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脸颊湿疹图片
扩展阅读
头部疱疹后遗症 2025-02-23 17:37:23
成人水痘原因 2025-02-23 17:37:14
脸上湿疹出水怎么办 2025-02-23 17:29:18

脸颊湿疹图片

发布时间: 2025-02-23 10:55:36

① 如何区别15种婴儿常见皮肤病图片

以下内容整理自国外知名健康科普网站Webmd及BabyCenter~
一、尿布疹(Diaper Rash)见下图
如果你的宝宝在尿布区域周围的皮肤有发红的现象 那么很可能就是尿布疹。大多数尿布疹的发生是因为皮肤遭受刺激所致。尿布太紧 湿尿布留了太久 不合格的尿布或婴儿湿巾的使用 都是尿布疹形成的可能原因。
处理:尽量保持宝宝尿布周边空气畅通 一旦发现宝宝弄湿尿布在第一时间更换 清洁上尽量不要用婴儿纸巾以免其中成分对宝宝皮肤形成进一步刺激 而用温水沾湿毛巾来轻轻擦拭 可以考虑给宝宝上氧化锌霜。
二、婴儿痤疮(Baby Acne)见下图
婴儿痤疮通常与油脂分泌旺盛有关 跟青春期痤疮长得也很类似。但是也有研究表明 婴儿痤疮可能是酵母而不是油脂导致的。
处理:婴儿鼻子和脸颊上的痤疮一般会在几周内自行清除。所以一般不需要任何特殊治疗或者使用药膏。保持正常的清洁工作就好。
三、胎记(Birth Mark)见下图
超过十分之一的婴儿会有胎记出现。可能是痣也可能是如图的不均色块。可能刚出生就有 也可能几个月后才出现。
处理:不用担心 也无需治疗。但是如果宝宝的胎记有面积增大的趋势 可以咨询医生。
四、湿疹(Eczema)见下图
宝宝湿疹通常表现是皮肤有大面积发痒红疹。湿疹的发生通常都有一个引发原因 如果父母患有哮喘 过敏 特硬性皮炎的话 婴儿患有湿疹的可能性就会比较高。湿疹有可能出现在宝宝的脸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 可能变厚 变干甚至呈鳞片状。你可能还会在宝宝的肘部 胸部 胳膊 膝盖后方看到。
处理:杜绝宝宝湿疹的主要方法就是尽量避免可能触发湿疹的原因 反复发作的湿疹应该去医院确诊是否有过敏源。使用成分温和的洗护产品 并且注意皮肤的保湿。如果情况严重时 需要带宝宝及时就医。
五、干裂脱皮(Dry Skin)见下图
如果宝宝是新生儿 那无需担心 一般隐藏在干燥表皮下的肌肤依然是柔软健康的。尤其是晚产儿。
处理:无需处理 一般这种情况会随着宝宝表面角质的代谢而好转。如果情况一直没有好转 就去看医生吧
六、乳痂(Cradle Cap)见下图
经常出现在头皮 眉毛 眼睑 鼻子两侧或耳后的鳞状 糯红色皮疹。多出现在1-2个月大的婴儿身上 并且在一年之内消失。乳痂属于婴儿溢脂性皮炎的一种 是因为皮肤分泌过多的油脂引发的。
处理:最好咨询下医生 为宝宝推荐最好的治疗方案。这可能包括使用特殊配方的洗发水 婴儿油或者保湿乳液等。
七、痱子(Heat Rash)见下图
针尖状的皮疹 可能是透明的 也可能是红色 有时尖上有水泡 严重时会有脓尖。通常出现在宝宝身体的容易出汗的部位 如:颈部 尿布区域 腋下和皮肤褶皱处。
处理:保持宝宝皮肤的干燥凉爽 给宝宝穿宽松的衣服 请注意痱子不仅仅是在夏天 如果冬天给宝宝过度保暖的话 同样可能出现。冬天尝试给宝宝穿多层衣服替代一层厚衣服 这样可以随着室温变化及时调衣服厚度。
