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冰硼散是什么冰硼散是粉末吗
冰硼散很多人都有所耳闻,却没有见过,那么冰硼散到底是什么呢,下面的我为你们介绍冰硼散是什么?冰硼散是粉末吗?
冰硼散是什么
冰硼散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硼砂,而硼砂功能主治有:化结痰,通喉切,去目中翳障之药也。此剂淡渗清化,如请病属气闭而呼吸不利,痰结火结者,用此立清;治上焦痰热,生津液,去口气,消障翳,除噎膈反胃,积块结瘀肉,阴溃,骨硬恶疮及口齿诸病。那么,冰硼散的配方如何?
冰硼散出自明代《外科正宗》一书,由冰片、硼砂、玄明粉、朱砂组成,为粉红色的粉末。其实冰硼散由冰片、朱砂、玄明粉、硼砂组成,具有清热消肿、凉血解毒、敛疮生肌之功,中医传统用于治疗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等口腔疾病。近年临床应用发现它有不少新用途。
冰硼散是粉末吗
一般买到的冰硼散都是粉末状的。
冰硼散如何外用
冰硼散是传统中成药,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常用治口舌生疮、牙龈肿胀、咽喉疼痛等症。有资料表明,此药对其他病症也有较好治疗作用。
流行性腮腺炎:取冰硼散3克,用冷开水调成稀糊状涂患处,外加纱布块,贴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一般用药3~5次可愈。如以鱼石脂软膏调冰硼散,如上法外敷效更佳。
带状疱疹:取适量冰硼散,用凉开水调成糊状涂患处,每日1次。芝麻油调药也可,连用3~5天即获良效。
阴囊湿疹:俗称“绣球风”,为老年人较常见的皮肤病,用冷开水调适量冰硼散涂搽局部,每日涂药3次,结合口服维生素B2(即核黄素)药片,数天后迅即告愈。
足癣(糜烂型):每晚临睡前先用温水(加入一些食醋)洗浴双脚,揩干后撒布适量本品患处,几天即愈。
外阴瘙痒症:是老妇的常见病,先用蛇床子、苦参各50克煎汤外洗,然后撒上冰硼散,每晚1次,1~2次可愈。
皮炎:多种皮炎(神经性皮炎除外)均可用本品以温开水调成糊状涂搽患处,很快就能减轻瘙痒与肿痛。
上火食疗方
治疗上火嗓子疼的偏方:白萝卜蜂蜜汁
取没有削皮的白萝卜3个,洗净切片,加水250毫升,放铁锅中煮沸10-15分钟,然后取汁冷却,接着加入适量的蜂蜜搅拌,慢慢漱喉咽下,每天2-3次,一般连服3-4天既可消除或减轻上火嗓子疼的症状。蜂蜜萝卜汁具有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也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
⑵ 怎么从辨别小舌头红肿
宝宝的健康状况可以在身体的某些部位表现出来,例如舌头,爸爸妈妈们可以了解一下健康宝宝舌头的状态,进行仔细观察与对照,及时发现宝宝的身体隐患,保障宝宝健康。
每位妈咪都时时关心宝贝是否吃饱穿暖,如果宝贝稍有发烧不适,很快就会被细心的妈咪发现,但很多妈咪却没有注意留心观察一下宝贝的小舌头有什么变化。只有宝贝吃饭不好或是诉说舌头疼痛时,妈咪才会让他张开嘴巴,看看嗓子红不红,可也不会注意宝贝的小舌头有什么变化。即使发现宝贝的小舌头上有一层厚厚的东西,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是什么原因引起,更不知道应如何预防和处理这种情况。其实,宝贝的小舌头上大有学问,妈咪可透过宝贝的小舌头巧识一些疾病:
宝贝的舌头光滑无苔时
有些经常发烧,反复感冒、食欲不好或有慢性腹泻的宝贝,会出现舌质绛红如鲜肉,舌苔全部脱落,舌面光滑如镜子,医学上称之为镜面红舌。出现镜面舌的宝贝,往往还会伴有食欲不振,口干多饮或腹胀如鼓的症状。
处理对策:
1.对于镜面红舌的宝贝千万不要认为是体质弱,而给大补或多食肥甘油腻食物。应该多食豆浆或新鲜易消化的蔬菜,如花菇、黄瓜、西红柿、白萝卜等。
