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主治荨麻疹点
扩展阅读
四肢湿疹 2025-02-11 08:45:57
湿疹可以吃鸭肉吗 2025-02-11 08:44:49
宝宝疱疹性咽峡炎症状 2025-02-11 08:42:26

主治荨麻疹点

发布时间: 2025-02-10 20:27:23

荨麻疹分为哪几种类型

呢?荨麻疹的治疗,并不是简单的使用一种药物,或者一种简单的治疗方法,原因荨麻疹的病因有很多,发病形式也不一样,要针对性的分析病症,结合性的给药治疗,才能有好的效果,下面就几种常见的荨麻疹症状来说说治疗的方法。 1、寻常型人工荨麻疹 ,这种病俗称划痕性皮肤症,分析荨麻疹分为哪几种?首先就要了解表现特征,病的症状就是用指甲或者硬的物体在皮肤上划过以后就会出现红色水肿现象,治疗的时候使用一些抗过敏的药物一般2-3天即可痊愈,有的甚至不用治疗即可痊愈。 2、急性荨麻疹,治疗起来一般使用抗过敏的针剂进行静脉注射治疗,在治疗的同时要考虑到患者的抗过敏反映,在药品上建议使用本芭比类激素药物进行治疗,但是不能使用时间过长,以防出现其他副作用。 3、慢性荨麻疹,治疗起来主要在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近几年来使用中药治疗荨麻疹的病例比较多,效果也比较好,中医治疗旨在清热败火,排毒解毒。分析荨麻疹分为哪几种?治疗方法也不一样,建议患者可以试用一下中药治疗。 荨麻疹患者平时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与易消化食物,新鲜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能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及局部水肿,对减轻荨麻疹症状有好处。 由上可知,专家解析分析,患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主治医生的建议,进行针对性的用药治疗,另外,积极的心态,好的生活习惯,都是必不可少的。

⑵ 怎么治疗慢性荨麻疹

看看我的经历,或许对你有帮助。
2005我到外地学习,不知道是水土不服,还是其他原因,在春天突然有一天开始痒。挠了这里,在挠过的地方的边缘又开始痒,直至挠遍除手脚和脸的所有地方。然后再来一遍,夜不能寐。然后到药店说明症状后,买了肾上腺激素,吃了10分钟后就好,2-3天不痒了。然后复发。妻子给我寄来盐酸西替利嗪片,吃后效果相同。每天维持。我本以为身体不好,以后每天锻炼身体,但没有好转。我又试着去找食物的问题。这周不吃肉,下周不吃鸡蛋,再下周不吃豆腐。。。。没有效果。
2005年8月,学习结束。回到家里,还是想好好治疗一下。到皮肤专科医院试试,给我开的药就是我吃过的药。又到中医医院,三副中药下去没有任何作用。我不得不自己想办法了。
我首先验证一下我的最小控制药量。我把盐酸西替利嗪片用刀切一半后吃下,结果效果与一整片一样。我没有按时吃,只是痒了就吃。然后把一半的一半吃下去也是一样。于是我保持四分之一大概一个月时间。然后吃八分之一,保持一个月。然后是十六分之一,再保持一个月。后来我就不吃了,也不痒了。神奇!我高兴死了。我已经不是病人了。
到现在没有复发。这种方法对我很有效果。希望给那些得了与我同样的病的人一点启发和帮助。
最近注意到吃包装好的食品对人体的影响比较大,其中包括荨麻疹,例如为了防止食物变质的国家许可的防腐剂,色素和其他工业原料。荨麻疹患者应尽量避免吃此类食品,应吃新鲜的食物,工业过程越小越好。
祝早日康复!

⑶ 荨麻疹怎样才能治好

您好,我也是荨麻疹的患者,现在说说我是怎么用药的:最开始是吃中药调理,北京同专仁堂的中药特别难吃,吃了快两千块属钱的中药,另加中医推拿.针灸.之后都不好用,于是找到一个专家.专家说这个病中医比较慢,还得西医的方法来治,首先就是打针了,隔一天一个肌肉注射,后来我自己给自己打针,结果就控制了,这个药是"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挺好的,主要是对免疫方面好,个人还得经常的多晒太阳多运动,我每天作一百多个哑铃.还有一种药和这个注射一起用就是"西可韦"一天一片睡前吃一片.现在我有打针了,打了不到一年,现在就康复了,但过敏源存在时还会有一点反应的,也是说过敏体质很难去根,能控制住就不错了.希望你也和我一样早点健康起来.另外饮食上也得注意哟!如果你没有力气和时间像我一样作的话是可以不作哑铃的.
针可以不打,但是西药一定要吃哟,因为专家说这个病情不同于别的病所以只有西医能减少痒的现像.所以西可韦是必须得吃的.另外还有此病安中医来说是体身血虚,湿热.所以我们平时吃的饮食方面要多吃点龟伶膏,而且多吃红豆.都是祛湿的功能.平时注意休息别太劳累了.就这些了.希望对于您来说是最好的方法.!

