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羊毛疱疹
扩展阅读
氢醌黄褐斑 2025-02-24 07:21:55
上海怎样调理黄褐斑 2025-02-24 07:21:53
单纯疱疹hiv 2025-02-24 07:19:36

羊毛疱疹

发布时间: 2025-02-24 04:23:34

A. 为什么会生癣

癣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者是指皮肤增厚,伴有鳞屑或有渗液的皮肤病。如牛皮癣、奶癣等。狭义之癣,系指发生在表皮、毛发、指(趾)甲的浅部真菌病(包括头癣、体癣、手足癣、股癣、花斑癣、菌疹等)。为什么会生癣呢?下面是由我分享的癣的知识,希望对你有用。

为什么会生癣:

由于生活、起居不慎,外感湿、热、虫、毒,或相互接触传染,感染浅部真菌。

(一)毛癣菌属:侵犯皮肤、毛发和甲。本菌属已查明有13种可使人类致病。常见有黄癣菌、红色毛癣菌、断发毛癣菌、紫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等;彼等培养特点呈棒形大分子孢子,壁光滑。

(二)孢子菌属:侵犯毛发及皮肤,在我国以铁锈色小孢子菌、羊毛样小孢子菌等为多见;这些培养特征是梭形大分子孢子,壁有刺。已报道有8种能引起人类发病。

(三)表皮癣菌属:侵犯皮肤和甲。本菌属仅絮状表皮癣菌一种可使人类致病,其培养所见呈杵状或梨形大分子孢子。

上述三属的皮肤癣菌,感染人体后可引起组织反应而发生红斑丘疹、水疱、鳞屑、断发、脱发和甲板改变等。按其侵犯部位差别,临床可分为头癣、体癣、股癣、手足癣和甲癣。

生癣的症状:

一、头癣

1.黄癣:典型的皮损为黄癣痂,由黄癣菌及表皮碎屑组成,硫磺色,质较硬、干燥、易碎,边缘翘起,中心微凹而呈碟状,从中有一根或数根头发穿出。黄癣痂与头皮附着甚紧,不易刮去,刮去后基底潮红、湿润。严重的可累及面、颈及躯干等处。

2.白癣:又名小孢子菌头癣,最常见。初起损害为群集毛囊性丘疹,或环形红色斑片,继而变为以鳞屑为主的小斑片。鳞屑为灰白色,较干燥。头发略稀疏、无光泽,残留的毛干上有灰白色套状鳞屑包绕,即“菌鞘”,是真菌孢子寄生在发干上所形成的。

3.黑点癣: 儿童 和成人均可感染。初起损害为小片丘疹、鳞屑,以后发展成为多数甲盖大小的鳞屑小斑,散在于头皮或枕部,小斑亦可相互融合形成较大的斑片。患处病发刚出头皮即折断,留下残发在毛囊口,呈黑点状,故称“黑点癣”。本病发展缓慢,可终年不愈,愈后可留瘢痕形成、脱发。

4.脓癣:为白癣或黑点癣的—种特殊类型。由于机体反应强烈,引起明显的炎症,初起为群集的毛囊炎性丘疹,迅即发展成为由多数毛囊性脓疱组成的隆起性肿块,逐渐扩展,可至胡桃大或更大,边界清楚,质地柔软,表面有多数蜂窝状排脓小孔,从中可挤出脓液。发根松,易拔除。可有轻微疼痛和压痛,局部红肿,耳后及枕后淋巴结常肿大,可引起癣菌疹。愈后有瘢痕形成。

二、体癣和股癣

1.体癣:①好发部位:体癣好发于颜面、颈、腰、腹、躯干及四肢等处。②基本损害:原发损害为丘疹或小水疱,逐渐向周围扩展蔓延,中心炎症减轻伴脱屑或色素沉着。边缘微高出皮面,由丘疹或水疱连接融合在一起而呈环状。体癣的损害数目为1个或多个,直径大小不等。③致病原不同的临床差异:体癣的临床症状相差甚多。由红色毛癣菌所致的体癣常迁延,皮损呈大片状,多限于腰、臀和躯干处。由石膏样毛癣菌引起者则皮损多呈环状,炎症较显著,常见水疱或丘疱且易侵犯颜面和小腿等部位。由羊毛状小孢子菌及石膏样小孢子菌引起者,损害较小而数目多,较散发,炎症显著,易侵犯面、颈、胸部及四肢。原发或继发性免疫缺陷患者的皮损很广泛。④儿童体癣:常呈同心多环状或重叠的花环状。⑤自觉症状:瘙痒,剧烈搔抓时可引起继发感染或局部苔藓化。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男性多见。多在夏季发作或加重,冬季症状可减轻。