2.可把西瓜、苹果、梨、荸荠榨汁饮用,或是早晚用山药、莲子、百合煮粥给宝贝食用,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特别提示:
1.新生儿的舌质红无苔和乳婴儿的乳白色苔属于正常现象,妈咪不要过于紧张,以为是疾病所致。
2.一些宝贝吃了某些药品或食物,往往也会使舌苔变色,如吃红色糖果后舌苔可呈红色,吃杨梅、橄榄后舌苔会变成黑色,喝橘子水、蛋黄后舌苔会变黄厚,这些均不属于病苔。一般来讲,染苔的色泽比较鲜艳而浮浅,而病苔不易退去,可以利用这一点进行区别,千万不要将正常的舌苔误认为病苔而虚惊一场。
当宝贝小舌头生疮时——
在气温较高时,如果宝贝喝水少或是感染病毒、细菌后,会引起口舌生疮。突出的表现是舌质红赤、舌尖发红、舌苔发黄而厚,舌边或舌头表面可见到白色的溃疡面,同时伴有口臭和流口水。同时,大多数宝贝还伴有发热不退、烦躁哭闹、夜晚睡觉不安稳、尿少而黄、大便干结等现象。
这时,妈咪一定要更注意宝贝的口腔清洁。每天用生理盐水为宝贝清洁口腔,注意多给宝贝饮白开水,少进食油腻食物或甜度太大的水果。除此之外,妈咪还可到药店去为宝贝购买一些新鲜的芦根或者干品芦根,拿回家中加入适量菊花或淡竹叶煎水代茶服用。如果小舌面上有疱疹或溃疡,可用锡类散涂口腔,或用思密达少许涂在小舌面上的溃疡处,对保护创面起到止痛作用,可帮助小舌面上的溃疡早日愈合。5个小妙方可缓解
将西瓜一个只取瓤,把籽去掉,然后切小条,曝晒至半干后酌情加白糖腌渍,再曝晒至干。用时适量取瓜条酌情加白糖煮汁,随量常饮,适用于心脾积热而口舌生疮的宝贝。
取猪血、豆腐各适量,入沸水煮熟切块,加一些香油及盐给宝贝进食,经常吃可预防口腔溃疡。可用西瓜翠衣50g,鲜芦根50g煎水频频喂服,尤适应于宝贝发热时。
可用玉竹10 克,沙参、麦冬10 克,白扁豆10 克,生甘草6 克,煎水喂服用,宝贝热退时有助于清除余热。
取芝麻油10滴,化于5-10毫升盐水中,每天十余次滴入宝贝的口中,每次4-5滴,适用于满口白屑、躁动不安的宝贝。
⑶ 面神经炎的防治小知识
1.如何防治面瘫 中医防治面瘫的小常识
1、心理护理:患者多为突然起病,难免会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的情绪,有的担心面容改变而羞于见人及治疗效果不好而留下后遗症,这时要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耐心做好解释和安慰疏导工作,缓解其紧张情绪,使病人情绪稳定,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接受治疗及护理,以提高治疗效果。
2、护眼:由于眼睑闭合不全或不能闭合,瞬目动作及角膜反射消失,角膜长期外露,易导致眼内感染,损害角膜,因此眼睛的保护的非常重要的,减少用眼,外出时戴墨镜保护,同时滴一些有润滑、消炎、营养作用的眼药水,睡觉时可戴眼罩或盖纱块保护。
3、局部护理:热敷祛风:以生姜末局部敷于面瘫侧,每日1/2小时;温湿毛巾热敷面部,每日2―3次,并于早晚自行 *** 患侧, *** 时力度要适宜、部位准确;只要患侧面肌能运动就可自行对镜子做皱额、闭眼、吹口哨、示齿等动作,每个动作做2个八拍或4个八拍,每天2―3次,对于防止麻痹肌肉的萎缩及促进康复是非常重要的。此外,面瘫患者应注意不能用冷水洗脸,避免直接吹风,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物,防止感冒。
2.面瘫的预防知识都有哪些
面瘫的发生常常是由于劳累、紧张或汗出后体虚,身体抵抗力下降,且头面部受风寒所致。
面瘫这种疾病比较复杂,正是因为面瘫很复杂,所以患上面瘫之后患者的面瘫的症状也是复杂的,大家要多多的积累一些面瘫的常识,警惕这种疾病的发病。那么面瘫的预防知识都有哪些? 一、要预防面瘫,首先注意保暖,出门尽量戴口罩,避开寒风对面部的直接袭击。
冷天出门时,要轻拍、轻按、耳后、颈部的一些重要穴位,增加自己的御寒能力。乘车时,最好不要摇下车窗。
少吃或不吃冰冻饮料或食物,年老体弱、过度劳累、患有高血压、关节炎、神经痛等慢性疾病更要注意。要以乐观平和的精神状态面对工作和生活,减轻心理压力,避免过度劳累。
