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荨麻疹是免疫力低下吗
荨麻疹发病的原因比较复杂,是多因素的。很多人通俗会讲,免疫力下降,所以就得荨麻疹,这也有一定道理,就是说有些人因为长期劳累或者熬夜、生活不规律,导致抵抗力下降,所以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如果皮肤上出现风坨、骚痒,来有形去无踪,这种情况是一种荨麻疹。这种荨麻疹可以做一些相关的检查,比如过敏原的检查,免疫功能的检查,还有跟本身疾病相关的一些检查,来看是哪一种原因引起的,如果免疫力下降引起,可以通过中药治疗,中医认为免疫力下降就是一种体虚、气血不足,引起营卫功能失调,导致荨麻疹发生。治疗主要是补益气血,调和营卫,也是根据个体的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但是免疫力下降,中成药也有一些可以调理,比如玉屏风颗粒、八珍颗粒、芪枣颗粒,这些补益气血的药就相当于提高免疫力的药物。
B. 民间偏方:皮肤荨麻疹荨麻疹中药方剂
中药方剂(一)
【辨证】血中伏热,复感风热,引动伏邪,客于肌表,阻塞经络,营卫失和,邪聚肌肤,搏结不散。
【治法】凉血滋阴,清热化湿。
【方名】多妙汤。
【组成】生地12克,赤芍12克,苦参12克,豨莶草12克,丹皮9克,黄柏9克,知母9克,苍术9克,地肤子9克,六一散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黄文东方。
中药方剂(二)
【辨证】平素体虚,正气不足,腠理不密,玄府失固,易受风邪。
【治法】益气固表,滋阴清热,兼以化湿。
【方名】加味玉屏风散。
【组成】生黄芪15克,白术12克,玉竹12克,连翘12克,防风6克,生地9克,地肤子9克,豨莶草9克,金银花9克,红枣5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黄文东方。
中药方剂(三)
【辨证】湿热内蕴,外感风寒,邪郁于皮腠而发。
【治法】活血散风,清热利湿。
【方名】汤。
【组成】当归15克,生地20克,川芎10克,赤芍10克,丹皮15克,僵蚕15克,牛蒡子15克,白蒺藜15克,茯苓15克,元参15克,生首乌15克,焦栀子15克,红花10克,防风10克,荆芥10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董守田方。
中药方剂(四)
【辨证】感受风邪,郁于肌肤,营血不和。
【治法】祛风止痒。
【方名】抗荨麻疹散。
【组成】胡麻15克,苦参15克,山豆根15克,威灵仙15克,甘草15克。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每次10克,日服2次。
【出处】赵子信方。
中药方剂(五)
【辨证】风热挟湿。
【治法】泄热消疹止痒。
【方名】四皮饮。
【组成】地骨皮6克,桑白皮10克,茯苓皮10克,生姜皮3克,生地12克,地肤子6克,连翘10克,牛蒡子10克,赤芍12克,夏枯草10克,蝉蜕6克,白蒺藜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肖廷刚方。
中药方剂(六)
【辨证】脾肺气虚,外受风邪,营卫失和。
【治法】健脾益气,调和营卫,祛风止痒。
【方名】玉屏桂枝汤。
【组成】炙黄芪18克,白术10克,防风10克,白芍9克,桂枝6克,赤芍10克,鬼箭羽16克,地龙10克,蝉衣6克,大枣4枚,生姜3片。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出处】周德锳方
C. 荨麻疹针灸有用吗 荨麻疹针灸治疗方法
1荨麻疹针灸有用吗
有用。
中医上荨麻疹又被称之为“瘾疹”,发病原因可能是患者血虚、气虚等因素引起的,而通过针灸可疏通经络、运行气血,使受阻的气血运行畅通,达到治疗的目的。
2
荨麻疹针灸效果好吗
效果好。
目前临床上对于使用西药或中药等方法治疗荨麻疹无效,后转为针灸或直接使用针灸治疗荨麻疹的患者,其治疗效果都非常显著,有以下例据作为说明:
案例1
宋某,男,46岁,清晨就诊。
病症:突然四肢有痒感,搔抓后局部充血发红,出现鲜红色风疹,疹块随即布满全身,此起彼落,奇痒难忍而就诊。检查:疹块大小、形状不一,凸出皮面,颜色鲜红,边缘清楚,此起彼落,消退后不留痕迹,背部及四肢有些疹块融合成片如手掌大。
