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水痘耳鸣
扩展阅读
湿疹打什么针 2025-02-13 18:29:00
肛门湿疹有什么药最好 2025-02-13 18:17:52
疱疹的潜伏期多久 2025-02-13 18:14:42

水痘耳鸣

发布时间: 2025-02-13 13:58:16

『壹』 耳鸣不是病,但可能预示了这些要命的病

深夜,当你即将入眠

却突然有一阵噪音袭来

是不是马上变得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如果这种噪音长时间伴随

更是让人烦躁不已

它就是—— 耳鸣

耳鸣,是指在外界没有声源传入耳朵时,却能感到耳内有响声的一种主观感觉。

人能够听到声音,是声波经过外耳、耳膜、中耳、内耳、听觉神经再到大脑中枢,这个路径叫做听觉通路,在这条路上,哪个环节出点问题,都可能会出现“无声自响”的耳鸣症状。

耳鸣的生理机制目前还没有完全明确,近来关于耳鸣发病机制理论认为,不是来源于自身体内的音源(血管搏动、动脉杂音等),可以被认为是产生或者源于中枢神经系统,可能与神经活动抑制丧失导致,还有一些理论把耳鸣比作“听觉性癫痫”。

除了生理因素,耳鸣还被认为和多种疾病息息相关。

会产生耳鸣症状的疾病,大概可以分为两种: 耳源性疾病和非耳源性疾病。 (耳鸣症状常先于其他症状,有一定预示疾病的作用)

▶ 耳部原发疾病

耳内异物、炎症导致耳内肿胀发生阻塞;耳膜充血、穿孔;中耳积液或感染、耳硬化等疾病,可能会发生传导性耳鸣。

特点: 多为单侧,音调较低,有节律性,如“隆隆声”,“轰轰声”。

如果有内耳、耳蜗疾病,或发生内耳震荡、水肿,听神经痛等疾病,可能会刺激耳蜗而发生感应性耳鸣。

特点: 常呈高音调,如 蝉呜 音、嘶嘶声、汽笛声等,有间歇性。

▶ 病毒性耳鸣

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水痘、流感、脑膜炎、肺炎等病毒感染性疾病,可能会损害听觉神经。

特点: 蝉呜 样耳鸣,这类耳鸣一般发生在前置疾病痊愈之后。

▶ 外伤性耳鸣

由于外力作用,导致耳内组织或听觉神经受损,也会产生耳鸣症状。

特点: 常有头痛感,有的时候会和外界的声音共鸣,高调低调可能同时出现。

▶ 噪音损伤

短暂的强噪声(比如爆炸)或长期反复的噪声(比如迪斯科音乐),都可以导致听力下降并伴随耳鸣和眩晕。

特点: 这类耳鸣多数可自行减弱消退。

▶ 耳毒性药物中毒

大剂量奎宁、奎尼丁、氯喹等药物均可引起剧烈耳鸣 常用的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对听神经及前庭神经均有毒害作用。其中早期可出现耳鸣。

特点: 往往是高音调,呈双侧性,初期有嗜睡的感觉,停药后有好转趋势。

【非耳源性疾病】

▶ 颈部疾病

颈部肿痛或颈椎病等其它颈部疾病,可能导致颈动脉受压,被压住的动脉一侧可能出现耳鸣。

特点: 有持续性,低音调,耳鸣的程度可随体位的变化而变化。

▶ 颅脑疾病

脑内血管瘤、颅脑肿瘤有时可能会压迫听觉神经或听觉中枢,导致耳鸣产生。

特点: 常有夜间加剧、音调高而刺耳的特点。

▶ 全身性疾病

肝肾疾病、糖尿病、结核病、内分泌紊乱等疾病,可能会导致全身功能紊乱出现耳鸣。

特点: 常为高音调,双侧性。

耳鸣还与心血管疾病相关,耳与心血管的神经分布在大脑和脊髓及其通路上有许多 共通点 ,耳蜗对缺血、缺氧比心肌敏感。因此, 耳鸣可作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标志。

▶ 心理障碍

耳鸣还与 社会 环境、心理因素明显有关。当人的情绪忧郁、焦虑不安时,也可出现耳鸣。

特点: 音调高低不定,多为双侧性,夜间加剧。并伴有头痛、头昏、失眠、多梦等症状。

耳鸣实际上是一种症状,而非疾病,因此治疗耳鸣常常要先解决导致耳鸣的病因。

出现耳鸣症状,首先应该前往正规医院的耳鼻喉科进行常规检查、听力学检查、耳鸣测试等,有时甚至要做一些必要的神经科、全身性疾病的检查。

确定了病因,治疗好导致耳鸣的疾病,耳鸣自然也就会好转、消失。

而针对一些病因不明的耳鸣,或疾病痊愈后的遗留耳鸣,就要采取对症治疗的方法了,如:习服疗法、掩蔽疗法、松弛训练、药物疗法等。

对症治疗的主要原则就是, 减轻耳鸣对患者生活的影响,帮助患者适应、习惯耳鸣,学会与耳鸣共处。

耳鸣不是病

但它可能预示着一些疾病

需要引起重视哦!

参考文献:

1.宗和. 耳鸣:疾病的早期信号[J]. 医药保健杂志, 2008(2):6-7.

2.蒋子栋. 耳鸣别忘排除外颅脑疾病[J]. 医药与保健, 2012(5):8-9.