⑷ 荨麻疹怎么治

荨麻疹祖国医学称为“风疹”、“瘾疹”。临床表现:突然发病始觉瘙痒,迅即出现扁平隆起风团,大小不等,形态不一,肤色潮红、发白或无变化。发无定时,持续时间长短不一,搔抓后随即起条索状疹块,消退不留痕迹。甚则剧痒。部分伴有恶心、呕吐,咽喉肿痛,甚至胸闷气憋,腹痛,腹泻等全身症状。笔者运用经方桂枝汤随证加减,治疗一荨麻疹患者,疗效颇佳。

患者,女,22岁,有吹冷风后生荨麻疹病史数年。此次发疹斑块色淡红,瘙痒明显,局部有搔抓痕迹,自服氯雷他定后缓解不明显,诊其舌苔白滑,舌质淡嫩,脉沉细涩。证属营卫不和,湿郁血痹。处方: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6克,生姜6克,大枣15克,蛇床子20克,土茯苓30克,白鲜皮30克,红花6克。水煎服,每日1剂。患者服用3剂而告愈。

按:荨麻诊病因在“风”,风性善行数变。本病是外邪袭表,营卫不和所致。方中桂枝汤调和营卫,桂枝具有扩张毛细血管、消除水肿的药理作用,白芍具有凉血活血的作用,生姜之辛助桂枝之效。炙甘草、大枣调和诸药,相得宜彰。蛇床子辛、苦、温,助阳燥湿,杀虫止痒,对湿疹、疮疡有效。土茯苓甘、淡、平,主治湿热疮毒。白鲜皮苦寒,主治风热湿毒皮肤病,此二者意在去性取用。红花活血化瘀,配合芍药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

