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水痘病研究中心
扩展阅读
湿疹留下的疤痕咋消除 2025-02-12 13:36:19
丘型荨麻疹怎么引起的 2025-02-12 13:26:06
艾灸治好黄褐斑 2025-02-12 13:25:21

水痘病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2-12 11:13:26

『壹』 请问这水豆是什么病

水痘,英文名varicella,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水痘是原发*染,多见于儿童,临床上以轻微和全身症状和皮肤、粘膜分批出现迅速发展的斑疹、丘疹、疱疹与结痂为特征。如果不把泡抓破,治疗康复后一般不会留下疤痕。继发皮肤细菌感染,神经系统并发症,原发性水痘肺炎,少见的并发症有心肌炎、肾炎、肝炎、关节炎、胰腺炎、*炎等。
信息模块
中文名:水痘
英文名:varicella
临床表现:皮疹,发热
并发症:继发皮肤细菌感染,神经系统并发症,原发性水痘肺炎,少见的并发症有心肌炎、肾炎、肝炎、关节炎、胰腺炎、*炎等。
疫苗预防:是
预防措施:严格管理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
就诊科室:传染科
有没有疫苗:一般卫生防疫站都有
基本概念
水痘
病原体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病毒VZV)属疱疹病毒,为双链的脱氧核糖核酸(DNA)病毒。直径为150~200nm为有包膜的正20面体。该病毒在外界环境中生活力很弱,能被乙醚灭活。该病毒在感染的细胞核内增殖,且仅对人有传染性,存在于患者疱疹的疱浆血液和口腔分泌物中,传染性强,接种于人胚羊膜等组织培养可产生特异性细胞病变,在细胞核内有嗜酸性包涵体形成。病毒糖蛋白共分5类(gpⅠgpⅡ、gpⅢ、gpⅣ和gpⅤ),其中gpⅠ、gpⅡ和gpⅢ抗体具有中和病毒作用。近年对其血清型亚型及其糖蛋白Ⅰ、Ⅱ、Ⅲ抗体有进一步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其免疫作用。
发病机理
病毒先在鼻咽部繁殖然后侵入血液,可能在单核吞噬细胞中复制,并向全身扩散,故病毒血症是全身症状和皮肤粘膜发疹的基础。病变主要在皮肤的棘状细胞层,呈退行性变性及细胞内水肿形成囊状细胞,核内有嗜酸性包涵体。囊状细胞或多核巨细胞裂解及组织液渗入后即形成疱疹。真皮有毛细血管扩张和单核细胞浸润。粘膜病变与皮疹类似但疱疹常破裂形成小溃疡。此外,在个别死亡病例尸检中发现许多脏器如食管、肝、胰肾盂、输尿管、膀胱肾上腺等有小灶和结节状实变区,伴多个出血灶,镜下见肺间质的渗出液主要为红细胞纤维素及含嗜酸性小体的多核巨细胞。水痘脑炎与麻疹脑炎和其他感染后脑炎相似,表现为血管周围的脱髓鞘改变
病原学
水痘的病原是人类疱疹病毒第三型,属疱疹病毒科,为双链的脱氧核糖核酸(DNA)病毒,直径为150~200nm,为有包膜的三维对称20面体。病毒糖蛋白至少有8种,包括gE,gB,gH,gI,gC,gL,gK及gM,主要存在于病毒包膜和感染细胞的胞膜中,与病毒的致病性和免疫原性有密切关系。病毒在外界环境中的生活力很弱,能被乙醚灭活。
传染源
水痘患者为主要传染源,自水痘出疹前1~2天至皮疹干燥结痂时,均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在近距离、短时间内也可通过健康人间接传播。
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但学龄前儿童发病最多。6个月以内的婴儿由于获得母体抗体,发病较少,妊娠期间患水痘可感染胎儿。病后获得持久免疫,但可发生带状疱疹。
流行特征
全年均可发生,冬春季多见。本病传染性很强,易感者接触患者后约90%发病,故幼儿园、小学等幼儿集体机构易引起流行。
点击加载更多
新生儿及儿童疾病 收起
孩子是未来的希望,他们成长的脚步是父辈殷切关注的,一旦有个头疼发热就是揪紧了父母的心。了解新生儿和儿童常见疾病,安心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胎粪吸入综合征
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碘中毒
粘多糖代谢障碍
脐肉芽肿
小儿脑肿瘤
疱疹性口炎
中枢性尿崩症
继发性免疫缺陷病21-三体综合征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
苯酮酸尿症
组织细胞增多症X
非伤寒沙门菌感染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儿童类风湿病
溃疡性口炎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糖原累积病
克莱恩费尔特综合症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
新生儿出血症
儿童槭糖尿病
生长激素缺乏症
水痘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
维生素B1缺乏症
脐疝
线粒体脑肌病
房间隔缺损
先天性巨结肠鹅口疮
原发型肺结核
新生儿败血症
先天性梅毒
脐炎
新生儿颅内出血
新生儿高血糖症
新生儿低血糖症
新生儿低钙血症
新生儿窒息
锌缺乏症
小儿肥胖症追答望采纳
我去,鸡眼是长在脚上的