诊断:为急性荨麻疹。
治疗效果:针后瘙痒即显著减轻,灸毕疹块全部消退、瘙痒消失。1次而愈。
案例2
杨某,女,37岁,荨麻疹4年,反复发作。
病症:患荨麻疹至今已4年,时轻时重,反复发作。曾住某医院治疗3个月,口服氯苯那敏(扑尔敏)、苯海拉明、维生素C,肌内注射异丙嗪(非那根),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等均无效,后改用中药治疗,治愈后1个月又复发。发作时鲜红色疹块遍布全身,疹块初起如蚊叮咬之痕,继则成片,此起彼落,奇痒难忍,外受风冷刺激后症状加重,夜间影响睡眠。因长期反复发作,病人自觉体乏无力,精神萎靡。
治疗效果:经第1个疗程治疗,疹块明显减少,已基本无痒感。第2疗程针第2组穴位,针至第2次,症状即全部消失。又针3次以巩固疗效。随访15年,未再复发。
3
荨麻疹针灸安全吗
如在正规的中医针灸治疗是非常安全的,切勿自行尝试针灸。
有的患者在初次接受针灸的人由于精神紧张,或是针灸时过于饥饿,亦或是出汗,出血后体虚,容易导致晕针的情况,可能出现扎针部位或身体可能出现酸麻,重胀或舒适的感觉,但也有人可能出现晕针的情况,表现为面色发白,精神疲倦,头晕眼花,恶心想吐,甚至出现心慌出汗,突然昏倒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一时性脑缺血,缺氧所致。一般休息一下,喝杯葡萄糖水补充能量即可恢复。
另外对于针刺局部有可能出现皮下出血或局部过敏反应,表现为微量皮下出血,出现小块青紫,这种情形多会自行消退。若青紫面积较大,并且影响活动功能,可以先冷敷止血,24小时后再热敷,促进皮下出血吸收,几天后便会自愈,患者也是不必太过担心的。
4
荨麻疹针灸治疗方法
1、急性荨麻疹
取穴
主穴为肝俞、委中、曲池;呕吐配中脘;腹泻配天枢、足三里;呼吸困难配内关。
操作方法
肝俞呈45"向下斜剌0.5~1寸,委中针0.5~0.8寸,曲池向少海透刺,均用捻转手法,短促行针。针后再用艾条灸曲池、血海各10~20分钟,1日治疗1次。
2、慢性荨麻疹
取穴
分为两组:肝俞、委中、足三里为1组;阳陵泉、风门、曲池为2组。两组穴位轮换使用,每组用1个疗程。
操作方法
均用捻转手法,留针15~30分钟,5~10分钟行针1次,1日针1次,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1~2天。
D. 治疗荨麻疹的中成药有哪些
荨麻疹患者进行辨证后,选择相应的中成药进行治疗,具体如下:
1、风热蕴肤型:最为常见的急性荨麻疹证型,可使用消风止痒颗粒、肤痒颗粒等中成药进行治疗,
2、风寒型:目前市面暂无合适的中成药;
3、体虚卫外不固型:慢性荨麻疹的常见证型之一,可使用玉屏风颗粒进行治疗;
4、胃肠湿热型:慢性荨麻疹的证型之一,可使用四妙丸或湿毒清胶囊等中成药进行治疗。
E. 荨麻疹中医如何治疗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局限性风团,骤然发生,很快消退,愈后不留痕迹,有剧烈瘙痒及烧灼感,与中医文献记载的"搭癌"或"瘾疹" 相似。本病一般分为急、慢性两类。急性者多因禀赋不受,又食鱼虾等荤腥动风或不新鲜食物;或因饮食失节。胃肠食滞,饮酒过量,复感风寒、风热之邪;或七情内伤,营卫失和,卫外不固,汗出当风,风邪郁于皮毛腠理之间而发病;也有因药物过敏而诱发等麻疹型药疹的。慢性等麻疹多因情志不遂,肝郁不舒,郁久化热,伤及附液,或因有慢性疾病,平素体弱,阴血不足,阴虚内热,血虚生风,或产后受风;或因皮疹反复发作,经久不愈,气血损耗,加之风邪外袭,以致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皮肤腠理之间,邪正相搏而发病。由此可见,本病初发多属实证,久病则多为虚证,而风邪是本病主要外因。"风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风寒相合而为风寒之邪,风热相合而为风热之邪,二者又可互相转化。因此治疗当以祛风为主,并根据挟寒、挟热不同,酌用清热或散寒之法。本病日久则多属虚证,应配以益气养血之法。