⑸ 荨麻疹症状及治疗

1.急性荨麻疹(acute urticaria) 在所有荨麻疹中约占1/3。
(1)起病较急,皮损常突然发生,为限局性红色大小不等的风团,境界清楚,形态不一,可为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开始孤立散在,逐渐可随搔抓而增多增大,互相融合成不整形、地图形或环状。如微血管内血清渗出急剧,压迫管壁,风团可呈苍白色,周围有红晕,皮肤凹凸不平,呈橘皮样。
(2)皮损大多持续半小时至数小时自然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迹,但新的风团陆续发生,此起彼伏,不断发生,1天内可反复多次发作。
(3)自觉剧烈瘙痒、灼热感。
(4)部位不定,可泛发全身或局限于某部。有时黏膜亦可受累,如累及胃肠,引起黏膜水肿,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喉头黏膜受侵时则有胸闷、气喘、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引起喉头水肿发生窒息而危及生命。如伴有高热、寒战、脉速等全身症状,应特别警惕有无严重感染如败血症的可能。
(5)皮肤划痕症可呈阳性。
(6)血常规检查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若有严重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增高或细胞计数正常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多,或同时有中性颗粒。
2.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 发病约占荨麻疹的2/3。风团反复发生,时多时少,常经年累月不愈,可达2个月以上。在经过中时轻时重,如晨起或临睡前加重,有的无一定规律,全身症状一般较轻,大多数患者找不到病因。
此外,临床上尚有一些特殊类型的荨麻疹:
(1)人工性荨麻疹(factitious unicatia):又称皮肤划痕症(dermatographism):①患者皮肤对外界机械性刺激非常敏感,皮肤上通常无风团,若用指甲或钝器划皮肤时,即发生与划痕相一致的条状隆起(图1,2),不久消退,伴有瘙痒;②可发于任何年龄,无明显发病原因。体内感染病灶、糖尿病、甲状腺功能障碍、绝经期等与发病有关,也可由药物引起如青霉素,也有认为与皮肤肥大细胞存在某种异常功能有关;③病程不定,可持续数月或长期存在;④有极少数皮肤划痕症消退0.5h~6h后,风团反应又在原位出现,并可持续至48h,此称延迟性皮肤划痕症(delayed dermatographism)。
(2)蛋白胨性荨麻疹(急性蛋白过敏性荨麻疹):由食物蛋白分解的蛋白胨引起。在正常情况下,蛋白胨容易消化而不被吸收入血中,但在暴饮暴食并有精神激动或同时饮酒时,蛋白胨可以通过肠黏膜吸收入血而致病。皮肤充血发红、风团、头痛、乏力。一般病程较短,可在1~4h消退,有时持续几小时或1~2天。属抗原抗体反应。
(3)寒冷性荨麻疹(cold urticaria):有获得性和家族性两种。
①家族性寒冷性荨麻疹: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少见,系生后不久开始发病,可持续终生,发病机制及介质均不清楚,女性多见,症状可随年龄增长而减轻。一般暴露于冷空气或荨麻疹冷水中0.5~4h后发病,呈不超过2cm直径的红色斑丘疹,非真性风团,不痒有灼烧感,常伴有寒战、发热、头痛和关节痛及白细胞增高等全身症状。冰块试验阳性,即用冰块置于患者前臂皮肤上,2min后可在该部位引起典型的风团,被动转移试验阴性。
②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可能为自体免疫性变态反应,对冷过敏,大多属特发性,约1/3有遗传过敏史。常从儿童开始发病,在气温骤降,接触冷风、冷水或冷物后,于暴露或接触部位发生风团或斑状水肿,可持续0.5h~4h消失,重者可有手麻、唇麻、胸闷、心悸、腹痛、腹泻、晕厥甚至休克等。若游泳时发生,可致寒冷性休克甚至溺水致死。统计有约25%患者在进冷饮食时可引起口腔和喉头肿胀,严重者发生窒息死亡。抗体为IgE,认为寒冷可使体内某种正常代谢产物变为抗原,从而引起抗体产生,亦可能因寒冷因素改变了皮肤蛋白的立体结构而成为抗体不能识别其自身组织蛋白的抗原性物质。风团的形成是因皮肤受冷后IgM大分子球蛋白聚积的结果。主要介质是组胺和激肽。发病机制属IgE介导的速发型变态反应。冰块试验为阳性,亦可用冰水浸手法测验,可把手臂浸入5~10℃的冷水中5min,若引起风团及红斑者为阳性。被动转移试验阳性,在极少数情况下寒冷性荨麻疹可发生于球蛋白血症(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白血病、肝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症(梅毒性)、冷纤维蛋白原血症、冷溶血症、特别在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等。
(4)胆碱能性荨麻疹:又称小丘疹状荨麻疹或全身性热性荨麻疹。多见于23~28岁青年。由于运动、受热、情绪紧张、进食热饮或酒精饮料等使体内深部温度上升等诱发因素刺激中枢神经,通过胆碱能传入神经刺激汗腺神经结合部,引起乙酰胆碱释放,作用于肥大细胞而发生,或由于胆碱酯酶不足而发生。约占荨麻疹的5%~7%。皮损特点为直径1~3mm小风团,周围有红晕,疏散分布,不相融合。多在上述因素刺激后2~10min发疹,持续30~50min,很少超过3h,皮疹即全部消退,掌跖很少发生,自觉剧痒。有时每次发病后有8~24h的不应期存在,在这段时间内,即使再遇上述刺激,也不会发疹。约有近1/3患者可伴有头痛、口周水肿、流泪、眼胀痛、流涎、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少数有眩晕、低血压、哮喘发作等现象。病程经数年后渐趋好转。以1∶5000醋甲胆碱(methacholine)作皮试或划痕试验阳性者,可在注射处出现风团,并于周围出现卫星状小风团(正常人少见)。但轻症患者或同一患者重复试验,结果常不一致。
(5)日光性荨麻疹:皮肤暴露于日光或人工光源后数秒至数分钟后,局部出现瘙痒、红斑、风团、偶尔有血管性水肿,严重者发生皮疹的同时可有畏寒、乏力、晕厥、痉挛性腹痛、支气管痉挛等。常常为特发性的,有时可伴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症等。根据其可能的发病机制及对不同波长的光反应情况,可分为2大类6个亚型。第一大类一般认为发病与IgE变态反应有关,但目前尚未发现有关的致病抗原。该类又分3个亚型,即Ⅰ型、Ⅳ型和Ⅵ型。Ⅰ型主要对280~320nm的短波紫外线过敏,照射后局部皮肤可见明显组胺释放,肥大细胞脱颗粒及出现中性、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Ⅳ型对400~500nm的可见光过敏,目前已肯定此类型属遗传性代谢性疾病,可能是迟发型皮肤卟啉症的一种皮肤表现,其光敏原为原卟啉Ⅸ。但又与其他卟啉症不同,其尿卟啉排泄正常,而红细胞原卟啉、粪原卟啉及粪卟啉增加。此类病人照光后可活化血清中补体系统,产生一系列炎症反应。Ⅵ型由400~500nm光线引起,与Ⅳ型的不同处是由β胡萝卜素引起。另一大类亦包括3个亚型,Ⅱ型系由300~400nm长波紫外线引起,Ⅲ型为400~500nm的可见光,Ⅴ型为280~500nm的广谱光线。一般认为该类患者与免疫反应无关,大部分找不到原因。但少数患者属于SLE早期或后期表现。也可能由药物引起,如布洛芬、磺胺、氯丙嗪等。
(6)压迫性荨麻疹:皮肤受压后4~8h,局部皮肤发生红色水肿性斑块,常为深在性水肿,累及真皮及皮下组织,与血管性水肿类似,有烧灼或疼痛感,持续约8~12h消退。约半数患者可出现发热、多汗、眩晕、头痛、恶心、疲乏、无力、气急、烦躁等全身症状,尚有少数有精神压抑表现。常见于行走后的足底部和臀部等受压迫的部位。血白细胞计数可轻度增高。发病机制可能与激肽有关。有统计此类病人中约94%同时伴有慢性荨麻疹,43%对阿司匹林激发试验呈阳性反应,63%伴划痕症,但与遗传过敏无关。多数压力性荨麻疹为迟发性,但极少数为立即型,局部受压后20min即出现皮损。明确诊断可作如下检查:用宽带挂在肩部下悬2~10kg砝码,或让病人采取坐位,把宽带悬于大腿中部10~30min,去除宽带后立即观察,然后分别在4、6、8h,直至20h连续观察,并可同时在背部划痕,以证实同时存在划痕症,若划痕症阳性,2h可重复试验。