八、米莉亚囊肿(Millia)见下图
几乎一半的新生儿都会出现的一种白色囊肿。小小的 多出现在脸上 鼻子上。这是因为油脂腺被皮肤表面的死皮细胞堵塞。
处理:无需特别治疗 宝宝的皮肤腺体一般会在几周内逐渐完善并开放 囊肿也会随之消失。
九、酵母感染(Baby Yeast Infections)见下图
经常出现在宝宝使用了抗生素后。呈现方式根据出现在宝宝皮肤上的位置而有所不同。鹅口疮出现在舌头和嘴里 看起来像是干牛奶。出现在尿布区域被叫做酵母尿布疹 通常表现为小的红色粉刺。
处理:带宝宝去看儿科医生。如果表现为鹅口疮需要用抗酵母液体药物治疗 表现为酵母尿布疹则需要用抗真菌乳膏。
十、水痘(Chicken Pox)见下图
多出现在一岁以上的宝宝 开始是小红疙瘩 让宝宝瘙痒难耐。很快变成透明水泡 基部是粉色 最后变成褐色结痂。可能出现在头皮、面部、躯干 或者遍布全身。可能会长几百个 也可能只长几个 多伴有低烧。
处理:带宝宝即刻就医 这个不就医也真的是心大…
十一、荨麻疹(Hives)见下图
凸起的红色块状皮疹 瘙痒。来得快 去得也块 可能持续几小时或几天 但也可能会数周甚至数月不退。食物过敏 潮湿 肠胃障碍如腹泻 精神不安等均可致病。患儿睡觉时应该给其带上手套 以免抓破患处 造成皮肤表皮破裂而引起继发性皮肤感染。
处理:带孩子去看医生确认过敏源。如果小孩除了局部搔痒的皮肤症状外 还伴有腹痛、下痢、呕吐 甚至呼吸困难时 这就是全身性急性荨麻疹 必须即刻送医治疗。
十二、麻疹(Measles)见下图
开始会发烧 流鼻涕 眼睛发红 有眼泪 咳嗽 几天后两腮内出现带白尖的红疹。接下来 皮疹出现在脸部 并向下蔓延到背部和躯干 胳膊和手 最后到腿和脚部。荨麻疹是一种因为接触了某一种过敏性的物质从而发作的一种过敏性疾病 无传染性。但是麻疹是一种因为麻疹病毒从而引发的一种传染性疾病 传染性极强。
处理:这是病毒感染 要尽快就医。
十三、疥疮(Scabies)见下图
这由被称为Sarcoptes scabiei的螨引起的皮肤疾病。未经处理 这些微小的螨虫可以在皮肤上活几个月。它们在皮肤表面再现 然后挖入并产卵。这会在皮肤上形成瘙痒 红疹。有分散而且互不相连的红斑 非常痒。有时候旁边还有弯曲的白线或细细的红线。洗澡后或者夜里瘙痒最严重 宝宝会睡不好 而且可能会传染给家里其他人。
处理:尽快就医 避免传染
十四、黄疸(Hives)见下图
黄疸是宝宝皮肤和眼睛的黄色着色 通常在出生后2或3天出现 并且在早产儿中更为常见。这是由于过多的胆红素(红细胞分解产物)引起的。当婴儿1-2周龄时 病情通常消失。治疗可能包括更频繁的喂食 或对于更严重的情况 进行光疗。
处理:尽早咨询医生。
十五、体癣(Ringworms)见下图
一个或几个红色皮疹环 大小从一分硬币到一元硬币不等;皮疹环呈硬皮或鳞片 内部光滑;皮疹环时间长了可能会逐渐长大;如果长在头皮上 也许类似头皮屑或是斑秃。儿童体癣主要是真菌感染引起的 真菌种类主要是犬小孢子菌。这种真菌常寄生在动物尤其是猫和狗身上。因此 当儿童与患癣病的小猫小狗玩耍而密切接触时 真菌即可接种于易感儿童的皮肤上而引起体癣。儿童皮肤角质层较薄 真菌在消耗角蛋白同时向四周推进 构成大环状损害。
处理:儿童接触宠物之后及时洗手 患病时及时就医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真菌外用药膏来治疗。