『贰』 水痘有哪些临床特点

水痘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疾病,主要影响儿童,但也可能在任何年龄段出现。临床表现包括皮肤和粘膜上出现瘙痒的水泡疹,通常全身症状较轻。该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这种病毒属于人类疱疹病毒3型,具有双链DNA结构,通过空气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

水痘的流行高峰期在冬末和初春,90%的病例发生在10岁以下的儿童中,尤其是6到9岁的儿童。从水痘出现到结痂,患者具有传染性,通常持续7到8天。潜伏期大约为10到21天,平均两周左右。

水痘病毒感染后,病毒首先在上呼吸道增殖,然后进入血液,产生病毒血症,导致皮肤和粘膜受损。病毒在免疫系统受损的个体中可引起全身播散性感染。水痘水泡局限于表皮层,基底有嗜酸性包涵体,周围有晕圈。粘膜受累时,可能出现浅溃疡。

水痘的临床表现多样。典型水痘包括分批出现的红色斑疹或斑丘疹,迅速发展为透明的水泡,周围有红晕,之后水泡变浑浊,结痂。皮疹分布呈向心性,集中在躯干,随后扩散至面部、头皮和四肢远端。重症水痘常发生在恶性病或免疫功能受损的个体中,症状包括高热、四肢多处水泡疹、出血性变化等。

先天性水痘较为罕见,孕妇患水痘时可累及胎儿,导致多发性先天性畸形,包括肢体萎缩、皮层萎缩、头小畸形、眼异常等。病儿常在1岁内死亡,存活者可能留下严重神经系统损伤。

水痘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如皮肤继发感染、血小板减少、水痘肺炎、心肌炎、肝炎等。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脑炎、小脑症状等,预后较差。治疗方面,无合并症的水痘通常无需特殊处理,但需对症治疗,防止继发感染。严重病例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无环鸟苷。

预防措施包括使用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VZIG)进行被动免疫,以及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对于高风险人群,如使用激素或恶性病患儿,在接触水痘后应注射VZIG。易感孕妇在接触水痘后也应给予VZIG。控制传染源,隔离病儿至皮疹全部结痂,托幼机构中接触者应检疫3周。

『叁』 水痘又叫什么

水痘的另一种称呼是:水花疮。它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皮肤病。以下是关于水痘的详细解释:

水痘的基本定义: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儿童身上,但成人也有可能感染。其特征是皮肤上出现水疱,这些水疱主要出现在躯干、头部和面部,并伴随着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

水痘的医学名称:水痘的专业医学名称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它是一种病毒性疾病,由于感染水痘病毒导致机体发生免疫应答反应。它的特征症状之一就是在皮肤表面出现特定的水泡样皮疹,而这些水疱呈现的中心明亮如水滴的质感,形状以凸起或扁平为主。

水痘的传染性和症状表现:水痘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疾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患者感染后会出现发热、咳嗽等前驱症状,随后出现典型的皮肤病变,如红斑、丘疹和水疱等。这些水疱会在数天后逐渐干燥并结痂脱落,整个病程通常在两周左右恢复。

总之,水痘俗称水花疮,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及皮肤上出现水疱。人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保持警惕,特别是在疾病高发季节,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避免感染水痘病毒。

『肆』 水痘的传染期

水痘的传染期为出疹前1至2天至疱疹完全结痂期间。


水痘是一种传染性极高的疾病,其传染期贯穿了整个病程。从患者开始出疹前的前驱期,也就是发热、头痛等症状出现的时候,水痘就已经具备了传染性。特别是在疱疹出现后的期间,传染性最强。水痘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疱疹液而感染。因此,在疱疹完全结痂之前,患者应当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避免病毒的传播。


具体来说,水痘的传染期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患者出疹前的前驱期开始,此时虽然还未出现明显的皮疹,但病毒已经存在于患者的呼吸道中,可以通过飞沫传播。第二个阶段则是从疱疹出现到完全结痂的期间,疱疹液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因此应避免直接接触疱疹液。


在水痘的传染期内,患者应特别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以免传染给他人。同时,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疱疹破裂导致感染。在疱疹完全结痂并脱落之后,传染性即会消失。对于接触水痘患者的易感人群,应进行医学观察,加强个人防护,以降低感染风险。


总之,水痘的传染期是从出疹前开始,一直到疱疹完全结痂为止。在此期间,患者应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措施,以降低病毒的传播风险。同时,周围的人也应保持警惕,做好个人防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