(7)血清病性荨麻疹:由于应用异体血清,包括各种抗毒血清、疫苗、丙种球蛋白或白蛋白、输血等一切由人或动物提供的血清及其制品、血液而引起。在注射部位或全身发生红斑、瘙痒及风团等,亦有发生环状红斑、结节性红斑等。此外,约有2.7%患者还可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肌痛、关节痛、紫癜、低补体血症等全身症状,称为血清病,其症状有自限性,逐渐消失。但亦有少数症状严重者偶可引起死亡。约有1%~3%受血者,在输血后发生全身荨麻疹,目前认为是由于免疫复合物形成所致,引起血管及平滑肌改变,也可间接通过过敏毒素导致肥大细胞释放介质。发现15%~20%多次受血者的血中存在有抗IgA的IgG抗体,可与供血者血中的IgA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而引起荨麻疹和血管性水肿。但有的无抗体发现,如输入丙种球蛋白后也可发生荨麻疹。原因是因输入丙种球蛋白后,使血液中免疫球蛋白G浓度增高,互相凝聚、固定补体所致。
(8)接触性荨麻疹:皮肤接触某些变应原后发生风团、红斑,可分为免疫性、非免疫性和机制不明三种,非免疫性接触性荨麻疹系由原发性致荨麻疹物质引起,无需致敏,几乎所有接触者均可发生,其发病机制是接触物质直接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慢反应物质、缓激肽等而引起反应。较常见物质为动物或植物如水母、荨麻、毛虫、粉蝶等。多种化学物质亦可引起,据调查,成人中约88%的人对5%苯甲酸产生阳性反应,85%的人对5%苯丙烯酸呈阳性反应,58%的人对25%山梨酸呈阳性反应。大都于接触上述物质45min以后发生反应,在2h内消退。这些物质除由非免疫性反应发生外,亦可由免疫性反应引起。出疹可局限于接触部位,亦可全身泛发。要确定其接触物质,最常用的方法是做斑贴试验。免疫性接触性荨麻疹大多数病例属IgE介导的速发型变态反应,常见接触物质为鱼、虾、蔬菜、动物毛发、皮屑、鸡蛋、药物和化学物质等,其与上述非免疫性的区别在于:
①一般第一次接触不会产生风团,须经多次接触才发病;
②有过敏体质者,如哮喘、花粉症(枯草热)、湿疹患者,比较容易发生;
③一旦发病,除接触部位发生痒、红、风团外,还会发生鼻炎、结膜炎、哮喘、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④除手部等接触部位外,吸入及口部接触亦可引起反应;
⑤引起反应者多为蛋白质、药物或化学物质等。在接触后数分钟至1~2h内发生痒、烧灼、红斑、风团甚至水疱外,尚可发生流涕、流泪、气喘、腹痛、腹泻、呕吐甚至窒息、休克等全身反应,又称过敏接触性荨麻疹综合征。机制不明者兼有免疫性和非免疫性表现的一种反应,如硫酸铵引起者。
(9)水源性荨麻疹和水源性瘙痒:接触任何温度的水均可引起瘙痒,少数可发生荨麻疹,风团较小,自来水湿敷背部,30min内即出现典型皮损。有报告在家族中有类似患者。仅发生瘙痒而无荨麻疹者常为特发性的,也见于老年人皮肤干燥者,亦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霍奇金病、脊髓发育不良综合征、嗜酸细胞增多综合征等患者。水源性瘙痒亦可发于急性发作的血液学疾病患者。实验证明特发性水源性瘙痒和荨麻疹患者的血中组胺水平升高,在病损组织内有肥大细胞脱颗粒,被动转移试验阴性。浴前1h口服H1受体拮抗剂可减少风团形成。
(10)自身免疫性荨麻疹:在有些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发现有循环自身抗体因此而命名。据统计至少在30%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中均查到自身抗体,皮内注射自体固有的血清能发生风团和红斑反应,有抗IgE或抗高亲和力IgE受体(FcεRla)的IgG型自身抗体,以上两种自身抗体均释放组胺,能刺激血中的嗜酸细胞。荨麻疹病情直接和血清中自身抗体FcεRIa的多少有密切关系。
(11)肾上腺能性荨麻疹:表现小而痒的风团,周围有白晕,当情绪激动、摄入咖啡可引起。皮内注射去甲肾上腺素能发生风团,本病是由于对交感神经末梢分泌的去甲肾上腺素荨麻疹敏感所致,应与胆碱能性荨麻疹鉴别。临床治疗多用β受体阻滞剂及抗组胺剂,避免用肾上腺素。
(12)荨麻疹性血管炎:特征为有荨麻疹和坏死性血管炎的损害。1973年由Mcffie报告,组织学显示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因部分病例有持久而严重的低补体血症,故命名为低补体血症性血管炎。以后许多学者相继诊断为坏死性小静脉炎性荨麻疹和低补体血症血管炎荨麻疹综合征等,现多认为荨麻疹性血管炎较合适。患者有反复发作的慢性荨麻疹损害,常持续24h以上,少数有喉头水肿。伴有全身不规则发热、关节炎、关节痛、淋巴结肿大、腹痛、血沉加快,个别见肾脏损害,32%患者出现低补体血症。皮损消退后可遗留紫癜、鳞屑和色素沉着。自觉轻度瘙痒和疼痛。发现毛细血管后小静脉内有免疫复合物沉积(Ⅱ型变态反应),可能为其病因。
本病又可分为低补体血症型和正常补体血症型两种亚型,前者的系统性损害大于后者。本病用泼尼松、吲哚美辛(消炎痛)、秋水仙碱、氨苯砜等治疗有效。
(13)[2]血管性水肿:血管性水肿(angioedema)又称血管神经性水肿(angioneurotic edema)、昆克水肿(Quincke edema)或巨大荨麻疹(urticaria gigantra),是一种发生在皮下组织疏松部位或黏膜的局限性水肿,分为获得性和遗传性两种,后者较少见。获得性血管性水肿(acquired angioedema)常伴有其他过敏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与荨麻疹相似。急性发作者可由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引起。造影剂和一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可待因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也可通过非免疫机制引起。食物如水果和鱼类,吸入物主要是羽毛和动物皮屑,迟缓发作者往往由寒冷和日光引起。除遗传性血管性水肿外,血管性水肿常常伴发荨麻疹,一般人群中约有15%~20%的人均患过荨麻疹、血管性水肿或两者,但慢性荨麻疹或血管性水肿的发病率较低。血管性水肿常发生于30~40岁,女性在40~50岁发病率最高。约有50%患者5岁以后发病,20岁以后10%~20%患者呈间歇性发生。
①遗传性血管性水肿(hereditary angioedema HAE):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最早由Robest Grave于1843年报道,后在1882年Quincke报道同一家庭有两例发生,以后学者渐认识其遗传性,从而命名为遗传性血管性水肿。发病机制与补体、凝血、纤溶、激肽形成等系统有密切关系。患者有生化异常,观察到给患者皮内注射血管舒缓素(kallikrein,一种蛋白质水解酶)通常无反应。并证明血清中缺乏CIINH蛋白,此种抑制物也能抗血管舒缓素。有认为85%患者是由于血中CI胆碱酯酶抑制物(CIEI)的水平降低,15%患者除CIEI减低外,尚有功能失常,致CI过度活化,进而激活C4及C2释放激肽。在血纤维蛋白溶酶参与下,激肽可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并使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发生血管性水肿。发作时C4及C2均减少,静止期C4减少。 大多数病例在儿童晚期或青少年发病。多数有家族史,常常连续几代人受累,但约有20%无阳性家族史。临床表现特征为复发性、局限性、非压陷性皮下水肿,无红斑和瘙痒,由于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扩张而感疼痛。本病发作是自发的,约有半数患者发作与轻微外伤有关,如碰撞、挤压、抬重物、性生活、骑马等,一般在外伤后4~12h出现肿胀。部分患者发病与情绪激动、感染、气温骤变有关。月经前后和服雌激素型避孕药时常频繁发作。在发作期间,水肿在数小时内呈进行性加重,24~72h内消退至正常。以四肢(96%)、面部(85%)、肠黏膜(88%)和口咽部受累多见,损害直径可达数厘米或占一个肢体,面部和唇部肿胀可进行而累及上呼吸道。有皮肤损害的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胃肠道症状,复发性腹痛在多数家庭成员中可以是本病唯一的表现,酷似急腹症的腹绞痛可出现。急性喉水肿是最严重和危及生命的表现,26%未经治疗的患者可因喉水肿死亡。
②获得性血管性水肿(acquired angioedema):皮损为急性限局性肿胀,累及皮下组织,边界不清,呈正常肤色或微红,表面光亮,触之有弹性感。常发生于眼睑、口唇,耳垂、外阴(包皮为最常见部位)等组织较疏松的部位,或口腔、舌,若发生于喉部黏膜可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导致死亡。常与荨麻疹伴发,损害往往单发,多持续2~3天始消退,常在同一部位反复发生。本病常于夜间发病,醒时始发现,常无痒感即使有亦很轻微,或仅有轻度烧灼及不适感。约有1/4病例有反复出现红斑史,红斑可出现在水肿之前,也可同时出现,或与水肿发作无关。本病可累及内脏黏膜,当波及胃肠道时,可出现腹绞痛、胀满、恶心、呕吐、不能排气等急性肠梗阻的表现。严重时可出现脱水及血压下降,钡餐造影可显示黏膜水肿。