② 关于皮肤病对照大全

关于皮肤病对照大全
1. 过敏和疹子的区别图片:湿疹通常与过敏有关,多见于对牛奶、鸡蛋等过敏的人群,皮疹多出现在面部、嘴、眼睛、颈部、上半身、手臂或腿部周围。湿疹不会传染,但会非常痒,一般2-3个月会自行消失。如果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
2. 荨麻疹图片和症状:荨麻疹的典型症状是在皮肤上出现明显的皮疹,呈扁平状、发红或淡黄色,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风团。风团伴随瘙痒感,有时会出现瘙痒难耐或被针刺的感觉。
3. 眼部扁平疣图片及去除方法:扁平疣多发于青少年,好发于面部眼睛周围,也在手臂、手背等处出现。扁平疣是粉红色、肉色的扁平状丘疹,表面微微隆起,较光滑,形状不规则,分布密集。
4. 毛囊炎图片和初期症状:毛囊炎的初期症状是在身体的多个部位,如头皮、面部、小腿、阴部、脖颈、腹部、背部等长出成片的鲜红色或深红色的细小丘疹,有瘙痒感。儿童多发于头部,成人多发于头皮和腋下。
5. 真实大腿肚内侧股癣图片:股癣表现为红斑,边缘清晰,有微微隆起,红斑面积会越来越大,可能长水泡、磷屑、有糜烂、最后结痂。股癣会感觉非常痒,尤其是晚上,具有传染性,应及时治疗。
6. 体癣图片初期症状:体癣初期,皮肤表面出现红斑、丘疹,迅速向周围蔓延,形成圆形的皮损,边缘可能有密集的丘疹、水疱,脱屑,边缘红肿隆起,圆形中央的炎症逐渐减退,只有轻微的色素沉着。
7. 牛皮癣图片初期症状:牛皮癣的早期症状包括磷屑、薄膜、出血点,先是皮肤上有针尖、绿豆大小的红色丘疹,逐渐增多,变大,后来出现白色的磷屑,磷屑刮掉有一层红色的薄膜,红膜刮掉能看到小小的出血点。
8. 早期花斑癣汗斑图片大全:花斑癣男性的发病率较高,夏季多发,在身体的前胸、后背、腰腹、颈部等部位,有的在臀部、腹股沟处都有可能长出来,主要症状是有白色或浅褐色斑片,有轻微瘙痒感。
9. 典型野袜丝状疣初期图片:丝状疣多发于颈部、额头、眼睑等处,是单个的细软的丝状突起,尖端为乳头瘤状,顶端有角质,看起来像小钉子倒立在皮肤上,呈肤色或棕灰色,一般1-2年可以自然消退。
10. 手足口病症状初期图片:初期阶段与普通感冒相似,发热1-2天后,在口腔黏膜、嘴唇、手掌心、脚掌心、臀部等部位出现红色丘疹,随后逐渐发展成为小水泡。
11. 白颠疯病初期照片:这是患者脖子上长白癜风的症状图片,出现色素减退斑,刚开始的颜色不会太白,一般是灰白色。早期白癜风的数量不会太多,一般是绿豆大小,后来会向周围扩散。
各种皮肤病症状分析
1. 皮疹是风团和潮红斑,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经常突然发生,成批出现,几个小时后迅速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迹,但经常反复发作。
2. 自觉瘙痒可伴有腹痛、恶心、呕吐、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少数有发热、关节肿胀、低血压、休克、喉水肿、窒息等症状。
3. 病程长度不同,急性荨麻疹病程在1个月以内;慢性荨麻疹超过1个月。
4. 皮肤划痕试验部分病例呈阳性反应。
5. 水痘:根据临床表现,属于水泡型;根据病毒的特点,属于DNA病毒-小疱疹病毒-水痘-带状岩橘疱疹病毒引起。前驱期短,皮疹不超过24小时。皮疹首先发生在躯干上,逐渐影响头部、面部和四肢,呈向心分布。红色针尖大小的皮疹很快变成丘疹。几个小时后,它是绿豆大小的水泡。水泡壁很薄,内容清晰,珠白色。水泡数量不多,但也有50多个,整个病程约1周,很少复发。儿科可见的异常类型有水泡性水痘和新生儿水痘。偶尔会出现水痘脑炎、肺炎、急性脑病等罕见并发症(我们60-80年代抢救了多例水痘并发重症脑炎,现在几乎未见)。
