效激素维持,且使用面积也逐步减小,
发生(全身及局部)副作用的概率低到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更温和的药物去维持治疗效果,湿疹并未反复,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一直减药(降频或降药物强度)到不需要用激素,
因此湿疹宝宝的家长一定要掌握湿疹的用药原则,按知贝皮肤科指导的「主动维持法」用药,并积极保持复诊沟通,医生会帮助您评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激素的使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市面上号称不含激素的湿疹霜/膏成分不明,有些事实上添加了激素,不规范的使用反而会增加出现负作用的风险;湿疹复发并不意味着对激素产生了依赖,而是因为有时候治疗还不到位,家长因为过于担心副作用而没能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选择提前停药减药,还没得到控制的湿疹自然又死灰复燃了;湿疹愈合后,可能会在皮肤上留下颜色较深的色素沉着,通常只要病情控制得好,色素沉着是会慢慢自行恢复的,不必担心。
除了激素,湿疹的治疗还可能用到炉甘石洗剂来缓解皮肤瘙痒,和痱子一样也是只能用在表皮未破损的部位,如果瘙痒严重影响到了宝宝的精神状态甚至夜间休息,也可以考虑口服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来缓解瘙痒,帮助宝宝睡个好觉。
还有,无论是湿疹还是痱子,家长都记得把宝宝的指甲修一下,以免宝宝因为瘙痒抓破皮肤,引起感染。
皮肤问题有时是皮肤本身的疾病,有时是身体其他部位疾病的其中一个表现,因此,当出现不明原因的表皮破溃、皮疹、皮下出血点等问题时,建议您咨询医生,由医生来为您或孩子诊断并提供治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