饮食保健
方1牛肉南瓜条
组成:牛肉300克,南瓜500克。
用法:牛肉炖七成熟,捞出切条,南瓜去皮、瓤,洗净切条,与牛肉同炒即可。
功效:固卫御风。
主治:荨麻疹,属风寒者,皮疹色淡呈丘疹状,遇寒尤剧者。
方2玉米须酒酿
组成;玉米须30克,甜酒酿100克,白糖少许。
用法:将玉米须放在铝锅中,加水适量,煮20分钟后捞去玉米须,再加入甜酒酿,煮沸后放人白糖调味。每日2次,每次1剂。
功效:解热透疹。
主治:荨麻疹偏风热型,疹色红,灼热瘙痒,遇热尤剧,得冷则轻,伴发热口干。
方3荸荠清凉散
组成:荸荠200克,鲜薄荷叶10克,白糖10克。
用法:荸荠洗净去皮切碎搅汁,鲜薄荷叶加白糖捣烂,放荸荠汁中加水至200毫升,频饮。
功效:凉血祛风止痒。
主治:荨麻疹属血热者,皮疹红色,灼热瘙痒,口干心烦,发热,舌红苔暴
方4乌梢蛇羹
组成:乌梢蛇1条,姜、料酒、盐、湿淀粉各少许。
用法:乌梢蛇杀好洗净,整条放入沙锅中,加清水适量,放入姜、料酒各少许。先用旺火烧开,撇去浮沫后用小火将蛇煮熟,降温后将蛇捞出。用手将蛇肉一丝一丝撕碎,将撕碎的蛇肉放回原锅汤中,加盐调味后,用大火烧开,调入湿淀粉。佐膳食,隔日1次,连食3~5次。
功效:祛风通络定惊。
主治:气血亏虚慢性荨麻疹,经常复发,伴有饮食差,面色欠华,睡眠不佳,神疲者。
荨麻疹最好吃什么
葡萄、绿茶、海带、芝麻、黄瓜、胡萝卜、香蕉、苹果、橘子、萝卜、绿豆、意仁等,苦瓜
荨麻疹不宜吃什么
食物蛋白、防腐剂、调味品、色素添加剂等,其中食物包括:鱼、虾、蟹、贝类、鸡肉、鸭肉、鹅肉、猪肉、牛肉、马肉、狗肉、兔肉、竹笋、蒜苗、菠菜、茄子、西红柿、柠檬、芒果、李子、杏子、草莓、果酒、葡萄酒、黄酒、白酒等及鸡蛋、牛奶、巧克力、干酪等。
预防护理
对于荨麻疹,无论是从预防还是从治疗方面来说,找出致病因素是其关键。急性荨麻疹由于发病急,病程短,常可找到原因,再去除致病因素,治疗后常能很快治愈。而对于慢性荨麻疹来说,由于病因不明,不能针对性地预防及治疗,因而疗效不理想。

