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样判断是不是湿疹 仔细了解临床症状
1从临床症状判断
1.急性湿疹
(1)急性发病,皮损由红斑、丘疹、水疱组成。集簇成片状,因搔抓常引起糜烂、渗出、结痂和化脓等改变,边缘不清,常呈对称分布。
(2)剧烈瘙痒。急性病变炎症减轻、渗液减少后,病程迁
2.亚急性湿疹
延,皮损以丘疹、鳞屑和结痂为主,仅有少数丘疱疹,以点状
糜烂为特征,有轻度浸润。
3.慢性湿疹
(1)可从急性湿疹反复发作而致或开始即呈慢性。
(2)好发于面部、耳后、肘、胭窝、小腿、外阴和肛门等部位,伴剧痒。
(3)皮损较局限,肥厚浸润显著,境界清楚,多有色素沉着。
(4)病程慢性,常有急性发作。
4.自家敏感性湿疹
(1)发病前,在皮肤某部常有湿疹存在。
(2)经7~10天后,全身突然发生多数散在丘疹,丘疱疹和小水疱,对称分布,并有同型反应。
(3)原发病灶好转后,全身皮损也自然减轻、消退。
(4)瘙痒剧烈。
5.传染性湿疹样皮炎
(1)在发病部位附近有原发性化脓病灶。
(2)皮损以化脓病灶为中心,'向四周扩展,表现为红斑、水疱、脓疱、糜烂、结痂等。进展快,不对称,常沿搔抓方向成带状分布。
2
从湿疹检查判断
血常规检查
人体内的多项功能水平都可以通过血液表现,人体血液中各项指标可以直接体现湿疹患者的免疫水平以及病态程度。白细胞在湿疹发病过程中随之会减少。
过敏源检查
湿疹是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是过敏引起的戚棚,如果没有明确致敏物质的话,治疗是没有意义的。那么湿疹治疗就需要做过敏源检查。检查并不复杂,抽血检查即可。检测过敏源对于湿疹的彻底治疗是非常关键的。
组织病理学检查
急性湿疹表现为表皮内海绵形成,真皮浅层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少数为中性和嗜酸性粒细胞;慢性湿疹表现为角化过度或角化不全,棘层肥厚明显,真皮浅层毛细血管壁增厚,胶原纤维变粗。
3
湿疹的鉴别诊断
1.接触性皮炎与急性湿疹鉴颂御别
(1)接触性皮炎:病因主要为外界接触物,病因易追查。主要限于接触部位、暴露部位多见。皮疹多为单一形态,境态清楚,可有大疱,局野仔岩部灼痒、疼痛、不适。病程短,去除原因后多易治愈。除非再接触,一般不复发。
(2)急性湿疹:主要为内因,病因复杂,常不易追查。无一定部位,常对称分布。皮疹为多形性,边界不清,无大疱,多为小疱,伴剧烈瘙痒。病程较长,易转为慢性。易于复发。
2.神经性皮炎与慢性湿疹鉴别
(1)神经性皮炎:先有瘙痒、后发皮疹。皮损为圆形及多角形扁平丘疹形成苔癣样变,边缘常有散在扁平发亮的正常皮色丘疹,无小疱。颈、肘、膝、伸面及腹内侧多见。病程为慢
性经过。
(2)慢性湿疹:常由急性转变而来。浸润肥厚,色素沉着,周围可有丘疱疹,破裂后糜烂渗出。多发于头面、四肢屈侧及外阴部。急性及慢性反复交替发作。
手癣
易与手湿疹相混淆,手癣多发生在手掌,常单侧发病,真菌检查阳性。
4.脂溢性皮炎
经过中可有湿疹样改变,但本病主要发生于头部、胸前、背部中央、腋窝、阴部等皮脂分泌较多的部位,常先自头部开始发病,向下蔓延,损害主要表现为黄红色或鲜红色斑,上覆有油腻性鳞屑或痂皮。
4
湿疹的自我调理
小偏方自疗法
1.绿豆30克、海带15克、粟米30克,水煎加红糖温服。用于治疗慢性湿疹。
2.大枣10枚、白扁豆30克,加适量红糖煮汤服。用于慢性湿疹。蕹菜30克、玉米须15克、荸荠10只,煎汤服。
3.薏米30克、荸荠10个,加适量白糖煮汤服。
4.绿豆粉30克(用锅炒成灰黑色)、蜂蜜9克、冰片3克、醋30克,调成糊状后放在油纸上,当中留孔,敷于患处。
5.空心菜洗净,加水煮沸,洗患处(不可太烫)。
6.到中药店购买扁蓄草和鱼腥草,将等量的扁蓄草和鱼腥草放入锅中,加入4玻璃杯分量的水,以小火熬煮至剩一半分量时为止。分早晚2次服用。服用时间以空腹时为佳,一般两三天的时间就可见效。
湿疹自我注意事项
1.忌大面积使用激素类软膏,避免引发不良反应。