如果出现面部麻木等不适,应及早就医。 二、正常的生活规律。
正常的生活规律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睡眠习惯,早睡早起的睡眠习惯,充足的睡眠时间,不会让眼睛过度疲劳。 三、不要用冷水洗脸。
很多人用冷水洗脸,长时间的冷水 *** ,就会使面部神经得到损伤,从而诱发面瘫。 四、良好的饮食习惯。
饮食习惯非常的重要,油腻,不助于消化的食物不能多吃,要多吃一些蔬菜,水果,这些食物来补充维生素和营养的能量供给,增加抗病的能力。 五、体育锻炼。
适当的体育锻炼对预防面瘫有很大的帮助,可以选一些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比如太极拳,散步等,运动强度不要太大,长期坚持,会使你的体质不断的增强,对风寒的预防能力就会有所提升。 以上所述就是对面瘫的预防知识都有哪些的相关讲解,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起面瘫的存在。
患有面瘫后,也应及时去医院接受治疗。希望大家在平日生活中注意做好预防工作,那么您就会减少患上这种疾病机率。
3.面神经炎的治疗要点包括哪几个方面
早期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面神经的炎症和水肿为主, 后期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为其主要治疗原则。
(1)激素治疗。常用泼尼松或地塞米松。
(2)改善微循环,减轻水肿。可用706代血浆或右旋糖酐 40,可加用脱水利尿药。
、(3)神经营养代谢药物的应用。B族维生素、胞二磷胆碱、辅酶Q10等。
(4)理疗。超短波透热疗法、红外线照射、晶体管脉冲治疗。
(5)针刺治疗。取翳风、听会、太阳、地仓、下关、颊车, 并配曲池、合谷等穴。
(6)血管扩张药及颈交感神经节阻滞。可选用妥拉唑啉、烟 酸口服,可用加兰他敏,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4.怎样防治面神经炎
面神经炎系指茎乳突孔内面神经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所致的急性周围性面瘫,又称为颜面神经麻痹、倍耳氏麻痹。
本病以口角歪斜、周围性面瘫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中年以后较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常发生于一侧。该病是一种常见病,发病不受季节影响。
[发病原因] 1.感受风寒。部分患者可因头面部吹风或着凉,导致局部血管痉挛,神经组织缺血、水肿、受压而致病。
2.感染因素。一部分病人因患风湿性疾病导致面神经炎,或者茎乳突孔内的骨膜炎产生面神经肿胀、受压,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面神经麻痹。
3.免疫功能降低。少部分患者还可因机体免疫功能降低,使面神经水肿,髓鞘或轴突等不同程度变性,形成本病。
中医认为本病多由于人体气血不足,脉络空虚,风、痰、火等邪气痹阻经络,以致经气不利,筋脉失养,气血痹阻于面,属中医“中经络”、“?僻”、“歪嘴风”等病证。 [临床表现] 1.发病突然。
病人常在晨起洗漱时发现口角漏水,歪斜,面肌麻痹,症状在数小时或者2~3天内达到顶峰,部分病人在病前几天感觉病侧耳后、耳内及面部有轻度疼痛或压痛。 2.口角歪斜。
病侧的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斜,在哭笑露齿时口角明显歪向健侧,常伴有流诞,味觉障碍或消失。 3.面肌瘫痪。
患者表现为病侧面部的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不能皱额、蹙眉,眼裂扩大,眼睑不能紧闭或闭合不全,眼轮匝肌反射减弱或消失,角膜反射、瞬目等反射减退,瘫痪侧眼球转向上内方时,可露出白色巩膜。 4.食物残留。