⑹ 荨麻疹热痒难耐!中医师:按按耳朵排毒治过敏

【台中澄观中医 卢彦芝医师】

荨麻疹热痒难耐!中医师:按按耳朵排毒治过敏

荨麻疹,发作时可以看到皮肤上出现膨起的疹块,而后疹块逐渐增多相互融合,伴有热痒感,若在真皮深层及皮下组织则可见血管性水肿,病人可能出现唇肿、目肿或手掌肿,更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喉头水肿,造成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 一般说来,荨麻疹可分成急性和慢性两种。六周内持续反复发作者为急性荨麻疹,多因药物、食物、感染或其他因子引起过敏性的反应;反复发作超过六周者属慢性荨麻疹。在台湾的盛行率约 20%,其中又以女性的好发率为男性的 2~3 倍。 古籍中所记载的「风疹」、「瘾疹」、 「赤疹」、「白疹」、「风疹块」、「鬼饭疙瘩」等相关叙述接近现代医学所称的荨麻疹。 中医认为,造成荨麻疹的原因多是体质免疫力差又面临感染、饮食不当或者情绪变动过大或其他因子引起过敏性的反应。【台中澄观中医 卢彦芝医师】

荨麻疹热痒难耐!中医师:按按耳朵排毒治过敏

荨麻疹,发作时可以看到皮肤上出现膨起的疹块,而后疹块逐渐增多相互融合,伴有热痒感,若在真皮深层及皮下组织则可见血管性水肿,病人可能出现唇肿、目肿或手掌肿,更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喉头水肿,造成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 一般说来,荨麻疹可分成急性和慢性两种。六周内持续反复发作者为急性荨麻疹,多因药物、食物、感染或其他因子引起过敏性的反应;反复发作超过六周者属慢性荨麻疹。在台湾的盛行率约 20%,其中又以女性的好发率为男性的 2~3 倍。 古籍中所记载的「风疹」、「瘾疹」、 「赤疹」、「白疹」、「风疹块」、「鬼饭疙瘩」等相关叙述接近现代医学所称的荨麻疹。 中医认为,造成荨麻疹的原因多是体质免疫力差又面临感染、饮食不当或者情绪变动过大或其他因子引起过敏性的反应。 临床常见证型 包括以下几种: 1.风热相搏证: 风疹团成红色且相互融合成片,触之有灼热感,病人自觉搔痒难忍且 遇热加剧,伴有轻微发热、恶风,心烦口渴。此类型治疗以疏风清热为主。 2.风寒外束证: 风疹团色淡红甚至偏白,若被风吹或接触冷水,常会加重痒的症状;伴有恶风畏寒。此类型治疗以疏风散寒为主。 3.卫外不固证: 皮疹型态以丘疹为主,风疹团反而少见,多出现在出汗后受风发生,常搔痒不止。此类型治疗以补气加强固表为主。 4.气血两虚证: 风疹团的颜色淡红或者不明显,反复发作数月甚至数年不愈,有时甚 至在劳累后发作。此类型治疗以益气养血为主。 5.冲任失调证: 女性多见。风疹团主要分布在下腹、腰骶与大腿等区域,颜色淡红,经前加重,经后逐渐消失。此类型治疗以调摄冲任为主。 6.血瘀经络证: 风团色泽暗红或紫红,多位于受压迫的部位如腰带、表带、女性内衣 肩带等。此类型治疗以理气活血、宣通经络为主。 荨麻疹常用耳穴: 肺、风溪、肾上腺、心、神门、内分泌、肝 如反复发作者,以肺和风溪为主穴,其余为配穴 ,在穴位上贴王不留行子,按压治疗。每次选用一侧耳穴,二侧交替轮用。 1、风溪(荨麻疹点) 定位:在耳轮结节突起处 ,指腕两穴内缘。又称过敏区。 主治:治疗过敏性皮肤炎、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 定位:耳甲腔的中央周围。 功用: 皮肤病、调节呼吸系统,排除体内毒物。 臻观中医于民国98年成立,主治项目包含内科、妇儿科、皮肤科、酸痛针伤科、过敏体质调理等,目前有台北、永和、台中三院区。 臻观/澄观中医诊所粉丝专页

⑺ 得了荨麻疹,应该怎么治疗

您好:
治疗荨麻疹常用的治疗方法
目前荨麻疹的治疗方法主内要是有西药物治疗、免疫治疗、手术容治疗、中药治疗等,这些方法各有其优缺点,但是除了免疫治疗外,都是治标不治本,并且对身体有很大的伤害,目前免疫治疗被国际医药界认为是唯一能彻底治疗荨麻疹、且无任何副作用的最好方法。
如何根治荨麻疹以及根治荨麻疹最佳的方法
免疫治疗的方法:
第一:食疗
在饮食上面要禁止不要吃一些海鲜、辛辣、油炸等热量高的食物
第二:锻炼
多加锻炼能增强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增强过敏免疫系统
第三:纯中药调理
俗话说:“药食同源”咱我们日常生活中吃的山药、茶等都是中药的成份,因此,华北制药采用采用国际领先的挥发油包容技术(国内绝大部分厂家没有这种技术)对纯中药易挥发的有效成分有效包容而生产的纯中药制剂汪氏敏清,从改善过敏体质、增强过敏免疫系统起效,杜绝过敏性疾病-荨麻疹
朋友:建议您去了解一下,对你可能用帮助,知识多了百用而无一害。
华北制药汪氏敏清专家热线服务组:真心的祝愿您能够早日康复。