6. 麻疹:属于病毒类型RNA病毒-付粘液病毒-麻疹病毒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潜伏期9-11天,前驱期通常在3天左右,热量升高,卡他症状明显。皮疹部位从耳后出现-面颈-胸背部-四肢,皮疹的形状是玫瑰色的皮疹或丘疹,皮疹之间可以看到正常的皮肤。也可能有内疹,即疾病1-2颊粘膜发生在天后koplik斑点。常合并支气管肺炎、喉炎、肠炎、脑炎、心功能不全等。10-14天。
7. 风疹:属于小:DNA风疹病毒引起,多发于幼儿,潜伏期5-20天,发病前可能会有轻度发热,皮疹从脸上出现-躯干-四肢,皮疹为浅红色斑疹或丘疹,内疹为软腭斑疹或瘀点,颈枕后淋巴结肿大。
8. 儿童急性皮疹:冬春小流行,可由病毒(柯萨奇病毒)引起,又称婴儿玫瑰皮疹,或第六种疾病。6个月内更常见-2岁,潜伏期10-15天,无前驱症状,常突发高热,体温上升至39-40度,3-5体温骤退时出疹,先发生颈部-躯干-上肢下腿-面部皮疹为玫瑰红斑丘疹,无内疹。颈部合并,枕后淋巴结肿大,偶有中耳炎和支气管炎。
9. 手-足-口症:由小RNA柯萨奇在病毒中A16病毒主要是柯萨奇A2,A4,A5,A10引起。多发于学龄前儿童,尤其是1-2婴幼儿最多,夏秋流行,潜伏期4-7天,全身症状轻微,皮疹前可出现轻微发热、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皮疹的特点是(脚趾)背面和侧缘有水泡,口腔硬腭、脸颊牙龈和舌头有疼痛水泡,米粒至碗豆大小,半球形或椭圆形,水泡壁薄,内容清晰,珠白色。水泡数量不多,但也有50多个,整个病程约1周,很少复发。
10. 传染性软疣: 由痤疮病毒中的传染性软疣病毒引起,潜伏期14-50天哪,它的特点是皮肤上有蜡状光泽的小丘疹,顶部凹陷,可以挤出奶酪状软体。数量不同,不融合,一般6-9个月可以消退,但也有持续几年的人。
11. 临床的特殊类型:A、蛋白荨麻疹是由肠粘膜直接吸收引起的-抗体反应B、寒冷性荨麻疹又可分为家族性寒冷性荨麻疹和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是由寒冷引起的物理性荨麻疹;C、热性荨麻疹可分为获得性和遗传性。接触热水后,风团出现在接触部位D、胆碱性荨麻疹是由热、精神紧张和运动引起的,主要发生在躯干和四肢的近端。1-2mm大大小小的风团周围有红晕E、日光性荨麻疹,女性发病较多,暴露在阳光下后,皮疹仅限于暴露部位F、压迫性荨麻疹在严重和长期压迫下4-6小时后,受压部位出现弥漫性、水肿性和疼痛性斑块G、接触水和汗水后,水源性荨麻疹在毛孔周围引起小剧痒风团H、血清性荨麻疹是由接触异体血清、疫苗、药物等引起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反应,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关节炎和淋巴结I、自身免疫性黄体酮身免疫性黄体酮性荨麻疹发生在月经的早期和中期。
皮肤病患者要注意观察自己的病情,这样才能充分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病情。根据病情决定自己的治疗方法。
关于皮肤病对照大全3
得了皮肤病怎么办
在人体所有器官中,由于皮肤暴露在外面的机会比较多,因此极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刺激。比如火烤、日晒及热水烫等物理性因素,化学原料及染料等化学性因素以及蜂、蚊、跳蚤叮咬等动物性因素的侵害,都会伤及人体皮肤。受伤的皮肤除出现红斑、丘疹及风团外,很多情况下还会剧烈瘙痒。有的人还可表现出发热、睡眠障碍以及周身乏力等全身症状

