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幼儿园水痘预防措施是什么
幼儿园水痘预防措施,首先应从宣传预防知识开始。定期组织讲座,邀请医生为幼儿家长普及水痘的预防知识。家长的深入理解有助于在幼儿出现水痘症状时,能够做出科学合理的应对。
同时,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对于预防水痘也至关重要。幼儿园应教育幼儿养成饭前洗手的习惯,避免将玩具等物品塞入口中。这些基本卫生习惯的培养,能有效降低水痘的传播风险。
在幼儿园环境管理上,加强清洁和通风工作也很重要。定期对教室、活动区进行彻底清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病毒的滋生和传播。同时,鼓励幼儿多到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
此外,接种水痘疫苗也是预防水痘的有效手段之一。幼儿园应积极与家长沟通,鼓励适龄儿童接种水痘疫苗,提高群体免疫力,从源头减少水痘的传播。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园还需建立健康监测制度,及时发现并隔离疑似或确诊水痘的幼儿,避免疫情扩散。同时,与家长保持紧密联系,共同关注幼儿健康,形成预防水痘的合力。
综上,幼儿园水痘预防措施包括宣传知识、培养卫生习惯、加强环境管理、接种疫苗以及建立健康监测制度等。通过多方位的防控策略,可以有效降低水痘在幼儿园的传播风险,保障幼儿健康。
B. 水痘健康小知识
1.关于预防水痘的小常识
1、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学生要多到户外活动,勤洗手。根据气候适时增减衣服,多吃蔬菜和水果,多饮水。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不要共用毛巾,勤晒衣被,少去人群密集空气不流畅的公共场所。
3、坚持适度锻炼,增强体质,避免过度疲劳,适当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4、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
建议患者在家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预防水痘最好的方法是注射疫苗。
记住了吗?呵呵`
2.如何防水痘的小知识
如何防治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传染性极强的儿童期出疹性疾病。水痘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患上水痘后会有低热、乏力及上呼吸道症状等前驱症状,24小时后出疹,开始为红色皮疹,迅速发展为清亮、卵圆形、泪滴状小水疱,周围有红晕,持续3—4天,然后开始干缩、结痂。皮疹主要位于躯干,四肢较少。水痘皮疹是分批出现,故各期皮疹可同时呈现。
患水痘后一般恢复良好。部分病人患水痘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神经节内,当免疫力下降或某些诱因激活病毒,可引起带状疱疹。
提示:对于无合并症者仍需对症治疗,如退热,局部或全身使用止痒、镇静剂;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抗病毒药物;加强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勤换内衣,剪短病儿指甲,以防抓伤水疱继发感染;如果出现并发症,如肺炎、脑炎、皮疹继发感染等,要及时就诊。
水痘的临床表现(症状等)并不严重,但其传染性强,主要经直接接触水痘疱疹液和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用具(包括玩具)传播,易感儿童接触后90%可发病。感染后须隔离,直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为止。由于春季和冬季都是水痘高发季节,托幼园所和学校等集体单位应注意室内要经常通风换气、湿式扫除,加强晨、午检,及时发现可疑病例,及早进行隔离、治疗,避免造成多发、暴发。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的最好办法。儿童入托或入学前选择居住地附近的免疫预防门诊接种一剂水痘疫苗,可减低水痘传播的风险。
3.如何防水痘的小知识
如何防治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传染性极强的儿童期出疹性疾病。
水痘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患上水痘后会有低热、乏力及上呼吸道症状等前驱症状,24小时后出疹,开始为红色皮疹,迅速发展为清亮、卵圆形、泪滴状小水疱,周围有红晕,持续3—4天,然后开始干缩、结痂。皮疹主要位于躯干,四肢较少。
