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来势汹汹的疱疹性咽峡炎,应该怎么防治
天气逐渐炎热,病毒细菌们也开始“肆无忌惮”起来。
宝宝如果出现突发高烧,哭闹,抗拒吃东西等情况,家长大大们可要当心了:宝宝也许是感染上了疱疹性咽峡炎!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勤洗手
不管是孩子还是家长,外出回家或进食前,一定要先洗手;
•环境
少带孩子去人多、卫生环境较差的地方,家里也要经常开窗通风;
•隔离
如果孩子的病后,最好是在家休息,避免传染给其他小朋友,家长在照顾完生病的孩子后,也一定要洗手;
㈡ 疱疹性咽峡炎是什么 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感染,主要影响喉咙和喉咽部位。它通常由单纯疱疹病毒(HSV)引起,分为HSV-1和HSV-2两种类型。HSV-1主要引起口唇疱疹,而HSV-2则与生殖器疱疹相关。然而,这两种病毒都可以引起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感染,主要影响喉咙和喉咽部位。它通常由单纯疱疹病毒(HSV)引起,分为HSV-1和HSV-2两种类型。HSV-1主要引起口唇疱疹,而HSV-2则与生殖器疱疹相关。然而,这两种病毒都可以引起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出现症状:
1、唾液传播
疱疹性咽峡炎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唾液或病毒携带者的唾液传播。疱疹病毒可以在身体休眠并随时复发,因此疱疹性咽峡炎可能会反复发作。
2、出现时长
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通常在感染后的2至12天内出现。最常见的症状包括喉咙痛、咽喉部肿胀、发热、全身不适以及食欲不振。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口腔溃疡、疱疹样疱疹、淋巴结肿大和口腔干燥等症状。
3、特征
诊断疱疹性咽峡炎通常基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医生可能会进行喉咽部检查,观察口腔和喉咙的病变。此外,医生还可能进行病毒培养或PCR检测,以确认病毒的存在。
4、治疗方法
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方法主要包括缓解症状和促进康复。常见的药物治疗包括口服抗病毒药物和止痛药。此外,患者还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辛辣和刺激性食物,以减轻喉咙不适。在疱疹性咽峡炎期间,患者应避免与他人分享食物、饮水杯和餐具,以防止传播病毒。
5、后续状况
大多数疱疹性咽峡炎患者在感染后1至2周内痊愈,但有些人可能会出现复发。预防疱疹性咽峡炎的最佳方法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并定期洗手。
㈢ 疱疹性口腔炎的症状及预防知识
疱疹性口腔炎的症状及预防知识
由疱疹性病毒引起,在齿龈、颊黏膜、舌及上腭、咽部出现小疱疹,疱疹溃破后成为溃疡,上有淡黄色的分泌物覆盖,旁边有一圈红晕。因口腔溃疡引起剧烈疼痛,小儿常常会拒食。口腔黏膜受到炎症刺激,唾液分泌增加,加重小儿流口水现象。疱疹性口腔炎为单纯疱疹病毒所致。出生时可经产道感染而疱疹性口腔炎。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疱疹性口腔炎的症状及预防的知识,欢迎阅读。
1疾病概述
由疱疹性病毒引起,在齿龈、颊黏膜、舌及上腭、咽部出现小疱疹,疱疹溃破后成为溃疡,上有淡黄色的分泌物覆盖,旁边有一圈红晕。因口腔溃疡引起剧烈疼痛,小儿常常会拒食。口腔黏膜受到炎症刺激,唾液分泌增加,加重小儿流口水现象。疱疹性口腔炎为单纯疱疹病毒所致。出生时可经产道感染而疱疹性口腔炎。
2疾病描述