③ 常见的儿童各种皮肤病对照图

「长疹子」,可以说是宝宝最常见的皮肤问题,没有之一。
妈妈群里时不时就有妈妈在求助:
图片来源:丁香妈妈后台
而对于普通家长来说,处理宝宝疹子也是一个比处理感冒发烧还要难的事情。
毕竟,每一种疹子都有它自己的想(特)法(点)——有红的有白的,有的小红点有的小水疱,有痒的有不痒的,有长脸上的有长身上的,有发烧后长的有不知道怎么回事就长了的,总之就是——
形态多样
复杂难辨
今天,我们就把丁香妈妈 App 的
「孕育网络」
工具中,大家搜索最多的 11 种疹子整理出来,全面、深入地讲讲它们的
判断 + 护理方法,
干货满满,建议收藏!
湿疹痱子(热疹)手足口荨麻疹幼儿急疹水痘风疹猩红热川崎病玫瑰糠疹EB 病毒感染
先插播一条福利:
丁香妈妈专属福利
家里备些常用药,可以解决大部分常见问题,也省去了来回跑医院的麻烦。
家庭常用药小药箱
抽 10 位家长免费送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丁香妈妈
发送「
抽奖
」,即可参与!
接下来,我们就详细讲讲各种疹子和它的护理方法。
湿疹
? 常见部位
容易出现在干燥、易摩擦的地方,如脸颊、手肘、膝盖。
? 判断方法
典型的湿疹大多最先出现在双颊,表现为圆形、淡红色的环形皮疹,可能伴有脱屑。还有的湿疹出现于耳后、头皮、四肢及腹部等。
尤其在干燥、炎热的环境下,湿疹会加重。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 家长如何做
最重要的是
保湿
,用婴儿保湿乳膏或软膏多次涂抹在宝宝皮肤上,尤其在洗澡后立即涂抹有助于缓解症状。
避免直接接触可能刺激皮肤的物质,查找并
回避过敏原
。注意清洁,保持居住环境通风舒适,适当减少衣物,避免宝宝抓挠。
在皮疹红肿、渗出严重时,建议及时就医,可以遵医嘱进行渗出皮损局部的湿敷、使用小剂量的
弱效糖皮质激素类药膏
,如地奈德软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对缓解瘙痒和红肿很有效果。
痱子(热疹)
? 常见部分
容易出现在闷热、出汗多的地方,如脖子、腋下、腹股沟、屁屁、后背。
? 判断方法
痱子又分为晶痱、红痱和脓痱。晶痱,是透明的小水泡;红痱,是红色的小疙瘩,毛囊周围有发炎;脓痱,就是红痱上面有脓头,这种是感染了的痱子。
典型晶痱 ↓
图片来源:James Andrews' Disease of the skin 11e
? 家长如何做
首先要
保持环境凉爽,
空调温度可以调到 24~26℃ 左右,及时调整宝宝衣物,选择透气、轻薄的,保持宝宝皮肤清洁,不要在气温很高的时候出门。
痒的部位可以使用低浓度的激素类软膏,包括口服止痒药物在内,都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果已经合并细菌感染了,还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软膏。
如果皮疹量很多,家长护理后仍然没有缓解,瘙痒严重有抓破和感染,建议就诊。
手足口
? 常见部分
主要是遍及手心脚心、肛周、口周,四肢躯干也可能会有,但是不会很密集。
? 判断方法
手足口的皮疹看起来是小红点,有的皮疹类似水疱,不痒,偶尔有的宝宝会有疼痛,随着皮疹消退,不留疤痕。
图片来源:
? 家长如何做
通常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也没有特异性抗病毒药物,多数孩子在
1 周后
自行恢复。
手足口有传染性,建议家长把宝宝与其他健康的儿童隔离开,并把曾经接触到的玩具、餐具等注意消毒。
为了尽快退烧,同时缓解宝宝喉咙的不舒服,可以使用首选对乙酰氨基酚口服退烧。注意补充液体,避免脱水。不要吃过热、质地粗糙及刺激性的食物,避免刺激喉咙。
如果宝宝高烧很难控制,一直无精打采,或者肢体运动有异常、尿很少等症状,都要及时就诊。
荨麻疹(风团)
? 常见部分
通常全身都会有。
? 判断方法
如果宝宝身上长了一些大小不一的疙瘩,突出皮肤表面,有的像蚊子叮的包,有的像白色的米粒,痒痒的不舒服,多考虑荨麻疹。
常见的原因有过敏、病毒、细菌及寄生虫感染,以及蚊虫的叮咬等。
图片来源:
? 家长如何做
少部分患儿荨麻疹确实和过敏相关,明确相关过敏原的话,日常注意
回避过敏原
,如食物(如花生、小麦、牛奶、鸡蛋等)、药物、花粉、螨虫等。
选择轻薄透气的衣物,减少皮肤刺激,尽量不要让宝宝抓挠,避免继发感染。
如果瘙痒严重还可以涂
炉甘石洗剂或者氧化锌搽剂,
以及遵医嘱服用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
如果伴有发热、呼吸困难、憋气、腹痛、精神不好及尿少等症状,都要及时就诊。
幼儿急疹
? 常见部分
颈部、躯干和四肢。
? 判断方法
如果宝宝突然发烧了,吃过退烧药精神很好,和平时基本没有太大的区别,三天后
热退疹出
,多考虑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是一种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病,多见于 7~13 月龄的宝宝。通常发热 3~5 天后,从颈部开始出现红疹,之后遍及面部躯干及四肢。