⑻ 荨麻疹的治疗方法

分类: 医疗/疾病 >> 皮肤科
问题描述:

谁知道关于他的治疗偏方什么的 或者比较权威的医生医院 帮忙推荐以下 谢谢

解析:

荨麻疹是一种血管反应性皮肤病。临床以皮肤与粘膜的局限性、暂时性、瘙痒性潮红斑和风团为特征。特点是皮肤上出现瘙痒性风团,发无定处,骤起骤退,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季节。药物、食物、吸人物、感染、物理 *** 、昆虫叮咬等因素均可诱发。某些系统性疾病也可伴发。但多数患者原因不明。临床常按病程、病因或形态学特征将荨麻疹分为急性和慢性荨麻疹、胆碱能性荨麻疹、日光性荨麻疹、物理性荨麻疹、巨大性荨麻疹等。按发病机制又可分为免疫性和非免疫性荨麻疹、特发性荨麻疹。预防在于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对病因明确而又无法避免者可预防性服用抗组胺药物,寒冷性荨麻疹者应避免游泳。

中医常将荨麻疹分四型辨证治疗。(1)风寒型:皮疹色淡,遇风寒则起,得暖则消,淡苔白,脉浮紧。治宜疏风散寒。(2)风热型:皮疹色红,灼热瘙痒,遇热加重,得冷则轻,伴有发热、恶风,咽喉肿痛,口渴心烦,舌红苔黄,脉浮数。治宜清热疏风。 (3)胃肠湿热型:相当于胃肠型荨麻疹。治宜表里双解,通腑泄 热。(4)气血亏虚型:相当于慢性荨麻疹,常伴饮食不香,睡眠不佳,神惫力乏,舌淡,脉细。治宜补气养血,佐以散风。

方1 牛肉南瓜条

组成:牛肉300克,南瓜500克。

用法:牛肉炖七成熟,捞出切条,南瓜去皮、瓤,洗净切条,与牛肉同炒即可。

功效:固卫御风。

主治:荨麻疹,属风寒者,皮疹色淡呈丘疹状,遇寒尤剧者。

来源:冷方南,等.中华临床药膳食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1993,659

方2 玉米须酒酿

组成;玉米须30克,甜酒酿100克,白糖少许。

用法:将玉米须放在铝锅中,加水适量,煮20分钟后捞去玉米须,再加入甜酒酿,煮沸后放人白糖调味。每日2次,每次1剂。

功效:解热透疹。

主治:荨麻疹偏风热型,疹色红,灼热瘙痒,遇热尤剧,得冷则轻,伴发热口干。

来源:游新建,等.家常菜治疗常见病.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348

方3 荸荠清凉散

组成:荸荠200克,鲜薄荷叶10克,白糖10克。

用法:荸荠洗净去皮切碎搅汁,鲜薄荷叶加白糖捣烂,放荸荠汁中加水至200毫升,频饮。

功效:凉血祛风止痒。

主治:荨麻疹属血热者,皮疹红色,灼热瘙痒,口干心烦,发热,舌红苔薄。

来源:冷方南,等.中华临床药膳食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659

方4 乌梢蛇羹

组成:乌梢蛇1条,姜、料酒、盐、湿淀粉各少许。

用法:乌梢蛇杀好洗净,整条放入沙锅中,加清水适量,放入姜、料酒各少许。先用旺火烧开,撇去浮沫后用小火将蛇煮熟,降温后将蛇捞出。用手将蛇肉一丝一丝撕碎,将撕碎的蛇肉放回原锅汤中,加盐调味后,用大火烧开,调入湿淀粉。佐膳食,隔日1次,连食3~5次。

功效:祛风通络定惊。

主治:气血亏虚慢性荨麻疹,经常复发,伴有饮食差,面色欠华,睡眠不佳,神疲者。

来源:游新建,等.家常菜治疗常见病.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348

方5 马齿苋地龙饮

组成:马齿苋30克,乌梅、绿豆衣、地骨皮各15克,干地龙9克。

用法:将马齿苋洗净切碎,与乌梅、绿豆衣、地骨皮、地龙一起入沙锅内,加水适量,共煎30分钟,弃渣取汁。1日2次,每次1剂。

功效:清热熄风。

主治:急性荨麻疹,属胃肠湿热型,周身荨麻疹,伴恶心呕吐,纳差便溏者。

来源:高汉森.疾病饮食疗法.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29

方6 韭菜甘草饮

组成:韭菜150克,甘草10克。

用法:韭菜洗净切断与甘草同人锅中,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弃渣取汁。每日2次,每次1剂。