2.忌用手抓挠患处,否则会使其扩散,严重者可引起感染。
3.湿疹患者的体内处于高度敏感状态,对一些易发生药疹的药物,如青霉素、磺胺等,要慎重使用。湿疹患者的药疹发生率明显高于无湿疹的患者。
湿疹自我防治措施
儿童是湿疹发生的高危人群。为避免因为食物过敏而诱发湿疹,至少在孩子满1周岁之前要少给他吃鸡蛋或鱼。,还应注意保护孩子不要接触到下列潜在致敏源:烟草、烟雾、宠物的
毛发及空气中的刺激物如小虫子、花粉和粉尘。
Ⅱ 湿疹的鉴别诊断
湿疹需要鉴别的皮肤病种类很多,更多的时候是其它的疾病误诊成了湿疹,或者是误诊成了皮炎。湿疹,它的概念是指多形性损害、瘙痒性的皮肤病,它分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在急性期它表现为水肿性的红斑,可能会有水泡、糜烂、渗出。在亚急性期渗出会减少,颜色会变暗,在慢性期可能因为反复的抓挠刺激,变成了皮肤很厚的状态。当然,它可能不同的时期有交替,或者是混杂在一起。其它过敏性的疾病,像药物过敏引起的药疹,或者是其它的过敏性疾病,有可能和湿疹有误诊,比如足癣,它发生在手上、脚底,也有可能和湿疹产生混淆。另外,一些非过敏性的疾病,像红斑狼疮、皮肌炎这种结缔组织病,有时候也要和皮炎湿疹进行鉴别诊断。总之,皮炎湿疹在临床上是特别高发的一类疾病,但是有时候可能会把其它的疾病误诊成这个非常多见的疾病。
Ⅲ 湿疹如何鉴别诊断
湿疹的诊断主要依赖其典型临床表现,包括瘙痒性、对称性、渗出性、多形性和复发性等特点。急性湿疹需与接触性皮炎相鉴别,急性湿疹皮疹表现为多形性、对称分布,倾向渗出。慢性湿疹则需与神经性皮炎相鉴别,慢性湿疹皮损呈苔藓样变,患者先有瘙痒后发皮疹,皮损干燥,一般无渗出、无色素沉着,好发于颈项、骶部及四肢伸侧。
亚急性湿疹损害介于急性与慢性湿疹之间,自觉瘙痒剧烈,容易复发。手足部湿疹需与手足癣鉴别,手足癣皮疹常为圆形红斑,表面覆盖鳞屑,边缘清晰,中央部分可自愈,而湿疹皮疹形态多样,渗出倾向明显。
对于特殊型湿疹,应特别注意其独特的临床症状,如慢性湿疹需与神经性皮炎相鉴别,神经性皮炎患者先有瘙痒,随后出现皮疹,皮损干燥,一般无渗出、无色素沉着,可耐受多种产品及理化等刺激。
湿康宁提醒您,确诊湿疹类型后,一定要根据诊断结果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方法,否则可能会延误治疗或加重病情。
Ⅳ 外阴湿疹鉴别诊断
湿疹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个阶段。急性期症状明显,表现为外阴瘙痒严重,局部皮肤红肿,水疱聚集,渗液频繁,常常伴有糜烂、结痂甚至化脓。慢性湿疹则由急性期演变而来,瘙痒症状反复,皮肤颜色暗红,增厚粗糙,可能有持续性渗液。
在鉴别诊断方面,急性湿疹需要与外阴接触性皮炎进行区分,主要看是否有接触性刺激史和皮损特点。慢性湿疹则需要与神经性皮炎外阴瘙痒症相区别,后者瘙痒更为持续且瘙痒部位通常局限。角化性湿疹与银屑病的鉴别在于,银屑病无渗出,皮损边界清晰,表面覆盖银白色鳞屑,而湿疹不会有此特征。
女性外阴黏膜白斑,多见于40岁以上女性,主要影响阴蒂、小阴唇和大阴唇,呈现灰白色斑块,伴随角化过度和剧烈瘙痒。而湿疹感染则有明确的感染特征,如边界清晰的环状皮损,可能伴有小脓疱,红斑、渗液和黄色油脂状结痂,底部是鲜红的糜烂面,皱褶部位容易形成裂隙。
在辨证分型上,如为肝经湿热型,症状尤为显著,外阴瘙痒剧烈,皮肤红肿,伴有水疱,患者可能伴有烦躁不安、胁部胀满、口苦、尿液赤黄以及便秘。舌苔黄腻,脉象弦滑是其辨证要点。
(4)怎么鉴别湿疹扩展阅读
外阴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外阴皮肤病,有明显的渗出倾向,一般认为是由第Ⅳ型变态反应引发。 其 主要特征是多形性皮肤损害、反复发作、对称发生、瘙痒剧烈。湿疹有结痂,当病情好转痊愈后,皮肤不留任何瘢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