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我认为本病的治疗应该强调几个方面。首先要认真辨证论治。 1.风热型 多见于急性等麻疹。发病急,风团色红,灼热剧痒,兼见发热、恶寒、咽喉肿痛、心烦口渴、胸闷腹痛、恶心欲吐,脉浮数,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辨证属风热袭表,肺卫失宣。治以辛凉解表,疏风清热。 2.风寒型 多见于寒冷性荨麻疹。皮疹色淡红粉白,遇冷加重。症状不多或有无汗头身痛,此宽口不渴。舌体胖舌质淡苔白,脉浮紧。证属风寒束表,肺卫失宣。治宜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疏风止痒。 3.阴血不足,血虚受风型 皮疹反复发作,迁延日久,午后或夜间加剧,心烦易怒,口干不思饮,手足心热,舌红少苔或舌质淡,脉沉细。证属明血不足,风邪束表。治宜滋阴养血,疏散风邪。 4.心脾两虚型 患者素体虚弱,面色眈白,口唇质淡,失眠多梦,健忘怔忡,心悸盗汗,常入夜起病,汗后发疹,皮疹色淡而痒。多见于精神型荨麻疹或人工荨麻疹。证属心脾两虚,卫气不固。治宜养血安神,益气固表。常使多年顽症得以康复。 亦应重视发现诱发和加重荨麻疹的病因,有针对性地治疗。随着医药科学的迅速发展和药物配制的失控,中西药物复饥缺方制剂越来越多,药物诱发的荨麻疹型药疹已成为各年龄组的荨麻疹为主诉就诊的最常见原因。其特点是发病突然,皮疹量多常遍及全身,分布较均匀,持续时间较长而不易消散,色鲜红有时呈出血样疹,瘙痒较剧烈等。常伴高热烦躁,口渴喜冷饮,便干溲赤,舌红苔黄,脉洪数。证属毒热炽盛。治宜清热凉血解毒。在儿童病例,虫积伤脾型荨麻疹常为第二位病因,患儿多身体瘦弱,面黄有"虫斑",时有牙龈肿痛、龋齿或脐周疼痛。治宜健脾消导,驱虫止痒。成年病例,脾胃湿热,风热乘肺,气滞血瘀多为第二位病因,森肢亮患者或因饮食不节,酒精过敏,脾胃湿热蕴蒸而被风邪侵袭发病,或有慢性胃肠疾患、肝胆疾患等潜在病灶。治宜通腑泄热,祛风解表,健脾舒肝,同时积极治疗慢性病灶。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日光过敏性疾患常诱发风热束肺型荨麻疹,治宜祛风清热。患有慢性盆腔炎、月经失调的患者荨麻疹常在经前或经期加重,疹色暗红,经血暗红,舌质暗红可有瘀斑。根据"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和"风血同治"的观点,治疗此型荨麻疹常有良效,老年人荨麻疹则因年老体虚和久病致应,多表现为气血两虚型和心脾两虚型,在益气固表、养血流风治疗的同时,应该十分重视进行有关检查,以排除隐性糖尿病和隐匿性癌症。久治不愈的顽固性荨麻疹常是老年人早期糖尿病和癌症的危险信号。 总结治疗顽固性荨麻疹的经验。我认为风热型发病急、外邪未深入、正气未虚者疗效较好;风寒型及血虚型疗效稍差;在荨麻疹治疗过程中加入养血活血药可提高疗效,而不主张多用蜈蚣、蛇退等表散性虫药以免病情加重;为减少复发,临床治愈后应继续巩固服药一段时间;治疗期间及恢复期均应注意饮食禁忌,不服用鱼虾、辣椒、烟酒等腥发动风、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诱发因素,以免引起该病复发。
F. 急性荨麻疹中医怎么治打广告的勿扰!!!!
tracy你好:
看起来你是比较明显的气虚质,那么辨证就应该是: 平素体虚,正气不足,外受风邪,营卫失和
治法则是: 健脾益气,固表,祛风止痒
建议用方:玉屏桂枝汤
组成:黄芪18克,白术10克,防风10克,白芍9克,桂枝6克,赤芍10克,鬼剑羽16克,地龙10克,蝉衣6克,大枣4枚,生姜3片。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各服一次。
出处:周德瑛方
中成药里有一味:加味玉屏风散,应有不错效果。不建议用清热解毒的中成药。
如果你肝不好,不愿喝中药,我还可以推荐一个验方:
取葱白35条,15条水煎热服,20条水煎局部温洗。此方曾治100例荨麻疹,全部痊愈。
另外还有一方:大蒜打碎15克,食盐15克,明矾12克,水煎乘热洗患处。
以上都是取材简便的验方,可以尝试。
最后祝你早日恢复健康,不会被毁容的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