图片来源:专家提供
? 家长如何做
一般不需要特殊抗病毒药物治疗,幼儿急疹多数在 1~2 日
可自行消退
。期间只要给宝宝控制高烧,不要捂热,注意补充液体,避免脱水即可。
如果宝宝精神状态不好,尿量很少,出现皮疹,但是高烧仍然不退,或者宝宝发生惊厥等症状,都要及时就诊。
水痘
? 常见部分
通常躯干部位皮疹会较多,面部及四肢皮疹较少。
? 判断方法
典型的水痘是先发热,然后出现皮疹。皮疹开始为红点,在之后的 48~72 小时内发展为丘疹、疱疹,继而颜色变得灰暗并结痂。经过这几个阶段,皮疹才会彻底消失。
同时身上有新鲜的皮疹不断出现,可以看到多处皮疹处于不同的阶段。
皮疹很痒,常常会想抓痒,如果抓破可能会留疤痕。
图片来源:
? 家长如何做
多数可以在 10 天左右自愈,护理的重点就是
注意隔离,防止抓挠,
可用药物控制高烧(首选对乙酰氨基酚),注意补充液体。
皮疹没有破溃的部位,可以涂炉甘石洗剂止痒,如果已经破了,可以涂抗生素软膏,比如红霉素软膏等保护皮肤,避免合并细菌感染。
如果高热很难控制,宝宝精神状态不好,或者有其他不适,都建议及时就诊。
风疹
? 常见部分
脸上和躯干较多。
? 判断方法
宝宝多会低烧,大多在 37.8~38.3°C 之间,然后脸上出现粉红色疹子,之后会迅速扩展到躯干,大约 3 天后消失,伴有耳后和颈部淋巴结肿大。也有的宝宝会持续到 8 天后才完全消失。
图片来源:
? 家长如何做
最好的预防是接种麻风疫苗,给予宝宝免疫保护。
风疹有传染性,
需要隔离
。家长需要给宝宝控制高热(用药首选对乙酰氨基酚),多补充液体,一般不需要抗生素治疗,也不需要针对性的抗病毒治疗,多会自愈。
如果出现高热难以控制、眼睛刺痛、精神萎靡等,或者家长不确定宝宝的状态是否平稳,都需要及时就诊。
猩红热
? 常见部分
躯干和四肢多见。
? 判断方法
猩红热皮疹的特点是躯干和四肢出现晒伤似的疹子,嘴巴周围出现像胡子似的灰白色,被称为
「苍白圈」。
一般 5 天左右疹子会消失,皮疹会脱屑,有的孩子指趾端会出现脱皮。
同时可能出现发热、咽痛、扁桃体发炎,在扁桃体上可能渗出脓性物,特征性的
「草莓舌」
,可能伴随头痛、恶心、呕吐的情况。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 家长如何做
注意隔离。
家长需要给宝宝控制高热,可以用布洛芬(美林)或者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这类药物也可以缓解喉咙痛。
给宝宝多补充液体,避免脱水,避免吃大块粗糙的食物刺激喉咙。
如果发现宝宝出现皮疹有这些特征,或者高热伴咽痛很明显,进食困难,都建议及时就诊。
川崎病
? 常见部分
全身都可出现红色皮疹。
? 判断方法
通常伴随持续高热 39~40°C ,在发热 2~3 天后,出现皮疹。皮疹形态多样,常见为红色斑疹、弥漫性红斑或者猩红热样皮疹,没有水疱和结痂。
还会出现手足硬肿,在后期皮疹消退后,指趾端会出现膜状脱皮。
还会有特殊的结膜红肿、口唇皲裂、舌头肿胀、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等。
图片来源:
? 家长如何做
一旦发现以上类似症状,都建议及时就诊,尽早治疗。
玫瑰糠疹
? 常见部分
母斑通常出现在躯干部位,子斑通常出现在躯干和四肢近端(比如大腿、上臂)。
? 判断方法
很多病例,发疹前会出现「前驱斑」或
「母斑」
。母斑通常出现在躯干部位,表现为单个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的淡红色鳞屑性斑片。
在母斑出现数日或 1~2 周后,躯干和四肢近端(比如大腿、上臂)会出现跟母斑类似的小一些的椭圆形皮损,称为
「子斑」
,特征表现是皮疹分布沿皮纹分布。
主要发生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及年轻成人,少数患儿发病前可出现头痛、咽炎或其他不适症状。
图片来源:专家提供
? 家长如何做
玫瑰糠疹是一种急性、自限性皮肤病,即多数瘙痒症状不明显的话是不需要治疗的,不必过度担心,皮疹可能经历 2~3 个月后逐渐消退。
如果宝宝瘙痒明显的话还是建议及时就医。
EB 病毒感染
? 常见部分
全身都可能会有。
? 判断方法
10%~15% 的宝宝发热第 4 日出皮疹,疹型表现为麻疹或者猩红热样皮疹,从躯干到四肢、从颈部到面部的离心性发疹,容易伴高热、淋巴结肿大。
? 家长如何做
对于感染传单的孩子,在有发热、咽痛或身体疼痛的症状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来缓解症状。
患病期间最重要的就是要给孩子多喝水,且注意充分休息,等待自愈。
传单病人常伴有脾肿大,自发或外伤性脾破裂最有可能发生在发病后 2~21 天内,所以医生一般都会建议至少 3~4 周内
不要进行剧烈运动
,尤其是身体接触性的运动。
饮食方面,可以照常饮食。如果孩子胃口差,则推荐少食多餐。
宝宝疹子是一个非常庞大且复杂的话题,除了以上这些常见的,还有麻疹、虫咬皮炎、脓疱病、传染性软疣、体癣、多形红斑、中毒性红斑、日光过敏等相对不怎么常见的疾病。