水痘皮疹是分批出现,故各期皮疹可同时呈现。 患水痘后一般恢复良好。
部分病人患水痘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神经节内,当免疫力下降或某些诱因激活病毒,可引起带状疱疹。 提示:对于无合并症者仍需对症治疗,如退热,局部或全身使用止痒、镇静剂;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抗病毒药物;加强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勤换内衣,剪短病儿指甲,以防抓伤水疱继发感染;如果出现并发症,如肺炎、脑炎、皮疹继发感染等,要及时就诊。
水痘的临床表现(症状等)并不严重,但其传染性强,主要经直接接触水痘疱疹液和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用具(包括玩具)传播,易感儿童接触后90%可发病。感染后须隔离,直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为止。
由于春季和冬季都是水痘高发季节,托幼园所和学校等集体单位应注意室内要经常通风换气、湿式扫除,加强晨、午检,及时发现可疑病例,及早进行隔离、治疗,避免造成多发、暴发。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的最好办法。
儿童入托或入学前选择居住地附近的免疫预防门诊接种一剂水痘疫苗,可减低水痘传播的风险。
4.水痘常识性知识有哪些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多发生于冬春季节。主要通过喷嚏。
咳嗽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由于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玩具、衣服、用具等而得病。一次患病可获得终身免疫力。
临床表现为发病前2~3周内有水痘接触史,出疹前症状轻微,可有低热、流涕、咳嗽、不适感等症状,皮疹常在发病当天或第2天出现,随后在全身皮肤粘膜成批的出现斑丘疹,数小时内演变成水疱,有痒感,1~3天后变干和结痂。皮疹在3~4天内先后分批出现,主要分布在躯干及头面部,在四肢较少。
而且斑丘疹、丘疹、疱疹和结痂可同时并存于同一部位。水痘一般病情较轻,个别可发生肺炎、中耳炎等。
生活调理 (1)发现水痘患儿应立即隔离,隔离期限为从发病到皮疹全部结痂为止。 (2)患永痘的小儿应注意卧床休息,加强护理,勤洗手,把指甲剪短,避免抓破皮疹引起继发感染。
(3)注意饮食调养,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饮开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5.水痘有什么常识呢
水痘传染性很强,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与之接触的儿童约90%发病。
而且从发病前一日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均有传染性。 水痘起病较急,可有发热、倦怠、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成人较儿童明显,一般1~2天内发疹。
水痘一般首先发于躯干,逐渐延及头面部和四肢,呈向心性分布,即躯干多,面部四肢较少,手掌,足跖更少。初起为红色小丘疹,数小时后变成绿豆大小的水疱,周围绕以红晕。
水疱初呈清澈的水珠状,壁薄易破,伴有瘙痒。经2~3天而干燥结痂,以后痂脱而愈,不留疤痕。
水痘在发病3~5天内,皮疹陆续分批发生,故同时可见丘疹、水疱、结痂等不同时期的皮损,病程约 2~3周。
6.小班健康教案:《怎样预防水痘》
活动准备: 1、预防水痘的宣传画。
2、“宣传画”表现的水痘预防方法。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了解水痘. (1)——师:“宝宝们,你从哪里看出画上的小朋友生病了?” 引导幼儿观察、讲述画面的体温表;小朋友脸上、身上都是小痘痘,脸上表情很痛苦;小朋友在吃药等。
“你们知道这个小朋友得的是什么病吗?” 师小结:得了传染病人会感到不舒服,没有精神,很痛苦,如果得了水痘,还会在皮肤上长出一颗一颗的水痘,使皮肤非常的难看! (2)经验知识的回忆 “哪个宝宝小时候得过水痘?得病的时候,身体感觉怎样?” “怎么会得水痘的?”“万一被传染上水痘,该怎么办?”(幼儿讨论) (3)幼儿听老师讲宣传画上的内容:水痘是一种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人和带病毒者是本病的主要的传染源。
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病儿的口腔、鼻腔里含有大量的水痘病毒,咳嗽、打喷嚏时,病毒喷到空气中,健康的宝宝吸入后就会发病;还可通过接触或使用病人的餐具、玩具、衣、被、毛巾等也可被传染,此病传染性很强。 2、观看报道,了解水痘的主要症状 “得了水痘,身体会出现哪些症状和反应?” “皮肤很痒,为什么不能抓?很痒的时候怎么办?” “德勒水痘为什么不能上幼儿园?要在家休息多久?” 3、师幼讨论:怎样才能不得水痘。
