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荨麻疹中医多久见效
扩展阅读
螺旋藻荨麻疹 2025-04-01 16:39:05
小猫湿疹 2025-04-01 16:33:33

荨麻疹中医多久见效

发布时间: 2025-03-27 08:35:37

Ⅰ 请问,在中医看来荨麻疹有治吗

中成药有防风通圣丸.

也可用荆防败毒散加减用药.

Ⅱ 婴儿荨麻疹中医治疗

很多家长都怕小孩子吃西药会有大的副作用,一般很多家长给自己小孩看病,都选择了中医中药疗法,那么中医治疗小儿荨麻疹的方法有什么呢?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医治疗小儿荨麻疹八方。 荨麻疹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荨麻疹为暂时性的过敏反应,只要依照医师指示治疗,大多可在数日内痊愈。而慢性荨麻疹则持续反复的发作数...月至数年,体质也会因此变得极为敏感。 中医治疗小儿荨麻疹的方法: 1、组成:地肤子、何首乌各30克,益母草15克,荆芥、防风各10克。 主治:荨麻疹。 用法: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每次加红糖15克,热服避风,取微汗。 2、组成:浮萍、防风、蝉蜕20克,白鲜皮、胡麻仁各15克,甘草10克。 主治:用于顽固性荨麻疹。 用法:加水泡15分钟,煮沸20分钟。每日1剂,2次分服。 3、组成:徐长卿60克,白薇15克。 主治:荨麻疹。 用法:水煎,洗患处。每日2-3次。 4、组成:生芝麻180克。 主治:荨麻疹。 用法:捣烂,装于薄布袋中,频擦患处。 5、组成:鲜桃树叶适量。 主治:荨麻疹。 用法:反复摩擦患部,至愈为止。 6、组成:地肤子100克。 主治:荨麻疹。 用法:水煎2次,混合液缩浓至400毫升。成人每日1剂,2次分服,小儿酌减。同时,将药渣用纱布包好,趁热涂擦患部。3天为1个疗程。 7、组成:白杨树皮30克,白矾6克。 主治:荨麻疹。 用法:水煎,洗患处。每日2-3次。 8、组成:败酱草30克。 主治:荨麻疹。

Ⅲ 中医治疗荨麻疹根治方法 中医治疗荨麻疹效果怎么样

中医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治疗方式,同时中医对我们身体的一些疾病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有些人在患上荨麻疹的时候也会采用中医治疗,那么中医治疗荨麻疹根治方法?中医治疗荨麻疹效果怎么样?
中医治疗荨麻疹根治方法
荨麻疹,中医称为瘾疹。荨麻疹的中医治疗效果挺好的,现代医学家认为与机体对某些物质过敏产生变态反应有关,中医认为炎症发病主要是素体禀赋不耐外感六淫之邪,或者饮食不节,肠胃湿热,或者平素气血不足,卫外不固所致。是由于感染风寒,脾胃湿热等很多因素而导致人体腠理疏松,营养失调所导致的荨麻疹,中医治疗荨麻疹主要采用内服药物疗法。具体服用什么药,建议到医院进行检查,根据状症状来进行服药。此外,荨麻疹一般分为风热,风寒证,肠胃湿热证,毒热炽盛证和气血亏虚证。

中医治疗荨麻疹效果怎么样
荨麻疹治疗有中药口服和脱敏药两种方法选择,其中针对慢性荨麻疹效果或者初期不伴有急性喉头水肿者效果不错。因为引起或诱发加重荨麻疹的因素很多,所以荨麻疹反复发作更易形成慢性(荨麻疹反复发作超过6周称为慢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发作的前提是体质下降,中药在调整体质方面效果更明显一些(相对于西药在治疗荨麻疹方面,更多的是对症性方面);同时中药口服具有多靶点的作用,可以针对荨麻疹发病机制中多种关节(如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白介素等多种活性物质,引起荨麻疹的一系列病理改变)都可以起到抑制和缓解作用。所以中药治疗荨麻疹,特别是慢性荨麻疹方面,效果不错,具有一定的优势。

中医治疗荨麻疹的原理
对于不同类型的荨麻疹,中医治疗的原理是一样的,主要是去邪扶正,清血热为本。

1、风热型,多见于急性荨麻疹,辩证为风热袭表,肺卫失宣,治以辛凉透表,宣肺清热为主。

2、风寒型,多见于寒冷性荨麻疹。辨证为风寒束表,肺卫失宣,治以辛温解表,宣肺散寒为主。

3、血虚受风性,多见于慢性荨麻疹。辨证为阴血不足,风邪束表,治以滋阴养血,疏散风邪为主。

4、脾肺两虚,风寒束表型,多见于慢性荨麻疹。辨证为脾肺两虚,卫气不固,治以健脾益肺,益气固表为主。

中医治疗荨麻疹的偏方
治疗荨麻疹偏方一:金银花12克,地肤子、芥穗各9克,大黄10克,厚朴、云苓各9克,白芍10克。甘草9克。水煎服,日贝剂,分2次服。本方清热散风,适用于荨麻疹。

治疗荨麻疹偏方二:生地10克,当归12克,赤白芍各10克,首乌10克,黄芪12克,防风、芥穗、刺蒺藜、川芎各9克,甘草6克。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本方养血益气,疏风止痒,适用于血虚受风所致的荨麻疹。

治疗荨麻疹偏方三:荆芥穗10克,防风9克,金银花12克,牛蒂子10克,丹皮9克,浮萍6克,生地9克,薄荷6克,黄芩10克,蝉衣12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日1剂,早晚服。本方辛凉解毒,疏风止痒,适用于荨麻疹。