进食咀嚼时,食物常残留在齿颊间隙中,鼓颊、吹口哨时,患侧口唇漏气。 5.听觉障碍。
部分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耳廓及外耳道感觉迟钝,或者出现听力减退。 6.后遗症。
多数病人在起病后2个月内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个别可延至1年而痊愈,少数恢复不全者可出现各种后遗症,如面肌挛缩时,口角反牵向患侧,鼻唇沟变深,睑裂缩小,面肌发生不自主的抽动,在情绪激动或精神紧张时更明显。 [预防措施] 1.避免风寒。
注意局部保暖,外出或夜间尽量避免受风寒侵袭,以防诱发本病。 2.稳定情绪。
做到精神愉快,情绪稳定,避免精神紧张、焦虑、急躁,尽量多参加一些娱乐活动,以调节神志,保持恬愉心情。 3.劳逸结合。
充分休息,保证一定的睡眠时间,但不可过于安逸,应经常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4.合理安排饮食。
平时在高蛋白、低盐饮食的基础上,宜多增加维生素的摄入量,选用各种动物食品,如蛋、乳、鱼、肉等,少吃甜食。此外,可以常食些粗粮及豆类制品,如玉米、花生、黄豆等;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如胡萝卜、青红辣椒、西红柿、菠菜、韭菜、桔子、杏子、枇杷等。
5.治疗其他疾患。由于某些感染性疾病或免疫机能降低导致本病发生,因此,要积极采取防治措施,及时消除各种诱发因素。
[治疗方法] 1.西药治疗。在急性期可用强的松,每次10~20毫克,每日3次口服,用药7~10天后可根据病情逐渐减量停药;亦可用地塞米松10毫克静脉滴注,7~10天后改口服;选用维生素B族药物,用维生素B1100毫克,肌肉注射,每天1次,或口服每次20毫克,每天3次;亦可用维生素B12100~300微克肌肉注射,每天1次;口服水杨酸钠每次0.3~0.6克,每日3次;或地巴唑口服,每次10毫克,每天3次。
2.中医辨证治疗。脉络空虚,风邪入中,表现为突然口眼歪斜,患侧面部表情动作消失,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流口水,伴耳部疼痛者,宜以牵正散加减(白附子10克、白僵蚕12克、全蝎6克、蜈蚣3条、防风15克、地龙15克、川芎10克)以疏风散寒,活血通络;若气血瘀阻,表现为口眼歪斜,面部抽搐,病侧额纹变浅或消失,眼裂扩大,日久不愈者,用当归补血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生黄芪30克、当归12克、赤芍12克、川芎15克、生地30克、红花10克、地龙12克、全蝎6克、僵蚕12克)以益气活血,祛风通络。
3.药膳疗法。面肌痉挛、疼痛者,可自制川芎白芷鳙鱼汤,做法是:川芎9克、白芷9克、鳙鱼头1个,加水适量,同炖至熟,调味食之。
4.针刺治疗。在麻痹侧取阳白、四白、翳风、地仓透颊车、太阳、迎香、下关、攒竹、廉泉等穴;或用电针 *** 相应穴位,如地仓、颊车、阳白、合谷等,通电量以面肌跳动,局部舒适为宜,每次5~10分钟。
5.磁电疗法。取风池、阳白、攒竹、四白、下关、颊车、地仓、合谷等穴,每次选3~6穴,各穴交替使用。
具体方法是:以二块高磁块作一对磁极,一面接触皮肤穴位上,另一面与脉冲电极导线接通,通电20~30分钟,每日或隔日一次。 6.热敷法。
用当归9克、桂枝9克、鸡血藤15克、防风9克、红花6克、桃仁9克、川芎9克、桑枝15克、天仙藤15克、透骨草15克,水煎15分钟后,用毛巾浸透药汁趁热敷于患处,每次10分钟,每日2~3次。 7.穴位膏药敷贴。
取制马钱子0.5~1克,研成粉末,散于香桂活血膏中,贴在患部压痛点(太阳、下关、颊车等穴),隔2~3天更换一次。 8.单方验方及中成药。
取活黄鳝鱼1条,斩头取血,涂于面部歪斜的一侧,每天1次,3~5天即愈,但此法仅适用于病初期;亦可用蜈蚣、全蝎、僵蚕,其量为1∶2∶3,焙干研末,每。
5.面神经炎的治疗
