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脾荨麻疹
扩展阅读
湿疹擦什么粉 2025-02-13 18:36:29
疱疹可以吃豆腐吗 2025-02-13 18:34:56
3次疱疹 2025-02-13 18:30:42

脾荨麻疹

发布时间: 2025-02-13 15:36:56

A. 荨麻疹的中医分型有哪些

专家介绍,临床上中医一般将荨麻疹分为以下六种类型,下面小编就来握档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一)风热型一般见于急性荨麻疹,亦见于慢性者。由于风热外袭,客于肌腠,伤及营血。证见风疹发红,大片焮红,瘙痒不绝,重则面唇俱肿。汗出受热易起,或有咽干心烦。脉弦滑带数,舌红苔薄白或薄黄。(二)风寒型相当于寒冷荨麻早皮毁疹。由于卫外失固,风寒外袭,营卫不和。证见风疹块色淡红或苍白,受风着凉后,即于露出部位发病。脉紧或缓,舌淡苔薄白。(三)风湿型属于丘疹性荨麻疹一类,小儿患者较多见。陆备由于脾运失健,外受风湿之邪,周身散发丘疹水疱或大疱,焮起红块,晚上痒重。(四)脾胃型相当于肠胃型荨麻疹。由于脾运失健,外受风寒。证见身发风块,胃纳不振,腹痛腹胀或恶心呕吐,大便溏泄。脉弦缓,苔白或腻。(五)血热型多见于人工荨麻疹(皮肤划痕征),中医称之为风隐疹。由于心经有火,血热生风。一般身起风疹块较少,每到晚间皮肤先感灼热刺痒,搔后随手起红紫条块,越搔越多,发时心中烦躁不安,脉弦滑带数,舌红苔薄黄。(六)血瘀型由于瘀阻经隧,营卫之气不宣,风热或风寒相搏,证见:风疹块暗红,面色晦黯,口唇色紫,或风疹块见于腰围、表带压迫等处。脉细涩,舌质紫黯。

B. 从肝脾论治慢性荨麻疹

一 概述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压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其中皮损反复发作为慢性荨麻疹,每周至少2次 ,超过6周,间歇性发作。

临床表现

反复发作的风团、瘙痒剧烈、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发生于皮肤上表现为红色或苍白色的风团;

发生于眼睑、口唇等组织疏松部位,则表现为水肿。

2、中医对慢性荨麻疹的认识

慢性荨麻疹相当于中医学“瘾疹”、“赤白游风”等范畴。最早见于《素问》“少阴有余,病皮痹隐轸”。

病因

(1)、生活节奏快,工作、学习压力增大。

(2)、饮食不规律,嗜食肥甘厚味。

(3)、临床表现(损及肝脾)烦躁易怒、失眠多梦、纳差疲劳。

3、肝脾与慢性荨麻疹

肝与慢性荨麻疹

发无定处,骤起骤消。风邪:善行而数变。

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内风:风邪伏于内。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气血失和,肝—气血调和之枢。

(1)、肝主疏泄—条畅气机

《血证论》

“肝属木,木气冲和条达,

不致遏郁,则血脉得畅。”

(2)、肝主疏泄—调畅情志

《素问·灵兰秘典》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3)、肝主藏血

《灵枢·本神》

“肝藏血,血舍魂”

(4)、肝失疏泄

气机郁滞—肝郁

日久化热—肝火

热盛生风—肝风

(5)、情志不调

慢性荨麻疹重要诱因

“郁而不舒,此皆肝木之病矣。”

(6)、肝不藏血

肌肤失养,血虚生风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脾与慢性荨麻疹

《舟仙厝述·瘾疹》“瘾疹多属于脾,以其隐隐在皮肤之间发而多痒,或通身红者或不红者也”。

《证治要诀·发丹》“瘾疹,病此者,有人一生不可食鸡肉及章鱼动风之物,才食则丹随发,以此见得系脾风”。

难治性皮肤病—湿邪,湿性黏滞,病程缠绵难愈,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气血失和:脾—气血生化之源

病因:饮食劳倦 损伤脾胃,情志失常,见肝之病,知肝传脾,过食肥甘厚味,湿邪困脾。

病机: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赤白游风属脾肺气虚,腠理不密,风热相搏”,气血亏虚,生风化燥。脾主运化。湿从内生,日久化热。湿热可伤阴,生风化燥。化痰作风。

4、肝脾论治慢性荨麻疹

加味过敏煎

(1)、疏肝柔肝、补血敛阴:柴胡、乌梅。

(2)、健脾除湿:白术、茯苓。

(3)、清热燥湿:苦参、白鲜皮、冬瓜皮。

(4)、散风止痒:防风、荆芥、徐长卿、丝瓜络。

(5)、活血养血化瘀:赤芍、当归、川芎、鸡血藤。

(6)、养心安神:合欢皮。

调理肝脾、清热除湿、活血通络、祛风止痒。

药理学研究,抗炎(柴胡、茯苓、苦参、防风、当归),抗菌(荆芥、防风、苦参、当归),抗过敏(合欢皮、乌梅、徐长卿、苦参、白鲜皮),调节免疫(柴胡、白术、茯苓、苦参、防风、徐长卿),镇静(茯苓、当归、苦参、防风、荆芥、川芎、徐长卿)。

5、典型病例

患者李某,女,43岁,初诊时间:2013年5月24日。

主诉:躯干部反复起皮疹伴瘙痒年。

现病史:半年前因工作繁忙,生活压力大,出现躯干部皮肤风团,自觉瘙痒。曾在多家医院皮肤科就诊,诊断为“荨麻疹”,给予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中成药及中草药等口服,症状稍有缓解,但风团时隐时现,每于工作劳累、加班或熬夜后发作或加重,影响患者情绪,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刻下症:躯干部起皮疹,伴瘙痒,烦躁易怒、失眠多梦、纳差、四肢疲软,二便正常。

查体:躯干部散在风团,正常肤色或白色,自觉瘙痒,皮肤划痕症。舌淡红,苔白,脉弦细。

既往体健,近周无用药史。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过敏原检测: (—) 。

西医诊断:慢性荨麻疹

中医诊断:瘾疹,证属肝郁脾虚。

治则:调理肝脾、清热除湿、活血通络、祛风止疼。

方药:加味过敏煎

柴胡、乌梅、白术、茯苓、赤芍、当归、苦参、白鲜皮、防风、荆芥、川芎、徐长卿、丝瓜络、冬瓜皮、合欢皮、鸡血藤、每日一剂,一次一包,开水饭后半小时冲服,分早、晚两次。

复诊:风团、瘙痒等症较前明显减轻。继服原方14剂。

三诊:诸症痊愈,夜寐安。

三个月后随访,未复发。

警告:本方剂仅供中医爱好者学习和探讨之用;因中草药熬制和禁忌等因素,如果私用此方剂,详情请咨询当地中医师。

C. 脾虚荨麻疹中药怎么调理

荨麻疹是由于风气客在腠理形成的,
腠理按中医来划分是属于营卫的专,
而风气的形成是由于两个原属因:气虚和火(这个可以和自然界的风的形成比象的去认识下),
气虚就是中气虚(卫气发于中气),也就是脾气虚,
火在肝,在营血,
所以可以用中成药OTC补中益气丸和玉屏风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