治疗荨麻疹偏方四:玉米须15克,已发酵好的酒酿l00克。将玉米须放人铝锅中,加水适量,煮20分钟后捞去玉米须,再加酒酿,煮沸食用。本方适用于荨麻疹。

治疗荨麻疹偏方五:香樟木、晚蚕砂、徐长卿、败酱草、核桃叶各30-创克,紫苏120克。将药任选一种煎水,乘热先熏后洗,每日1叫次。本方适用于荨麻疹。

Ⅳ 中医如何看待慢性荨麻疹

?中医认为慢性荨麻疹是由于“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造成。那么,在治疗慢性荨麻疹上也必然要从患者的身体内部开始治疗,能够彻底的治愈。
荨麻疹中医称为“瘾疹”,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以突然发作、皮肤出现鲜红色或苍白色风团、痒而不痛、时隐时现、消退后不留痕迹为特征。本病多发生于冬春季节,病史长短不一易反复发作,一般病程在3个月以上者称为慢性荨麻疹。
慢性荨麻疹西医除给以抗过敏、封闭、自血疗法外,尚无确切疗效。中医看慢性荨麻疹上有自己的独到的一些看法,他们通常会依据以下这些来判断一个人是否患有荨麻疹:
1、凡慢性荨麻疹患者性情急躁、烦躁易怒或情志抑郁者,或女性伴有月经不调、痛经者,均可从肝经辨证。
2、凡慢性荨麻疹患者证见脘腹胀满或恶心呕吐,或泄泻,或便秘者,均可从脾胃辨证。
3、凡慢性荨麻疹患者证见腰膝酸软者,均可从肾辨证。
4、凡慢性荨麻疹患者伴有心悸、怔忡或失眠多梦者,均可从心系辨症。
5、凡慢性荨麻疹患者证见咽喉干疼,或咳嗽,或有过敏性鼻炎史,易感冒等,均可从肺系辨证。
以上具体是在讲的一些知识介绍和说明,希望对广大的荨麻疹患者们能够有所帮助。

Ⅳ 得了慢性荨麻疹,莫要愁,中医药来帮忙

荨麻疹,主要表现为此起彼伏的风团伴轻重不一的瘙痒,是常见过敏性皮肤病。大多数病人发作常有规律性,或夜间发作,或清晨骤起。病情轻者,对生活、学习与工作并无大碍;病情重粗察者,会明显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一般把病程超过6周的荨麻疹称为慢性荨麻疹。本病易诊难治,西药只能控制症状,不能根治,而中医在治疗慢性荨麻疹确有高招。

荨麻疹,中医称之为“瘾疹”,又称“风疹块”和“鬼饭疙瘩”。其发病机理在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风瘙瘾疹候》认为是“邪气客于皮肤,复逢风寒相折,则起风瘙瘾疹”就有记载。目前中医学者认为慢性荨麻疹的发病机理多为先天禀赋不足,外感风寒、风热之邪,或进食鱼虾海味,脾胃湿热,气血虚弱等诸多因素而致人体腠理疏松,营卫失调所致。也有因情志不遂、肝郁不舒、气机壅滞不畅、郁而化火、灼伤阴血、致阴血不足复感风邪而发。在临床施治中应结合患者的体质,临床表现,发病原因或诱因,皮疹颜色,舌脉象等因素辨证施治,做到有的放矢,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总结大致有以下几种证型。

一、风寒型 风团淡红或淡白伴瘙痒,遇风寒加剧,得温则减,舌淡苔薄白,脉迟缓。治宜散寒和营,祛风止痒。方用桂麻各半汤和荆防败毒散化裁:麻黄,桂枝,白芍,防风,荆芥,蝉蜕,白鲜皮,生姜,大枣,甘草。日一付,水煎服。

二、风热型 风团鲜红、皮肤自觉灼热,瘙痒,遇热加重、得冷则缓,口渴,烦燥不安、舌红苔黄,脉浮数。治宜辛凉清热,祛风止痒。方用银翘散和消风散化裁:银花,连翘岩做茄,牛蒡子,蝉蜕,荆芥,胡纳防风,丹皮,白鲜皮,桑白皮,甘草。日一付,水煎服。

三、肠胃湿热型 风团或红或紫,神疲纳呆,脘腹痞满胀痛、口臭、大便秘结或泄泻,舌红苔黄,脉滑数。治宜清热利湿,通腑泻热。方用茵陈蒿汤和除湿胃苓汤化裁:茵陈,大黄、栀子,苍术,厚朴,陈皮,猪苓,泽泻,茯苓,白术,防风,当,苦参,甘草。日一付,水煎服。

四、冲任不调型 皮损周期发作,多于经前发作,经后消退,伴痛经,乳房胀痛。治宜舒肝理气,调摄冲任。方用丹栀逍遥丸化裁:丹皮,栀子, 当归,白术,茯苓,柴胡,黄芩,防风,蝉蜕,甘草。日一付,水煎服。

五、气血两虚型 风团反复发作,经年不愈、劳累加重、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治宜补气养血,调和营卫。方用四物汤和玉屏风散化裁:当归,川芎,白芍,熟地,桂枝,黄芪,白术,防风

六、阳虚型 风团遇冷诱发或加重,平素形寒肢冷,神疲乏力,口淡无味,小便清长,腰腹畏寒,着衣较多。舌淡暗,苔白润,脉沉细。治宜温阳散寒。方用阳和汤和当归四逆汤化裁:炙麻黄,炮姜,白芥子,熟地,制附子,干姜, 肉桂,鹿角霜,当归,黄芪,蝉蜕,大枣,炙甘草。日一付,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