④ 宝宝脸颊两边都是红红起的小疙瘩是不是湿疹

宝妈可以上图来看看,可能是长湿疹了哦,湿疹是婴幼儿常见的皮肤问题,宝妈护理要多注意。
1、洗澡时水温不宜过热,不要勤洗澡,不要用肥皂。
2、湿疹重时不要洗澡,最好不洗头、洗脸。
3、宝宝的用具单放,专用。
4、皮肤保持清洁,避免搔抓、日晒、风吹。
5、对头皮脂溢型湿疹千万不能用肥皂水洗,只需经常涂一些植物油,使痂皮逐渐软化,然后用梳子轻轻地梳理掉。
6、避免晒太阳。
7、避免毛织品、胶布和新衣服直接与皮肤接触,这些物品上的浆糊和染料将会和皮肤形成摩擦使湿疹加重。
8、给宝宝穿柔软透气的棉布衣服,勤换洗尿布,勤换衣服,衣服不要穿得太厚太紧。

⑤ 怎么判断身上的到底是不是湿疹草本贝贝有用吗

你好,湿疹的症状如下:皮损初为多数密集的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基底潮红,逐渐融合成片,由于搔抓,丘疹、丘疱疹或水疱顶端抓破后呈明显的点状渗出及小糜烂面,边缘不清。如继发感染,炎症更明显,可形成脓疱、脓痂、毛囊炎、疖等。自觉剧烈瘙痒。好发于头面、耳后、四肢远端、阴囊、肛周等,多对称发布。湿疹容易跟皮炎过敏等皮肤疾病混淆,条件允许最好去皮肤病医院检查看诊一下,做个皮肤镜检查在结合医生接诊经验基本上可以判断是哪种类型皮肤疾病。

以下是湿疹的症状图片,可以对比一下

⑥ 各种皮肤病症状图片

以下是各种皮肤病的症状图片概述:
1. 热疮(单纯疱疹):表现为小水疱或溃疡,常发生在嘴唇或周围。
2. 蛇串疮(带状疱疹):特征为成串的水疱,沿着神经分布区域排列,常见于背部或面部。
3. 疣:
- 寻常疣:坚硬的丘疹,表面粗糙,通常出现在手或脚上。
- 扁平疣:表面平滑的小丘疹,常见于面部或颈部的皮肤。
- 传染性软疣:小的、硬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小体,通常出现在生殖器区域。
- 跖疣:脚底的硬疣,可能导致行走时的疼痛。
- 丝状疣:细长的突起,顶端尖锐,常出现在眼睑或头皮。
4. 廯:
- 白秃疮:头发脱落区域,边界清晰,通常出现在头皮。
- 肥疮:皮肤增厚、粗糙、脱屑的斑块,常见于头皮或面部。
- 鹅掌风(手廯):手掌和手指间的皮肤干燥、裂开、脱皮。
- 湿脚气(足廯):脚部皮肤湿润、发炎、瘙痒。
- 圆廯:圆形或多边形的皮肤斑块,边缘清晰,中心萎缩。
- 白癜风:皮肤上出现的白色斑块,毛发也可能变白。
5. 疥疮:由疥螨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表现为皮肤瘙痒、皮疹和隧道。
6. 湿疹:
- 慢性湿疹:皮肤干燥、瘙痒、发炎,可能出现皮肤厚化和渗液。
7. 接触性皮炎:因接触过敏原或刺激物导致的皮肤红斑、瘙痒或炎症。
8. 隐疹(急性荨麻疹):迅速出现的红色或皮肤色的风团,伴瘙痒。
9. 药疹:因药物引起的皮肤反应,可能表现为皮疹、水疱或其他皮肤改变。
10. 牛皮鲜:皮肤上有红色斑块,伴随银白色鳞屑和瘙痒。
11. 滑膜纯猫眼疮:关节附近的皮肤出现圆形斑块,中心有凹陷,周围有红晕。
12. 白庇:皮肤上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斑块,边界清晰,颜色较浅。
13. 粉刺(痤疮):毛孔堵塞导致的皮肤丘疹,常见于面部和胸部。
14. 酒糟鼻:鼻子变红、肿胀,可能伴有丘疹和脓疱。
15. 结节性红斑:皮肤上出现硬的、疼痛的结节。
16. 红斑狼疮:皮肤上出现蝶形红斑,常见于脸颊和鼻梁。