2.股癣:可单侧或对称分布。基本损害同体癣,但由于该部位多汗潮湿易受摩擦,故皮损炎症显著,瘙痒较重,发展也较迅速。损害多呈环形向周围扩展,边界清楚。很少波及到阴囊,严重时可向上向后蔓延,累及臀部、下腹部和腰部。

三、癣菌疹

癣菌疹皮疹形态多种多样,差别很大,常见的皮疹形态有以下几种:

1.汗疱疹样型:发病急,常在手指侧缘,掌心等处发生群集性小水疱,不融合,周围无红晕、分布多对称,皮疹疏密不一,自觉剧痒。偶可继发感染。

2.丹毒样型:多见于小腿,损害常为多片鲜红色斑疹,呈大片状,水肿不明显,疼痛轻,多为单侧发病,无淋巴管炎与全身症状。

3.苔藓样丘疹型:多见于头癣患者,损害为针头大小的丘疹、斑丘疹或毛囊性丘疹,成群发生,呈苔藓样。好发于肩背部位,亦可见于四肢或全身。

4.湿疹样型:大片的湿疹样损害,多见于四肢,对称分布。

5.其他:尚有多形红斑样、结节性红斑样、猩红热样、荨麻疹样、脂溢性皮炎样、玫瑰糠疹样等癣菌疹。

四、花斑癣

损害为围绕毛孔的圆形点状斑疹,以后逐渐增大至甲盖大小,边缘清楚。损害可融合成不规则大片形,而周围又有新疹。表面附有少量糠样鳞屑。呈肤色、灰白色、淡黄色、淡红色或褐色。多种颜色共存,状如花斑。皮疹无炎症反应,偶有轻痒。好发于胸背部及颈、腋、腹部、四肢近心端,婴幼儿面部也可发生。以青壮年男性多见。病程慢性,冬季皮疹减轻或消失,夏季可复发。临床分型:①斑疹型;②毛囊型;③色素沉着型;④色素减退型。

B. 肚皮和背上长了红疹很痒,长的这些是什么

肚皮和背上长了红疹,很痒,引起这种原因情况有很多,建议你不要在网上询问了,你马上去医院做一个专业诊断,然后对症治疗才好。

以下多种原因都可以引起肚子和背部的红斑红疹:

首先考虑湿疹。还有玫瑰糠疹也要考虑。吃氯雷他定片和扑尔敏片,局部涂皮炎平乳膏。

考虑病毒疹的可能性大哦,建议口服西替利嗪每晚一片,外用炉甘石洗剂每天两次,复发甘草酸苷片每天三次,每次两片,注意休息,不食辛辣,不食海鲜哦,建议去医院传染科就诊,查血常规,考虑病毒性传染病可能性大哦,风疹或麻疹可能性大哦,不太严重,但是还建议去正规医院哦,感冒的症状应该是这个疾病的一部分,又叫做卡他症状,建议您去医院传染科麻疹,做抽血化验。

肚子上长红点有点痒,大多都和过敏或者是皮炎有关,但是不同的病症治疗上是不一样的,所以要尽快的到医院找专业的医生,根据具体的病情来对症治疗,在治疗期间要注意个人卫生,饮食上也要特别的注意,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也不要吃海鲜类的发物,以免加重病情。

考虑是皮肤保护能力下降导致的症状,是荨麻疹的症状。荨麻疹与自身机体免疫紊乱有关,因为体内免疫球蛋白过高引起的,出现上述症状需要增强机体免疫,避免受风受凉。配合抗过敏,抗组胺,祛风止痒,调节免疫的药物可以改善。

考虑湿疹样皮炎,建议你最近饮食清淡,忌吃辛辣刺激和海鲜、酒等刺激性食物。避免接触花粉灰尘和各种化学品等。可以服用抗组胺类药物比如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外用派瑞松软膏等涂抹患处治疗,可能跟过敏反应有关的。