功效:行气理血。

主治:风寒型荨麻疹,遇寒尤剧者。

来源:高汉森.疾病饮食疗法.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30

方7 香蕉桃仁泥

组成:香蕉2只,桃仁15克。

用法:同捣烂调匀服食,每日1次。

功效:疏风散瘀,润肠通便。

主治:荨麻疹伴大便干结难下者。

来源:夏翔,等.家庭食养食补食疗全书.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578

方8 醋姜汤

组成:姜50克,醋半碗,红糖100克。

用法:同烧汤,去渣温饮。每次1小杯,每日2~3次。

功效:活血消肿,散寒止痒。

主治:因食鱼蟹等引起的荨麻疹瘙痒难忍者。

来源:路新国,等.中国饮食保健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376

方9 红枣山药汤

组成;大红枣10枚,山药250克。

用法:同烧汤服食,每日1剂,连用1~2周。

功效:健脾利湿,养血祛风。

主治:荨麻疹伴气血不足,面色不华,周身乏力,纳少便溏者。

来源:夏翔,等.家庭食养食补食疗全书.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578

方10 冬瓜皮汤

组成:冬瓜皮50克。

用法:加水煎汤代茶,时时饮之。

功效:利湿消肿。

主治:荨麻疹风团肿胀明显者。

来源:民间验方。

--------------------------------------------------------------------------------

“蒂康OPC消敏粉剂+蒂康排毒胶囊”主要功效是针对荨麻疹症状排除血液中的有毒物质和过敏因子及过敏介质,深入人体细胞分解毒素,快速清除和抑制毒素再生,保证血液的良性通畅,限制过敏症状的血液传播。药物含有基因调节植物因子和抗复发免疫植物因子,使用后可使过敏受损部位逐步恢复正常。植物调节因子主要是硒成份和紫苏籽成份,实验证明和OPC配合可快速彻底治疗过敏和修复过敏引起的细胞受损。超强的深入功能,可抵达人体各个器官及血液,然后紧紧吸附于人体内相当于自身重量15倍的有机毒素及带负电荷脂类物质。进行毒素分解,这样既可排出人体携带毒素。改善病者本身的敏感体质,阻止荨麻疹不再复法。

⑼ 治疗慢性寻麻疹的民间偏方

春末夏初,是皮肤病的好发季节。尤其是儿童皮肤比较幼嫩,皮肤的一些组织结构尚未发育成熟,皮肤的抵抗力较低,更容易产生皮肤疾病。
据了解,小儿荨麻疹分为急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和丘疹性荨麻疹。急性荨麻疹病发十分突然,多数在几个小时内很快消退;慢性荨麻疹持续时间较久,病情容易反复;丘疹荨麻疹主要为跳蚤、蚂蚁、蚊虫叮咬所致,疹子主要分布在四肢、腰背及臀部,大多为黄豆大小,一般在一周左右可以消退。

小儿荨麻疹,父母必须注意护理,否则病情会逐步加重,以下这六点护理知识,你知道吗

1、注意饮食

小儿荨麻疹的患者,通常的原则就是饮食要清淡。因为刺激性食物会加重病情,应该少吃咸、酸、辣等味道较重食物。荨麻疹的发病与饮食有一定的关系,某些食物可能是诱因。例如鱼虾海鲜,含有人工色素、防腐剂、酵母菌等添加剂的罐头、腌腊食品、饮料等都可诱发荨麻疹。
2、注意皮肤保暖,避免受到挤压
荨麻疹患者的末梢循环较差,这些部位包括手指、脚趾、鼻、耳朵等。温度对皮肤的血液循环有很大的影响。温度过低易引起血管痉挛,血管炎症加重,导致末梢肢体出现雷诺现象和血管炎性丘疹及疼痛等。

3、注意个人卫生

需要保持患者皮肤的洁净,还要让室内干净整洁,这些均能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家中要少养猫、狗之类的宠物。避免吸入花粉、粉尘等。对风寒暑湿燥火及虫毒之类,要避而远之。

4、远离过敏源

远离对皮肤有刺激性的物质,例如橡皮手套、染发剂、加香料的肥皂和洗涤剂、化纤和羊毛服装等,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或荨麻疹患者都可能成为不良刺激,应予避免。

5、不要擅自服药

多补充一些优质蛋白以及多种维生素,少吃含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较优质的蛋白质来源有牛奶、鸡蛋、瘦肉、鱼等。维生素,特别是B族维生素、维生素C对防治急性荨麻疹的某些症状大有裨益,应多加补充。

孩子得了荨麻疹一定要抓紧时间的接受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护理,好的护理是治疗荨麻疹的基础,妈妈们一定要好好地照顾孩子,让宝宝远离荨麻疹的危害。
小儿荨麻疹,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也很关键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多数儿童患荨麻疹或过敏性疾病的原因,一是因为肠道发育不完善,菌群失衡,导致乳糖不耐受或者其他过敏症状;二是由于体内T细胞失衡、遗传、环境污染等导致的过敏体质。普通的药物只能缓解和压制表面过敏症状,不能根源改善肠道菌群和调控T细胞,一旦再次接触过敏原就可能复发。台湾研究中心研发长、台湾国立大学食品暨应用生物科技研究所谢佩珊博士研究发现,欣、敏、康抗过敏益生菌可以从根本上调节肠道菌群、提高肠道功能,同时调控T细胞,平衡免疫系统,改善荨麻疹患者的过敏体质。这主要是由于抗过敏益生菌欣、敏、康的特性决定:

1、能够定植于肠道黏膜,抢占有害菌的位置,提高肠道的物理屏障功能;

2、可以刺激肠道免疫功能;

3、能减轻炎症因子的释放。儿童的肠道和免疫系统正处于发育阶段,所以干预和改善起来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