师小结:宝宝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传染季节不要到人多的地方,不接近带传染源的病人等。这样我们就远离水痘了。
还有不到得了传染病的病人家去玩,不能接触病人摸过的东西,并能勇敢地按时进行接种,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咬手指……),这样我们就不会生病痛苦了!身体就能棒棒的! 4、那得了水痘,应该怎么办呢?使幼儿知道生病了不要害怕,要听医生和爸爸妈妈的话,勇敢地打针和吃药,接受治疗,这样就会很快好起来。小班教案小班德育活动《一二三,自己爬起来》教案与反思小班语言活动《冬天到》教案与反思小班健康《多多什么都爱吃》教案与反思小班安全活动《滑滑梯》教案与反思小班活动《玩具大家玩》教案与反思小班综合活动《过桥去做客》教案与反思小班活动《看谁学得像》教案与反思小班活动《小巧手》教案与反思小班音乐《手指儿歌》教案与反思小班体育《拍球接力》教案与反思更多小班教案内容。
7.关于水痘方面的医学常识能否告诉我
水痘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出疹性疾病,通过接触或者飞沫传染。易感儿童接触水痘患儿后,几乎均可患病,感染后获得持久的免疫力,但是以后可能发生带状疱疹。冬春季多发。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原体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即人类疱疹病毒3型。该病毒在外界环境中生活力弱,不耐高温、不耐酸,不能在痂皮中存活。水痘病毒进口、鼻侵入人体,首先在呼吸道粘膜细胞内增殖,2~3天后进入血液,产生病毒血症,可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再次增殖后入血引起第2次病毒血症,并全身扩散,引起各器官病变。主要损害部位在皮肤。偶尔累计内脏。皮疹出现1~4天后,产生特异性细胞免疫和抗体,病毒血症消失,症状随之缓解。
病理:
疱疹只限于表皮的棘状细胞层,呈退行性变和水肿。由于细胞裂解、液化和组织液的慎入,形成水泡。粘膜病变与皮疹类似。有免疫缺陷或免疫功能受抑制者可发生全身播散性水痘,病变可波及呼吸道、食管、胃、肺、肝、脾、胰、肾上腺及肠道等,受累器官可有局灶性坏死、炎性细胞清润,可查见含嗜酸性包涵体的多核巨细胞。并发脑水肿、充血和点状出血等。
临床表现:
改天再回答吧!
C. 疾控中心水痘病例处置情况报告
2010年3月31日12点,护家乡卫生院电话报告:护家乡兴阳小学发生18例疑似水痘病例疫情。接报告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即派文兵、陈建国赴现场开展调查,经核实为4例水痘聚集性疫情,现场制定了防治措施。现将调查处置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兴阳小学距护家乡场镇20公里,距县城约15公里,该校七个年级8班,共有学生393人,其中学前班55人、一年级46人、二年级37人、三年级53人厅困闷、四年级39人、五年级一班45人、五年级二班40人、六年级一班35人、六年级二班35人,教师19人
二、流行病学特征
1、发病情况:3月30日至3月31日共计发病4人,无重症和住院病人。扮弯
2、临床症状及体征:首例陈海梅,女,6岁,兴阳小学一年级学生,于3月30日出现低热(未测体温)、出疹,当日村卫生室诊断为水痘。其家长述有麻疹疫苗接种史,但针次不详,无风疹疫苗和水痘疫苗接种史。31日县cdc对该患儿调查时其体温正常,咽部充血,以躯干为主散丘疹、疱疹、少部分结痂,面部次之。
县cdc现场调查核实为4例现症病人,病例起病以低热或发热不明显,部分病例出现咳嗽、咽痛,查体咽部充血或扁桃体肿大,所有病例先于躯干和四肢近端出现散在皮疹,次为头面部,四肢远端较少,皮疹经过斑疹、丘疹、疱疹、结痂的发展过程,调查时发现多数病例的同一部位可见斑、丘、疱疹和结痂同时存在。
3、三间分布:发病时间3月30日2例、31日2例; 6岁1例、7岁2例、8岁1例;男3例,女1例;一年级3例、二年级1例。
4、免疫史:现场调查时,所有病例未接种过风疹疫苗和水痘疫苗,部分家长述患儿有麻疹疫苗接种史,但接种次数不详。
三、初步诊断
该校学生本次发病临床特征较典型,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流行病学资料,临床初步诊断为一起水痘聚集性疫情。
四、流行因素及流行趋势分析
大量易感人群积聚:由于水痘疫苗是计划外疫苗,价格昂贵,农村经济较差,大多数儿童未接种过该疫苗,造成大量易感人群积聚,一旦有传染源进入,易引发水痘暴发流行。学校人口密集,教室通风较差,学生防病知识欠缺,加之少数学生卫生习惯差,极易造成呼吸道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