这种情况建议你擦点炉甘石洗剂,皮炎平和夫西地酸软膏和阿昔洛韦软膏试试,吃点氯雷他定和扑尔敏,要考虑带状疱疹,还吃点伐昔洛韦片。

这情况多属于卫生不好刺激导致皮肤过敏的情况,注意休息
指导意见:
建议应该禁止辛辣的食物或者建议选择皮肤科检查看看,口服西替利嗪调理一下,注意卫生。

C. 如何区分宝宝身上的各种疹子

出现的速度
湿疹一般都是几颗几颗较缓慢地冒出来,不会猛然一下子冒出来一大片,而痱子恰好相反,短时间内就是一片。 荨麻疹属于急发性发病,而湿疹的症状具有持续性。荨麻疹患者一旦接触过敏原后皮肤就会过敏,迅速出现皮疹,但在24小时内会自行消退,接着又在患处出现新的皮疹,又消退,病情反复。
“长相”有不同
湿疹:开始时皮肤发红,上面有针头大小的红色丘疹,粟粒样皮疹或疮疹,然后会伴有渗出液,并可形成痂皮,痂脱落后露出红色的潮湿表面即红斑,剧烈刺痒。约数周至数月后水肿性红斑开始消退,糜烂面消失,皮肤干燥,呈现少许薄痂或鳞屑。
痱子:为圆而尖形的针头大小密集的丘疹或丘疱疹,有轻度红晕,常一片一片地出现,消退后会轻度脱屑。另外,热痱子常常突然出现并迅速增多,所以,有时候发现宝宝一觉起来满头或满颈热痱子,我们不用太惊讶。
荨麻疹患者皮肤上出现大小不一、不规则的、红色或白色的风团或丘疹,有暂时性的痒感。
表现不同
痱子好发于炎热季节,而且凉快后就会自行慢慢消退。湿疹患处的皮肤比较干燥粗糙,像是结了一层痂,长痱子的地方不会这样。而湿疹一年四季都很常见,不容易好。荨麻疹则多以红白色的扁平疱疹为主,多发于易过敏的春季
原因不同
痱子是由于汗孔阻塞引起的,而引起湿疹的原因有很多,常不稳定。
引起湿疹常见有:进食一些如鱼虾、蛋、牛羊肉等;吸入某种花粉,如尘螨、羊毛等;病灶感 染如扁桃体炎等;生活环境中的日光、炎热、干燥等;化学物质如化妆品、肥皂等;消化不良、胃功能失调、新产代谢失常等。可以看出,痱子是暂时性 疾 病,湿疹是慢 性 病程。
荨麻疹的诱因有很多,其中一种过敏原就能引起发病,接触后皮肤和黏膜小血管扩张和渗透性增强情况下,出现水肿

D. 蚕腰蛇病怎么治愈

一般治疗局部治疗:1)疱疹未破者,外擦炉甘石洗剂,每日数次或阿昔洛韦软膏外擦;疱疹已破者,用3%硼酸溶液或0.5%新霉素溶液湿敷,或外擦0.5%新霉素软膏。2)抗病毒药:阿昔洛韦,每次0.2克,每日5次; 法昔洛韦,每次0.25克,每日3次; 万乃洛韦每次0.3克,每日2次,疗程均为7-10日。3)糖皮质激素:须早期应用,泼尼松(强的松)每日20-30毫克,分2-3次口服,连服7日。4止痛药:可选去痛片,每次2片,每日2-3次; 布洛芬,每次0.3克,每日2次; 阿司匹林,每次300毫克,每日2-3次。5)中成药:四味胶囊,每次2-6粒,每日3次口服。 单方、验方治疗1)雄黄、明矾各10克,琥珀末适量,共同研末,用凉开水调成稀糊状,用新羊毛刷蘸之擦患处,随干随擦。2)雄黄9克,蜈蚣3条,分别研成细末,用香油调和均匀,涂于患处,每日3次。3)青蒿500克,煎汤,带药汤温度降至皮肤能耐受时,用其反复淋洗患处,每日1次,一般5-7次治愈。其他疗法灯芯草适量,将灯芯草蘸香油点燃,炙灼疱疹顶端,见疱疹顶部结痂即停止,1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