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中医怎么治慢性荨麻疹
扩展阅读
疱疹性咽峡炎持续低烧 2025-02-14 06:06:37
疱疹能否治 2025-02-14 06:06:37
湿疹可以擦风油精吗 2025-02-14 05:58:49

中医怎么治慢性荨麻疹

发布时间: 2025-02-14 03:06:05

❶ 中医如何治疗慢性荨麻疹

中医对慢性荨麻疹治疗如下:

1、凡本病患者证见脘腹胀满或恶心呕吐,或泄泻,或便秘者,均可从脾胃辨证。其湿热者用霍香正气散去燥热之品。加入茵陈、苦参、白鲜皮等;其虚寒者宜用建中,理中之辈;中虚渲滞,阳气不伸者宜用升阳益胃肠;寒热错杂者宜辛开苦降用半夏泻心汤;大便秘结者宜表里双解用防风通圣丸。

2、凡本病患者证见咽喉干疼,或咳嗽,或有过敏性鼻炎史,易感冒等,均可从肺系辨证。其气虚表不固者宜用玉屏风散;肺热者,可选用麻杏石甘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3、凡本病患者性情急躁、烦躁易怒或情志抑郁者,或女性伴有月经不调、痛经者,均可从肝经辨证。遵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治法,其血热者宜用犀角地黄汤加荆芥、防风、白蒺藜等,或用羚角钩藤汤加减;肝郁者宜用逍遥散;血虚者宜用当归饮子,血瘀者宜用通经逐瘀汤。

4、凡本病患者伴有心悸、怔忡或失眠多梦者,均可从心系辨症。其心阴虚者宜用天王补心丹,心阳虚者宜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5、凡本病患者证见腰膝酸软者,均可从肾辨证。肾阴虚者宜用六味地黄丸,肾阳虚者宜用二仙汤。

慢性荨麻疹除内服药外,使用中药外洗亦有一定疗效。外洗方:白矾、蚕砂、芒硝、荆芥、苦参各二十克水煎外洗,一日数次。

❷ 得了慢性荨麻疹,莫要愁,中医药来帮忙

荨麻疹,主要表现为此起彼伏的风团伴轻重不一的瘙痒,是常见过敏性皮肤病。大多数病人发作常有规律性,或夜间发作,或清晨骤起。病情轻者,对生活、学习与工作并无大碍;病情重粗察者,会明显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一般把病程超过6周的荨麻疹称为慢性荨麻疹。本病易诊难治,西药只能控制症状,不能根治,而中医在治疗慢性荨麻疹确有高招。

荨麻疹,中医称之为“瘾疹”,又称“风疹块”和“鬼饭疙瘩”。其发病机理在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风瘙瘾疹候》认为是“邪气客于皮肤,复逢风寒相折,则起风瘙瘾疹”就有记载。目前中医学者认为慢性荨麻疹的发病机理多为先天禀赋不足,外感风寒、风热之邪,或进食鱼虾海味,脾胃湿热,气血虚弱等诸多因素而致人体腠理疏松,营卫失调所致。也有因情志不遂、肝郁不舒、气机壅滞不畅、郁而化火、灼伤阴血、致阴血不足复感风邪而发。在临床施治中应结合患者的体质,临床表现,发病原因或诱因,皮疹颜色,舌脉象等因素辨证施治,做到有的放矢,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总结大致有以下几种证型。

一、风寒型 风团淡红或淡白伴瘙痒,遇风寒加剧,得温则减,舌淡苔薄白,脉迟缓。治宜散寒和营,祛风止痒。方用桂麻各半汤和荆防败毒散化裁:麻黄,桂枝,白芍,防风,荆芥,蝉蜕,白鲜皮,生姜,大枣,甘草。日一付,水煎服。

二、风热型 风团鲜红、皮肤自觉灼热,瘙痒,遇热加重、得冷则缓,口渴,烦燥不安、舌红苔黄,脉浮数。治宜辛凉清热,祛风止痒。方用银翘散和消风散化裁:银花,连翘岩做茄,牛蒡子,蝉蜕,荆芥,胡纳防风,丹皮,白鲜皮,桑白皮,甘草。日一付,水煎服。

三、肠胃湿热型 风团或红或紫,神疲纳呆,脘腹痞满胀痛、口臭、大便秘结或泄泻,舌红苔黄,脉滑数。治宜清热利湿,通腑泻热。方用茵陈蒿汤和除湿胃苓汤化裁:茵陈,大黄、栀子,苍术,厚朴,陈皮,猪苓,泽泻,茯苓,白术,防风,当,苦参,甘草。日一付,水煎服。