口炎是指口腔粘膜由于各种感染引起的'炎症,若病变限于局部如舌、齿龈、口角亦可称为舌炎,齿龈炎或口角炎等。本病多见于婴幼儿。可单独发生,亦可继发于全身疾病如急性感染、腹泻、营养不良、久病体弱和维生素B、C缺乏等。感染常由病毒、真菌、细菌引起不注意食具及口腔卫生或各种疾病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等因素均和导致口炎的发生。目前细菌感染性口炎已经很少见,病毒及真菌感染所致的口炎仍经常见到。疱疹性口腔炎为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感染所致。多见于1—3岁小儿,发病无明显季节差异。从患者的唾液、皮肤病变和大小便中均能分离出病毒。
3症状体征
疱疹性口腔炎起病时发热可达38℃—40℃,1—2天后,齿龈、唇内、舌、颊粘膜等各部位口腔粘膜出现单个或成簇的小疱疹,直径约2mm,周围有红晕,迅速破溃后形成溃疡,有黄白色纤维素性分泌物覆盖,多个溃疡可融合成不规则的大溃疡,有时累及软腭、舌和咽部。由于疼痛剧烈,患儿可表现拒食、流涎、烦躁,所属淋巴结肿大可持续2—3周。
本病应与疱疹性咽峡炎鉴别,后者大都为柯萨起奇病毒所引起多发生于夏秋季。常骤起发热及咽痛,疱疹主要发生在咽部和软腭,有时见于舌但不累及齿龈和颊粘膜,此点与疱疹性口腔炎迥异。
4治疗方案
1、经常保持新生儿的口腔卫生,多饮水、禁用刺激性药物,预防口腔炎症。
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3、溃疡疼痛严重者,可局部涂2%利多卡因止痛,保证患儿充分哺乳,以满足其热量和水分。局部可涂疱疹净抑制病毒,亦可喷撒西瓜霜,锡类散等。
4、应注意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以修复创面,缓解疼痛。可先用0.9%NS或2%SB彻底清洁口腔,特别是溃疡部位后局部涂上聚肌胞;为缓解患儿进食时疼痛,可于进食前10-15分钟用2%利多卡因涂口腔。
5、为预防继发感染可涂2.5%—5%金霉素鱼肝油。疼痛严重者可在餐前用2%利多卡因涂抹局部。食物以微温或凉的流质为宜,发热时可用退热剂,有继发感染时可用抗生素。
6、治疗疱疹性口腔炎,主要是控制感染,可用三氮唑核苷或口服板蓝根冲剂,保持口腔清洁,以修复创面,缓解疼痛,此外应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
5疾病预防
1.注意个人卫生,家长少带宝宝到卫生差的公共场所。
2.保持口腔清洁。吃完东西要漱口,及早开始刷牙以维持口腔卫生。如果宝宝较小,家长也可以用盐水或凉白开水棉签轻轻擦拭口腔。
3.增强宝宝抵抗力。
4.忌食刺激性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小儿疱疹性口腔炎亦可继发于维生素B、C的缺乏。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一些维生素B和维生素C。
;㈣ 大人疱疹性咽峡炎症状
疱疹性咽峡炎成年人和儿童的症状相同,只是成人的症状相对于儿童来说要轻一些。疱疹性咽峡炎是由于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柯萨奇病毒感染为多见。以发热、咽痛、口腔疱疹以及口腔溃疡为常见临床表现,发热以低热或中度发热为主。口腔咽峡部大量小疱疹聚集分布,疱疹破裂后形成溃疡。由于口腔疱疹和溃疡导致剧烈咽痛,出现吞咽困难而食欲不振,还会出现乏力等全身症状。疱疹性咽峡炎是自愈性疾病,如没有继发细菌感染,一般在4-6天会自愈。
㈤ 口疮的症状
口疮的症状如下:
1、疱疹样口疮多见于成人,反复发作,在唇颊黏膜出现散在小溃疡,没有皮肤损害。
2、疱疹性咽峡炎引起的口腔疱疹为柯萨奇病毒A4型造成感染,溃疡只分布在口腔后面,如软腭、悬雍垂、扁桃体处,表现为丛集成簇的小水疱,破溃后形成溃疡,病程约7-10天左右。
3、复发性口腔溃疡好发于唇、颊、舌黏膜,为孤立的圆形或椭圆形浅表性溃疡,周期性发作且有自限性。溃疡表面中央凹陷,边缘红肿、隆起,有黄色假膜覆盖,一般1-2周能够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