面神经炎(Bell麻痹)
概述
面神经炎又称Bell麻痹,系指茎孔以上面神经管内段面神经的一种急性非化脓性炎症。
病因
面神经炎在脑神经疾患中较为多见,这与面神经管是一狭长的骨性管道的解剖结构有关,这可能是面神经炎发病的内在因素。面神经炎发病的外在原因尚未明了。有人推测可能因面部受冷风吹袭,面神经的营养微血管痉挛,引起局部组织缺血、缺氧所致。也有的认为与病毒感染有关,但一直未分离出病毒。近年来也有认为可能是一种免疫反应。膝状神经节综合征则系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使膝状神经节及面神经发生炎症所致。
症状
可见于任何年龄,无性别差异。多为单侧,双侧者甚少。发病与季节无关,通常急性起病,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可于数小进内达到高峰。有的患者病前1-3天患侧外耳道耳后乳突区疼痛,常于清晨洗漱时发现或被他人发现口角歪斜。检查可见同侧额纹消失,不能皱眉,因眼轮匝肌瘫痪,眼裂增大,作闭眼动作时,眼睑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而眼球则向外上方转动并露出白色巩膜,称Bell现象。下眼睑外翻,泪液不易流入鼻泪管而溢出眼外。病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示齿时口角被牵向健侧。不能作噘嘴和吹口哨动作,鼓腮进病侧口角漏气,进食及嗽口时汤水从病侧口角漏出。由于颊肌瘫痪,食物常滞留于齿颊之间。
若病变波及鼓索神经,除上述症状外,尚可有同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蹬骨肌支以上部位受累时,因蹬骨肌瘫痪,同时还可出现同侧听觉过敏。膝状神经节受累时除面瘫、味觉障碍和听觉过敏外,还有同侧唾液、泪腺分泌障碍,耳内及耳后疼痛,外耳道及耳廓部位带状疱疹,称膝状神经节综合征。
检查
1.脑脊液检查。
2.肌电图检查可见自发电位,神经传导速度正常。
3. 头、颈MRI可正常。
治疗
早期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面神经的炎症和水肿为主,后期以促进神经机能恢复为其主要治疗原则。
(一)激素治疗:强的松(20-30mg)或地塞米松(1.5-3.0mg)1/d,口服,连续7-10天。
(二)改善微循环,减轻水肿:可用706代血浆或低分子右旋糖酐250-500ml,静滴1/d,连续7~10天,亦可加用脱水利尿剂。
(三)神经营养代谢药物的应用:维生素B150-100mg,维生素B12100μg,胞二磷胆碱250mg,辅酶Q105-10mg等,肌注1/d。
(四)理疗:茎乳孔附近超短波透热疗法,红外线照射,直流电碘离子导入,以促进炎症消散。亦可用晶体管脉冲治疗机 *** 面神经干,以防止面肌萎缩,减轻瘫痪侧肌受健侧肌的过度牵引。
(五)针刺治疗:取翳风、听会、太阳、地仓、下关、颊车、并配曲池、合谷等穴。
(六)血管扩张剂及颈交感神经节阻滞:可选用妥拉苏林25mg或烟酸100mg,口服,3/d或患侧颈星状神经节阻滞,1/d,连续7-10日。
恢复期除上述治疗外,可口服vitB1、vitB8各10-20mg,3/d;地巴唑10-20mg,3/d。亦可用加兰他敏2.5-5mg,肌注,1/d,以促进神经机能恢复。
此外,保护暴露的角膜,防止发生结、角膜炎,可采用眼罩,滴眼药水,涂眼药膏等方法。对长期不恢复者可考虑行神经移植治疗。一般取腓肠神经或邻近的耳大神经,连带血管肌肉,移植至面神经分支,计有效率约60%左右。
一般预后良好,通常于起病1~2周后开始恢复,2~3月内痊愈。约85%病例可完全恢复,不留后遗症。但6个月以上未见恢复者则预后较差,有的可遗有面肌痉挛或面肌抽搐。少数病侧还可出现“鳄泪征”即进食时病侧眼流泪。肌电图检查及面神经传导功能测定对判断面神经受损的程度及其可能恢复的程度,有相当价值,可在起病两周后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