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水痘性角膜炎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小儿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在皮肤和黏膜上分批出现丘疹,迅速变成疱疹并结痂。发疹期或发疹后期部分患儿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角膜损害,称为水痘性角膜炎,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水痘性角膜炎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水痘性角膜炎治疗前的注意事项?(一)治疗
1.本病有自愈倾向,对于弥漫性角膜水肿及盘状角膜基质炎,局部滴糖皮质激素眼液可加速消退。
2.对树枝状角膜炎,用机械刮除病灶的方法可使病变很快痊愈。抗病毒药物,如碘苷(IDU)、阿糖腺苷(Ara-A)、三氟胸苷(F-3TdR)等,局部应用也有一定疗效。
(二)预后
及早发现并及时治疗可以改善预后。
水痘性角膜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1.免疫荧光技术 可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或间接免疫荧光法,发现VZV抗原。
2.补体结合试验 水痘患者血清抗VZV抗体滴度升高,在其恢复期逐渐下降,至6~12个月,降到仅能检出的水平。用补体结合试验查到高滴度VZV抗体,抗HSV抗体则为阴性,因此可判断为VZV感染所致。
电镜检查:取假性树枝状角膜病变刮片,置于电镜下可发现类似VZV的病毒颗粒。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水痘性角膜炎治疗前的注意事项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2. 水痘性角膜炎的中医辨证是什么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眼部的病变,主要表现为眼睑皮肤的炎症,症状表现为眼睑局部灼热、刺痛、瘙痒,体征表现为眼睑皮肤出现红赤、水肿、水疱成群,但不超过鼻中线,进而出现糜烂、渗出、结痂等等,皮损处留下难看的疤痕,治疗不当或治疗不及时或本身的体质较差时,可并发角膜炎。一旦出现角膜炎,患者就会出现畏光、疼痛、流泪、视力下降,甚至结膜充血或者混合充血、角膜糜烂、溃疡等等。水痘性角膜炎,中医辨证为肝脾毒热证,治疗以清热解毒、散热祛瘀为主,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水痘性角膜炎的后期可辨证为阴虚夹风证,治疗以滋阴、祛风、退翳、明目为主,方药加减地黄丸加减进行治疗。由于水痘是一种病毒感染,我们一般都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效果更好。
3. 水痘-带状疱疹性葡萄膜炎5治疗
针对水痘-带状疱疹性葡萄膜炎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前葡萄膜炎的治疗
(1)抗病毒药物:口服阿昔洛韦可能具有治疗效果,剂量通常为400~800mg,3~4次每日,但对预防眼部并发症的效果仍有争议。
(2)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滴眼剂是常见疗法,轻度炎症可每天点眼3~5次,严重炎症则需频繁点用0.1%地塞米松,炎症消退后仍需注意KP和血-房水屏障恢复情况,避免过度使用。
(3)睫状肌麻痹药:后马托品或托吡卡胺有助于缓解炎症,缓解睫状肌痉挛。
(4)降眼压药物: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眼压通常会恢复正常,对于顽固性眼压升高,可使用抗青光眼药物治疗。
2. 眼后段受累的治疗
(1)全身抗病毒药物:如无环鸟苷、阿糖腺苷等,阿昔洛韦虽然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效果一般,但临床应用广泛,对某些并发症有帮助。
(2)全身糖皮质激素:对于特定并发症如皮肤疱疹、眼球突出等,可能需要全身使用,但需谨慎,避免病毒播散风险。对于免疫功能低下者,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
总的来说,治疗水痘-带状疱疹性葡萄膜炎需个体化,根据病情轻重及并发症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方案。
4. 患上水痘性角膜炎的病因是什么
水痘性角膜炎的病因是什么?水痘性角膜炎的主要病因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感染,另外,不良的卫生习惯及免疫力的低下也是水痘性角膜炎常见的危险因素。本病好发于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患儿、免疫力低下者、不注意眼部卫生者。
一、主要病因
1、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是一种DNA病毒,人是其唯一的宿主,且对其普遍易感,该病毒在角膜内发生炎症反应,引起水痘性角膜炎。
2、不良的卫生习惯:患者在感染水痘后,如果随意抓挠水痘皮疹,反复用手揉搓眼睛,会使角膜发生炎症反应,增大患水痘性角膜炎的风险。
3、免疫力低下:人体在免疫力低下时不能抵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对角膜组织的侵袭,导致水痘性角膜炎的发生。
二、诱发因素
如果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以及接受大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等,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造成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机会性感染。