如果防控措施落实及时有力,疫情在短时间内会得以控制;如果防控措施落实差,疫情扩散的可能性极大。
五、处理措施
1、对现症病人严格执行隔离治疗,对轻症病人实行家庭隔离治疗,对重症病人应采取住院治疗,严防并发症,隔离期限为疱疹完全结尺侍痂或出疹后7日,治疗以抗病毒、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对于家庭隔离治疗的病例,由村医生负责送药上门开展有效治疗、病情监测及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发生的病例痊愈后,必须持卫生院或本村第一村卫生室出具的痊愈证明方可返校上课。卫生院、村卫生室必须严格掌握痊愈标准,绝不允许违规开具痊愈证明。对在家隔离治疗病例的监管,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办法。将4例病人责任到村医生、教师具体负责,严禁现症病例串门、参加集会宴席,避免与其他易感儿童接触;教师应放学后应下村对病例进行家访。
2、每日放学后由学校安排专人负责对教室及整个校区环境进行一次彻底消毒,消毒药物可选用次氯酸钠(按1:50配制溶液)、泡腾片等,按200-300ml/㎡喷洒,室内消毒后,立即关闭门窗密闭作用1小时后再开门窗通风。村医生要具体指导有病例的家庭开展好家庭消毒。学校应注意教室平时的开窗通风换气,保持空气畅通,搞好学校清洁卫生。有关工作人员也要向病例家庭做这方面的宣传要求。
3、在做好宣传动员的基础上,要求在4月1日前对该校所有未发病学生(密切接触者)注射丙种球蛋白,6岁以下1.5ml,6岁以上3 ml,接种率必须达到85%以上。
4、学校认真落实由各班班主任参加的课前晨检工作,对无故未到校的学生要进行追踪调查,查明原因,作好相关登记。发现病例,应立即报告乡卫生院,由卫生院及时派医生到场进行核实诊断后上报。
5、加强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及家长的卫生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学校全面上好健康教育课,办好健康宣传专栏;学校组织印发宣传资料发给每位学生学习,再带给家长,提高他们的认识;村卫生室办好本村的板报专栏;村组干部、村医生、教师入户口头宣传等,广泛深入的向广大家长、儿童宣传水痘及其它春季传染病防治知识,以提高家长、学生自我防病意识和卫生意识,积极争取他们对疫情防控工作理解与配合。
6、规范疫情信息报告
严格执行疫情日报与零报制度,统一报告渠道,家访教师、村医生等应将新增病例(应有病人的完整信息,有花名册登记)、病人隔离与治疗、病人病情转归、健教宣传等情况报告给乡卫生院,卫生院认真核实相关信息数据,同时开展对全乡小学疫情监测工作,汇总后向县疾控中心、乡政府报告,同时向乡中心校通报。
乡卫生院每天应按要求收集齐全昨日下午4时到今日下午4时内的新增病例数(有详细的病例信息名单)、累计病例数、新增痊愈人数、累计痊愈人数、现症病例数、出入院病例情况、相关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等信息资料,汇总后及时完整的向县疾控中心报。
7、加强周边学校的疫情监测与防控工作。
D. 水痘的预防方法
水痘是一种具高度传染性、带有发痒的红斑与水疱的疾病,是孩童时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能传染给孕妇。所以预防水痘非常重要,那么如何防止传染上水痘呢?
水痘疫苗
- 01
水痘的疫苗含弱化的水痘病毒,用来促使接种者产生抗体,形成对此疾病的防护。
- 02
水痘疫苗接种的方法是在上臂或大腿处注射入皮层下。成人通常须两剂、间隔一至两个月注射。水痘疫苗接种后可能产生如下的副作用,但一般都很轻微:注射处发红、浮肿、疼痛;稍微发烧;在接种一个月以内出现类似水痘的红疹,但症状较轻;过敏反应,通常都很轻微。
- 03
有以下情况者不宜接种水痘疫苗:
对药品或其他物质产生过敏性反应,如发痒的疹子、气喘、脸或舌浮肿;
已怀孕或有意在一个月之内怀孕的妇女;
由于异常的血液状况、癌症、或某种药疗导致免疫力低的人士;
处于严重感染并发高热者;
过去一个月之内曾接种病毒类疫苗,如麻疹、腮腺炎、或风疹者;
平时预防
- 01
加强水痘防病宣传,教育和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以免传染病交叉感染。
- 02
冬春季节学校的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流通。
- 03
学校每天晨检,发现水痘患者应及时报告,隔离传染源,患病学生必须在家隔离治疗,待结痂干燥后方能复学(自发病起21天左右)。
- 04
对易感儿童接种水痘疫苗,接种疫苗后15天产生抗体,30天时抗体水平达到高峰,抗体阳转率95%左右,免疫力持久,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水痘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