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带状疱疹偏方大全
扩展阅读
生殖器疱疹大概多少钱 2025-02-25 02:08:08
科兴水痘疫苗 2025-02-25 02:06:50
怀孕乳头湿疹是什么 2025-02-25 02:03:02

带状疱疹偏方大全

发布时间: 2025-02-24 23:21:21

Ⅰ 谁知道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的偏方

1. 龙衣、龙须草和凤凰衣的混合粉末是治疗带状疱疹的一种偏方。具体方法是将龙衣和龙须草烧成灰,然后与凤凰衣粉末混合,用香油调成膏状,涂抹在患处。每天使用2到3次,一般治疗3到5天。
2. 该偏方主要适用于带状疱疹引起的各种症状,如身体一侧出现不规则红斑、丘疹,迅速转变为水疱或血疱,伴有疼痛感,水疱破裂后可能会有糜烂和渗出。
3. 根据临床使用情况,共有78例带状疱疹患者接受了这种偏方的治疗。其中,56例患者完全痊愈,20例患者症状有所好转,仅有2例患者治疗无效。
4. 关于方药中的龙衣和凤凰衣,龙衣是指蛇蜕,而凤凰衣是鸡蛋壳内的干燥卵膜。
5. 另一种偏方是使用烟叶、野颤地塞米松和75%酒精混合制作成药液。具体方法是将切碎的烟叶浸泡在酒精中3天,然后加入地塞米松搅拌均匀后使用。使用时,先清洁患处皮肤,然后涂抹药液。每天需要涂抹4到6次。
6. 这种药液的主要作用是清热解毒,收敛止痛,适用于治疗带状疱疹。

Ⅱ 带状疱疹有什么偏方治疗带状疱疹的偏方

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患者在发病时主要表现为发热和皮肤症状。治疗带状疱疹时,除了常规治疗,还可以尝试一些偏方。以下是一些治疗带状疱疹的偏方:
1. 蚯蚓外敷:取适量蚯蚓,经冷水游动2小时后洗净,与等量白糖混合,使蚯蚓融化成液体。涂抹于疱疹处,重复5-6次。
2. 蜈蚣膏:将雄黄9克与3条蜈蚣分别研磨成粉末,混合均匀后用香油调和,涂抹于患处,每日3次。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3. 番薯叶外敷:新鲜番薯叶捣烂,加入少量冰片粉,混合后敷于疱疹处,每日2次。
4. 无花果叶外用:新鲜无花果叶切碎捣烂,加入米醋调成糊状,外敷于疱疹皮损处,药干更换。
5. 马齿苋外敷:新鲜马齿苋捣烂成泥,加入米醋调成糊状,外敷于疱疹皮损处。
6. 半边莲外敷:新鲜半边莲50克,洗净捣烂如泥,敷于患处皮肤,覆盖纱布,固定。
7. 针灸治疗: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采用围刺法在疱疹周围皮肤外2厘米处刺入,配合曲池、合谷等穴位,中等刺激,留针30分钟。
8. 点刺放血治疗:用梅花针在疱疹周围皮肤敲打,或用三棱针在疱疹初发处点刺放血,每日1次,连续3次为一个疗程。
带状疱疹的病因分析如下:
1.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在感染后长期潜伏在体内,在某些因素作用下再次活跃。
2. 中医认为,带状疱疹与情志不遂、饮食失调、疲劳过度、年老体弱等因素有关,导致气滞血瘀,阻遏经络气血。
3. 现代医学认为,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病毒在免疫力低下的个体中活跃,引发疱疹。
4. 病毒激活因素包括外伤、中毒、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等,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使潜伏病毒再次活跃。
5. 病毒感染途径是病毒首次感染后潜伏在神经细胞中,免疫力下降时再次活跃,侵犯神经节,引发疱疹。

Ⅲ 治疗带状疱疹的几种偏方

您好, 在治疗上,常规治疗就是阿昔洛韦片、甲钴胺、维生素B1和B12等药物。而内中医认为带状疱疹是由容寒湿邪气侵蚀,肝经郁热、脾虚湿蕴、气滞血瘀所引起的,人体阴阳进一步失衡,就会促使后遗症神经痛的出现。对于带状疱疹后遗症的治疗,应该从清热解毒、疏湿散热入手,以疏通筋络,调和阴阳,驱邪扶正,使人体内部阴阳平衡为目的,从而达到彻底痊愈的疗效。必要时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慢就会痊愈的。

Ⅳ 带状疱疹民间土方治疗

1

鸦胆子油治疗

方法:鸭乳液20ml,每日2-3次,连续服7天,用菜油或鲜菜汁调云南白药成糊状敷于患处。

功效:此偏方可以止痛消肿,对于治疗带状疱疹有一定的的疗效。

2

金钱草治疗

方法:取鲜金钱草(最好连根)1两,碾碎成泥状(碾药不能用铁器),可另加冰片3g,六神丸,仙人掌适量。加入少许茶油拌匀,敷于患处,外加干净纱布覆盖固定,每日换药一次。重者金钱草1两水煎服,每日1—2次。

功效:此偏方对于治疗带状疱疹有一定的的疗效。

3

蜈蚣土方

药材:蜈蚣3条。

用法:将蜈蚣置瓦上焙干,研未,加鸡蛋清适量调匀后,涂在皮损处,每天5-6次。

4

伸筋草土方

药材:伸筋草10克,海金沙5克

用法:先将伸筋草用明火烧成灰,加入海金沙、麻油(其他植物油亦可)调成糊状, 棉签蘸涂于患处,每天2-4次。

Ⅳ 治疗带状疱疹外用偏方有哪些

治疗带状疱疹的外用偏方之一是使用升麻30克,煎水后湿敷患处,每天进行4至6次。

另一种偏方是将大黄和黄柏各20克混合研细,然后与200克鱼石脂软膏调成糊状,涂抹于患处,每天一次。

还有一种偏方是五倍子、大黄、黄柏和芒硝各10克,混合研细,用凡士林软膏调和涂抹于患处,同样每天一次。

白芷和雄黄等量研细,用醋调和涂抹于患处,每天3至6次,也是一种外用偏方。

雄黄9克,蜈蚣3条,混合研细后用麻油调和涂抹于患处,每天2次,这也是一种偏方。

山慈菇12克,南星和七叶一枝花各10克,混合研细后调和涂抹于患处,也是一种方法。

鲜半枝莲一大把,捣成泥状后涂抹于患处,每天1至2次,是另一种偏方。

干芙蓉叶10克,研成细末,用蜂蜜调和涂抹于患处,每天2次,也是一种选择。

最后,将马铃薯500克捣成泥状,涂抹于患处,每天2至4次,也是一种外用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