『贰』 突发性耳聋有哪些病因呢

突发性耳聋又称“特发性耳聋”,系指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耳聋,简称为暴聋或突聋。此种耳聋比较常见,有的很快能发现原因,有的长期查不出原因。常为单侧,少数为双侧。主要症状为轻重不等的耳聋,有时伴发程度不同的眩晕和耳鸣。重者有恶心、呕吐和眼震。患耳听力曲线可大致分为四型,即高频聋、低频聋、平坦型及全聋。

突聋病因不是十分明确,主要与下列几种情况有关。

1、病毒感染

许多病毒都可引起突聋,不少病人在发病前有感冒病史,尤其年轻人更为多见。如腮腺炎病毒、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2、血管病变

目前,对于平坦型和高频下降型突聋认为与供应内耳的血管有关,如发生内耳供血血管痉挛、栓塞、血栓形成、血管受压、血管内狭窄、出血、血液凝固性增高、动脉血压波动以及其他血管障碍,使得内耳缺血缺氧从而产生病变。

3、全身免疫、代谢性疾病

很多全身免疫性疾病均可引起突聋,尤其是低频型突聋,与内耳水肿有关,免疫治疗效果明显。此外糖尿病患者突聋的发病率也很高,与全身糖代谢异常,微小血管病变受损有关。

『叁』 那些病毒感染性疾病可能导致耳聋

由病毒感染引起内耳组织与听神经的病变,导致组织结构坏死、功能损害,从而出现感音神经性耳聋,或伴有耳鸣。

可以引起耳聋的常见病毒感染性疾病有流行性腮腺炎、麻疹、带状疱疹、水痘、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风疹等。

1、流行性腮腺炎:主要由腮腺病毒感染所致,经空气传染,儿童和青少年多见,亦可发生于成人。该病毒主要侵犯腮腺,但也可侵犯各种腺体组织以及神经系统、肝、肾、心脏、关节等全身多器官。腮腺病毒具有很强的嗜神经性(对神经组织具有亲和力),容易侵犯同侧内耳,从而引起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耳聋症,多属于单侧极重度耳聋或全聋,对小儿患者早期不易发现,容易成为永久性聋。

2、麻疹:麻疹多见于儿童,亦可见于成人。犯病后,麻疹病毒可经血行或其他途径进入内耳,往往引起双耳严重的感音神经性耳聋,此种耳聋一般视为麻疹后遗症;麻疹病毒亦可经化脓性中耳炎的途径感染内耳引起耳聋;若妊期感染麻疹病毒后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内耳,则引起先天性聋哑症。

3、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特别是耳部带状疱疹容易引起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并多伴耳鸣,或有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肆』 耳带状疱疹临床表现

耳带状疱疹,又名带状疱疹性耳炎,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的感染性疾病。该疾病主要影响老年人及免疫系统受损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癌症患者、接受过放疗或化疗的个体。


耳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多样且复杂,包括前驱症状如全身不适、低热、头痛、食欲不振等。随后会出现耳痛及神经痛,表现为耳廓、耳道内和耳后的剧烈疼痛,烧灼样疼痛,有时类似于三叉神经痛,但无特定扳机点,且疼痛可放射至咽部及面部。神经痛可持续数月至数年。


耳带状疱疹的特征性症状是疱疹的出现。主要表现为耳廓(以耳甲腔为重)、耳道口、耳道及耳后皮肤的疱疹,随后局部皮肤可能出现充血、肿胀、糜烂及水泡。大多数疱疹在面瘫出现之前。疱疹结痂后约2-3周脱落。疱疹的分布与传入神经纤维分布相关,可沿耳廓及耳道的面神经感觉神经纤维分布,也可能出现在第V、第IX、第X颅神经的纤维分布区域或颈神经的分支,因此疱疹可能出现在口腔、颊粘膜、软腭、扁桃体、舌根、喉部及颈部,并伴有这些部位的疼痛。


耳带状疱疹还包括面瘫症状,发生率为4.5-9%(亦有报道为3-9%),严重程度不一。起初可能为部分性面神经麻痹,数日或2-3周迅速发展为完全性面瘫,高峰期为10-14天。


听力受损是另一常见症状,通常表现为轻中度感音神经性耳聋,伴有耳鸣和听觉过敏。前庭功能受损导致轻中度眩晕、平衡障碍,感走路不稳。大约25%患者的前庭症状早于面瘫发生,可能出现眼球震颤。


颅神经受累也是耳带状疱疹的特征之一。合并颅神经症状的患者较贝尔麻痹者多。受影响的颅神经包括第V、第VI、第IX、第X、第XI、第XII颅神经。若三叉神经眼支受累,则可能引起眼色素膜炎、角结膜炎、视神经炎、青光眼。表面及深部感觉减退或缺失。面神经受累除面瘫外,还可能导致泪液减少、流涎减少、味觉丧失、鼻堵塞等症状。第X颅神经受累则出现声嘶、软腭麻痹。


耳带状疱疹的危害不容忽视,感染可能波及颅内引发局部脑膜炎。永久性完全性面瘫如未得到适当保护,可能引起角膜溃疡,导致失明。因此,对于耳带状疱疹,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4)水痘耳鸣扩展阅读

耳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Oticus )是由带状疱疹病毒(HZV)或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感染的疾病。因面神经膝状神经节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组特殊症状,主要表现为一侧耳部剧痛,耳部疱疹,可出现同侧周围性面瘫,伴有听力和平衡障碍,故又称为膝状神经节综合征。又因在1907年由Ramsey Hunt首先描述,故又称为Ramsey Hunt综合征(Ramsey Hunt syndrome)或Hunt 综合征(Hunt syndr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