⑦ 鐥卞瓙銆佹箍鐤瑰偦鍌诲垎涓嶆竻妤氾紵

鐥卞瓙銆佹箍鐤瑰偦鍌诲垎涓嶆竻妤氾紵鎯宠佸尯鍒嗙棻瀛愬拰婀跨柟锛岃颁綇杩3鐐广

1.鐪嬬毊鐤圭姸鎬侊細鐥卞瓙鏄涓绮掔矑鐨勪笜鐤辩柟锛屼笉鏄姘寸柋锛涙箍鐤瑰ぇ閮ㄥ垎婀跨柟閮芥槸杩炴垚鐗囩殑锛屽皯閮ㄥ垎鏄涓绮掔矑鐨勪笜鐦嗐

2.鐪嬬毊鐤瑰嚭鐜伴儴浣嶏細鐥卞瓙鏈瀹规槗鍑虹幇鍦ㄩ椃鐑瀹规槗鍑烘睏鐨勫湴鏂癸紝姣斿傚墠棰濄佽剸瀛愩佽厠涓嬨佽吂鑲℃矡銆佸眮灞併佸悗鑳屻傦紱婀跨柟瀹规槗鍑虹幇鍦ㄥ共鐕ャ佹懇鎿︾殑鍦版柟锛屾瘮濡傝劯棰娿佹墜鑲樸佽啙鐩栥

3.鐪嬬毊鐤瑰彉鍖栵細濡傛灉閫氳繃闄嶆俯灏辫兘濂借浆锛屽ぇ姒傜巼鏄鐥卞瓙锛涗笉鍋氫繚婀垮勭悊鍙鑳戒細瓒婃潵瓒婁弗閲嶅忓g殑婀跨柟鍜屽嚭姹楁睏娑插墝婵鍏崇郴涔熷緢澶с

鐪嬪╁瓙鎰熻変袱鑰呴兘鏄浠ョ棐涓轰富瑕佽〃鐜般

⑧ 这是湿疹吗

宝宝湿疹
临床表现
起病大多在生后1~3个月,6个月后逐渐减轻,1岁半后大多数患儿自愈。一部分患儿延至幼儿或儿童期。
病情轻重不一,皮疹多见于头面部,逐渐蔓延至颈部、肩部、躯干、四肢。皮损呈多形性,初起时为红斑或红丘疹,随着病情进展可逐渐增多,病出现丘疱疹、小水疱、糜烂、结痂等,时好时坏,反复发作。有奇痒,患儿夜间哭闹,躁动不安。可因搔抓而继发感染,引起局部淋巴结肿大,极少数患儿可发生全身感染。
1.临床分期
(1)急性期 起病急,皮肤表现为多数群集的小红丘疹及红斑,基底水肿,很快变成丘疱疹及小水疱,水疱破溃后糜烂,有明显的黄色渗液或黄白色浆液性结痂,厚薄不一,外围可见散在小丘疹。面部皮肤可有潮红及肿胀。腋下、腹股沟等部位常合并擦烂。破溃可能继发感染。患儿痒感明显,烦躁不安。
(2)亚急性期 因治疗不当由急性期湿疹演变而来。渗出红肿,结痂逐渐减轻,皮损以小丘疹为主,可有白色鳞屑,残留少许丘疱疹及糜烂面。痒感稍减
(3)慢性期 由急性、亚急性期演变而来,也可一开始就是慢性期表现。反复发作,多见于1岁以上婴幼儿。以皮肤粗糙、肥厚、丘疹、鳞屑及色素沉着为主要临床表现。多分布在四肢,在一定诱因下,可急性发作,明显瘙痒。
2.临床分型
(1)脂溢型 多见于1~3个月婴儿。患儿前额、颊部和眉间皮肤潮红,被覆黄色油腻性鳞屑,头顶可有较厚的黄色液痂。严重时,颏下、后颈、腋及腹股沟可有擦烂、潮红及渗出。
(2)渗出型 多见于3~6个月婴儿,尤其是肥胖的婴儿。患儿双侧面颊可见对称性小米粒大小红色丘疹,间有小水疱和红斑,底部水肿,片状糜烂,有黄色浆液渗出。
(3)干燥型 多见于6个月~1岁婴儿。皮损表现为丘疹、红肿、硬性糠皮样鳞屑及结痂,常见于面部、躯干和四肢侧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