四、冲任不调型 皮损周期发作,多于经前发作,经后消退,伴痛经,乳房胀痛。治宜舒肝理气,调摄冲任。方用丹栀逍遥丸化裁:丹皮,栀子, 当归,白术,茯苓,柴胡,黄芩,防风,蝉蜕,甘草。日一付,水煎服。

五、气血两虚型 风团反复发作,经年不愈、劳累加重、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治宜补气养血,调和营卫。方用四物汤和玉屏风散化裁:当归,川芎,白芍,熟地,桂枝,黄芪,白术,防风

六、阳虚型 风团遇冷诱发或加重,平素形寒肢冷,神疲乏力,口淡无味,小便清长,腰腹畏寒,着衣较多。舌淡暗,苔白润,脉沉细。治宜温阳散寒。方用阳和汤和当归四逆汤化裁:炙麻黄,炮姜,白芥子,熟地,制附子,干姜, 肉桂,鹿角霜,当归,黄芪,蝉蜕,大枣,炙甘草。日一付,水煎服。

❸ 中医治疗荨麻疹的偏方有哪些 中医治疗荨麻疹三个妙招

中医治疗荨麻疹的偏方多样,为荨麻疹患者提供了丰富的治疗选择。对于急性荨麻疹,中医采用调和营卫、祛风止痒的方法,根据不同症状选用荆防汤或麻桂各半汤进行治疗。对于慢性荨麻疹,中医则注重活血化瘀、健脾祛湿,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除了内服药物,中医还采用熏蒸疗法治疗荨麻疹。该方法通过中药物理作用,直接作用于慢性荨麻疹的病灶,可彻底改变过敏体质,有效调节机体免疫力,恢复自然生理机能。与长期口服西药激素及外用膏剂相比,中医熏蒸疗法具有避免毒副作用的优势。

此外,中医针对不同过敏源,采用个性化治疗方案。结合皮肤整舱熏蒸治疗系统,将中药物理作用于慢性荨麻疹病灶,可快速产生抗过敏源体,有效治疗荨麻疹。中医在荨麻疹治疗中的地位不可忽视,尤其是在西医治疗效果不佳时,中医的补救作用尤为关键。

在荨麻疹的治疗中,中医与西医各有优势。最好的治疗方法是结合两者的长处,形成综合性的治疗方案。通过中医的调理和西医的针对性治疗,患者可以更有效地控制荨麻疹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❹ 荨麻疹的中医分型治疗

荨麻疹是临床中常见的,与各种各样过敏因素有关的皮肤炎症反应。从经典的荨麻疹中医分型来说,分为风寒束表型、风热犯表型、肠胃湿热型、气血两虚型还有冲任不调型。1、急性荨麻疹的患者往往应用抗组胺类药物的口服,就可以很快来缓解的,不需要通过中成药以及中药口服协同治疗。2、慢性荨麻疹发作患者病程往往比较长,可以通过中药或者中成药协同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疗效。3、风寒束表型的患者可以考虑麻黄汤、桂枝汤加减治疗。4、风热犯表型的患者可以考虑应用消风散、银翘散等来进行治疗。5、肠胃湿热的患者,考虑应用防风通圣散进行协同的治疗。6、有明显气血两虚型的患者,可以应用归脾汤进行治疗。7、对于有明显冲任不调的患者,应该考虑四物汤以及二仙汤来进行治疗。

❺ 中医荨麻疹治疗的方法

中医治疗荨麻疹的方法包括有中药口服、中药熏洗、拔罐疗法和自血疗法,其中中药口服和中药熏洗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中药熏洗主要针对风寒性荨麻疹,用艾叶煎煮熏洗,中药口服,中医临床辨证分为五型:一、风寒型,荨麻疹遇冷为重,风团色白,舌淡、苔薄白,麻黄桂枝各半汤加减。二、风热型,荨麻疹遇热为重,舌淡红,苔薄腻,消风散加减。3、血热型,风团色红,瘙痒剧烈,舌红、苔致密,凉血消风散加减。四、湿热型,皮疹在中午或下午开始加重,四肢伴乏力,苔薄白黄腻,温胆汤合茵陈蒿汤加减。五、血虚风燥型,皮疹色淡,舌红,少苔,四物消风散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